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化學家協會(ACS)置評:茶包泡茶,泡出微塑料?

2020-10-24 生命科學前沿

近期,美化學家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ACS)旗下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發表的來自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性文章「Plastic Teabags Release Billions ofMicroparticles and Nanoparticles into Tea」引起同行議論不斷--尼龍66或者聚酯(PET)做成的茶葉袋在95℃的水中泡5min,會釋放116億的微米級塑料以及31億的納米級塑料顆粒。來自德國的科學家們對此尤為不滿,為此,ACS專門置評,對塑料茶包的使用現狀及研究的準確性提出質疑。


茶包的起源:

紐約茶商託馬斯·沙利文(Thomas Sullivan)時常寄送茶葉的樣品給潛在的顧客群。為了降低成本,他想到一個方法,即將少許的鬆散茶葉裝在幾個絲製小包袋裡面。當時一些沒泡過茶的客戶在收到那些絲袋之後,由於不太清楚泡茶的程序,往往直接就把這些絲袋直接往開水裡丟。可漸漸地,人們發現這樣包裝過的茶方便好用,便逐漸形成了用小袋包茶的習慣。有人向他建議絲質包太細密,於是他改用棉質紗布,正式進行商業銷售。1903年,沙利文申請了茶包的專利,到1920年,茶包在美國餐飲業得到廣泛利用。最初的茶包使用絲袋,成本頗高。後來波士頓商人威廉赫曼遜(William Hermanson)發明了抗熱的紙纖維茶包,在材料上更貼近現代的茶包。一些老牌茶商如twinning和Whittard多採用此類包裝。

原文概述:

環境中越來越多的微米或納米類塑料材料的出現逐漸引起來人們的關注。儘管眾多消費者正在積極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但一些製造商卻在創造新的塑料包裝以取代傳統的紙張包裝方式,例如塑料茶袋本研究的目的是確定塑料材質茶袋可能在高溫泡製過程中是否會釋放出微塑料或納米塑料。我們結果顯示:在95°C下,浸泡單個塑料茶包大約釋放116億個微塑料和31億個納米塑料。釋放的顆粒的組成與使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和X射線光電子能譜(XPS)推演結果相匹配。不難發現,從茶袋包裝中釋放出的尼龍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顆粒的含量比以前在其他食品中報導的塑料負荷高出幾個數量級。通過急性無脊椎動物毒性評估表明,僅暴露於從茶袋中釋放的顆粒就會引起劑量依賴性的行為和發育影響(這些塑料顆粒對水蚤的影響研究表明,三天後發現暴露在這些顆粒中的水蚤發育畸形、無法形成甲殼、運動機能受限、生殖能力下降)

ACS置評:

德國明斯特大學、化學獸醫檢驗局 (CVUA-MEL)的Darena Schymanski教授指出,加拿大科學家們的研究中描述了在泡茶過程中從尼龍或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茶袋中釋放出的微米和納米顆粒,特別是微米和納米塑料的形式。儘管通過SEM(掃描電鏡)檢測到大量小顆粒等份,並將其推斷為報導的數量,但化學分析僅證實了塑料茶包泡茶瀝出液中存在合成聚合物,沒有給出關於塑料和非塑料微粒/納米顆粒之間的比例的信息。因此,加拿大研究團隊提出的化學分析(在整體水平下執行)與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在單顆粒水平下執行)檢測到的所有顆粒實際上是尼龍低聚物,由於這些低聚物具有可溶性,因此不應將其視為微塑料。而文章中將其都劃分為微米/納米塑料的觀點是不具有說服力的。德國科研人員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我們懷疑觀察到的大量顆粒實際上可能是結晶的低聚物。


加拿大科研人員還提出:未浸透的茶袋材料和用SEM觀察到浸泡在95°C的茶袋之間存在明顯的光學變化。但是,重要的東西並非在所有情況下都顯而易見。相反,它可能表明微塑料主要附著在茶包表面,而不被釋放。德國科學家通過SEM觀察得到了證實:浸泡後未發生明顯降解,未處理樣品與處理後樣品之間也沒有顯著差異。

為了進一步驗證茶袋釋放出多少微塑料,德國的科學家們使用μ拉曼光譜法計算出:一個茶葉袋釋放的微塑料顆粒總數在5800至20400之間,與加拿大科學家報導的230萬個顆粒相比,要低2個數量級

LC-MS / MS方法分析遷移中的低聚物濃度數據表明,茶袋中的顆粒濃度範圍為24.7μg/ L至167μg/ L。這表明加拿大科學家發現的顆粒可能是由可溶性低聚物組成的,當乾燥瀝濾液進行SEM分析時,這些可溶性低聚物已經結晶因此,可以肯定,大量或所有的亞微米顆粒由低聚物組成。由於這些低聚物是可溶分子,因此不應將其視為微塑料。

最後,針對本次研究,德國科學家們指出,空氣中的微塑料汙染是不可避免的一個問題,科學研究應注意規避這些問題,注重科學的嚴謹性。當然,我們也發現,儘管可能沒有那麼多,但是茶包泡茶真的會泡出微塑料

