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在疫情之下

2020-12-06 騰訊網

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的開頭打亂了時尚行業的一切計劃。時裝周行程被取消、拍攝被推遲、線下銷售陷入停滯……

在這些顯而易見的影響之外,與這個行業相關的一切都受到了波及:遞送拍攝樣衣的物流公司業務陷入停滯、回家過年的裁縫無法如期返回崗位,甚至程式設計師們為了秀場雲直播的進行而不得不克服與米蘭、巴黎的時差超負荷加班。

時尚行業,在歲月靜好的和平時光裡是錦上添花的存在,而在這陰霾籠罩之下的非常時期,它又能給我們帶來些什麼呢?

取消、錯過、失去

疫情爆發的時候,時裝編輯們正在籌備3月份的時裝周項目。每年的這個時候,米蘭和巴黎兩站的秋冬發布,都是編輯們不會錯過的重頭戲,既是心生期待的看秀之旅也是不可推卸的工作行程。那些身臨秀場感受到設計師靈感氛圍的瞬間,秀後Re-See親手觸摸到新系列面料的時刻,還有那些與設計師們面對面互相啟發的對談,都是坐在電腦前觀看雲直播所無法取代的。

紐約時裝周期間,Luooif Studio的兩位設計師Lena Luo和Ekcee Chan因疫情只能雲謝幕

時裝周對於時裝界的意義,不僅在於它是時裝人一年兩次的聚會,更在於它是創造趨勢、迸發靈感的時刻。對模特們來說,每一場大秀都代表著一個難得的亮相機會。中國超模們這一次沒有集體缺席,那些活躍在國際上的面孔,諸如賀聰、雎曉雯、唐赫依舊獲得品牌青睞,但遺憾也總是存在的。就如賀聰的妹妹賀智,原本與Saint Laurent籤約了獨家走秀而出道,但因為疫情,這一計劃被迫取消。

三位中國超模賀聰、葉日群和劉冰冰參與本季巴黎時裝周走秀

米蘭、巴黎時裝周發生的時候,國外的疫情尚未發展,也未引起重視,除了中國媒體的缺席之外並未受到過多影響。但與時裝周不同,國內時尚雜誌的拍攝基本上陷入停滯。模特和明星們在疫情期間基本已經停工,在這樣的不可抗力之下,不少雜誌只能用插畫或是其他的創意形式來呈現封面。即使在疫情已經趨緩的現在,拍攝也未完全恢復常態,不少項目因為「居家隔離14天」的條件無法滿足導致不能湊齊每個部門的工作人員而陷入流產。

本季時裝周結束後,參加的編輯與博主們回國後都開始居家隔離

上海時裝周和北京的中國國際時裝周通常在四大時裝周之後舉行,因為疫情的影響今年的上海時裝周改為線上進行,而中國國際時裝周則宣布延期。這國內兩大時裝發布平臺計劃的改變,對本土設計師來說是不小的挑戰,因為在這樣的現實面前,他們有可能無法讓媒體和買手們在第一時間看到自己的最新作品。

發布陷入困境,對設計師們來說,製作本身也成問題。裁縫們無法按時回到崗位,工廠無法按時開工,甚至有些設計師的面料都遲遲未能到貨。疫情對於本土設計師的影響,至今仍舊在持續著。

Saint Laurent 2020秋冬系列秀場,被確診的越南名媛Nga Nguyen曾是這場秀的座上賓

重啟、振作、希望

米蘭時裝周的最後一日,疫情在義大利已經有大肆傳播的跡象。Giorgio Armani先生決定取消原本的大秀計劃而進行一場沒有觀眾的走秀。在秀後,參與這場秀的中國模特們換上了2009春夏和2019春夏高級定製系列,這兩季的作品靈感均來自中國。Armani先生在這些中國模特們的簇擁之下為中國獻上關心和祝福。

Giorgio Armani先生在品牌2020秋冬大秀後特意與中國模特合影,並為中國送上祝福

這樣暖心的場景還有很多。Louis Vuitton的女裝設計師Nicolas Ghesquière 為在家雲看秀的中國嘉賓們獻上了手寫祝福,在信中他寫道:「無法前來2020春夏發布現場的朋友們,請在這個艱難的時刻接受我們關於希望和團結的祝福。」

祝福和掛念,跨越語言和空間的局限,在這個時候團結著我們,讓我們在至暗時刻仍舊緊緊抓住彼此以獲得力量。

但時尚的力量不局限於此。即使銷售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損失,國內外的時尚品牌都在第一時間為克服疫情貢獻著力量。一筆又一筆來自時尚行業的捐款,湧上最前線,這些堅定的物質支持,是一線醫護工作者們最好的盔甲。

