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澄邁東水港海岸線刻不容緩

2020-12-04 騰訊網

「再不保護東水港岸線,真的來不及了!」近日,澄邁縣老城鎮東水港村村民紛紛向媒體發出呼籲。近20年來,受海岸侵蝕、颱風襲擊等因素影響,澄邁縣老城鎮東水港岸線蝕退近400米,這讓當地漁民很著急:港口空間越來越小,防風林面積一縮再縮,遇上狂風暴雨,這處「避風港」所起的作用將大大削減。》》詳見相關報導

作為城市的避風港,澄邁東水港岸線的逐年被海水侵蝕後退,且已後退近400米,這不僅讓漁民出海更加困難,遇上狂風暴雨,漁民避無可避。更加重要的是,作為一道安全屏障,海岸的侵蝕將給沿岸居民帶來不可預料的安全風險。

早在2014年下半年接踵而至的超強颱風「威馬遜」、颱風「海鷗」便已經給澄邁東水港帶來了慘痛的教訓:海水把東水漁港近百米的港門海岸線衝走,海邊低洼的幾十間房屋被海水淹沒,10多艘漁船失蹤,30多艘漁船損毀,50多家養殖漁排被海浪衝散,經濟損失慘重。

教訓深刻,連漁民都對自身面臨的安全風險感到憂慮、著急,當地政府當然更不可能無動於衷。事實上,當地水務部門早對東水漁港進行過測量調研,但遲遲不見行動。保護澄邁東水港岸線,到底卡在哪?

據了解,啟動東水漁港生態修復工程,需要大量資金。澄邁縣老城發展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工程需要投資14億元,正是因為籌集不到建設資金,該項目於去年已停工。

14億元,確實是一大筆資金,一時難以籌集也是可以理解。但無論如何,缺錢不該是放棄保護岸線的理由。面對東水港岸線不斷被侵蝕後退,在資金出現瓶頸的情況下,也應該有所行動。

