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陳文 實習生 婁淵澤 記者 張可)南京高淳區是全國100個垃圾分類示範縣(區)之一,在實施垃圾分類上,有自己獨到的方法。位於漆橋街道的荊溪社區頭埝村,有一個黑水虻繁育基地——通過黑水虻來無害化處理廚餘垃圾。
黑水虻成蟲
揚子晚報記者看到,在基地內,工作人員將廚餘垃圾中的玻璃碎渣等物品挑出來後,再倒入繁育坑內。工作人員按照幼蟲數量的比例倒入適量的垃圾數量,供坑裡黑水虻幼蟲食用。通過12天的消化進食廚餘垃圾,黑水虻幼蟲可以長為成蟲。黑水虻成蟲是高蛋白,鮮活的成蟲可以作為雞鴨鵝以及龍蝦、魚類的食物,替代一些蛋白飼料;經過烘乾後的成蟲則可以成為家貓家狗都可以食用的蛋白飼料。
黑水虻繁育基地現場
漆橋街道黑水虻繁育基地廠長劉金寶告訴記者,這裡已經建成了1000平方米的繁育基地,在汛期過後會再建1000平方米。目前,基地每天可以處理5噸廚餘垃圾,這些不僅可以用來餵養黑水虻,還能產出幾百斤的有機肥料。「生物處理方法有很大的優勢。一是環境影響小,不存在汙水排放,同時也不存在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二是生物處理方法附加值高,轉換率高。黑水虻作為高蛋白昆蟲,是附近水產、家禽的優質飼料。周圍村莊較多,水產養殖、禽類養殖業發達,對高蛋白飼料需求大。」劉金寶介紹,黑水虻生物處理方法成本低,繁殖速度快,且能滿足周圍養殖業需求。
黑水虻繁育基地現場
【來源:揚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