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納米環境技術專業委員會...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由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納米環境技術專業委員會、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主辦,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承辦的「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納米環境技術專業委員會第三屆年會暨2017全國納米環境技術學術會議」將於2017年10月25-27日(暫定,會議具體日程以第二輪通知為準)在安徽省合肥市召開,會議的主題為「納米環境材料與技術:機遇、應用與展望」。會議將就我國納米環境領域中的最新成果進行交流,會議將邀請相關領域的知名專家做大會報告和特邀報告。請參會代表在2017年6月31日之前將會議論文摘要通過E-mail發至會議秘書處,會議論文將擇優在國內環境工程領域重要學術期刊《環境工程學報》發表。熱誠歡迎大家踴躍參加這次學術盛會,現將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大會名譽主席 

  解思深(中國科學院院士,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理事長) 

  大會執行主席 

  劉錦淮(研究員,納米環境技術專業委員會主任) 

  二、會議主辦單位 

  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納米環境技術專業委員會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環境工程學報》編輯部 

  會議承辦單位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三、會議時間和地點 

   時 間:2017年10月25-27日 

   地 點:安徽合肥科學島 

  四、會議議題: 

  (1)納米淨水材料與技術 

  (2)土壤修復中的納米材料與技術 

  (3)納米材料環境安全性 

  (4)環境納米檢測技術  

  (5)其他環境納米材料與技術 

  五、論文投稿 

  (1)中文摘要(500字左右)和英文摘要(1000字左右)。包括題名、作者署名和單位、摘要、關鍵詞、地址、郵編、E-mail地址、電話、參考文獻,請標明與會作者(下劃線)和通訊作者(*)。 

  (2)論文摘要須用Word文檔排版,A4紙,上下分別留出2.5cm,左右分別留出2.0cm。中文摘要題目用三號黑體,作者姓名用小四號楷體,作者單位、摘要和關鍵詞用五號號宋體,參考文獻用小五號宋體;英文摘要一律用相應大小的Times New Roman字體。 

  (3)論文摘要提交至:csnet@hfcas.ac.cn。 

  (4)論文投稿在《環境工程學報》網站(www.cjee.ac.cn)上進行。在線投稿時間為2017年7月15日—2017年8月31日。 

  (5)網站為大家提供了詳細的操作指南,其中投稿流程可在「下載專區」獲得,文章的格式要求在「投稿指南」裡下載。投稿網頁上填寫的題名和上傳的文件名均定為「納米會議+文章題目」。 

  (6)所有投稿均按《環境工程學報》的要求和標準進行同行評審,並擇優發表。 

  六、重要日程 

  論文摘要截止:2017年6月31日 

  論文截止時間:2017年8月30日 

  第二輪通知:  2017年7月 

  會議註冊截止:2017年8月31日 

  第三輪通知:  2017年9月 

  七、會議形式及獎勵 

  大會報告、特邀報告、口頭報告和牆報。會議期間擬組織相關專家對口頭報告和牆報進行評選,設立優秀論文獎。 

  八、大會贊助 

  贊助商可在會議資料袋、大會程序冊、會議論文光碟和會議現場進行企業宣傳和產品廣告,贊助商也可選擇在《環境工程學報》刊物或網站上刊登廣告。 

   聯繫人:沈薇 

   電 話:0551-65595607  

   E-mail:csnet@hfcas.ac.cn 

  九、會議註冊及付款方式 

  正式代表1600元(人民幣)/人,包括參會、資料等;納米科學技術分會會員憑會員證及最新繳費卡可優惠至1400(人民幣)/人;非會員也可在報到時現場填寫入會申請表加入納米科學技術分會並享受以上優惠(需按會費管理規定現場繳納會費);在讀研究生和陪同人員800元(人民幣)/人,學生代表註冊時請出示相關證件。 

