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可怕的不是你的對手,而是跨界企業……

2020-12-04 騰訊網

這個時代,已經存在的同行不能再被稱為競爭對手,因為未知的才是最可怕的,你永遠都不知道對手將會是誰!

就說買口罩,從霧霾受到重視的那天起,人們就公認3M。在疫情爆發之後,3M口罩直接脫銷,畢竟口罩只是3M諸多業務中的一個小分支。

然而一夜之間,國內的很多企業突然之間就開始跨界生產口罩了:五菱、比亞迪等車企去做口罩了;全球最大代工廠富士康做口罩;做文胸、內褲、家居用品等紡織類企業做口罩了;做嬰兒紙尿褲的也去做口罩了。

這還不算,999感冒靈賣起了泡麵。

格力電器專門成立了醫療科技公司。

做藥的涉足食品行業,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卻一股腦扎到醫療器械行業裡。

大半年前集體遊走於死亡邊緣的生鮮電商行業突然滿血復活,但是更讓人吃驚的是,加油站開始賣菜了,店面鋪的很多,菜賣得也挺火。

向來只有油價上漲或下調時才會受車主們關注的中石化加油站,火了!

整個零售行業折騰了幾年都沒有得到一個圓滿結果的事兒,就在疫情中被一個加油站順勢找到了新突破點,生鮮電商們、新零售門店們這回該睡不著了。

加油站開始賣菜,

生鮮市場的狼來了!

這次新冠疫情,或許給原本在平常時候根本不能也不敢奢望靠口罩好好地存活下去的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但卻更應該看清一個現實,那就是只要有需求,中國的企業什麼事都能迅速做起來,並且做好,跨界並不難。

中石化,也和五菱、比亞迪等企業一樣,在全國口罩緊缺的情況下,購入了11條口罩生產線並委託有資質的企業進行生產。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中石化的加油站賣菜業務就開始了,根據其官宣的時間,幾乎是與口罩生產線同步落實的,對於生鮮行業(無論是電商還是新零售),無疑是一個攪局者。

中石化的菜由其旗下的易捷便利店出售的,易捷便利店有一個易捷加油APP,上面原本也有一些商品出售,但是在疫情爆發之後,又火速解鎖了生鮮功能。

除了可以在易捷加油APP上下單,然後由快遞配送上門,按照訂單時間可在當天或次日送達。還可以選擇「配送到車」,用戶在等待加油的過程中,加油站工作人員就能將訂單菜品裝好送到車輛的後備箱裡,全程與用戶零接觸。

每一種蔬菜包都包含多種日常蔬菜,從西紅柿、豆角、胡蘿蔔、西蘭花等到雞蛋,有的含有八九種蔬菜,有的多達十幾種,十幾斤的蔬菜,能滿足一家人三天的需求。

中石化還和生鮮電商合作,比如在杭州與盒馬鮮生合作,到中石化加油站加油的車主可以在易捷便利店買到盒馬鮮生的蔬菜包。

在北京,則有來自於小湯山、首農農場等專業蔬菜生產基地採摘的蔬菜。

可以說,在疫情期間,中石化把易捷便利店發揮到了極致,除了自營的一些蔬菜產品,還幫助地方農戶銷售因疫情滯銷的農產品。

雖然目前中石化的菜只在北京、杭州以及廣西等地銷售,但是已經覆蓋超過400個易捷便利店,即400多個加油站,並且銷量在僅僅不到兩周的時間就已經從剛剛上線時的幾百箱增加到3000多箱。

或許和那些在生鮮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生鮮電商和新零售相比,中石化就是一個新人,但這個攪局者的優勢並不在於所有生鮮零售都依賴的供應鏈和冷鏈,它擁有很多生鮮零售商,甚至電商所不具備的網絡資源:超過3萬個加油站,有超過2.7萬個易捷便利店,只要中石化想做,每一個便利店都可以成為中石化的生鮮前置倉,2.7萬個前置倉,無疑是目前國內最強大的前置倉網絡,而且完全是自有的。

對於生鮮零售行業而言,最最可怕的是,中石化在疫情結束後還會把生鮮生意繼續做下去。然而對於盒馬而言危機無處不在,別說多了一個跨界的玩家。就是面對現在的用戶也支撐不了整個架構。盒馬首次現身阿里財報是在2018年Q2(自然年,非阿里財年),正是從這個季度開始,盒馬開啟瘋狂擴張的模式,當年4月底一口氣開了10家店,運營門店總數攀升至45家,且以聯營為主。

事實上,從孵化之初張勇時不時與侯毅商討盒馬打法,到2017年7月馬雲、張勇以巡店方式高調認親盒馬,阿里高層一直對其寄予厚望,將其視為新零售「一號工程」、新零售標杆。

