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兒童青少年成長規劃研究院開辦了為期3天的首期「學商諮詢師」認證培訓。
什麼是學商?
人們在學習過程中所產生的心理、行為、情緒等問題,統稱為學習行為問題。不同的人在如何面對並解決學習行為問題時,存在著能力的高低差異,這種能力就成為學習行為問題商數(learning quality ,LQ),簡稱學商。
學習行為問題商數(簡稱學商)提出者明哲接受了記者採訪。明哲老師是本次《學商諮詢師》的課程主講導師,也是國際兒童青少年成長規劃研究院的首席專家、廣東省銘智萬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聯合創始人。
明哲老師表示,孩子不專心、學習成績不理想、孩子不想學等等老生常談的問題,很多父母常常片面歸因,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使得親子關係惡化。如果家長和老師能運用科學的工具進行系統的分析,找到學生行為背後深層的原因,問題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學商諮詢師就是幫助家長使用科學的流程與工具來有效解決學生常見問題的。
「父母應該與孩子站在一起來打敗問題,而不是與問題站在一起來打擊孩子。」明哲老師說。
記者了解到明哲老師實際從事一線心理諮詢超過20年,是中國第一批心理諮詢師之一。從業期間,明哲老師的工作重心逐漸從成年人轉到兒童青少年,從行為訓練逐漸轉為發展指導。
「我救過很多人的命。很多孩子一心尋死,我最終讓他們打消了這個念頭,回到學校,參加考試,雖然有些考試可能不理想,但是人是沒有問題的。這樣的孩子有幾十個,我這一輩子算是有價值了。不過我內心也有一種揮之不去的遺憾,我能接觸到的人畢竟是少數,而且問題不應該發展到這麼極端的。」
明哲老師為記者講述學商的來由:「回顧這20年,除了那些極端的案例,很多家長是通過觀察孩子的學習行為來發現問題的,或者說孩子的很多問題是通過學習行為浮現出來的,比如說寫作業拖拖拉拉、跟同學關係不好、對老師極端的厭惡、青春期困惑等等。之前我常常使用沙盤、繪畫、塗鴉、敘事、格式塔之類的方法與工具來幫助孩子,這些方法工具太過專業,很難普及。這麼多年,我已經很努力了,我諮詢或督導的個案數量也只有幾千個,一己之力始終幫人有限。我也常常到各個學校去講座,有時候一個月要講一二十場,後來發現家長和老師單靠聽講座,還是很難落地操作。」
「要幫助更多的人」,在這樣的情懷驅動下,明哲老師與一幫從事教育的、生涯的、家庭教育的朋友一起進行了多年的研究,梳理出一套流程、開發了諮詢師工作平臺、設計了很多簡單易操作的工具,並初步建立了一套成長規劃體系,為孩子、家長和專業從業人員提供方法、工具與系統。
「在這套體系中,孩子的成長是比較圓滿的,他的成長過程也是幸福感很強的。學商就是這個體系中很重要的一環。」明哲老師說道。
現在,明哲老師一邊在完善成長規劃體系,一邊通過培訓學商諮詢師推廣這個體系,一邊還在接著心理諮詢個案。「奔五了,這個年紀有很多人不願意再做個案了,很多去寫書、收徒,到處講課,既輕鬆,錢也多。我還在堅持,我想以後會一直堅持。有些個案是比較嚴重的,如果是以經濟利益出發的話,不會有人願意去做的,很麻煩,也收不了多少錢。這些孩子有巨大的負面心理能量,諮詢師本人是要受到影響的,時間久了難免自己的負面情緒逐漸的增加,到了一定程度之後是很危險的,我這是以身犯險。」
「但有什麼辦法呢,」明哲老師哈哈一笑:「我輩需躬身入局。」
據悉,截至發文日,國際兒童青少年成長規劃研究院收到了學商諮詢師的反饋,通過運用學商諮詢的方法與工具,有的學員在短短幾天內明顯看到了家庭氛圍的變化,有的學員表示孩子的學習狀態飛躍,還有些學員非要聯繫明哲老師要給老師發大紅包。「不用感謝我,」明哲老師說:「要感謝第一期的學商諮詢師學員們。他們有了收穫,他們就會去傳播。他們未來要用專業幫助更多的孩子,幫助更多的家庭,他們會成為成長規劃體系中的中堅力量。有更多的他們,我們才能幫助更多的人。」
幫助更多的人,多麼樸素的想法。在當前的商業社會,正是堅守這樣的信念的一群人,一點一滴地溫暖著、滋潤著世間浮躁的心靈。希望更多的人與這期學商諮詢師一起,護衛孩子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 陳體強_NB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