Louis Vuitton女裝創意總監Nicolas Ghesquière為無法抵達現場的嘉賓寫了一封親筆信

捐款不是唯一的獻力方式,Dolce&Gabbana聯合義大利研究者和科學家們啟動了病毒研究項目,而LVMH旗下的化妝品生產線在全球疫情爆發的階段已經開始轉而生產洗手液以滿足民眾需求。

時尚,在歲月靜好的和平時光裡是錦上添花的存在,而在這陰霾籠罩之下的非常時期,它也能成為那劃破黑暗夜空的一道光線。

日本模特秋元梢佩戴口罩出席Gucci 2020秋冬大秀

生活仍舊在繼續,即使是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時尚依舊在發光,即使是在這灰色籠罩的世界裡。我們採訪了9位來自時尚行業的專業人士,他們中有設計師、攝影師、公關,還有樣衣物流從業者、線上直播平臺的負責人,他們是這個看似璀璨絢爛的行業背後默默付出的那群人,在疫情的陰霾之下,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變化,他們對未來又有哪些期待?

本土設計

至暗時刻中的新機會

Zemira

先鋒獨立設計師品牌的幕後推手。作為曾經的藝術策展人、時尚編輯、奢侈品公關、時尚買手,出於對好設計的熱愛創立了DIA。從2015年開始,DIA Creative Communications發起了Tube Showroom項目,從上海時裝周開始,致力於呈現兼具設計態度與國際視野的年輕設計力量。

InStyle: 疫情的蔓延 對 DIA Communications / TUBE Showroom 旗下的品牌產生的最直接的影響是什麼?

Zemira:這個非常時刻,對於產業的每個環節都有著莫大的影響。而對於設計師品牌來說,由於時裝在產品時間點上有著特別明確的季節性,因此這個階段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當季產品在零售店鋪受到了很大的直接衝擊,同時對於新系列的準備在生產上也有著特別大的挑戰,大家在這個非常時刻不得不慢了下來。

InStyle: 2020秋冬上海時裝周轉由線上發布,能具體解釋一下線上發布有哪些形式和環節?

Zemira:如何以線上形式更好地傳遞品牌信息以及新系列產品面貌,其實對於品牌來說也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但是線上的平臺,也可能讓品牌擁有更多樣化的形式可能:可以是秀的直播,也可能是一個新系列的視頻和大片的線上發布,也可以是一個有互動性的交互頁面,設計師品牌恰恰可能在這個階段去嘗試一些更富有品牌個性的發布形式。

InStyle: 這次疫情除了發布推遲之外,你預測對本土時裝產業是否會有持續的後續影響?

Zemira:一定還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從品牌發布形式,到消費模式,都有一系列的影響。但是也看到一些有趣的信號,最近店鋪的消費者都額外喜歡一些明亮歡快的色彩,更能凸顯身體線條的時裝,是不是可能在疫情之後,大家更會想要用美好的時裝設計來傳遞自己的溝通語言,我覺得在當下這是設計可能擁有更多語言表達和溝通機會的契機。

InStyle: 疫情還將持續,對於那些深受影響的設計師,你有哪些建議?

Zemira:在中國,我們因為快速的反應和動作,很好地控制了疫情。那是否在這個時刻,我們也能去號召大家一同來更多關注中國設計、中國製造,如何結合產業力量,去發揮更大的產業話語權以及國際輸出的可能性。

InStyle: 這次疫情之後,TUBE是否會調整和優化現有的工作模式以應對不可抗力?

Zemira:我們會更緊密結合各個團隊的力量,從DIA公關和內容的部分到TUBE Showroom的銷售,優化品牌策略,匯聚市場以及零售埠的共同力量。

InStyle: 在家隔離期間,你都做些什麼?

Zemira:我重新在閱讀一本時裝史的書《時尚150年以來引領潮流的時裝設計師和品牌》。我們在疫情期間採訪了行業的一些夥伴,在疫情狀態下,大家也都在思索,時裝產業對於這個社會的進步能有什麼樣的意義並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我也想在時裝史裡尋求一些答案和啟發。

InStyle: 你認為在包括疫情在內的天災面前,時尚能夠為社會做些什麼?

Zemira:我還是相信,好的設計擁有強大的力量。時尚可以是與每天的日常發生關聯的,我們是否可以和設計師一起去探索讓它成為一個溝通語言,去建立一些體系和對話,傳遞一些能量?