而盒馬想要成為真正的新零售開路先鋒,憑藉聯營模式狂飆突進終究不是長久之計,必須親自上陣進行新零售改造、擴大自營比例,這也成為阿里重倉盒馬的最佳註解,口頭上的重視遠不如真金白銀的投入來得真實可信。

因此,你會看到,2018年Q2、Q3、Q4連續三個季度,阿里購買商品與設備花費都保持在100億元上下,其中2018年Q3開銷更是接近2017年Q3、Q4兩個季度之和。不過,詭異的是,2019年Q1,這一指標卻驟然下滑至56.88億元,接近2018年Q1投入水準,堪稱一夜回到解放前。

最後想說,一個企業的應變能力強弱,都將直接決定一個企業能夠抓住機會,否則就會直接被看不見的對手逮住機會,就好比外賣打敗了泡麵巨頭康師傅,也打敗了香飄飄,美團進軍打車業務,滴滴也送起了外賣。

相關焦點

  • 思考:網際網路「跨界打擊」之下,企業適者生存
    前幾年經常聽到一個詞語:「跨界打擊」。對此還專門去看了一些相關文章,有點模糊的印象,最近看到公司樓下一家連鎖便利店的興衰,才切實感受到這個概念的存在。想一想加班、犯懶的時候,你都在吃啥?對了,外賣。外賣三巨頭《2016國民外賣帳單》顯示,2016年,國人點了33億單外賣,外賣配送員的足跡相當於繞地球赤道跑了8萬圈。文中還引用百度外賣籤副總裁王耀弘的說法:「因為在2013年之後,國內出現了若干個規模較大的網絡訂餐平臺,形成了規模效應,並影響到人們的消費選擇。」
  • 為啥疫情期間跨界成風
    很多成年人也對旺旺醫院表示了認可,溫馨的環境、貼心的服務、人性的設施......一切都告訴人們 ,無論你是啥背景,公立還是民營都不打緊,優質的用戶體驗才是王道!一在這個跨界成風的年代,你不會抗疫治病,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一家食品企業。那麼專業治病的醫藥企業,是不是也得擅長美食呢?可能還真是!近期,999感冒靈就推出了自己的泡麵!
  • 疫情之下,中小農機企業的7條應對之策
    所以這次突發的疫情,一方面是沒有備夠春節後必要的配件,即使現在開工,多數企業也沒有足夠的配件;二是如果疫情還在持續,緊急狀態解除之後短時間內零部件企業原料供給不足,主機企業也拿不到足夠的配件生產。 這樣看,農機生產在2020年上半年肯定會有一個很大的滯後期。
  • 李品熹:打敗你的,永遠不是競爭對手
    如果說產品服務、營銷推廣、設計都不是打造品牌成功的關鍵,那什麼是打造品牌成功的關鍵呢?七年前探魚問世的時候,有些夥伴會把探魚的成功歸結於市場營銷做得好,還有人在文章中寫我們是網際網路+企業。很慚愧,我們在這方面做得不是特別好。也有人說,探魚是產品做得好,還有人說是風格設計做得好。
  • 可怕的不是做夢,而是在夢中醒不來
    但是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些人,他們活在夢中,但是卻醒不來,不是他們不想醒來,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在做夢。這就非常的可怕了,有一句名言說的是夢裡走了很多路,醒來的時候還發現在床上。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人做再多的夢但是不付出實際行動等於0。人可以做夢,但是一定要意識到光做夢是不行的。
  • 疫情之下,弱勢車企加速洗牌
    如果說2018年下半年的車市寒冬給車市淘汰賽按下了「啟動鍵」,那麼年初的疫情則是給淘汰賽按下了「加速鍵」。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我國宏觀經濟和汽車市場將面臨階段性的嚴峻考驗。從行業格局看,市場的集中度在不斷提高,弱勢品牌面臨淘汰出局。
  • 數千家企業都在跨界做口罩?印刷包裝企業也沒閒著
    面對如此大的缺口,在現有產能不足的情況下,一些企業開始跨界應援。從生物科技跨界口罩生產,這跨度還不算太大。現在的情況是,造車的、賣油的、做手機的都來產口罩或者協助制罩。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有3000多家公司主動請戰,紛紛跨界投入了口罩行業。
  • 馬丁·普克納:疫情之下,人類是同一個物種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馬丁·普克納:疫情之下,人類是同一個物種疫見世界觀海外大咖訪談錄之七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影響遠未消停。如今,全球累計確診與死亡人數仍在繼續增加,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疫情影響。而未來危機的徹底解除,也有賴於全球科學界、醫療界等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
  • 創業最可怕的,不是紅海,是沒有對手?
    1進入怎樣的行業,你天然有一手好牌?有的行業已經是紅海,競爭很激勵。但紅海中也可能會有一手「好牌」。你進入的這個行業,需求是剛性的,而且居然還沒有「有組織成規模」的對手,這個時候往往就特別幸運。中國這種行業真的很多。以消費品的一個細分領域「相對快銷」為例。
  • 疫情之下,杭州的新符號