參考文獻:

DOI: 10.1021/acs.est.9b02540 Environ. Sci. Technol. 2019, 53,12300−12310

https://dx.doi.org/10.1021/acs.est.0c03182. Environ. Sci. Technol. XXXX, XXX,XXX−XXX

相關焦點

  • 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塑料就是這樣出現在你的餐桌
    如今生活節奏快,有人覺得衝泡茶葉太費時,尤其是上班族,用茶包來泡茶不失為一個快捷的方式。然而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稱,用茶包泡茶,會讓你喝下百億塑料微粒。專家,告訴你什麼是微塑料,幫你揪出藏在身邊的微塑料。
  • 喝一杯熱茶會吞下百億微塑料?研究建議慎用茶包
    但加拿大麥吉爾大學在9月25日發表在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期刊上的一項研究中指出,茶包在95℃的熱水下會釋放數百億塑料顆粒。  研究使用了4種不同材質的茶包,取出茶葉並清洗乾淨,浸泡在95℃的熱水下,結果發現,每杯水中大約有116億顆微塑料和31億顆納米塑料顆粒,分別與不同茶包的材質匹配。
  • 喝一杯熱茶會吞下百億微塑料 研究建議慎用茶包
    茶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想要享用一杯各方面都十分優秀的茶湯,需要一定的泡茶技巧和經驗。而現在很多人特別是上班族,追求高效和便捷,喜歡用袋裝茶包,一壺熱水衝上,多次衝泡飲用,最後把茶包扔掉就行,既能輕鬆喝到清香的茶又不會喝到茶渣也不用清洗茶葉,方便快捷。
  • 一塑料茶包能釋放116億個塑料顆粒
    一袋重量不到5g的茶包可能在你的杯子裡留下數十億個微塑料顆粒,你還會購買嗎?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一個浸泡在95攝氏度水裡的塑料茶包可以在杯子中釋放大約116億個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比其他食品和飲料高出幾個數量級。
  • 為什麼我的茶包裡有塑料?
    ——但這個國家過度的飲茶習慣仍然導致了我們的塑料汙染問題:英國的飲茶者每年要喝60.2億杯茶,其中96%的人使用茶包。數據來自英國茶與泡茶協會(https://www.tea.co.uk)。這家連鎖超市的自有品牌99茶將在沒有聚丙烯的情況下生產——每年可節省9噸塑料。它正在與Typhoo和Ahlstrom - Munksjo (一家專門從事可持續纖維生產的科技公司)合作開發新的袋子。這個茶包將在2018年2月測試,今年晚些時候將上架。Co - op Food執行長喬·惠特菲爾德說:「許多飲茶者很幸福地不知道他們日常飲用的袋泡茶是用塑料密封的。
  • 智能泡茶機設計—全新的泡茶方式
    科技的進步極大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為人們帶來全新的泡茶方式。智能泡茶機設計智能泡茶機設計,無需手動泡茶,就能夠簡單快速泡好茶,為人們提供更為簡便舒適的飲茶體驗,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泡茶機通過讀取自家茶包從而使用最佳的衝泡配方,且可以控制茶水的各個方面,包括水溫、水量和衝泡時間等,還能對茶水中的咖啡因含量、抗氧化因子數量進行控制。這自然成就了高品質的茶水。智能泡茶機的外觀設計,精緻小巧,十分節省空間,適合在辦公室、家中使用,可輕鬆打造專屬移動「小茶館」。
  • 日本重口「具足蟲茶包」:裡面的茶葉是極品,你夠膽飲嗎?
    日本廠商OCEAN TEABAG最新推出一款茶包茶包外型就系一隻大王具足蟲OCEAN TEABAG專做海底動物造型嘅茶包之前多以魚類為主如安鱇魚、魟魚等讓泡茶變成一種有趣體驗除咗變態嘅大王具足蟲茶包我哋再嚟睇睇仲有邊D新奇好玩嘅茶包↓ ↓ ↓  小 金 魚 茶 包
  • 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幾萬個塑料顆粒,進入身體!
    研究人員隨後在螢光顯微鏡下分析了熱液體,還分別檢查了塑料襯裡的物理、化學和機械性能的變化。結果令人震驚。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確認了微塑料顆粒被釋放到超純水中,一個一次性紙杯暴露在熱液體中15分鐘將會產生大約102億個亞微米大小的顆粒。靜置15分鐘後,在20倍螢光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微塑料。一種分離化學物質的敏感技術識別出了熱水中的微塑料。
  • 我們在太空天天泡茶喝
