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而此中心論點可由三至七個論據支持,這些一級論據本身也可以是個論點,被二級的三至七個論據支持,如此延伸,自上而下或反向,確定主題、確定問題、給出答案、檢查衝突是否導致該問題、證實答案、補充關鍵句,這是邏輯訓練。
老聃的金字塔原則
文/馮唐 (作家)
進了麥肯錫公司,我被訓練的第一個玩意兒是金字塔原則。後來證明,這也是之後諸多訓練中,最寶貴最有用的玩意兒。
闡明金字塔原則的是一個叫Minto的外國老太太,面容慈祥,金頭髮金鍊子金鐲子,言語嘮叨。她囉裡囉唆寫了一大本書,其實,我用一百字就能說清楚。Minto沒學好自己闡明的金字塔原則,或者是故意囉嗦,充字數印書賣錢得版稅,不用再在麥肯錫每周工作八十小時,當苦力加速身體折舊。
用一句話說,金字塔原則就是,任何事情都可以歸納出一個中心論點,而此中心論點可由三至七個論據支持,這些一級論據本身也可以是個論點,被二級的三至七個論據支持,如此延伸,狀如金字塔。
這些事情可以很複雜,如:我們是什麼,我們從哪裡來,我們要到哪裡去,世界經濟五年的走勢,以及中國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等等。這些事情也可以很簡單,如:小賈見到姑娘為什麼會臉紅,老媽每天喝半斤白酒是不是很危險,以及當高中時候的夢中情人問你、她現在該不該帶著三歲的女兒離婚、你如何回答等等。
對於金字塔每一層的支持論據,有個極高的要求:MECE(Mutually exclusive and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即彼此相互獨立不重疊,但是合在一起完全窮盡不遺漏。不遺漏才能不誤事,不重疊才能不做無用功。
金字塔原則看似廢話,但確實是一個偉大的原則,一個偉大的方法論。
偉大用途之一,解決問題:當你嘗試解決問題時,你從下到上,收集論據,歸納出中心思想,從而建造成堅實的金字塔。有了這個大致的目標,問題解決起來最有效。
偉大用途之二,管理手下:如果你是領導,有經驗,有手下,對於某個問題,你根據經驗提出假設,迅速列出第一級三至七個支持論據,分別交待給不同的手下。兩周後,手下提交報告,你匯總排列,從而建造成堅實的金字塔。有了這個原則,管理起來最有效,領導做得最輕鬆。
偉大用途之三,交流成果:問題已經解決,金字塔已經建成,需要交流的時候,你從上到下,從金字塔尖尖向領導匯報。過去皇帝早朝殿議,給你三分鐘,現在你在電梯裡遇到領導,給你三十秒,你只匯報中心論點和一級支持論據,領導明白了,事情辦成了。如果領導和劉備一樣三顧你的茅廬,而且臀大肉沉,從早飯坐到晚飯,吃空你家冰箱。你有講話的時間,他有興趣,你就匯報到第十八級論據,為什麼三分天下,得蜀而能有其一。有了這個原則,交流起來最有效。
作為中國人,需要小心的是,我們傳統上日常生活的交流,不是從金字塔尖尖到金字塔基底的,而是相反。比如我們通常這樣對小王的媽媽說:小王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打瞎子罵啞巴,挖絕後墳瞧寡婦門,小王是個壞蛋。我們通常不這樣對小王媽媽說:小王是個壞蛋。然後看看小王媽媽的反應,再進一步提供證據:小王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打瞎子罵啞巴,挖絕後墳瞧寡婦門。純用金字塔原則交流,在中國,容易找抽。
作為中國人,可以驕傲的是,我上國文化博大精深,外國人所有的一切都是偷我們祖宗的,所以不是畢得格拉斯百牛定理而是勾股弦定理,所以陰陽盂是最早的計算機,所以不是Minto的金字塔原則而是老聃金字塔原則:孔丘在春秋時代開了一家有三千個諮詢顧問的管理諮詢公司,幫助各個野心邪跳的諸侯通過加強基礎管理而提升業績。孔丘請教老聃如何培訓新招的諮詢顧問,老聃說,告訴他們,第一個要掌握的原則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數。