    在疫情之下,「數字治理」已然成為杭州的一個新符號、新品牌。在3月12日召開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舉行了第一次黨委(黨組)書記改革工作述職。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會上就明確表示:杭州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先發優勢,努力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
  • 瑞幸咖啡最大的對手是星巴克麼?還是有著更可怕的競爭呢!
    從運營、營銷的角度星巴克不是瑞幸咖啡的對手 今天看到自己當地的報導,瑞幸咖啡已經到了自己的三線小城市了。這種跑馬圈地的速度其實星巴克的企業做不了。不是說星巴克沒有資金,因為其企業的文化、制度、流程,多年延續下來的做法是支撐不了的。
  • 這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兇猛的野獸,而是這兩個字
    這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妖魔鬼怪,也不是兇猛的野獸,而是這兩個字:人心。人心看不到,摸不著,卻會給你最大的殺傷力,令你傷,令你痛;人心一旦失去人性,就會變得恐怖難測,人一旦失去人性,就會變得禽獸不如,披著人皮的狼比披著羊皮的狼,殘忍一萬倍。
  • 別受疫情誤導,企業治理還得回歸自身能力與智慧
    網絡上的有關建議是你在疫情前就該做的還是因為疫情影響而才需要做呢? 你所能聽到的趨勢,你的同行和競爭對手也聽到了,你和別人做相同的事真的好嗎?有多大把握勝出呢?你該不該差異化?如何差異化? 真正的趨勢最終都會成就大企業,那麼如果你是中小企業該怎麼辦?
  • 時尚,在疫情之下
    Armani先生在這些中國模特們的簇擁之下為中國獻上關心和祝福。我們採訪了9位來自時尚行業的專業人士,他們中有設計師、攝影師、公關,還有樣衣物流從業者、線上直播平臺的負責人,他們是這個看似璀璨絢爛的行業背後默默付出的那群人,在疫情的陰霾之下,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們對未來又有哪些期待?
  • 疫情復工難,難的不是過程,而是態度
    ,難的不是過程,而是態度。天職不是偶然碰上的,而是由自己親自製造出來的。要想擁有一個充實的人生,你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另一種是讓自己喜歡上工作。一個人能碰上自己喜歡的工作的概率恐怕不足千分之一、萬分之一。
  • 原來夫妻間最可怕的不是吵架,而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對我無話可說
    李娜聽完更生氣了,不顧陳明的面子,嚷嚷道:「你那叫做嗎,連應付都算不上,懶就是懶,還總能給自己找藉口。」陳明再次辯解:「我那不是工作忙嗎!」李娜直言諷刺:「是哦,你可比你們老總還忙,也沒見你多拿幾個錢回來!」陳明一聽,也火了,站起來說了句「簡直不可理喻」後,離開了房間。這一下子,全屋子的人都尷尬了。
  • ...出口為何「收緊」,跨界企業出口生意要「黃」?看業內專家怎麼說
    每經記者:歐陽凱 每經編輯:陳俊傑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口罩等防疫物資需求迅速升溫,出口認證市場受捧,但也要警惕隨之而起的亂象。拿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為例,李弘說,這一試劑在中國屬於三類醫療器械,準入門檻非常高,但是它到歐盟是按照其體外診斷試劑的分法,被分到了最低風險的類別裡,同時,檢測試劑在歐盟所謂的註冊,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註冊,因為它沒有技術審評這一環節,只是做了一個備案。
  • 鯉城又有兩家企業「跨界」生產 樣機已交付
    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成了緊缺物資。從泉州鯉城區工信局獲悉,泉州鯉城區又有兩家企業「跨界」生產口罩機,為當前疫情防控提供設備支持。佰源機械動起來完成首套口罩機樣機並試生產「防疫千萬條,口罩第一條。」
  • 收稻創始人黃悅「平臺化管理」企業高峰論壇企業,論後疫情時代...
    11月17日,第二屆數字時代「平臺化管理」企業高峰論壇暨「平臺化轉型企業實踐獎」頒獎典禮於上海靜安洲際酒店圓滿落幕!收稻創始人黃悅在此次大會針對「後疫情時代,平臺化轉型驅動企業業績暴漲 」進行揭秘分享,得到現場嘉賓的熱烈反響並高度認同。
  • 疫情之下,群居動物如何繼續一起撒歡?
    重點來啦:「考分」會在本季季終統一公布,它將作為企業能否進入鳳凰創新產業聯盟的參考標準之一!!!疫情之下,窩家照樣可撒歡兒?對哦,疫情之下,我們去哪兒能撒歡哦???2020,不知你是否和小編感覺類似:一閉眼兒,一睜眼兒,大半年過去了…你媽知道你在外面聚會,一個奪命連環call打過來:「不要命了?都啥時候了,還在外面聚聚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