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聯盟:最新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突變,人類將更容易受感染

2020-12-02 網易新聞

民航聯盟據紐約/羅馬綜合訊:美國佛羅裡達州科研人員發現,冠病病毒已經發生基因突變,使人體細胞更容易受感染,這也足以解釋為何病毒在美國和拉丁美洲造成數百萬人染病。

民航聯盟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佛羅裡達州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指出,病毒突變對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產生影響,這種蛋白是病毒外部的一種結構,讓病毒藉以侵入人體細胞。

領導這項研究的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病毒學家崔惠蓮(Hyeryun Choe,音譯)說:「在我們使用的細胞培植系統中,帶有這種突變的病毒比沒有突變的病毒具有更強傳染力。」

崔惠蓮和同事進行的一系列實驗顯示,一種名為「D614G」的突變讓病毒產生更多「刺突」,使這些「刺突」更趨穩定,導致病毒更容易進入細胞。

科研人員表示,目前還需進行更多研究來證明這種突變是否改變疫情的發展。

不過,至少有一名沒有參與這項研究的科研人員認為,突變很可能發生了,這也足以解釋為什麼美國和拉丁美洲有這麼多人染病。

如果上述研究發現獲證實,這將是首次有人證明冠病病毒的突變對疫情造成了顯著影響。

這項研究還未經相同領域的其他專家審查,但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已將研究論文寄給美國病毒學家哈塞爾廷。

哈塞爾廷說,這意味著人們須對不斷發生的變化保持警惕,「我們製造一種藥物,病毒就會抵抗它。我們研發一種疫苗,它試圖繞過它。我們呆在家裡,它會想辦法存活更久。」

哈塞爾廷也說,病毒在1月中旬已發生突變,這並不表示病毒更具致命性,但其傳染力提升約10倍。

據民航聯盟了解,世界衛生組織上周稱,冠病病毒至今發現的突變不會影響各種正在研發的疫苗功效。世衛較早前還說,突變沒有讓病毒變得更容易傳播,也不會使病毒更易導致嚴重疾病。

另一方面,英國製藥公司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與歐洲政府籤訂合同,預計今年底開始分階段為歐洲國家提供多達4億劑的冠病疫苗。疫苗由阿斯特捷利康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研發。

這是歐洲「包容性疫苗聯盟」(Inclusive Vaccines Alliance,IVA)首次與藥廠籤署協議。IVA這個月初由法國、德國、荷蘭和義大利共同成立,旨在於為歐盟全部成員國儘快取得疫苗。

德國衛生部說,疫苗有望在今年底前成功研發,所有歐盟成員國都可參與計劃,疫苗將根據國家人口的多寡來分配。

阿斯特捷利康表示,目前正在尋求擴大疫苗生產能力,並開放與其他企業合作。阿斯特捷利康目前生產能力為20億劑,在各國政府同意幫助支出研發和生產費用之後,藥廠將以成本價出售疫苗,每劑成本約數美元。