InStyle: 疫情結束之後,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Zemira:想組織一個cosplay party!

攝影師

工作不斷改期

Jumbo Tsui

攝影師

InStyle: 疫情對你的工作,產生了哪些影響?

Jumbo Tsui :幸好去年底被告知東京有不少工作預定,提前安排了2月至3月在東京,至少2月還做了不少工作。後來日本疫情愈加嚴重,國內又有相對強勢的隔離政策,便在2月底提前回國。至於3月,目前來看除了工作不斷改期之外,對我的生活影響不大。不同的是朋友來家裡少了、很多會議改為線上,以及原本國內外商業工作旺季的3、4月集體延期了。

InStyle: 作為 Base 在中日兩地的攝影師,關於這次疫情,你國外的朋友和合作夥伴們有什麼看法?

Jumbo Tsui :因為這次沒在歐洲,所以基本上接觸的都是亞洲人了。我在東京做了一個中國團隊的工作和三個日本團隊的工作,感覺大家對於疫情的態度其實還是有差異的。日本對於病毒相對比較「佛系」,儘可能保護自己,戴口罩、洗手、咳嗽時遠離人群,大多數工作依舊照常進行。國內的團隊則相對比較謹慎,全程都是戴著口罩並且杜絕一切肢體接觸。

InStyle: 這次疫情會不會對你接下來的拍攝創意和靈感產生影響?

Jumbo Tsui :我覺得沒有,但是疫情裡出現的人的本能行為,是我比較喜歡觀察的。從前我無法感受到中國年輕人中有大量的左右派群體,這次在社交媒體的集體發聲,自然就把人「分類」了。基本上只要在社交媒體上活躍的人,都讓我更加了解了周圍人的性格和世界觀,原本看起來相似的人也彼此變得不同。

模特

第一次看到消毒的秀場

葉日群

新生代國模

InStyle: 疫情之下依然參加時裝周的原因是什麼?

葉日群:因為這是我的工作,時裝周對一個模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說決定了一個模特的職業發展。這次公司提前送我去美國base,疫情剛爆發我就離開家人出國了,這樣才得以參加這次時裝周。

InStyle: 疫情對你在國外的走秀工作,產生了哪些影響?

葉日群:疫情發展非常迅猛,米蘭和巴黎秀場後臺的工作人員都陸續戴起了口罩,這對西方人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改變。後續在國外的拍攝也因為疫情的關係被取消了,可以說「取消」和「改期」在現在已經變成了常態。

InStyle: 疫情期間作為中國模特有沒有被區別對待?

葉日群:很多中國模特會有這方面的考量和擔憂,畢竟在疫情初期,國內是比較嚴重的地區。但是我個人沒有感覺到歧視的發生,大家依舊平等對待彼此,共同努力呈現大秀。

InStyle: 這次時裝周你走過的印象最深刻的有哪些秀,都發生了些什麼?

葉日群:一定是Chloé! 除了新系列和妝容都非常美之外,印象很深刻的是,在走秀前秀場還特意進行了消毒,也準備了免洗洗手液供模特和工作人員使用。這在以前都是很難得見到的。

InStyle: 對於自己職業的下一步規劃是什麼,誰是你 的奮鬥目標?

葉日群:沒有具體的目標,因為有太多優秀的前輩了,她們都已經在這個行業取得很好的成績,但還是一直保持謙卑和努力,這是我必須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

創意人、造型師

疫情激發新想法

Cathy

知名時裝創意人、自由造型師

InStyle: 這次疫情對你的工作產生了哪些影響?

Cathy:所有國內國外的拍攝取消或延遲,像上海時裝周這些活動也都改為線上了,包括跟雜誌的一些合作也加入了插畫等方式。最近的一些拍攝,攝影師和模特都要隔離滿14天,且儘可能都是本地的。當然也有正面的影響,激發了很多創作的新形式,包括這次將會和國內的設計師嘗試線上時裝周的方式。

InStyle: 疫情期間你有沒有嘗試雲辦公,你認為雲辦公在你的行業能取代正常的工作模式嗎?

Cathy:當然有,一些前期和後期工作都是可以雲辦公的,但拍攝就很難了,大部分還是需要在現場大家合作完成的,即使是一些前期後期創意討論我也是更享受面對面的溝通和交流。

InStyle: 在你看來,時尚行業在包括疫情在內的天災面前,能起到什麼作用?