讀點:全書概要匯總
本書要點匯總:
第一章:為什麼選擇金字塔結構
1)為了交流方便,必須對各種思想觀點進行分組
2)分組後的思想觀點經過不同層次的抽象構成了金字塔
3)向讀者灌輸思想觀點的最有效途徑是自上而下進行
4)金子啊中的思想觀點遵循三個原則:
-每一層次的思想觀點必須是低一層次思想的概括
-每一組的思想觀點必須在邏輯上屬於同一範疇
-每一組思想觀點必須符合邏輯順序
5)調理清晰的關鍵,是把你的思想觀點組織成金字塔結構,並在動筆之前用金字塔原理加以檢驗
關鍵概念:金字塔原理
-每一層次思想觀點必須是低一層次思想觀點的概括
-每一組思想必須屬於同一範疇
-每一組思想觀點必須符合邏輯順序
第二章:金字塔中的子結構
1)金字塔方框中包括各種思想觀點:思想觀點是讀者頭腦中產生疑問的表述
2)在縱向方向上,各種思想觀點與讀者進行疑問/回答的對話
3)在橫向方向上,各種思想觀點以演繹或歸納的方式回答讀者的問題,但兩種方式不可同時使用
4)序言部分的講故事形式是為了提醒讀者文章所要回答的初始問題
5)序言部分主要包括情境,衝突由情境發展而來,情境和衝突是讀者熟知的事實
6)衝突導致問題的提出,而文章為該問題提供答案(即金字塔頂的主要思想)
關鍵概念:金字塔結構中的邏輯關係
-各種思想觀點縱向相關(疑問/問答)
-各種思想觀點橫向相關(演繹/歸納)
-金字塔塔頂思想回答的問題來自讀者已知的事實
-序言引出初始問題
第三章:如何構建金字塔結構
1)自上而下法(確定主題、確定問題、給出答案、檢查衝突是否導致該問題、證實答案、補充關鍵句)
2)自下而上法(列出所有你認為想要表達的思想、找出它們之間的關係、得出結論、倒推出序言)
關鍵概念:構建金字塔(確定主題、確定問題、給出答案、檢查衝突是否導致該問題、證實答案、補充關鍵句)
第四章:序言部分的具體寫法
1)序言的目的是提示讀者,而不是提供新信息
2)序言通常應包括情境、衝突、疑問和問答
3)序言的長短取決於讀者的需要和主題的要求
4)為每個關鍵句部分寫一段引言
關鍵概念:寫序言(說明情境、衝突由情境發展而來、情境導致問題、你的文章就是問題的答案)
第五章:演繹與歸納的區別
1)演繹推理是一種論證,其中第二論點對對一個論點加以評論,第三個論點說明錢兩個論點同時存在時的含義
2)對演繹論證的概括,就是把最後一個論點作為主體
3)歸納推理是把一組相似的結論放在一起,根據它們之間的相似性做出推論
4)在關鍵層次,使用歸納推理比演繹推理更利於讀者理解
關鍵概念:邏輯推理
-演繹是一系列推理過程
-歸納是把相似的思想觀點或相關的行動組織在一起
-在關鍵句層次,使用歸納推理比演繹推理更利於讀者理解
第六章:確定邏輯順序
1)確定邏輯順序可以確保你不會
-把新聞條目當作思想觀點列入
-任一組思想的邏輯順序都反映了該組思想的分組基礎
2)任一組思想的邏輯順序都反映了該組思想的分組基礎
-時間順序:通過設想某一流程得出的思想觀點
-結構順序:通過評論某一結構得出思想觀點
-重要性順序:通過劃分不同的重要性或程度得出思想觀點
3)如果你在某一組思想中無法發現以上順序,說明你的思想觀點之間不存在邏輯關係,或者你思考不周全
4)為了檢查每一組思想的邏輯順序,可以
-先把每一觀點轉換成能說明其實質的短句
-在把相匹配的句子組合在一起
-最後確定恰當的順序
5)如果思想觀點屬於行動性思想
-明確說明每一行動的最終結果
-把導致同樣最終結果的思想組織在一起
-確定該組思想的分組基礎,並依此進行排序
-檢查是否遺漏任何步驟
6)如果思想觀點屬於描述性思想
