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mo將星際迷航的宇宙翻譯器帶進現實

2021-01-14 泡泡網
Sigmo將星際迷航的宇宙翻譯器帶進現實
2013年08月16日 06:00作者:李一江編輯:李一江文章出處:泡泡網原創

    泡泡網8月16日 如今的網絡和智慧型手機讓我們更容易地與說不同語言的人交流,而這些服務是用文字到語音或者語音到語音翻譯功能的新科技。但是用這些新科技不如使用Sigmo。它是一個簡單的藍牙設備,可以使用網上存在的翻譯服務實時來回翻譯不同語言,所以它就自然而然成為翻譯原理中的中間人,你就再也不需要讓別人看你智慧型手機上翻譯完出現的文字。

  Sigmo的雛形是一個小方形的盒子,它包括一個麥克風、揚聲器、開關按鈕、還有母語、第二語言按鈕。與其讓它自己完成翻譯的任務,還不如讓Sigmo通過藍牙與智慧型手機搭檔(這一設備將支持iOS和安卓系統,更多的計劃可能在下半年公布)並依賴比如像Google Translate(谷歌翻譯)這些已經存在的網絡翻譯服務來做主要的翻譯工作。

  顯而易見,Sigmo還不完全是電影《星際迷航》中的水準,但是也是往那個方向邁。通過提供給用戶的免費附帶程序的使用,用戶能夠翻譯25種支持的語言,包括英語,發育,西班牙語,和日語。但Sigmo團隊說不會僅限於這25種語言,可能隨著網絡翻譯服務的更新會有更多的語言支持。

  Sigmo產品被設計而成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用戶在他們手機的Sigmo專用軟體上設置他們的母語還有他們想要把自己語音翻譯成那種語言。用戶之後只要按下「母語」按鈕,說完話,等待翻譯通過設備的揚聲器傳送過來即可。對話的另一方可以通過按下「第二語言」按鈕實現同樣的翻譯方式。正如所有網上翻譯的源頭都是雲端,同樣你的智慧型手機需要一個數據連接才能操作,但是設備背後的團隊說他們正在製作一款詞彙量受限、離線模式的Sigmo。

  谷歌已經在他們的翻譯軟體加入語音對語音翻譯,而且它以將這些智慧型手機硬體的潛能有效結合著稱。在谷歌完善這些功能的同時,Sigmo可能提供一種更為簡便和便宜的方式與這些說不同語言的朋友和陌生人交流。但是不要期待每一次語言翻譯得都那麼完美,特別考慮到不同語言之間語法的差異這一因素。但最起碼Sigmo可以免得你每一次你與別人(他/她說著不同於你的語言)說話的時候你還要手拿著你的智慧型手機。

  Sigmo目前在Indiegogo上尋求籌資,製作團隊希望能籌到1.5萬美元來完成產品,完成檢測產品硬體雛形,還有推出第一生產線。這一套Sigmo產品,包括Sigmo翻譯器,不鏽鋼夾子,勁圈和戴在腕上的手鐲,在美國的定價是50美元(約合305.8元人民幣),而未來的零售價可能註定要是更貴,65美元(約合397.6元人民幣)。■