Cathy:雖然在疫情面前我們能做的很少,但我覺得還是可以通過我們自己的方式去傳遞美好和希望吧,給大家一些精神上片刻的放鬆或者是鼓舞,當然如果我們能通過自己的方式去記錄和發聲那就更好了。

InStyle: 面對網上那些撲面而來的關於疫情的信息,你的態度是怎樣的?

Cathy:我每天都會看關於疫情的信息,我不排斥,雖然有一段時間負面的信息讓我一度非常壓抑,但我還是在關注,我會去想一想為什麼這些事情會發生,我此刻可以做些什麼,我將來可以做些什麼,從我自己做起,怎麼讓這個社會能好一些些。

InStyle: 疫情期間你的生活方式發生了哪些變化?

Cathy:終於享受了這幾年來很少有的屬於自己的時間,有更多的時間去感受自己了。最近的興趣可能是做飯吧。

InStyle: 疫情結束之後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麼?

Cathy:疫情結束後就想回歸不用戴口罩,和朋友家人相聚,正常平凡、普通又忙碌的生活。

時裝品牌

總部也在居家辦公

Jacqueline

義大利時裝品牌公關

InStyle: 這次疫情對你的工作產生了哪些影響?

Jacqueline:本來正在準備2020秋冬時裝周,但是疫情發展得非常快,義大利總部對此也很重視,春節假期剛開始基本上就確定行程取消了。據我所知媒體和我們幾乎是同步取消,大家很有默契。行程取消的同時就開始籌備線上的計劃,雖然我們不能到現場,但新系列的發布我們還是一如既往地重視。

InStyle: 疫情之下,線上渠道突然變得很關鍵,這對以後的品牌布局會不會有影響?

Jacqueline:現在我們的線下店鋪客流量開始逐漸恢復,但是疫情最高峰值期間,線下銷售渠道基本處於停滯狀態。我們品牌其實一直都很注重線上,無論是銷售還是宣傳。對於那些以前不重視線上的品牌來說,這次疫情之後肯定會開始重視,畢竟線上渠道的抗風險性有目共睹。

InStyle: 義大利現在疫情非常嚴峻,品牌總部現在的情況是怎樣的?

Jacqueline:總部的同事,包括歐洲其他國家和美國辦公室的同事們都開始居家辦公,大家的心情還算樂觀,還是保持著正常的工作狀態。西方人即使在家辦公,一到下班時間還是會全情投入生活,立即停止工作,哈哈。

InStyle: 疫情結束之後,品牌有哪些計劃?

Jacqueline:疫情期間所有大大小小的活動都取消了,這對品牌的宣傳造成了很大的影響。疫情結束之後第一件事就是籌劃和進行一些大的宣傳項目。照現在的形勢,也許疫情結束之後又要籌備下一季的時裝周了,所以可能要迎接一個非常忙碌的階段。

雲直播

舊瓶裝新酒

Jingle

騰訊時尚雲秀場

米蘭時裝周負責人

InStyle: 騰訊雲秀場的項目是從什麼時候正式確定要做的,原因是什麼?

Jingle:「雲秀場」的項目正式確定要做是年後大家開始在線辦公的時候。當時距離時裝周開始已經非常近了,所以準備時間也十分緊張。

首先在疫情當下,很多行業內人士、包括我們作為媒體都無法去往前方參與時裝周。但大眾希望看到喜愛的品牌的最新發布,最好還能有專業人士提供解讀。

我們團隊覺得可以在平臺上打造綜合的「雲秀場」的概念,用多角度去展示時裝周,讓大家足不出戶也能參與其中,看到在其他平臺看不到的內容。

InStyle: 這不是騰訊第一次直播大秀,這次雲秀場和以往的直播有何不同?

Jingle:這次「雲秀場」其實不僅是大秀直播。大秀直播當然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在騰訊視頻以在線直播的形式,給網友第一時間帶來最直接最全面最實時的秀場內容。但是同時還有品牌、明星、KOL首次在平臺上進行三方聯動;還加入了時尚達人短視頻解讀,多角度詮釋時裝周。

我們用一個平臺雲集了所有的現場大秀,第一時間同步前方,直播展示。觀眾不用再看之前從YouTube上扒下來的碎片,也不用到品牌官網逐一尋找整體秀場視頻,在騰訊視頻上可以得到一站式滿足。

InStyle: 時尚品牌們對這次雲直播的態度是怎樣的?

時尚品牌都非常積極地參與其中,也比較願意嘗試這種新的形式進行直播。

InStyle: 雲直播執行過程中,你的工作模式和狀態是怎樣的?

