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香菇種植產業中,很多地區的菇農都習慣於始終種植一個或者兩個香菇品種,有的菇農甚至在同一個種菇場地數年如一的種植同一個品種,最終導致香菇的病蟲害越來越多,管理難度逐年增強,產量和質量越來越差,造成這樣局面的「殺手」便是香菇的「生化自毒現象」。
其實,自然界大多數植物都有「自毒現象」發生,我們俗稱「重茬病」,有的發生周期短,有的發生周期長,香菇也不例外。
香菇在生長過程中會散發孢子粉及其他雜菌共生,在種植後期,孢子粉塵於浮菇場環境中,多年後產生變異,會嚴重幹擾破壞香菇正常菌絲的生長發育,特別是對同種菌株產生重要影響;另外,一個菌種在種植初期活力較強,會抵禦病害的發生,但是多年種植環境會逐步瓦解香菇菌絲的自我保護和修復能力,讓變異孢子粉和沉積多年的多種有害雜菌趁機作亂,於是便發生了「生化自毒現象」,導致菌株退化,活性發生改變,菌絲正常生長和吸收受到阻礙。
那麼,知道了香菇具有「生化自毒現象」,菇農們該如何處理呢?建議做好以下三點:
1、適當改換菌種,優化菌株。香菇菌種眾多,根據自己多年的實際種植情況,可以挑選同類菌種改良優化。
2、更換菌種的廠家和產地,提高菌株活力。如果不想換種,那麼建議同一個菌種儘量更換產地和廠家。因為每個地區的環境有所差異,每個廠家的基料配比也存在不同,在PH值和其他物理指標產生微變時能增強菌株的活力。
3、菇場必須進行嚴格的消毒殺菌,消滅一切雜菌源,有條件的可以種植一茬大葉蔬菜進行生物改良,比如菠菜、生菜、白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