  付款方式:銀行匯款、現場繳費 

  十、會議秘書處聯繫方式 

  聯繫人:沈薇 張梅雲 

  電 話:0551-65595607 

  傳 真:0551-65592420 

  E-mail:csnet@hfcas.ac.cn 

  通訊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號 

  財務查詢:張老師 

  電 話:0551-65595607 

  傳 真:0551-65592420 

  E-mail:myzhang@iim.ac.cn 

    

相關焦點

  • 武漢理工大學官建國教授當選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會士
    未來網高校頻道10月21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黃玲林)近日,由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主辦,武漢大學承辦,湖北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協辦,教育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國家納米技術與工程研究院、湖北省科協共同支持的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第二十一屆學術年會暨第十屆國際會議在武漢召開
  • 專家談中國微米納米技術未來:「小技術」撬開「大市場」
    該論壇是微米納米技術領域的系列高層論壇,旨在為學術界和工業界提供促進微米納米技術和傳感器創新與產業化的重要技術交流平臺。  上世紀八十年代,微米納米技術由美國興起。目前,微米納米科技作為最具突破性的戰略性前沿技術之一,已在材料、醫療、環境等領域引起顛覆性改變。  「在中國的微米納米技術已經走到世界前列。」
  • 第十一屆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國際論壇在渝舉行-中青在線
    中青在線重慶11月20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田文生 實習生 戢璐綺 )今天,第十一屆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國際論壇(ICMAN 2017)在重慶開幕。    大會主席、清華大學周兆英教授致歡迎辭,德國薩克森州環境和農業部部長Thomas Schmidt先生、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居焱博士、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鵬先生、重慶大學副校長王時龍教授分别致辭。    本次國際論壇大會為來自海內外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專家學者、企業家及研究人員提供了一個促進微米納米技術和傳感器創新與產業化的重要技術交流平臺。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四十分會:納米表徵與檢測技術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擬設學術分會57個,今天介紹的是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第四十分會:納米表徵與檢測技術組織單位:中國化學會納米化學專業委員會分會主席:裘曉輝、陳立桅年會官網:http://www.chemsoc.org.cn/meeting/32nd
  • 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在蘇開幕
    10月28日,第十一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在蘇開幕,21位國內外院士、超1600家企業齊聚金雞湖畔參會參展。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李亞平出席並致辭。  據悉,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是專注納米技術領域的國際性、綜合性大會,由科技部、中國科學院指導,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主辦,每年舉辦一屆,在納米技術領域影響力巨大。
  • 第十三屆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國際論壇在鄭州召開
    大河網訊 11月10日,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中國儀表儀器學會微納器件與系統技術分會、清華大學主辦,漢威科技集團、鄭州大學共同承辦的第十三屆微米納米技術創新與產業化國際論壇(ICMAN2019)在鄭州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四十四分會:碳納米材料
    在全國化學工作者的支持和積極參與下,中國化學會學術年會規模不斷擴大,影響力不斷提升,已經成為化學及相關領域門類最全、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綜合性學術交流平臺。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主要活動包括開幕式、大會特邀報告、學術分會、學術論壇、特色論壇等活動,同期將舉辦「新技術、新產品與新儀器成果展覽」。
  • 第三屆全國納米材料與結構、檢測與表徵研討會(第一輪通知)
    為促進我國納米科學技術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及企業界的交流與合作,提升我國納米科學技術的創新能力,由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納米科學技術分會主辦,內蒙古大學、內蒙古師範大學和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聯合承辦,內蒙古科協和內蒙古物理學會聯合協辦的「第三屆全國納米材料與結構、檢測與表徵研討會」將於2012年8月19-22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舉辦。
