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英文中帶有性別歧視的詞

2020-12-06 騰訊網

[摘要]日前英國國會議員羅傑·蓋爾(Roger Gale)備受外界攻擊,原因是他在提及自己的女性同事時使用了「女孩」(girls)的說法。

當你聽到這些詞的時候是什麼感受?

日前英國國會議員羅傑·蓋爾(Roger Gale)備受外界攻擊,原因是他在提及自己的女性同事時使用了「女孩」(girls)的說法。他的一位員工黛比·希爾(Debi Hill)為他辯護道:「他並不是性別歧視,我們在他面前感覺很受尊重。」但他選擇用「女孩」這樣的詞來形容一起工作的成年女性,這個做法引起了公眾的騷動。 這讓筆者想起了一些形容職場女性的詞語——「ambitious」(野心勃勃)、「bossy」(專橫跋扈),還有可怕的「feisty」(爭強好勝),這個詞在柯林斯英語辭典中的定義為:

1)活躍的,有活力的,自主的; 2)(美國與加拿大用法)活潑的; 3)(美國與加拿大用法)易怒的;

這些定義中沒有一項涉及到性別。的確,這些形容詞看起來都是性別中立的。但如果你看到辭典上給出的例句,你就不會這麼說了。 「他意識到她根本不是一個活潑的女人。」「我們的美是男性的,會被爭強好勝的年輕女孩喚醒。」「為什麼最聰明好強的女人也會在對愛情絕望之時變得狂躁?」(這些例句都來自於Tickled Pink一書) 沒有人會說「爭強好勝的男人」(feisty male),因為這類形容詞展現了詞彙的性別之分,同時也展現了日常生活中更廣泛的性別歧視。女性被貼上的標籤通常都帶有貶義,但這些標籤永遠不會被用在男性身上。 在過去的幾年間,一直有人提出要摒棄這些詞彙。Facebook營運長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和美國知名歌手碧昂斯(Beyoncé)牽頭組織了一場運動來「禁用bossy」。主流研究表明,「abrasive」(粗魯)一詞常用來形容工作場合的女性。英劇《唐頓莊園》的女演員黛西·劉易斯(Daisy Lewis)大膽反對「feisty」一詞,她說這個詞是她「最不喜歡的詞語」。她在《星期日郵報》(The Mail on Sunday)旗下《你》(You)雜誌的採訪中說道:「你聽過用『feisty』來形容一位男性嗎?你聽過有人用『feisty』來形容男性的性格?我想沒有。」

碧昂斯:禁用bossy

然而,時至今日,你還是能在整個英國的工作場合聽到這些詞彙。下面是《每日電訊報》女性頻道總結出來的女性「專用形容詞」。需謹慎使用。

Airhead,沒腦子的人,名詞這是一個俚語,指的是「愚蠢或頭腦簡單的人」。顯然,這是一個用來形容那些喜歡看名流八卦、或總想著染一頭金髮的女性。

Ambitious,野心勃勃,形容詞這個詞語的原意(「對成功或成就有著強烈的渴望」)是用來形容男性的積極品質的。但如果用在事業女性身上呢?它就成了一個骯髒的詞。卡拉·迪瓦伊(Cara Delevingne)曾抱怨過她被人們指責「有野心」。即使成功如麥當娜(Madonna)也說過她感到,在英國「公開地表示野心會遭到公眾的反對」。

Abrasive,粗魯,名詞 「態度或個性令人惱火;讓人緊張不安或煩惱。」這是用來形容職場女性的最新詞彙。《財富》雜誌最近的一個研究發現,這個詞在女性與男性的職場表現評價中出現的比例為17:1,男性通常多受人們鼓勵「應該更具進取心」(more aggressive)。

Bitchy,惡毒的,形容詞人們不僅會用「蕩婦」(bitch),還會用「暴躁/惡毒」(bitchy)來形容女人(意為『惡毒』或『卑鄙』)。討人厭的男性領導很少被認為是「惡毒的」,但男同性戀也許會面臨跟女性一樣的指控。但跟女性類似的特質經常會被形容成「惡毒」。

Bolshy,找茬的,形容詞這個詞語跟「ambitious」、「abrasive」和「bossy」是一類詞。通常用在工作場合中。 Bombshell,性感尤物,形容詞。

大多用在「金髮性感尤物」的詞組當中,但更常用於形容像帕米拉·安德森(Pamela Anderson)這樣的女性,而不是用來形容《雷神》中的金髮男演員克裡斯·海姆斯沃斯(Chris Hemsworth)這樣的人。

Bossy,專橫的,形容詞 Bossy是一個有爭議的形容詞,它還引起了一個反對活動「禁用Bossy」,這個詞組是雪莉·桑德伯格創造的。這個概念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有權利的男人就叫做「意志堅定」(strong-minded),而同樣的女人就被稱為「專橫」(bossy),這個詞可沒什麼奉承意味,然而這種區別僅僅是因為性別不同。