比如為了緩解資金壓力,可以制定計劃,按照海岸線的被侵蝕的嚴重程度,分步驟、按階段儘快啟動修復計劃;再比如發動漁民的力量,一起投入到清淤護堤當中,畢竟保護東水港岸線不單單是政府部門的事情,更需要全民齊參與。(肖時平)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將編制方案整治東水港海岸線蝕退
    新聞報導刊出後,澄邁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要求縣海洋與漁業局立即開展調查,儘快制定整治方案,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訴求。縣海洋與漁業局接到指示後,立即召開局領導班子會議,研究處置措施,並組織了省內專家現場調研,分析造成海岸線侵蝕的主要原因,決定由省海洋與漁業科學院編制整治方案,對東水港進行及時有效的整治。
  • 刻不容緩!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觀察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
    刻不容緩!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觀察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說起來黃河,我們都會覺得很親切,黃河養育了華夏兒女,每年會有不少人前去觀摩,表達內心的尊敬,黃河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大家很清楚,它的裡面包含的不止是水,還有好多的泥土和沙子,水和他們摻雜在一起,表現出來的顏色就是黃色,也就被親切的稱為黃河。
  • 保護海洋生態刻不容緩了
    30年後要想吃魚,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成為當前重要而緊迫的課題。27日,中國海洋湖泊所協會主辦的「全球變化海洋和湖泊溼地生態安全」學術交流會在南京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眾多專家學者聚集在一起,策劃了保護我國海洋和湖泊生態安全的諮詢等活動。
  • 深圳徒步|最美海岸線東西衝徒步攻略
    東西衝海岸線號稱是「深圳最美麗、最經典海岸線徒步線路」。這裡屏山傍海、山嶽縱橫,漫長的海岸線,無敵的海景,一邊徒步,一邊還能看到碧海藍天的景色。從東往西走,一半山路,一半海岸線,屬於「入門級」戶外活動。
  • 中國八大最美海岸線之一深圳東西衝線路攻略
    愛護環境 東西衝海岸線深圳大鵬東西衝海岸線穿越是指從位於大鵬半島的南澳鎮的東衝村海邊穿越到西衝沙灘,全程海岸線直線距離大約圖片來源:藍一隨拍 設備:H為手機從風景上來說,東西衝海岸線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十大徒路線之一。東西衝海岸線是深圳最美麗、最經典的海岸線徒步線路:屏山傍海,山嶽縱橫,海岸線漫長,沙灘、島嶼、礁石、海蝕巖、洞、橋、柱等海積海蝕地貌發育齊全,給你完美的穿越體驗!
  • 五大因素致海岸線變遷 海岸保護仍要加大力度
    當地村民告訴海南日報記者,水泥柱所在的位置,是1950年代中期的海岸,由於侵蝕作用,海岸線大幅後退,最終導致了這種奇怪景象的出現。  曾專門研究過邦塘村海岸侵蝕現象的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丘世鈞稱,由於保護海岸的珊瑚礁遭破壞、海平面上升等原因,致當地海岸線在最高潮的1976-1982年,後退速率曾達15-20米/年。他的學生實地考察後發現,目前該岸段海岸後退仍在繼續,且相當嚴重。
  • 天津保護海洋生態推進海岸線生態修復 打造親水濱水看水生態環境
    內容提要:今年以來,本市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生態修復理念,積極推進天津153公里海岸線生態修復,打造親水、濱水、看水的生態環境,讓人們享受到大海之美。天津北方網訊:昨天是第十二個「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三個「全國海洋宣傳日」,今年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第三條 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應遵循保護優先、節約利用、陸海統籌、科學整治、綠色共享、軍民融合原則,嚴格保護自然岸線,整治修復受損岸線,拓展公眾親海空間,與近岸海域、沿海陸域環境管理相銜接,實現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與軍事效益相統一。
  • 穿越深圳東西衝最美海岸線,休閒放鬆好去處,去前做好準備哦
    東西衝位於深圳大鵬新區南澳鎮,東西衝穿越是指從南澳鎮的東衝沙灘穿越到西衝沙灘,全程海岸線路程大約9公裡左右,由於一路的都是爬石頭加爬山,至少爬三個山頭,路不好走,邊走加上偶爾拍拍照,大約需要5個小時左右到底西衝沙灘。
  • 「友人戶外」中國最美海岸線深圳「東西衝」
    東西衝,號稱"中國最美的海岸線之一。這裡綠樹環繞,景色秀麗,是戶外出行最佳體驗點。這是一條戶外小白的啟蒙線路,沿途景色優美,輕鬆易行,難度係數不大。東衝、西衝皆位於深圳大鵬半島的最南端,兩地相鄰相伴,大約徒步4小時即可到達。東西衝三面環山,一面朝海,山戀起伏,海岸線漫長,可謂一半路程是山一半路程是海岸線。
  • 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
    日前,經國務院同意,《辦法》正式印發實施,這是全面深化海洋領域改革、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大舉措,是堅持新發展理念、推動沿海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依法治海、生態管海,實現自然岸線保有率管控目標,構建科學合理的海岸線保護與利用格局提供了重要依據。加強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意義重大海岸線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和資源價值。