Jingle:雲直播的整個執行過程都非常緊張,要對接和確認的事情非常多,面對的突發狀況也很多。比如我要負責米蘭站的30場直播,每一場秀的直播時間安排都需要反覆確認,確保能夠順利進行。

每一場直播前我都很緊張,需要時刻盯好,及時處理各種問題,確保呈現給觀眾最佳的觀看體驗。特別是三場加入互動的直播,也需要不斷完善直播流程腳本,對接藝人、品牌、技術各個方面,確保不在直播過程中出現問題。當時的狀態可能5分鐘不看微信就會有99+的未讀,因為直播很容易出現各種意外。

InStyle: 說一下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場大秀吧?

Jingle:印象最深的應該是我做的第一場有藝人和博主加入互動的直播。因為是我們騰訊時尚第一次做這樣的嘗試,所以真的從前一晚開始緊張到失眠。直播前的彩排反覆確認各種細節和腳本的問題,害怕會冷場,害怕秀會嚴重delay,擔心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還好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非常好,吉良老師和唐曉天老師配合得很好,也沒有發生大秀嚴重delay等等各種我擔心的狀況。直播結束的時候真的大大鬆了一口氣。

InStyle : 你對疫情之後的生活和工作有什麼展望,以後即使沒有疫情,也會雲直播嗎?

Jingle: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身邊的家人朋友同事都能健健康康的,工作和生活都能夠儘快地恢復。畢竟時尚這個行業還是離不開很多線下的活動和拍攝的。今後應該還會延續 「雲秀場」的概念,希望大家多多期待。

公關公司

線上為王

Chloé Reuter

Reuter Communications

創始合伙人

InStyle: Reuter Communications在疫情期間的工作計劃做了哪些調整?

Chloé:我們迅速做出了回應。溝通是關鍵,我們會每天向所有客戶提供疫情有關情況的最新信息。我們的員工不得不在家工作數周,內部溝通在這時也至關重要。

InStyle: 你對遠程辦公有什麼個人感覺,它將取代正常的工作模式嗎?

Chloé:當每個人都被迫在家中工作時,我們看到了很強大的創造力。中國在開發技術產品以支持遠程工作方面取得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進步,例如,Ding Talk(釘釘)可讓您與數百人進行電話會議。

InStyle: 此次疫情將對全球時裝行業產生哪些持續影響?

Chloé:中國的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平臺有了新的動作,例如Lanvin和Calvin Klein創建的VR彈出窗口等3D直播時裝秀。得益於天貓,上海時裝周可以繼續發展,而在許多其他國家,他們需要取消整個活動。因此,時尚品牌將意識到利用中國獨特的數字生態系統的力量的巨大機會。

InStyle: 時裝品牌將來應將其營銷和零售更多地轉移到線上以規避風險,你同意嗎?

Chloé:在線零售是中國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時間呆在家裡的我們已經促成了遊戲應用程式和健身應用的發展,而遊戲化是品牌與中國受眾交流的又一重要策略。但是,離線體驗和零售仍將是前進的關鍵,並且可以與在線結合。

InStyle: 疫情爆發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

Chloé:我的重點將始終放在發展業務上,我總是說我們需要僱用比我們聰明的人,否則業務將停止增長。今年我們在倫敦開設了辦事處,我很高興在那兒尋找機會。

樣衣遞送

疫情凸顯產業缺陷

小飛

樣衣物流公司老闆

InStyle: 這次疫情對你的工作產生了哪些影響?

小飛:現在寫字樓、小區、園區都不能進入,很多媒體的工作人員也都把樣衣帶回家或者送到家,增加了很多之前不經常去的地方。

InStyle: 樣衣遞送是一個無法「雲辦公」的行業,疫情之下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小飛:心情其實有些無奈吧,因為現在很多員工回不來,基本上每天我也會出去跑,有時候把樣衣送到樓下,因為編輯還是女生居多,看著小姑娘一個人把東西吃力地拿走,還是有些心疼,但是我也沒辦法進入幫她們拿上去。

InStyle: 疫情持續至今,有沒有想過轉型或者開拓其他的副業?

小飛:這個有!我現在基本上每天都有時間在家裡陪孩子,幫著媳婦做做飯,和想下一頓要吃什麼,所以我都想開一個小酒館吧,做幾個小菜,一壺酒一杯茶,吃點東西,聊會天,節奏一下慢了下來。

InStyle: 對於未來的展望是怎樣的,疫情結束之後會不會對公司進行一些調整?

