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之柱石趙忠堯:物理學界的泰山,卻因別人錯誤失去諾貝爾獎

2020-09-03 貓視歷史

文丨貓視歷史(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趙忠堯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科學家,如果不是諾貝爾評委會的失誤的話,以趙忠堯在物理學上的成就,他就會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趙忠堯出生於光緒二十八年,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晚清統治的腐朽時期。這一時期,我國全面落後於西方國家。趙忠堯從小就立志要好好讀書好將來報效祖國。在趙忠堯的不懈努力之下,他在民國九年的時候考上了師範大學。大學畢業以後,趙忠堯曾經先後在國立東南大學與清華大學擔任過助教。

趙忠堯發現自己的學識還遠遠不夠,他認為知識不僅能夠改變命運,也能夠改變國家。於是,在擔任助教沒多久之後,趙忠堯就遠赴美國加州理工學習物理學。趙忠堯在美國的老師密立根也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昔日諾貝爾獎的獲獎人。

名師出高徒,在密立根的教導之下,趙忠堯在物理學上擁有很高的造詣。在1929年的時候,他就通過實驗發現了伽馬射線在通過金屬的時候會出現反常的現象。此後,在經過一年多對伽馬射線的研究,趙忠堯觀察到了正負電子。

這是人類第一次發現正電子。

原本他可以通過對這個的發現獲得諾貝爾獎的,但是卻因為別人的失誤,他遺憾的與諾貝爾獎項失之交臂了。

為什麼說趙忠堯可以憑藉發現正負電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項呢?原來在趙忠堯發現正電子後的兩年時間,另一位國外科學家就憑藉著在實驗中發現正電子從而一舉斬獲了諾貝爾物理學獎。這也難怪曾經擔任過諾貝爾獎委員會主席的愛克朋在談起趙忠堯的時候會說趙忠堯是世界物理學家心中的諾貝爾獎的得主。但是,趙忠堯本人卻並沒有因為沒有獲得諾貝爾獎而失落。他全身心的投入對物理學的研究,投入到建設祖國的事業當中去。

在發現正電子後不久,趙忠堯就回國了。回國後,趙忠堯在國內第一次開設了核物理這門學科。在他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學子開始學習物理學。不僅如此,趙忠堯為了讓物理學在我國更好的傳播,他還主持修建了我國第一個核物理研究所。

當時,國內並不安全,日本對我國虎視眈眈。原本趙忠堯可以留著美國教書育人,過太平的日子。當時趙忠堯卻沒有這麼做。他頂著抗日的戰火在課堂中教導學生學習核物理。

在趙忠堯的努力下,我國湧現了一批非常優秀的物理學家,他們追隨著趙忠堯的腳步為建設祖國努力著。我國的兩彈元勳鄧稼先、錢三強等人都是趙忠堯的學生。不僅如此,就連後來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李政道和楊振寧都在他那學習過。

如果不是趙忠堯發現了正負電子的覆沒,那麼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正負電子對撞機被發明出來,更不會有如今的物理學。趙忠堯可謂是物理學界的泰山北鬥的人物。

趙忠堯為我國的物理學方面的貢獻尤為突出,正是他填補了我國核物理的空白。他是我國物理學的奠基人。

1998年,趙忠堯永久的離開了人世,他的逝去使我國失去了一位國之柱石。以趙忠堯在物理學上的成就拿一個諾貝爾獎是當之無愧的,但是他到死也沒有拿到諾貝爾獎。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項。