Breathless,屏息的,形容詞通常用來形容看起來「慌亂,火急火燎」(flustered)的女性,暗指她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或影射瑪麗蓮·夢露「喘氣般的性感語調」。這個詞可以用來指代女性高潮,一般帶有負面色彩。

Bridezilla,新娘哥斯拉,名詞 Bridezilla是Bride和Godzilla組成的複合詞,形容吹毛求疵惹人厭的準新娘。我們也會用Groomzillas(新郎哥斯拉)來形容男性。

Bubbly,充滿氣泡的;活潑歡快的,形容詞這個形容詞的意思是「活潑的、愉快地、興奮地」,通常用來形容女性的個性。但你基本不會聽到有人用這個詞來形容男性。

我的男性朋友還告訴我這個詞的引申義——他們會禮節性地用這個詞來形容他們喜歡但並沒有興趣的女性。

這就是充滿氣泡的

Curvy,曲線美的,形容詞一個男人可能是圓胖的、圓鼓鼓的。但人們卻總是用「曲線美」來形容女性。(voluptuous這個詞也是如此)

Ditsy,愚蠢的,形容詞這個詞的含義跟「airhead」和「bimbo」很像。Ditsy通常用來形容「傻乎乎」的女性。這個形容詞通常伴隨著女性丟人的語調和翻起的白眼。

Emotional,情緒化的,形容詞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所以,這個詞應該是用來形容那些自然表達自己情緒的人。難道你以為這是一個不帶性別色彩的詞嗎?

你錯了。這個詞也會用來形容男性,但通常用在形容女性身上,哪怕這位女性只是表達了她的感受、提高了聲音或流了點眼淚。這個詞還與喜怒無常(moody)和歇斯底裡(hysterical)連用,是形容瘋女人的典型詞彙。

Frigid,冷淡的,形容詞 「Frigid」一詞通常用來形容「沒有性反應」的女性,這樣的用法十分普遍,以至於連字典裡都將這個詞的定義解釋為「尤其指女性」。因為,男人當然永遠是性別完美的。這個詞來源於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現象——女性性刺激的紊亂。

Frumpy,衣著老式的女子,形容詞字典將這個詞定義為用來形容女性衣著老式,或者過時的衣服。

High-maintenance,難伺候的,形容詞當下,愛美甲、喜歡刷信用卡、慾壑難填的女性被比喻為「難伺候的女友」,這是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根本沒有「難伺候的男友」這樣的刻板印象。

艾爾·伍茲在《律政俏佳人》裡就被刻畫成一位難纏的女人

Hormonal,荷爾蒙的,形容詞男性和女性都會分泌荷爾蒙,但「Hormonal」一詞的使用卻很少體現這一點。這個詞通常與月經前綜合症(PMS)一同出現。

Hysterical,歇斯底裡的,形容詞就像「frigidity」一樣,Hysteria(歇斯底裡)是維多利亞時代的古詞了,但如今還常以形容詞形式Hysterical出現,用於形容女性。(irrational也一樣)但這個詞的通常用法是「歇斯底裡」,而不要與該英文單詞的另一用法「歡鬧、滑稽的」弄混。

Illogical,不合邏輯的,形容詞;Irrational,不合理的,形容詞如果女性用人們認為「太過」的方式來表達情緒,(就像「emotional」的用法一樣),她就很可能被說成Illogical(不合邏輯的)或Irrational(不合理的)。

Pushy,愛出風頭的,形容詞這個詞跟「ambitious」「bossy」「abrasive」的用法相似,pushy也高度體現了工作場合的男女不平等。但這個詞也同樣常用於形容熱衷於參與孩子生活教育的母親。(如Tiger Mother,虎媽)

Sassy,粗魯的;時髦的,形容詞 Sassy通常用來形容個性強烈的女性,通常還與性徵或人種有關係。基本不會用在積極向上的語境當中。

Shrill,尖銳的,形容詞通常用來形容女性尖銳的聲音(這個標籤已經貼在了希拉蕊·柯林頓身上)。但基本不會用於形容聲音同樣尖銳的男性。

Voluptuous,性感的,形容詞這個詞的用法很像「curvy」,但暗含性別意味。在字典中被定義為「尤指女性」。

Whinging,嘰嘰喳喳,動詞愛抱怨的女性會被說成「whinging」。而愛抱怨的男性呢?只是「愛抱怨」而已。

Working mum,職場媽媽,名詞。而「爸爸」(Dad)一詞很少專門與「職場」連用。(文/Radhika Sanghani)