小飛:疫情期間一直在琢磨,我們其實服務於小眾群體,當年我進入這個行業的時候,確實是有一個思路,也改變了一些我們行業的服務狀態,現在基本上這個行業的各個取送公司都在複製我當年的模板操作,現在我覺得我們這個行業整體都變得落後,一些大的公司比如順豐、盒馬、閃送他們都在做自己的調整升級來適應大眾的需求和更好的用戶體驗,我們其實也不能總是坐以待斃,真的是應該有所改變。

設計師

註定錯過時裝周

陳序之

XU ZHI品牌創始人、設計師

InStyle:疫情爆發的這段時間,你在哪裡,在做些什麼?

陳序之:我因為工作原因在1月27日回到倫敦,當時倫敦一切還正常,中國的疫情卻日益嚴重。我在酒店進行自我隔離的同時,每天都在關注疫情更新,不停地和工作夥伴溝通工作上的變動,計劃重新制定了又被推翻,如此反反覆覆,直到確認不再會及時復工,留在工廠裡的新系列樣衣和物料也拿不出來,註定錯過歐洲時裝周。

我當時精神壓力巨大,壓迫性的情緒讓我近乎喘不過氣來,於是我試圖通過冥想來調整自己,改變這種被情緒和想法強行主導的狀態。在一次冥想體驗中,我突然看到自己置身海裡,感受到海浪如同大海在呼吸,一瞬間內心充滿了平靜的力量。直覺驅使我決定讓這個月成為修行的一個月,我回憶起去年夏天去衝繩潛水的愉快旅行後,便決定了去衝繩考潛水助教執照。

InStyle:疫情對你的工作,特別是2020秋冬系列的呈現,產生了哪些影響?

陳序之:我們取消了歐洲時裝周的行程,同時把所有活動都轉至線上:我們將和Xcommons以及贊助商ICY在四月中旬發布線上展示系列的內容,其中包含和內外合作的男女內衣,以及與鄂爾多斯合作的羊絨系列。

InStyle:作為活躍在國際上的設計師,關於這次疫情,你國外的朋友和合作夥伴們有什麼看法?

陳序之:一月底剛回去和他們溝通的時候,大家都還只是從新聞上了解情況,對我們表示了置身於事件之外的同情。直到疫情越來越嚴重,在陸續確認了二月我們的工作將受到非常大的影響後,他們也開始感受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沒料到短短幾周內,疫情也在歐洲迅速蔓延開了。由於歐洲抗擊疫情的決策和亞洲很不一樣,我身邊大多數的同事和朋友,才剛剛開始陷入極大的焦慮和恐慌,但未來他們不得不面臨更大的挑戰。

InStyle:這次疫情會不會對你接下來的設計創意和靈感產生影響?

陳序之:會,現在我越來越想去挖掘最真摯的美和快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AW20新系列我們會與內外和鄂爾多斯策劃兩個素人campaign,講述溫暖的都市浪漫故事,其中也會涉及性別議題。

疫情期間非常頻繁的冥想訓練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工作的方式和狀態,我覺得現在自己能夠把很多事情看得更淡、掌控得更自如。現實中的一些問題可能是長期的,但它帶來的情緒是暫時的,情緒走的時候你才能更客觀地看待事情,而真正折磨人的往往是情緒本身。

InStyle:你覺得時裝產業在這次疫情中暴露了哪些缺陷,對於自己過去的工作模式有沒有一些反思?

陳序之:我覺得最大的感悟就是,我們所做的很多事情都可以進行精簡,並不是所有的東西都如此重要。

InStyle:對於疫情結束之後的工作有哪些期待,XU ZHI品牌的下一步有什麼計劃?

陳序之:SS20接下來會有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素人計劃,在現在這個特殊的語境之下,我本人和我(位於世界各地)的五位朋友將和大家分享自己一段關於成長的心路歷程,望通過強調生命體驗的多元性和積極向上的姿態,我們可以傳遞更多正面的能量給大家。AW20也會與內外和鄂爾多斯合作,講述關於都市浪漫的素人故事。

