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帶水巨蜥,拉丁學名Varanus Salvator Bivittatus,別名水巨蜥南亞亞種,屬於脊索動物門、脊椎動物亞門、爬行綱、蜥蜴目、巨蜥科的一種動物,英文名稱是Dualband Water Monitor,命名時間在1820年,命名人為Kuhl。
雙帶水巨蜥性成熟時體長40個釐米,體重1千克,雌性50釐米,大於雄性,在生活中雄性是大於雌性的。成體體長在超過1.5-2米,屬於體型中等大小的蜥蜴。幼體有鮮亮的斑紋,全身密被細小鱗片,頭窄長,吻較長,尾側扁如帶,四肢粗壯。鼻孔在近吻端處。舌較長,前端分叉較深。尾背鱗片突起形成兩列嵴。背面為黑色,雜有黃色斑紋。腹面為淡黃色或灰色,散有少數黑色斑紋。尾部則為黑黃相間的環紋。頭背無對稱排列的大鱗,體表被有覆瓦狀排列的鱗片,切起稜,部分種類具有鬣鱗,眼小而眼瞼發達,舌短而厚,舌尖完整,或略有缺刻或微分叉。鼓膜裸露或被鱗。四肢較粗短。無肛前窩或股窩。尾長但不易斷。水巨蜥指名亞種僅分布於斯裡蘭卡;雙帶水巨蜥比水巨蜥指名亞種體型小,尾短,短吻。頭在身體中顯得比較「高」。
水巨蜥他巨蜥體溫低,小環境使得它們能保持相對恆溫。它們的代謝也比其他巨蜥慢,一天的大多數時間都躺在水岸附近並且在清晨活動。晚上躲藏在樹洞、洞穴或厚植被中。水巨蜥的洞穴到處可見,不同地方的水巨蜥有不同的活動習慣。主食昆蟲,少數種類兼食植物。雙帶水巨蜥在寵物市場中很常見,它們也是較難飼養的物種之一,成年個體應當被提供最小為6.2米的空間,大水池不是必要的,但儘量能讓它們浸沒身體。良好的飼養下,水巨30個月便能達到成體。食物多樣化但要注意別使得它們太胖。人工飼養的食物依次為:蟹、魚、軟體動物、雞肉、牛肉、大昆蟲、鳥、老鼠、飼料蟑螂等。
該物種目前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 2010年瀕危物種er 3.1——低危。
文中圖片均為網絡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