相關焦點

  • 滬舉辦"星際迷航50周年展" VR帶你遨遊太空-科幻 星際迷航 企業號...
    袁婧 攝  扣人心弦的冒險活動、超越現實世界的各式星際戰艦、精巧複雜的約克城空間站……電影《星際迷航》給觀眾營造了一個夢幻的未來世界。國慶黃金周期間,上海虹橋天地舉辦的「星際迷航50周年展」把這些電影場景搬到現實生活中,讓人們真實體驗了一把科幻的奇妙與魅力,也讓不少「死忠粉」零距離接觸《星際迷航》系列影片的很多珍貴場景。
  • 《星際迷航》50 周年特展北京站 世貿天階盛大起航
    而由全國各地粉絲徵集的瓦肯手勢禮匯聚成了一面巨型的瓦肯人像,作為送給熱愛宇宙和平的瓦肯人的禮物。領取第一張巡展通票的錢女士是星際迷航的鐵桿粉絲,她收藏了幾乎所有《星際迷航》演員的籤名海報,還因此受到國際媒體關注採訪報導。曾為《星際迷航》翻譯的字幕組成員周女士得知《星際迷航》50 周年特展來到中國,特別激動。她表示,這次巡展吸引了《星際迷航》、《星球大戰》等多部科幻粉絲的關注。
  • 重築巴別塔:機器翻譯的夢想與現實
    本報記者採訪一線專家,為你全面解讀關於機器翻譯的那些事兒:  宇宙翻譯器:究竟要多久才能出現?  美國有一部熱播了40年的科幻電視劇《星際迷航》,劇中有一個非常「打眼」的工具——宇宙翻譯器。星際艦隊成員把它別在胸前,它能將所有的已知語言翻譯為聽者所懂的語言,對其餘的未知語言也可通過對簡短幾句話的分析而進行轉換。
  • 科幻電影《星際迷航》的諸多技術正在成為現實
    9月9日消息,據CNET報導,有關《星際迷航》的大多數故事都發生在23世紀和24世紀,當時的科學技術已經有了長足進步,有些甚至超出人類的想像。可是隨著現實科技的發展,這些技術或許比我們想像的更早成為現實,幫助人類更快步入太空時代。在《星際迷航》中,最重要的技術——曲速科技於2063年首次測試。你可能認為,在接下來的47年中,人類或許依然無法實現超光速的旅行。
  • 讓腦洞成為現實 十項電影中的科幻技術
    科幻影視充斥著各種各樣亮眼的酷科技,從《星際迷航》中的穿梭機和食品複製器,再到《少數派報告》中的空中觸控屏和飛行背包。 部分未來主義技術已經到來。例如,「即按即說的」行動裝置已經非常接近於《星際迷航》式的通訊器。
  • 《星際迷航》宇宙迷情五十年
    時光網特稿 《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正在內地熱映中,然而《星際迷航》所代表的並不是一部普通的科幻大片,它背後積澱著長達半世紀的科幻經典,不僅是美國社會中至關重要的文化符號,更影響了世界科技的發展軌跡。
  • 海豚語言翻譯器 人類與動物交流成現實
    海豚聲音翻譯器是我們走出的和動物交流的第一步。   不過準確來說,這是海豚叫出來的。馬尾藻的叫聲是赫岑的團隊跟海豚玩耍的時候發明。鯨類聽力與遙測器是這項設備的主要器件。據悉,這個名叫CHAT的器具由喬治亞理工學院的Thad Starner研發,它擁有4個可識別符號,分別對應特定的聲音和玩具。人類跟海豚之間的交流還停留在一個較為初級的水平。
  • 總結 該如何更深入了解星際迷航宇宙的一切?
    電影把你帶進門,補劇讀書靠個人。所以,如果想要在坑裡蹲得更久,一個是要小火慢燉,一個就是去讓自己每天學習更多東西。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拉瑞·尼莫克(Larry Nemeck,著名星際迷航學者,人稱Dr. Trek),但拉瑞·尼莫克也不是一日煉成。所以我們特地整理出一些實用的網站,幫助你更深入地陷進這個美好的宇宙大坑之中。
  • 語音翻譯器
    語音翻譯器 學習辦公 大小: 22.67M 版本: 1.0.0
  • 永無止境的遠航 星際迷航:多重宇宙將至
    (原標題:永無止境的遠航 星際迷航:多重宇宙將至)
  • 《星際迷航》宇宙迷情五十年 硬科幻包裹超前"三觀" 無畏踏破螢屏...
    從此,我們邁入了"星際聯邦"時代,開始對宇宙文明進行探索;和瓦肯人一樣,人類也在宇宙中,散播和平尊重、平等互助的理念。而《星際迷航》的故事,就著重展示人類在此時代的探索。途中遭遇了很多新種族和宇宙異象,在旅程中,他們不斷探求新的文化、尋求與不同文明的接觸之道。  「原初」系列為後來所有的《星際迷航》劇集,奠定了充滿光輝的人性和平等的基調,以及對太空的那種無畏進取和探索的精神。在此之後的《星際迷航》劇集,都繼承了這一點並發揚光大。