■■■

採訪、編輯/葉超William Yeh

設計/DC 新媒體設計/Dean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人性各異
    疫情之下,每個人民都有義務去共同配合「抗疫」,但顯然有的人並未意識到。據中新網,1月4日瀋陽市公安局瀋北分局官方微博4日發布通報稱,3日12時許,瀋北新區虎石臺街道文化社區居民郭某某(男,34歲)與其妻子黃某(女,33歲)到社區核酸檢測點進行核酸檢測時,因被檢測人員不足10人需要等待(檢測試劑為10人一組)而產生不滿,並對現場工作人員進行謾罵。
  • 疫情之下,杭州的新符號
    在疫情之下,「數字治理」已然成為杭州的一個新符號、新品牌。在3月12日召開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八次會議上,舉行了第一次黨委(黨組)書記改革工作述職。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周江勇在會上就明確表示:杭州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先發優勢,努力打造「全國數字治理第一城」,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
  • 馬丁·普克納:疫情之下,人類是同一個物種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馬丁·普克納:疫情之下,人類是同一個物種疫見世界觀海外大咖訪談錄之七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的影響遠未消停。如今,全球累計確診與死亡人數仍在繼續增加,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受到疫情影響。而未來危機的徹底解除,也有賴於全球科學界、醫療界等各界人士的通力合作。
  • 松偉照明:疫情之下緣何逆勢開店擴張?
    李興的語氣非常堅定,「現代燈簡約、時尚,深受年輕人青睞,發展前景大,這個品類是必須要重點投入的。況且,比起其它燈具品類,現代燈前期投入費用比較小,也容易控制風險。」在李興看來,疫情對很多人來說是考驗,是煎熬,今年收縮、撤店的商家不少,但在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大勢下,也蘊藏著新的機會。他費盡周折,想方設法拿到了三家賣場最好的位置,決心沉下心來做好松偉。
  • 這家歐洲低成本航空在疫情之下自創生機
    低成本航空由於自身「低成本」的特性以及以國內航班為主的航班特徵,使得在疫情之下能夠更好地保全自己。當然如易捷航空這類低成本航空巨頭也免不了在殘酷的疫情之下,面臨停飛和裁員雙重詛咒。疫情固然殘酷,對世界民航運輸業造成了不可磨滅的損失,但是挑戰即是機遇。於是有這麼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卻逆行而上,自創生機。
  • 疫情之下的動物園世界|斯堪森|露天博物館|羅馬動物園|疫情
    喜歡流行音樂的朋友可能還會對斯堪森附近的ABBA博物館(ABBA The Museum)感興趣斯堪森露天博物館導覽圖,水族館就在上圖的大門附近,動物園則基本集中在園區的北端,截圖自該博物館官網受這條朋友圈消息的啟發,自己忍不住去看了看去過的那些動物園的官網,想知道疫情之下動物園們的應對和狀況
  • 疫情之下的希臘精神
    疫情之下,希臘的醫護人員心情如何?讓我們看一張最近在社交媒體上瘋傳的照片。 科扎尼「Mamatsio」綜合醫院的護士們以這樣的方式向新冠肺炎患者、以及正在與第二波疫情作鬥爭的每一個人,發出了一條充滿希望的特殊信息。(原標題:這張照片火了!
  • 疫情之下|「貧而不屈」:新冠時期的古巴生活日常
    全球疫情之下眾生萬象,疫情全球蔓延的時間差和地域差使得一些關乎於政治經濟的輿論變得微妙。雖然大部分國家根據其特殊國情採取了相應的應對措施,然而其既有的社會問題和矛盾卻還是在疫情之下不可避免地被暴露和放大。
  • 疫情之下,數據的 100 種表達
    疫情實時地圖、擴散路徑還原、感染人數建模、問卷信息收集……有數編輯部整理了一批優質數據項目,來看數據的100種表達方式,重溫數據創作者們在這次疫情中貢獻的力量。本文分兩大部分,一是從病例數據、人口流動、知識科普、應對措施、疫情影響五大角度出發的作品匯總,二是觀察了上百個疫情數據作品後我們的一些思考。
  • 疫情之下,平臺商戶之難何解?
    【獵雲網(微信號:)】2月8日報導(文/步清塵)一場疫情,打亂了很多人春節的計劃。餐廳聚餐、旅遊計劃取消,酒店訂單大面積退訂,電影院門可羅雀……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餐飲、旅遊、交運等線下服務業備受衝擊。春節期間本該是這些行業的營業高峰期,但在疫情下,他們只能行緊閉鋪門,暫停營業。
  • 疫情之下的春節出行和節後返工研究報告