-把說明類似事物的思想組織在一起
-確定該組思想的分組基礎
-把所有思想轉換成完整的句子並決定其順序
-檢查是否遺漏任何步驟
關鍵概念:邏輯順序的類型
-時間順序:通過設想某一流程得出的思想觀點
-結構順序:通過評論某一結構得出思想觀點
-重要性順序:通過劃分不同的重要性或程度得出思想觀點
關鍵思維方法:
1)行動性思想排序
-明確說明每一項行動所導致的最終結果
-把導致同樣最終結果的思想組織在一起
-確定該組思想的分組基礎,並依此進行循環
-檢查是否遺漏任何步驟
2)描述性思想排序
-把說明類似事物的觀點組織在一起
-確定該組思想的分組基礎
-把所有思想轉換成完整的句子,並決定其順序
-檢查是否遺漏任何步驟
3)概況分組思想
-通過說明採取行動的直接結果來概括行動性思想
-通過說明它們包含的相似性來概括描述性思想
第七章:概括分組思想
1)避免使用「缺乏思想」的語句(比如「存在三個問題……」等等)
2)遵守「相互獨立/完全窮盡」(MECE)的原則
3)行動過程總是按時間順序進行,通過說明採取行動的直接結果來概括行動性思想
4)把描述性思想列在一起,是因為它們具有共性,它們都
-針對同一類主語
-針對同一類謂語(動作或對象)
-包含同一類判斷
5)行動性思想分組時,要求
-發掘每一組思想的實質內容
-區別不同的抽象層次(比如,採取一項行動,是必須在另一項開始之前,還是為了完成另一項行動?)
-明確表述行動概括出結果
6)描述性思想分組時,要求
-找出劇中結構的共性
-確定包括這些思想的最小範疇
-說明共性所蘊含的意義
關鍵概念:
尋找思想觀點的共性
-它們是否針對同一類主題
-它們是否涉及同一類活動
-它們是否針對同一類對象
-它們是否包含同一類見解
關鍵思維方法:
4)行動性思想分組
-找出每一思想的是指內容
-區別不同的抽象層次
-明確表述行動性思想的最終結果
-直接由行動概括出結果
5)描述性思想分組
-找出主語、謂語、賓語或含義的共性
-確定包括這些思想的最小範疇
-說明共性所隱含的意義
第八章:界定問題
1)展開問題的組成部分
-切入點/序幕(問題發生的具體領域)
-困擾事件(它的發生打亂了該領域的穩定)
-R1(你不喜歡該領域正在產生的結果)
-R2(你希望從該領域得到的結果)
-答案(到目前為止針對問題已經採取的措施,如果採取的話)
-疑問(為了解決問題必須做什麼?)
2)把問題界定轉換成序言
-從左向右再向下
-讀者最後知道的事實就是衝突
關鍵思維方法:
6)界定問題
-設想問題產生的領域
-說明什麼事情發生打亂了該領域的穩定
-確定非期望結果(R1)
-確定期望結果(R2)
-確定是否已經採取過解決問題的行動
-確定分析所要回答的問題
第九章:結構性分析問題
1)使用診斷框架來去表現存在問題領域的結構
-表現一個系統內的各個單位是如何相互影響的
-查找具有因果關係的話題
-對問題產生的可能原因進行分類
2)收集資料以證明排除在結構中導致問題產生的要素
3)使用邏輯樹
-產生和檢驗解決方案
-解釋思想觀點列表中內在關係
關鍵思維方法:
7)結構性分析
-界定問題
-使用診斷框架來表現存在問題領域的詳細結構
-假設問題產生的可能原因
-收集資料以證明或排除所作假設
第十章:在頁面上反映金字塔
1)用多級標題、行首縮進、下劃線、小數編號和項目符號的方法突出文章的結構
2)表現金字塔結構中主要思想組之間的過渡
第十一章:在屏幕上反映金字塔
1)製作文本幻燈片應儘量做到簡明扼要
2)製作圖標幻燈片,是傳達的信息更為簡單易懂;在幻燈片的上端說明所要表達的信息
3)使用故事梗概簡要說明演示的結構
4)排練、排練、再排練!
第十二章:在字裡行間反映金字塔
1)臆造圖像
2)把圖表複製成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