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團隊首次將兩個單原子合成一個分子—新聞—科學網

2021-01-09 科學網

 

新華社華盛頓4月17日電 美國哈佛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一個團隊在實驗室中首次用雷射使兩個單原子結合成一個分子,實現了對化學反應的微觀精確操控。

傳統觀點認為,化學反應的發生源於大量反應物分子的隨機碰撞,當反應物分子能量與碰撞方向達到一定條件時,才能生成新的分子。

在最新研究中,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助理教授倪康坤和同事一起,用雷射「鑷子」捕獲一個鈉原子和一個銫原子,將它們冷卻到極低溫度,並用雷射使它們達到激發態,從而誘發反應,生成新的分子,研究人員將其稱為「偶極分子」。整個反應在一個真空裝置中完成。

公報援引倪康坤的話說:「每個化學反應從微觀層面看都是原子或分子的結合。我們所做工作的不同之處在於能更好地控制這種結合。」

研究人員還說,在實驗中,被稱作「偶極分子」的微觀生成物存在時間很短,但是表明了化學反應可以用雷射而非催化劑誘發。他們認為,這種「偶極分子」可以構建一種新型量子位,有望用於研製更高效元件並促進量子計算發展。

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

倪康坤認為,用這種方法可以在實驗室中生成一個「偶極分子」,那麼應該也可以生成更大更複雜的分子。下一步,研究團隊將嘗試控制非激發態原子發生反應,生成存在時間更長的分子。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哈佛團隊首次將兩個單原子合成一個分子
    新華社華盛頓4月17日電美國哈佛大學日前發布公報說,該校一個團隊在實驗室中首次用雷射使兩個單原子結合成一個分子,實現了對化學反應的微觀精確操控。傳統觀點認為,化學反應的發生源於大量反應物分子的隨機碰撞,當反應物分子能量與碰撞方向達到一定條件時,才能生成新的分子。
  • 哈佛團隊成功將兩單原子合成一個分子
    近日,哈佛大學發布公報說,該校一個團隊在實驗室中首次用雷射使兩個單原子結合成一個分子,實現了對化學反應的微觀精確操控
  • 兩個單原子首次結合為偶極分子—新聞—科學網
  • 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新聞—科學網
    由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研究院研究員詹明生、副研究員何曉東等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光阱中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單個超冷分子,
  • 兩個單原子首次結合為偶極分子
    當原子結合在一起發生化學反應時,會變成分子。分子是化學反應和生命本身的基石。以前,科學家在實驗室中讓原子簇結合在一起創建分子,然後測量反應,以進一步了解分子間如何相互作用,從而更好地控制化學反應以及設計量子新材料。  此次,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助理教授倪康坤的研究團隊用一個鈉原子和一個銫原子簡化了這個過程。
  • 兩個單原子首次結合為偶極分子 有望提高計算效率
    兩個單原子首次結合為偶極分子 有望提高計算效率 原標題:   科技日報北京4月15日電 (記者劉霞)據哈佛大學官網12日報導,美國哈佛大學首次在實驗室讓兩個單原子結合成所謂的偶極分子。
  • 科學網—科學家實現單個超冷分子的相干合成
    本報訊(記者袁一雪)中科院精密測量研究院研究員詹明生、副研究員何曉東團隊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光阱中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單個超冷分子
  • 大連中科院單原子催化入選美國化學會2016年十大科研成果
    據科學網12月27日報導,近日,美國化學會化學工程新聞評選出了2016年度化學化工領域「十大科研成果」。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張濤院士團隊在國際上首次提出的「單原子催化」入選其中,這也是今年唯一入選該榜單的中國科學家的研究成果。
  • 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
    ,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光阱中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單個超冷分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通向單分子操控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基於光阱中完全操控單原子的能力,進而從少體原子合成單分子(如圖1)。此前雖有來自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組演示了在光阱中利用光締合技術將一對異核原子合成單個雙原子分子,但由於受限於光締合過程中伴隨的自發輻射所引起的強的退相干效應,使得無法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
  • Science:國際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
    由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詹明生、副研究員何曉東等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光阱中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單個超冷分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研究工作由該研究團隊聯合包括維也納工業大學、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巴黎薩克雷大學等國內外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
  • 武漢物數所Science:國際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
    雖然,科學家於2010年使用雷射,成功把分子冷凍到接近絕對零度。然而,即便兩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光學捕獲和操縱單個原子和單個分子,至今仍然存在許多重大關鍵難題懸而未決。其中一個關鍵問題就在於,無法對多個原子形成分子的原子/分子系統進行所有自由度全面相干操控的精準控制。
  • 中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單個超冷分子的相干合成
    費許巴赫共振模式從超冷原子產生超冷分子 2003年,科學家發現了一個產生超冷分子的新方法。利用調整原子間的相互作用,碰撞中的兩個原子可以直接整合為一個分子。由於原子和分子通常具有不同的磁矩,所以必須通過外加磁場將分子和原子的能量調到相同的值。
  • 科學家實現單個超冷分子的相干合成
    本報訊(記者袁一雪)中科院精密測量研究院研究員詹明生、副研究員何曉東團隊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光阱中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單個超冷分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研究工作由該研究團隊聯合奧地利維也納工業大學、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科學》。
  • 中科院精密測量院詹明生團隊相干合成單個分子開啟原子-分子體系全面相干操控研究大門
    由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詹明生、副研究員何曉東等科研人員組成的研究團隊,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光阱中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單個超冷分子
  • 科研人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研究員詹明生、副研究員何曉東等帶領的研究團隊,與維也納工業大學、北京計算科學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巴黎薩克雷大學等的科研人員合作,在實驗室中利用微波將光阱中一對超冷異核原子相干合成單個超冷分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單個分子的相干合成。操控原子-分子體系的所有自由度是量子體系調控的夢想與挑戰。
  • JACS封面文章:單原子催化劑應用於類芬頓反應—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黃延強研究員、張濤院士團隊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劉彬教授合作
  • 揭示高密度單原子Pd基選擇加氫催化劑穩定機制—新聞—科學網
    揭示高密度單原子Pd基選擇加氫催化劑穩定機制   高密度單原子Pd基選擇加氫催化劑的穩定機制   課題組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能源研究技術平臺劉嶽峰副研究員團隊和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王愛琴研究員、張濤院士團隊,與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德國馬普協會化學能源轉化研究所
  • 單原子層溝道的鰭式場效應電晶體問世—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金屬研究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與國內外多家單位合作,首次演示了可陣列化、垂直單原子層溝道的鰭式場效應電晶體,相關成果於3月5日在《自然—通訊》
  • 科學家首次合成純碳環形分子 登上自然雜誌封面
    科學家首次合成純碳環形分子 登上自然雜誌封面  olivia chan • 2019-08-17 16:50:37 來源:前瞻網 E5050G2
  • 中美科研人員合作首次製備單原子間量子糾纏態—新聞—科學網
    中新網合肥5月25日電 (記者 吳蘭) 中美科研人員近日聯手在分子的量子糾纏研究取得重要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