原文選自:《每日電訊報》譯者:梁婧茹

相關焦點

  • 《小豬佩奇》性別歧視?倫敦消防局批其用詞不當
    頗受歡迎的英國兒童電視節目《小豬佩奇》近日被倫敦消防局公開批評,稱該節目在提到「消防員」時使用的是fireman,而不是已經更加普及的firefighter,是性別歧視行為。同時,倫敦消防局還對芭比娃娃提出表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英文精讀|性別歧視言論:在線強化女性刻板印象
    在一項混合方法研究中,我們發現這種類型的攻擊在推特上是普遍和廣泛的,並且其傳播範圍可能遠遠超出了最初的目標。我們在一周內找到了超過290萬條包含性別侮辱的推文(例如,「婊子」「陰戶」「蕩婦」或「妓女」)——平均每天有419000條性別歧視言論。這些推文絕大多數都是負面情緒的。我們分析了在幾種情況下發生的對話的社交網絡,並展示了如何使用「回復」,「轉發」和「喜歡」來進一步傷害目標。
  • 美國各州紛紛出臺新法案,消除語言中的性別歧視
    本周,伯克利通過了一項法案,將英語中對性別的區分與歧視的詞彙,從該市的法律書籍和律法中剔除:「Manhole「將被「maintenance hole」代替;「Sisters and brothers(兄弟姐妹)」將由「siblings」這個中性的詞代替;「he 或者she」 這樣的第三人稱單數代詞,即使就是簡單地指代一個人,也將被換成
  • 童書裡的性別歧視,我們都低估了
    童書,如何書寫性別?這並不是一個能忽視的議題,只是很遺憾,它在近些年才得到較多關注。而在國內,曹文軒等童書作家的性別書寫就受到過較大爭議。「他第一回如此清晰地聞到了一個女人———一個未經男人汙染的女人身上所特有的氣味。這氣味是純淨的,卻又是讓人心顫與迷亂的。」——摘自曹文軒《天瓢》的確,童書中隱藏的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引人深思。
  • 蒙格斯智庫:性別歧視?或為性別差異
    為什么女性獲獎者屈指可數,是因為性別歧視嗎?研究背景經濟和社會領域中性別差異的決定因素到底是什麼?這一問題一直備受公眾和學界關注。前人的研究表明,基本經濟偏好中的性別差異對於解釋經濟結果中的性別差異非常重要,例如男女在耐心程度、冒險精神、利他性、信任他人、積極互惠、和消極互損等各個方面存在傾向性的不同,直接影響著他們職業選擇、金融投資、教育等方面的決策。但是,在解讀傾向性男女性別差異來源方面仍然存在空白。
  • 英語中居然有這麼多歧視華人的單詞! 聽到了別猶豫, 直接懟回去!
    去年年底列治文出現了散發歧視華人傳單的事件,前幾個星期多倫多華人老移民的SUV汽車被人噴上了「中國人滾回去」的字眼…… 「歧視」這種現象其實在任何地方都不能避免,在國內我們有地域歧視、性別歧視、工作歧視、信仰歧視,在國外可能碰到最明顯是種族歧視。那麼我們今天就來總結一下,北美地區英語中關於歧視華人和中國人的說法有哪些。大家以後聽見這些說法就應該直接懟回去!
  • 「鹼性食品備孕男孩」:反智+性別歧視
    產品廣告中「傳宗接代是大事」等涉嫌性別歧視的用語為何如此肆無忌憚?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調查發現,關於「酸鹼體質」的說法早有醫學界專家予以闢謠,通過服用某種食物,並不能改變人體酸鹼環境。以科學備孕的名義把所謂性別選擇食品掛上電商首頁的做法某種意義上不是一種社會觀念的倒退嗎?」收到小許來信後,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登錄淘寶網搜索相關信息,正如小許所說,打著「服用鹼性食品備孕男孩」旗號的產品正在淘寶網上公開宣傳銷售,其產品廣告中「傳宗接代是大事」等用語更是涉嫌性別歧視。服用鹼性食品就能「傳宗接代」?
  • 科學無性別,但科學家有性別,說說學術界性別歧視那點事
    ,但科學家有性別。雖然近年來有學術界大佬一直強調「學術界沒有性別歧視」,但截至目前,女性在科學界要想獲得最高榮譽,依然不算平常事,至少遠未能頂「半邊天」。諾貝爾自然科學獎(包括生理學或醫學、化學、物理學)近600位獲獎者中,女性科學家只有區區約20人。
  • 「二胎」放開後女性擇業屢遭拒 性別歧視不容忽視
    說起在求職過程中女生受到的歧視,這個開朗的天津姑娘一下子滔滔不絕起來。 「在許多國企,尤其是銀行的招聘中,我們班的大多數男生都可以通過簡歷篩選,而女生往往只有一兩個通過。但除了性別這一點區別,並不是所有通過的男生都強於女生,有些女生無論是成績、實習經歷、學生工作等都很優秀,但很難通過簡歷關。」
  • 盤點英文中的顏色詞
    大千世界的顏色種類無窮無盡,有各自的獨特物理屬性,在語言中也有鮮明生動的體現。   對顏色的認知,是人類最基本的認知範疇之一。人類對顏色的認知,是有很明顯的共同處的。發映在語言上,就是雖然各種語言表達顏色的詞彙數量差別較大,但是表達顏色的基本詞彙,如黑、白、紅、黃、綠、藍等,在很多語言中都是相通的,是非常一致的。