    極光(Aurora Mobile, NASDAQ:JG)發布《疫情之下的春節出行和節後返工研究報告》,從2020年春節國民出行和節後返工情況、導航地圖app、 疫情之下,導航地圖行業的危與機 導航地圖行業出行信息入口、智能交通規劃等價值凸顯 疫情之下,導航地圖行業出現用戶數量下滑的現象
  • 疫情之下,智慧城市安防運維如何突破?
    疫情之下,智慧城市從各大宣講會中的概念變成普通人可以切身體驗到的事物,智能技術不僅提升了辦事效率,減少了交叉感染的風險。不過,智慧城市在此次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來的短板也值得關注。疫情下智慧城市存在不足不可否認,智慧城市還在發展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與人們生活關係較為密切的就是小區進出事宜,然而在智能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不少小區的進出還是採用紙質通行證,而辦理紙質通行證不僅過程繁瑣,而且需要業主親自前往辦理,無形之中增加了人群聚集和交叉感染的風險。
  • 疫情之下,美國紐約快破產了
    《福布斯》雜誌資深撰稿人傑克·凱利認為,紐約瀕臨「破產」最重要的原因,是疫情持續不散和集體遠程辦公導致人氣渙散,進一步引發「財氣」渙散。他分析說,紐約市嚴重依賴繁榮的商業、娛樂業和社會活動來聚集並留住人流。曠日持久的疫情期間,餐廳關門、博物館歇業、音樂會和體育賽事停擺。
  • 疫情之下,近期全球藝術事件回顧
    經過近3個月的全民抗疫,中國的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但很不幸的境外疫情卻不斷在快速的擴散蔓延。這種態勢之下,藝術圈面臨著一個比之前更加龐大的嚴峻的考驗,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近期國際上發生的一些藝術事件。
  • 疫情之下:災難是人性的試金石,人性本善還是人性本惡?
    導語春節前夕到現在,全國都籠罩在疫情的陰影之下,世界好像都變成了灰白的顏色。在這次疫情大背景下,引發了人們對人性的性善以及性惡的思考。應奮不顧身為大局著想?還是為了一己私慾對他人置之不理?今天,我們就疫情的一些現象進行分析,對當今時代性善論還是性惡論進行探索。1.23日,武漢宣布封城。
  • 後疫情時代,中國時尚品牌是否正在重拾對國際四大時裝周的熱情?
    紐約、米蘭、巴黎與倫敦四大國際時裝周一直是引領全球時尚行業發展的風向標,每年都會吸引無數國際知名時尚品牌或新晉獨立設計師的熱情參與。逐漸強大的中國時尚軍團讓世界逐漸看到了中國設計水平的逐步提高,也讓中國時尚品牌在全球時尚行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度 。 (圖為國民運動品牌李寧首次亮相2018年秋冬紐約時裝周T臺。)   但與往年不同,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航空限制以及中美關係等影響,今年九月份的四大國際時裝周也根據情況作出調整而開啟了雲秀路程。
  • 疫情之下,全世界的窮人都在經歷著什麼
    但是現實卻不是如此,疫情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現象。 美國首個因新冠疫情死亡的未成年案例的父親是一名Uber司機,收入微薄,沒錢給孩子買符合條件的昂貴保險。但是這只是美國無數窮人的縮影。在美國的芝加哥市,黑人佔比30%,但是死亡人數卻佔到了72%,同樣在聖路易斯市,黑人佔比25%,但是死亡患者中超80%都是黑人。
  • 疫情之下,群居動物如何繼續一起撒歡?
    疫情之下,窩家照樣可撒歡兒?高考結束啦,看到考生衝出考場,樂劈叉的樣子,有網友回覆:「多年之後你們會發現,今天自己離開的是天堂。」對哦,疫情之下,我們去哪兒能撒歡哦???2020,不知你是否和小編感覺類似:一閉眼兒,一睜眼兒,大半年過去了…你媽知道你在外面聚會,一個奪命連環call打過來:「不要命了?都啥時候了,還在外面聚聚聚?
  • 首都科學講堂丨疫情之下,如何關愛我們的肺?(下)
    新型冠狀病毒主要侵犯器官為肺部,疫情之下人們再次聚焦肺部的健康問題。肺部的基本構造是什麼?為什麼受傷的總是肺?肺部有小結節就是肺癌嗎?日常生活中,最為常見的影響肺部健康的行為當屬吸菸。那麼,吸菸與肺癌有著多大的關係?為什麼戒菸那麼困難?電子菸真的是「低危害」嗎?來聽聽支修益教授教你應該如何關愛自己的肺。
  • 以生活為志業——在疫情之下理解馬克斯·韋伯
    當下的我們,可以說正處在「疫情之下」,由於突如其來的公共衛生事件,我們也面臨著很多新的經驗與境況。那麼,對於當前這個「疫情之下」的社會來說,其中哪些現象可以用韋伯的思想進行解釋,韋伯的思想又遇到了哪些嶄新經驗的挑戰?如果設想韋伯處在疫情之中,他會如何行動,如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