  • 比《星際迷航》更精彩的10部星際迷航電影
    從表面上看,新的演員陣容穿著經典星際艦隊制服的升級版本,還有大量熟悉的外星種族不時湧現,而且詭秘地引入了許多星際迷航擴展宇宙鮮為人知的行星和歷史。反觀吉恩·羅登貝瑞的老版《星際迷航》系列,極力營造了一個和平主義、人本主義的未來社會,那裡的企業號也裝備著武器,但只是作為所有其他方法失敗了後的安全預防措施Z 計劃。老版《星際迷航》的主角們與神秘博士擁有同樣的世界觀,熱衷於宇宙旅行,對"探索陌生的新世界,尋找新的生活和新文明"更感興趣,而不是動輒大打出手——新版《星際迷航》電影卻喜歡這樣。
  • 揭秘動物語言翻譯器:打著AI幌子的娛樂產品
    從網友評論來看,相比小狗的有趣表現,大家更好奇地是男子手機中的狗語翻譯器軟體:那麼神奇麼?早在2013年時,就有國外動物行為專家表示,未來5到10年,動物語言翻譯器或將面市,人類與動物溝通從此不成問題。經南都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手機APP和網購平臺上已有多款動物語言翻譯器APP,其中更是有付費產品,售價可達388元。莫非國外專家預言實現了?
  • 最具收藏價值的《星際迷航》系列解析
    可別以為這是科學宅男的專屬,海豹君今天就帶你回顧下這個偉大作品的前世今生,讓你五分鐘從「星際小白」進階「星際粉」!源起《星際旅行》是一部美國科幻娛樂影視系列,從第11部電影起改稱《星際迷航》。最初的《初代》由吉恩·羅登貝瑞製作,1966年首次播出並製作了三季。
  • 探訪「星際迷航」飛船 虛擬實境幫你實現
    中關村在線消息:電影《星際迷航》裡的「企業號」飛船是很多科幻迷嚮往的地方。而近日一項龐大虛擬實境項目中推出了一部視頻可以幫你實現以下願望。通過這段視頻,你能夠身臨其境般的感受「企業號」上迷宮般的過道,以及從舷窗向外眺望的景象。
  • 科幻手遊新作 《星際迷航:多重宇宙》本月正式上架
    該作繼承了《權利的遊戲:崛起》中的敘事要素,當玩家進行劇情模式的時候,會隨著不同的選擇得到不同的獎勵、導向不同的結局,照顧到了《星際迷航》的世界觀。 《權利的遊戲:崛起》開發商Disruptor Beam近日宣布,將在本月內正式推出《星際迷航:多重宇宙》(Star
  • 科幻電影《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林詣彬執導 克裡斯派恩主演
    《星際迷航3:超越星辰》中。林詣彬把他在速度與激情中塑造角色並與讓觀眾引起共鳴的手法帶進了這部電影,而且顯而易見的十分成功。更是顯現了「當一個國隊被分散,才能真正表現出他的重結」。不得不說,導演林詣彬在表現角色間的凝聚力上真的非常厲害,相信這也是《速度與激情》系列能夠成功的一個原因。
  • 《星際迷航3》主創探討科幻與現實
    時光網洛杉磯訊 《星際迷航》一直是美國最經久不衰的系列作品之一,而且不僅僅局限於科幻領域。《星際迷航》系列由吉恩·羅登貝瑞創作,早在1966年便推出了首部電視劇(遠早於《星球大戰》系列),經過50年的不斷發展,它已衍生出六部電視系列作品(最新的一部《星際迷航:探索號》預計將於明年播出),以及兩倍於此的電影作品,當然更不用提難以計數的官方小說以及在其宇宙世界之下的種種周邊作品。這一系列的主題是對未知星際的探索和冒險,人類和不同的外星物種之間實現和平共處。
  • 機器翻譯正走入現實生活 未來還需要人工翻譯嗎?
    參考消息網2月21日報導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2月16日刊登了題為《科幻作品中的翻譯機器現在成為現實》的文章,作者為本·麥金太爾,文章摘編如下:本周,我讀了一本250頁的俄文書,儘管我連一個俄語單詞都不會說也看不懂。
  • 《星際迷航》企業號船長稱宇宙中存在外星人
    [導讀]《星際迷航》演員威廉•夏特納在接受《每日郵報》採訪時稱,外星人是存在的,只是我們不知道它們的長相。企業號是星際迷航是一艘新型戰艦,配備了曲速引擎,可進行超光速運行騰訊科學訊(羅輯/編譯)據國外媒體報導,宇宙中只有人類存在嗎?科學家從生命出現的概率上認為宇宙中的文明不止地球一個,但我們到現在從來沒有探測到外星人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