相關焦點

  • 國之柱石趙忠堯:物理學界的泰山,卻因別人錯誤失去諾貝爾獎
    趙忠堯發現自己的學識還遠遠不夠,他認為知識不僅能夠改變命運,也能夠改變國家。於是,在擔任助教沒多久之後,趙忠堯就遠赴美國加州理工學習物理學。趙忠堯在美國的老師密立根也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昔日諾貝爾獎的獲獎人。名師出高徒,在密立根的教導之下,趙忠堯在物理學上擁有很高的造詣。
  • 國之柱石趙忠堯: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時代欠他一枚「兩彈一星」
    "趙忠堯在世界物理學家心中是實實在在的諾貝爾獎得主"——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任愛克斯朋諾貝爾獎,意味著什麼?對於多數人來說,或許代表了榮譽、聲望,但對於科學家自身來說,諾貝爾獎並代表不了什麼。因為他們在意的,始終只有研究成果。而這樣的稱號,顯得無關緊要。
  • 國之柱石趙忠堯: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時代欠他一枚「兩彈一星」
    對於多數人來說,或許代表了榮譽、聲望,但對於科學家自身來說,諾貝爾獎並代表不了什麼。因為他們在意的,始終只有研究成果。而這樣的稱號,顯得無關緊要。所以當面對眾人的惋惜,趙忠堯始終沒有說什麼。即便他被物理學界認定為諾貝爾獎的&34;,他依舊&34;,研究學問,認真做事。出生於1902年的趙忠堯,並不引人注目。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天賦異稟的才能,就這般隨風而長。
  • 趙忠堯,離諾貝爾獎只有一步之遙
    說到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人,很多人都會想到莫言和屠呦呦,也有的人會想到楊振寧和李政道。有一個人,一隻腳踏進了諾貝爾獎的大門,他就是趙忠堯。趙忠堯這人,並不被大眾所熟知。不過鄧稼先、錢三強、楊振寧、李政道、王淦昌等一個個如雷貫耳的大牛,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他們都是趙忠堯的學生。
  • 留學美國能回國,趙忠堯沒有諾貝爾獎,卻為中國培養了許多科學家
    中國缺乏獲得諾貝爾獎的人才?其實這是別人的錯誤認知。他是人類物理學史上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物理學家。他的研究成果為後來研製正負電子對撞機提供了理論基礎,也奠定了他在世界物理學界的崇高地位。他取得這些的成果,本應該獲得諾貝爾獎,可是因為當年的諾貝爾獎組織的疏忽,讓中國人錯失了機會。而諾貝爾獎中國人很難問鼎的誤解,也籠罩了中國學界多年。「趙忠堯在世界物理學家心中是實實在在的諾貝爾獎得主!」 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委員會主任愛克斯朋這麼說。
  • 愛國科學家趙忠堯教授的一生:苟利國家以生死,豈因禍福避趨之?
    有此父,有此為國讀書的好少年 1902年,趙忠堯出生在浙江諸暨。父親是一位私塾老師,是一位有著「苟利國家以生死」情懷的男人,見到彼時舊中國積貧落後的樣子,心中憤懣難平。 「別的我對你什麼都不要求,你只要努力讀書,將來為國為民出力。」
  • 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物理學家趙忠堯
    而他究竟做了什麼研究,又在獲得諾貝爾獎中出現了什麼最終他卻沒有拿到諾貝爾獎,讓後人說這個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下面就聽小編來說說吧!就是這個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他在美國的導師是非常有名的密立根,因為迫切想要學到更多的知識來拯救我們國家的他到外國後更是很刻苦的學習,希望學完後能幫助我們中國在科學上更進一步,當時密立根給了他一個非常難的題,而趙忠堯還覺得想要更難的突破自我。
  • 「原子能之父」趙忠堯:27歲被黑掉諾貝爾獎,97歲又錯過兩彈一星
    這段謙遜而樸實的文字出自「原子能」之父趙忠堯的自傳。這位一生兢兢業業的偉大科學家,由於歷史原因,未能獲得顯著獎譽,但他所作的科學研究分量與貢獻是超越一切獎譽的,對於我們祖國來說是極為重大的。汲取趙忠堯出生於1902年6月27日,是一位浙江人。趙忠堯的父親是一名醫生,時常擔憂社會,但自恨學疏才淺,無法為國效力。
  • 中國核物理的鼻祖中國物理學大師們共同的老師趙忠堯院士
    因此,趙忠堯從小家境就比較清貧,但趙忠堯一輩子學得了父親耿直的品格。父親在清末接受過新思想的影響,很想為國家出點力做點事,改變當時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又因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力不從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要求子女好好讀書,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趙忠堯牢牢記住自己父親之教誨,此後,在他人生每個關口,他作出的每個決定,都將國家放在首位。
  • 中國核物理的鼻祖中國物理學大師們共同的老師趙忠堯院士
    父親在清末接受過新思想的影響,很想為國家出點力做點事情,改變當時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又因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力不從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要求子女好好讀書,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趙忠堯牢牢記住自己父親的教誨,此後,在他人生每個關口,他作出的每個決定,都將國家放在首位。9歲時,趙忠堯考入南京高師(後改名東南大學,即現在的南京大學),用三年半時間,修完全部學分。