  • 為消除性別歧視 加拿大護照欲增設中性標誌 "X"
    海外網8月25電 加拿大政府日前表示,將對本國中性國民的護照及及其他證件中設立性別標誌「X」,此舉旨在消除性別歧視。據法新社(AFP)報導,加拿大政府24日表示,將對本國中性國民的護照及及其他證件中設立性別標誌「X」。
  • 居裡夫人是怎樣面對赤裸裸的性別歧視的?
    一場轟轟烈烈的米兔運動,將職場的性別不公揭露得淋漓盡致。回望百年前居裡夫人的人生之路,我們能從中得到哪些啟示?如今的我們又肩負著怎樣的責任?
  • 不管你信不信,男女有別不是性別歧視,而是天生差異!
    對此,一些男性提出了質疑,在這個看似「用心良苦」的舉措背後,其實同樣存在性別歧視,只不過是歧視的對象是男性。亞歷克斯·奧布萊恩回應是:「真正的歧視是員工招聘上,如果在招聘時歧視性別,那麼真的是非法的!「亞歷克斯·奧布萊恩強調:「我想讓人們停下來,質疑他們的特權。我們不是強加附加費,這是自願的。」
  • FSF 再陷性別歧視風波 - OSCHINA - 中文開源技術交流社區
    近日,自由軟體基金會歐洲分部(FSFE)前員工 Malinagalina 將該基金會告上法庭,指控其在職場存在性別歧視。
  • 教授演講出現「黑洞」段子,女生質疑性別歧視,教授回應出自霍金
    在人人提倡性別平等的今天,性別歧視問題已經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重視。尤其是對於某些勇敢(膽子比較大)的女生來說,她們更是會無所畏懼的,把自己感受到的性別不平等的問題說出來,讓大家來一起來評判。以為女性爭取到一些能夠被平等對待的權利。
  •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國標發布:不得使用帶歧視色彩的譯法
    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國標發布:不得使用帶歧視色彩的譯法 新華網北京6月20日消息,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20日聯合發布《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系列國家標準。
  • 研究稱世界五大博物館「性別歧視」:動物標本雄性太多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研究人員近日在《英國皇家學會學報B輯》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世界著名的五家自然博物館裡都存在著「性別歧視」現象——展品中的雄性動物標本遠多於雌性動物。研究人員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法國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觀察了200多萬隻動物標本,認為博物館在選擇動物標本方面存在「性別偏見」。研究人員總結,在這些博物館裡,雄鳥標本的數量比雌鳥多60%到40%,哺乳動物標本中有52%是雄性。而在博物館的重點樣本動物中,只有27%的鳥類和39%的哺乳動物是雌性。
  • 可能源於性別歧視
    今日(12月9日),《界面新聞》深入淺出地分析了「女人更相信星座」的原因:可能源於根深蒂固的性別歧視。對佔星學深信不疑的人們把星座當作他們生活中的指路明燈。例如,我會不會很快遇到我的真命天子?我應該怎麼跟我的同事相處?我應該買iPhone 6嗎?
  • 25歲白領不來月經被歧視,石女成其性別「分水嶺」
    25歲白領不來月經被歧視,石女成其性別「分水嶺」 時間: 2016-05-30 17:03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職場歧視,愛拿健康隱私說事  今年25歲的小程是江蘇人,在上海念書工作已經九年了。當她今年被提拔成部門主管時,遭到了同事的非議,部分不服氣的同事在背後嘲笑她是個中性人。  小程告訴筆者:其實以前大家並不知道她沒有月經的這回事,有次不小心和一個要好的同事說漏嘴,不知道後來為什麼會傳得很多人都知道了。
  • 《三體》英文版遭遇嚴格審查,對於程心的描寫是否是性別歧視?
    但是在小編看來「黑命貴」與種族歧視一樣令人不齒,「女權至上」與性別歧視一樣令人生厭。平等才是正道的光。而西方的女權主義對於《三體》的批評其實就是另一種「文字獄」。那些指責劉慈欣性別歧視的無外乎以下幾點:劉慈欣不擅長描寫女性;劉慈欣對於女性有著很深的刻板印象;《三體》中缺少女性的正面角色。對於劉慈欣不擅長描寫女性角色這點,小編是同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