  • 行走海岸線④東煤南移用上「卸煤神器」,日照港效率大提速
    ">">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隋忠偉 通訊員賈宗傑行走在日照的海岸線,萬平口南邊的海龍灣是一處風景秀美的地方,這裡將是未來日照的「黃金風景線」。這一切要歸功於日照港的「東煤南移」。從令人卻步的煤堆場到遊客流連忘返的城市「金腰帶」,東煤南移和海龍灣工程的實施,為日照港重新找回海天一色的「清新藍」,為城市藍色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走出了一條港口轉型升級的嶄新之路。吹響「衝鋒號」近日,在距離2020年底還有四分之一的時間節點上,山東港口日照港打響三場「會戰」衝刺年度目標。
  • 瞭望|海岸線為什麼總受傷
    有些地方幾乎是「一市一港」,有的地方兩港間相距僅有數海裡,很多港口貨物吞吐量很少灤河口在上世紀90年代還是典型的原生性河口溼地。現在,圍海養殖多屬於個人行為,存在大量未取得海域使用權圍海養殖用海,不少屬於非法養殖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海岸線的保護與利用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各地加強海岸線保護力度,整治修復受損岸線,取得了一些成效。
  • 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情況不容樂觀!
    看看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情況不容樂觀!作為中國最大的兩條河流,「長江」和「黃河」大家都很熟悉,但是一些小夥伴可能不知道,其實黃河之前並不叫黃河,而是叫「河」或者是「大河」。而之所以後來改名叫黃河,就是因為泥沙過多,和河水摻和在一起,使河水變黃,所以就改叫了「黃河」。而黃河變黃,還要從春秋時代說起。
  • 採訪札記行走在不設防的海岸線上
    6月9日至16日,省人大組織開展了《森林法》執法檢查暨海防林環保世紀行,檢查了我省沿海12個市縣海防林的建設及保護工作。我跟隨檢查組走訪了海南西部海岸的6個市縣,包括澄邁、臨高、樂東、東方、昌江和儋州。
  • 國家海洋局印發《海岸線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辦法》強化了海岸線保護的硬舉措。一是實行分類保護。根據海岸線自然資源條件和開發程度,將海岸線分為嚴格保護、限制開發和優化利用三類,並提出了分類管控要求。二是制定管控計劃。為全面落實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於35%的管控目標,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制定本省自然岸線保護與利用的管控年度計劃,並將任務分解到市、縣。三是嚴格紅線管理。將嚴格保護岸線納入生態保護紅線管理。
  • 保護沙蠶自然資源刻不容緩
    本報北京3月5日電全國政協常委、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孫安民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這次提交大會的提案是:保護中國多毛類沙蠶自然資源刻不容緩。他說,沙蠶是一種生長在海邊灘涂地帶的軟體動物,是名貴魚類最好的餌料,我國每年都有大量的鮮活沙蠶出口到日本等國,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是出口創匯的好商品。
  •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
    保護雪豹及其生態系統刻不容緩雪豹,位於高山生態系統食物鏈頂端,因其常在亞洲腹地的高山雪線附近活動,善於攀巖,行蹤隱秘,被譽為「雪山上的精靈」。全球雪豹潛在棲息地面積約302萬平方公裡,橫跨中亞和南亞地區的12個國家。保護雪豹及其棲息地對維持生物多樣性、維護高山生態系統健康以及提高人類福祉具有重要意義。
  • 《瞭望》刊發文章:海岸線為什麼總受傷
    新華社北京7月4日電 即將於7月6日出版的2020年第27期《瞭望》新聞周刊刊發題為《海岸線為什麼總受傷》的文章。摘要如下:作為重要的戰略資源,海岸線的保護與利用是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一環。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各地加強海岸線保護力度,整治修復受損岸線,取得了一些成效。不過,《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日前在海南、遼寧、福建、廣東等沿海省份調研發現,當前我國海岸線保護形勢依然嚴峻,海岸線治理尚存多種頑疾。——一些地方熱衷於填海造地,但由於手續不全、規劃不合理等原因,不少項目爛尾,工程撂荒、土地閒置。
  • 海岸線如何分類?海岸線分類體系梳理:海岸底質特徵與空間形態...
    為了釐清海岸線的分類體系,作者在長期海岸開發保護實踐工作的基礎上,根據前期的相關研究和有關專家的意見,對海岸線的分類體系進行梳理,目的是為海岸線保護與開發利用管理提供參考依據。漁業海岸線是我國目前功能用途最廣的一類海岸線,在遼東灣、萊州灣、江蘇沿海、北部灣等區域廣泛分布。 2. 港口碼頭海岸線 港口碼頭海岸線指用於港口碼頭建設的海岸線,包括用於碼頭、防波堤、港池、航道、倉儲區等建設功能用途的海岸線。我國港口碼頭海岸線主要分布於大連港、天津港、青島港、北侖港等沿海港口區域。 3. 臨海工業海岸線 臨海工業海岸線指用於建設用填海和圍海(港口建設除外)發展臨海工業的海岸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