  • 李政道透露科學家趙忠堯70年前就應獲諾貝爾獎
    李政道透露科學家趙忠堯70年前就應獲諾貝爾獎 2002年7月14日17:07  新華網   新華網合肥7月14日電(記者張曙光 周劍虹)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日前在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一封信中透露
  • 「原子能之父」趙忠堯:27歲無緣諾貝爾獎97歲錯失兩彈一星
    "我想,一個人能做多少事,很大程度上是由時代決定的,由於自己才能的微博和條件的限制,我在工作中並沒有取得多少成績,唯一可以告慰的是,六十多年來,我一直在為祖國兢兢業業地工作,講真話,辦老實事,不謀私利,不虛度光陰",這段謙虛樸實的文字出自"原子能之父"趙忠堯的自傳。
  • 核物理學家趙忠堯:冒死從美偷運核製造設備,曾因歧視錯失諾獎
    趙忠堯從東南大學畢業以後,深受著名物理學家葉企孫的器重。1925年,葉企孫帶著趙忠堯前往清華大學工作,在這段時期,他深感國家之積弱貧窮。苟不自強,奚以圖存。於是他在1927年找老師和同學借錢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 趙忠堯:「世界欠中國一個諾貝爾獎」? | 歷史
    今天,就讓我們截取趙忠堯先生人生的幾個片段,從中領略這位傑出物理學家的風骨吧。  家國情懷——一個知識分子的擔當  趙忠堯的父親趙老先生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醫生,雖收入僅夠維持家用,但對這個小兒子,趙老先生寄予厚望,希望他將來能夠對國家、民族有所貢獻。關於父親的這一期望,趙忠堯在他晚年《我的回憶》中這樣寫道:「父親早年自學醫道,行醫為生。
  • 趙忠堯:中國核物理鼻祖,差點獲得諾貝爾獎,為何一度淪為乞丐?
    一旦國逢大難,其實各個領域的愛國者都是戰士,不一定是在對陣殺敵的戰場上,就是在科學界,也是一樣,科學家們為了保住祖國的科研成果,同樣可以化身為戰士去拼搏。眾所周知,諾貝爾獎於1901年首次頒發,至今已有119年的歷史。其中,我國共有2位獲獎人,還有7位外籍華人曾獲此殊榮。現在大多數人印象中,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美籍華人是李政道和楊振寧。
  • 趙忠堯:成就比肩楊振寧,愛國不輸錢學森,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
    趙忠堯的國內求學在1902年的浙江,趙忠堯出生了。父親是個"知識分子"在一家私塾當老師,那是20世紀初的中國,是末代的清朝。這個時候,戊戌變法剛剛結束,《辛丑條約》剛剛籤訂。這一年,做完實驗的趙忠堯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觀測到正負電子的泯滅。這一發現,意味著人類預想的電子對撞機完全可以製造。也就是這一年,趙忠堯就差一點,就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更可笑的是,那一年的諾貝爾獎頒給了抄襲趙忠堯成果的同班同學,事情一出來,物理學界一片譁然,連密立根都痛苦的說:"這是我最不願意接受的事情"。
  • 趙忠堯正電子貢獻被忽略?楊振寧能再獲諾獎?
    諾貝爾獎史上有幾個著名的低估,比如愛因斯坦的兩個相對論未能獲獎,趙忠堯的正電子發現被忽略,楊振寧的楊米爾斯方程和楊巴克斯方程,也有幾個著名的烏龍,比如安東尼奧·莫尼茲的腦前額葉切除和對瑞士化學家米勒DDT(殺蟲劑)的諾貝爾獎,我們來做個簡單的解讀。
  • 諾貝爾獎故意不給中國?這4位中國人本能獲獎,卻因國籍慘被無視
    然而,通過觀察諾貝爾獎得主的國籍,我們不免就能夠發現這麼一個問題,在諾貝爾獎得主當中我們很難能夠發現有中國人的身影。然而對於中國人很少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在清朝末年以後,我國的科技的確遠遠落後於下方國家。而另外一個原因就要從外國人對我們歧視的原因造成的,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是有人故意不給中國人頒發諾貝爾獎的。
  • 愛國科學家趙忠堯:美國三道軍令攔截回國,離諾貝爾獎僅一步之遙
    「烈士之愛國也如家」出自《抱樸子·外篇·廣譬》,有抱負的人視國如家,更是如《禮記·儒行》所云:「苟利國家,不求富貴」.古代這樣的藝人不在少數。因為他們對國家的熱愛,他們創造了無數可以聽到和聽到的故事,他們保護了一個時代人民的和平。正是因為有這麼多愛國者,我們才有了新中國的現在和未來。趙忠堯是新中國的建設者之一。
  • 物理學家趙忠堯:世界欠中國一個諾貝爾獎,這是沒法再彌補的疏漏
    這樣的重大成果足夠獲得諾貝爾獎。然而,在193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卻頒發給了同樣發現正電子徑跡的安德遜(C.D.Anderson)。有人說這是一場意外,或許是一場意外。但是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卻與他都是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生,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二人辦公室只有一牆之隔。就是這一牆之隔,造就了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