  • 全方位賦能|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與上海可佑納米籤署...
    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我國政府在布局國家發展納米科技與產業方面專門設立的、國內唯一一所從事納米技術及應用研究的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中心於2003年10月,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正式發文(發改高技[2003]1385文件)批准成立。
  • 第三屆「納米材料表徵與檢測技術」線上會議日程公布
    自1981年掃描隧道顯微鏡微觀測試技術獲得突破之後,在世界範圍內掀起研究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新高潮。近40年來,納米科學、納米技術及納米材料的研究蓬勃發展,納米材料在納米電子器件,醫學和健康,航天、航空和空間探索,環境、資源和能量,生物技術等眾多領域均彰顯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 第十屆中國國際納米技術產業博覽會10月將隆重舉行
    今年由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主辦,江蘇省納米技術產業創新中心、蘇州納米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蘇州工業園區產業創新中心承辦的第十屆納博會,作為十周年的裡程碑,將繼續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辦、全市場化運作」的理念,聚焦納米新材料、MEMS微納製造、第三代半導體、
  • 第八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召開
  • 納米技術是什麼 納米技術在通信中的應用介紹【圖文】
    納米技術在通信中的應用  納米科技中的「納米」為10-9 m,用符號表示為nm,是lmm的100萬分之一。原子的直徑為0.1-0.3nm。研究小於10-l0m以下的原子內部結構屬於原子核物理、粒子物理的範疇。
  •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四十五分會:能源納米材料物理化學
    中國化學會第32屆學術年會 | 第四十五分會:能源納米材料物理化學 2020-12-28 15: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可佑納米與納米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達成戰略合作
    」、「納米科學技術分會納米生物與醫藥技術專業委員會」、「納米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全國納米技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上海納米技術工作組」,以及中心與在納米技術領域具有優勢的高校、研究所、醫院和企業建立的聯合研究中心、聯合實驗室和產業化基地為支撐,立足於納米技術研發與工程化應用,致力於納米技術在環境治理、功能材料、生物醫藥、清潔能源、表面信息等領域的應用;通過自主研發、產學研醫用聯合、引進吸收等多種模式
  • 神奇的納米技術與納米武器
    這種常規的加工技術一直到加工微米級的零部件都是適用的,無非是隨著物體尺寸縮小,精度要求更高、難度更大而已。  然而當物體尺寸達到納米級,常規的加工技術就沒有了用武之地。怎麼辦?納米技術研究者打破常規,進行反向思維,將常規的「由大到小」的加工方法改變為「由小到大」的加工方法,發明了所謂掃描隧道顯微鏡加工技術。
  • 亞微米-納米纖維的技術進展及應用現狀
    亞微米-納米纖維的技術進展及應用現狀 發表時間:2019/12/24 文 | 蘆長椿
  • 第三屆「納米材料表徵與檢測技術」線上會議日程公布(11月4日)
    自1981年掃描隧道顯微鏡微觀測試技術獲得突破之後,在世界範圍內掀起研究納米材料和納米技術的新高潮。近40年來,納米科學、納米技術及納米材料的研究蓬勃發展,納米材料在納米電子器件,醫學和健康,航天、航空和空間探索,環境、資源和能量,生物技術等眾多領域均彰顯出了廣闊的應用前景。
  • 新型納米雷射探測技術靈敏度高成本低
    原標題:新型納米雷射探測技術靈敏度高成本低   記者從北京大學獲悉,該校馬仁敏研究員和戴倫教授合作,實現了一種新型雷射增強表面等離激元探測技術。   這種新型探測技術的強度探測品質因子比傳統的表面等離激元(SPR)探測器高400倍左右。同時成本低,尺寸僅為微米量級,在一根頭髮絲的端面上即可製備數以千計的探測器。   「該探測器所具有的極高靈敏度、低成本和小體積的特點可能會使其在疾病的早期診斷、公共場所的安全監測和環境食品衛生等領域發揮重要的作用。」馬仁敏說。
  • 中國科大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揭牌儀式在蘇州納米所舉行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萬立駿和蘇州納米所所長楊輝為學院揭牌。   楊輝致歡迎辭,介紹了蘇州納米所和中國科大合作的歷程,共建「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學院」是秉承「全院辦校,所繫結合」的辦學方針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雙方將持續在科研、教學、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等方面深度融合,共同推進中國科大「雙一流」的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