阿斯特捷利康執行長索西歐說,公司正在和日本、俄羅斯、巴西和中國洽談,看能否達成疫苗供應合同。

「我們製造一種藥物,病毒就會抵抗它。我們研發一種疫苗,它試圖繞過它。我們呆在家裡,它會想辦法存活更久。」

民航聯盟了解到,美國病毒學家哈塞爾廷認為,病毒基因突變代表人們須對不斷發生的變化保持警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CCR5基因突變使人體不受愛滋病感染,或存在類似對抗新冠病毒的基因
    CCR5基因突變使人體不受愛滋病感染,或存在類似對抗新冠病毒的基因  olivia chan • 2020-04-26 14
  • 美媒:研究人員稱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突變」,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
    「在我們使用的細胞培養系統中,帶有這種突變的病毒比沒有突變的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性。」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消息,佛羅裡達州克裡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表示,已有研究證明顯示,新冠病毒很可能已經發生「突變」,令其更容易感染人類細胞。
  • 感染人類後基因突變才劇增 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又有新證據
    俄塔社報導說,亞歷山大·潘欽比較了新冠病毒、非典病毒(SARS)和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組中點突變的積累情況,研究了這些病毒感染人類後基因相對突變的概率等問題。在比較了超過1000個新冠病毒基因組、200多個SARS病毒和40多個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組,以及一些相似的動物冠狀病毒的基因後,研究人員發現,所有人類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組中存在著1000—2000點基因突變,這意味著基因突變基本是在人被病毒感染後才出現的。
  • 感染人類後基因突變才劇增 新冠病毒源於自然界又有新證據
    俄塔社報導說,亞歷山大·潘欽比較了新冠病毒、非典病毒(SARS)和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組中點突變的積累情況,研究了這些病毒感染人類後基因相對突變的概率等問題。在比較了超過1000個新冠病毒基因組、200多個SARS病毒和40多個普通感冒病毒基因組,以及一些相似的動物冠狀病毒的基因後,研究人員發現,所有人類感染的新冠病毒基因組中存在著1000—2000點基因突變,這意味著基因突變基本是在人被病毒感染後才出現的。科研人員對這些突變基因進一步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具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而這種特徵在其它冠狀病毒中不存在。
  • A型血更容易感染新冠?研究發現新冠感染風險還與血型有關!
    哎,這煩人的病毒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浩哥今天又給大家帶來一篇重磅科研論文的解讀,論文發表在醫學頂級神刊新英格蘭醫學上,研究人員試圖發掘新冠感染與個體基因差異之間的關係,結果一不小心發現感染風險居然跟血型有關……..
  • 美國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突變!專家疾呼:感染能力居然更強了!
    14日,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新冠病毒發生基因突變!突變後,感染力更加強大了,這對美國疫情可能產生重大影響!佛羅裡達州斯克裡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多位研究人員認為,新型病毒疾病已產生基因突變,會令病毒更容易感染人體細胞。不過他們指出,需要更多研究證實基因突變是否已改變疫情大流行的進程。研究人員進行的一系列科研試驗已經發現,基因突變影響病毒的棘狀蛋白,令其更加容易入侵人體細胞。
  • 重大發現!新冠病毒已突變!
    最新消息!重大發現!新冠病毒已突變!出!現!變!異!中國科研團隊:新冠病毒突變,有兩個亞型傳染力有差異新冠病毒是否已經發生突變?如何突變?這是目前學界研究的焦點之一。中國科研團隊最新發現顯示:新冠病毒已於近期產生了149個突變點,並演化出了兩個亞型,分別是L亞型和S亞型。研究發現,在地域分布及人群中的比例,這兩個亞型表現出了很大測差異。
  • 研究稱病毒已「變異」,是不是更容易被感染了?
    文章提到,新冠病毒有149個突變點,已演化出S和L兩個亞型。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 趙豔本文作者丨生命時報記者 任琳賢本文編輯丨王璐 鄭榮華病毒變異會使疫情更難防控嗎?「大家完全沒必要談『突變』而色變。」
  • 這項研究發現新冠病毒可將其基因插入人類DNA!
    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Rudolf Jaenisch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發表在biorxiv上的一份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能夠將其基因插入人類DNA。該研究發現,病毒基因可以利用人體內的一種常見酶LINE-1進入細胞核,並將自己插入到我們的DNA中。細胞核被一層脂質膜保護著,但並不是完全封閉的,它允許物質在一些藥劑的幫助下進出,比如LINE-1。
  • 李蘭娟團隊:發現新冠病毒19個致病性新突變
    然而,李蘭娟院士團隊的最新研究提出了直接證據,證明目前發生在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的突變具有影響病毒致病性的功能潛力。李蘭娟團隊提示:疫苗和藥物的開發需要考慮到這些累積突變,尤其是始祖突變的影響,以避免潛在的缺陷。
  • 新冠病毒出現潛在「耐藥性」基因突變,對控制疫情有何影響?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日前,丹麥政府宣布,將殺掉全國水貂農場中的超過1700萬頭水貂,以預防新冠病毒突變株的潛在傳播。並且,至少有12人被這一名為「cluster 5」的病毒突變株感染。
  • 新研究:「沉默突變」或使新冠病毒獲進化優勢
    11月5日消息,新冠病毒從野生動物「躍遷」至人類後為何變得如此難以遏制?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發生的一些「沉默突變」可能起到了促進其傳播的作用。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該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 新冠病毒D614G突變使傳染性增強,也許更容易被疫苗控制
    ,新冠病毒突變病毒株D614G傳播性增強,也有可能將更容易被疫苗所控制。美國教堂山北卡羅萊納大學全球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微生物學和免疫學教授Ralph Baric說,D614G病毒主要出現在歐洲地區,已成為最常見新冠病毒株,它的複製速度比年初中國最常見的病毒株更快。
  • 顛覆認知,最新研究顯示,白種人可能比亞洲人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SRAS冠狀病毒有三個受體,新冠病毒也可能是這樣近日,南卡羅萊納大學的Guoshuai Cai團隊在預印本網站Preprint.org上發文,這篇研究的結果提示,吸菸者、老年人以及白種人可能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新研究:「沉默突變」可能使新冠病毒獲進化優勢
    新華社北京11月5日電(記者郭洋)新冠病毒從野生動物「躍遷」至人類後為何變得如此難以遏制?美國杜克大學研究人員發現,新冠病毒基因組中發生的一些「沉默突變」可能起到了促進其傳播的作用。新冠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在該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的過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 誘導這種基因突變能抑制新冠病毒複製,卻增加精神病風險
    bioRxiv.org上發表的一篇未經同行評審的文章顯示:人體內一種稱為rs4702基因的突變能夠影響新冠病毒(Sars-CoV-2)的複製,擁有這種基因突變的人感染Sars-CoV-2後症狀往往較輕。
  • 這種基因突變能夠抑制新冠病毒在人體內複製,但它卻與精神...
    bioRxiv.org上發表的一篇未經同行評審的文章顯示:人體內一種稱為rs4702基因的突變能夠影響新冠病毒(Sars-CoV-2)的複製,擁有這種基因突變的人感染Sars-CoV-2後症狀往往較輕。
  • MIT發現新冠病毒可將其基因插入人類DNA
    來源:前瞻網最近,一條有關新冠病毒的研究動態在全球引發軒然大波,甚至在部分地區引發反疫苗運動。來自麻省理工學院(MIT)的Rudolf Jaenisch教授和其他研究人員發表在biorxiv上的一份研究顯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能夠將其基因插入人類DNA。
  • 最新發現!這個器官或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毒庫」
    當地時間4月24日,英國維康桑格研究所Waradon Sungnak領導的團隊,在著名期刊《自然·醫學》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團隊認為,鼻子裡面的兩種細胞或是新冠病毒的初次感染場所,而且這兩類細胞很有可能是新冠病毒實現高效人傳人的病毒存儲庫。
  • 《細胞》:讓新冠病毒感染力強9倍的突變終於搞清楚了!科學家發現,D614G突變會使新冠病毒S蛋白「打開懷抱」,更容易結合ACE2
    新冠病毒出世至今,所有人都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它會不會不斷進化得更厲害?不久之前,科學家注意到新冠病毒中的一個特殊的突變D614G,有該突變的毒株不僅迅速成為了目前流行的主流毒株,美國兩家頂級研究機構更是證實,這種突變會使新冠病毒的感染能力暴增到未突變毒株的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