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6月26日消息(記者孫冰潔)6月24日至25日,北京連續發布高溫預警,天津將高溫黃色預警信號升級為橙色,山東北部、河北東部和南部部分城市也迎來大「烤」。中央氣象臺預計本輪高溫將持續至28日前後,強度大多在35℃至38℃。
我國一般把日最高氣溫達到或超過35℃時稱為高溫,連續數天(3天以上)的高溫天氣過程稱之為高溫熱浪(或稱之為高溫酷暑)。
中央氣象臺監測數據顯示,6月24日我國高溫區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河北東部和南部、山東北部、河南北部,以及內蒙古東部、吉林西部、遼寧西部等地,範圍不算太大。以上區域最高氣溫普遍在35℃至37℃之間。其中,天津中南部、河北中部出現了38℃到39℃的高溫天氣。最高氣溫38.9℃,出現在天津城市氣候監測站。
由於溫度飆升較快,市民明顯感覺到暑天的炎熱。但與歷史同期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上述地區歷史同期最高氣溫極值都超過40℃,基本上都在41℃到42℃之間。
全國「避烤」地圖(中國氣象局供圖)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此次華北、黃淮地區高溫過程的主要原因是輻射增溫。
連日來,華北地區受反氣旋環流控制,以晴好天氣為主,太陽短波輻射增溫比較明顯。此外,華北、黃淮地區高空存在暖脊,同時也伴有一定程度的下沉氣流。
而且,經過一整個冬季,北方下墊面地表狀況不像南方那樣潮溼,地表較為乾燥的環境有利於氣溫在短時間內上升。
為什麼近期北方的高溫比南方的還要多?馬學款表示,其實華北、黃淮地區的高溫有時從5月份就開始了。這個季節南方降水比較多,副高還沒有北抬,冷暖空氣的交匯也主要是在南方。季風爆發之後,副高邊緣的水汽輸送上來,剛好影響到南方地區。南方地區降雨過程多,雲量也多,就不容易出現高溫天氣。而北方這一時期則以晴朗天氣居多,降水少,冷空氣勢力也越來越弱。在冷空氣活動間歇期,晴熱天氣就會相對多一些。
中央氣象臺預計,本輪高溫天氣過程將持續到28日前後,主要集中在華北中南部到黃淮北部一帶,即山東西部、河南北部、河北中南部和京津地區,每天高溫區域不固定,強度大多在35℃至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