    更了不起的是,這次在太空中,我們還能自己泡茶喝,是中國人首次在太空中泡茶。茶葉包分為紅茶和綠茶兩種。每個茶包兩克,裝在特製的包裝袋中,注水後完成復水,然後通過加熱器進行加熱。每個茶包可以泡四五次,我和陳冬基本天天都要泡茶喝。  這次湯的種類更多了,有紫菜湯、菠菜湯、裙帶菜湯、西紅柿蛋花湯、野菌芙蓉湯等。前幾次調味品以鹹辣為主,這次我們甜酸鹹辣樣樣都有。
  • 沒想茶包還有星空的,泡出來的顏色真的很像夜晚的星空那樣
    星空蛋糕是這兩年蠻火的一款蛋糕,還有星空飲料也挺火的,不說好不好吃,重點主要是顏值很高,很多人就是很喜歡看,拍照發朋友圈是真的很美近日島國一家茶店推出了一款星空茶包外包裝就很好看,有點希臘神話的味道,藍色為主打色,看起來像是個書籤的樣子,一袋裡邊有五個茶包這款茶包一定要用透明的玻璃杯泡才好看,雖然其他的杯子也可以,但是只有透明的玻璃杯才會展現出最美妙的顏色剛注入熱水的時候就是一抹亮麗的藍,清澈的藍色,像是星空最溫柔的顏色,然後顏色還會隨著溫度慢慢的變化,一分鐘後變成清麗的紫色
  • 科普|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會吃下去幾萬個塑料顆粒
    一種分離化學物質的敏感技術識別出了熱水中的微塑料。研究人員介紹,盛有熱咖啡或熱茶的紙杯在15分鐘內,杯內的微塑料層就會降解。它會將25000個微米大小的顆粒釋放到熱飲中。②微塑料進入到我們體內,已經有「石錘」!2018年,歐洲腸胃病學會首次報告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直徑在50微米至500微米之間。這提示我們,微塑料會到達人體腸胃,可能影響消化系統。
  • 你每周「吃掉」的塑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科學家總結身邊隱藏的「微塑料」
    ,並給出建議如何從個人開始「減塑」。初級微塑料由於工業需要,直接生產出微小尺寸的塑料顆粒,如具有磨砂功能的化妝品、牙膏、洗滌劑、某些拋光劑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塑料顆粒。溼巾不易溶解,會堵塞下水道,還會製造塑料纖維。茶包很多茶包含有聚丙烯「骨架」,不能完全生物降解。這種骨架會在堆肥或土壤中被降解成小顆粒。
  • 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釋放幾萬個塑料顆粒,都進了我們身體
    一種分離化學物質的敏感技術識別出了熱水中的微塑料,微塑料目前主要通過三種途徑進入人體:食物攝入、呼吸吸入和皮膚接觸,其中食物攝入是目前公認的人體微塑料暴露的最主要途徑。,用茶包泡茶,你會喝下去數百億塑料微粒。
  • 你每周「吃掉」的塑料相當於一張信用卡,科學家總結身邊隱藏的「微...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專家並結合新研究,指出我們生活中的微塑料來源及其危害,並給出建議如何從個人開始「減塑」。初級微塑料由於工業需要,直接生產出微小尺寸的塑料顆粒,如具有磨砂功能的化妝品、牙膏、洗滌劑、某些拋光劑中,都含有一定量的塑料顆粒。2016年廣州地區一次市場調查發現,市面上含有去角質功能的潔面、沐浴產品中,68%含有塑料微粒。
  • 不鏽鋼保溫杯泡茶、泡枸杞會中毒?疑問一次說清!
    「不鏽鋼保溫杯泡茶、泡枸杞會慢性中毒?」「保溫杯放牛奶和豆漿是在養細菌?」
  • 冬天保溫杯泡茶,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只因為:保溫杯泡茶最大的弊端,在於對茶湯的色澤、香氣和滋味的不良影響。 有衝泡經驗的茶友都知道,茶葉不宜長時間浸泡,尤其是高溫悶泡,易導致茶葉中的活性物質和芳香物質被破壞,茶湯顏色發暗,香氣散失,滋味濃重苦澀。 市面上的保溫杯,大都是通過密封的方式來達到保溫的效果。
  • 塑料微顆粒:嬰兒泡奶都被波及,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聚丙烯的嬰兒奶瓶怎麼就冒出微塑料顆粒的?材料包含聚丙烯或者包含了基於聚丙烯的蓋子等配件,結果發現,無論是哪種品牌的奶瓶,在衝泡過程中會釋放出130萬至1620萬顆粒的微塑料,並且在實驗的21天中會持續釋放,另外衝泡的溫度和微塑料顆粒數量比例有直接關係!
  • 冷水泡茶,為什麼說比熱水泡茶對身體好?
    冷泡茶,就是將茶葉浸泡在低溫冷水中大約10小時,讓茶葉的芬芳及營養素慢慢釋出。一般大家喝茶都用沸水,或者有些茶用90度的開水,但還有少部分茶是可以使用涼水泡茶飲用的。與熱水衝泡茶的好處相比,冷水泡茶的好處也不少。
  • 海鮮含大量微塑料毀掉國人身體?
    原標題:海鮮含大量微塑料毀掉國人身體?太扯   秋季各種海鮮水產大量上市,傳說中海鮮裡含有大量微塑料正毀掉國人身體,是真的嗎?「量子原塑」能防癌症還可治糖尿病、高血壓和皮膚病?每天只用4小時的「分段睡眠法」,真的能睡出「高效率」?滴幾滴眼藥水,就能有效治療白內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