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令人羨慕的關係,為什麼動物在繁殖過程中要傷害對方?

2020-12-05 怪羅科學
蝠鱝大型求偶現場

在動物王國裡,求愛的方式有很多。

世界上最大的青蛙哥利亞蛙在尋找伴侶之前,一定會先準備「婚房」,雌性對「婚房」滿意了才會認可雄蛙;

生活在海裡的雄蝠鱝,必須經歷一場瓊瑤式「你追我趕」的戲碼,追上雌蝠鱝,才能獲得青睞;

最為奇葩的是,喜歡吃「軟飯」的雄性鮟鱇魚,基本啥都不用做,喜歡誰,就死皮賴臉地粘著她,致死不放手,兩者就能永遠在一起,吃喝由雌性提供,它只負責提供精子。

軟飯王:雄性鮟鱇魚

找到配偶並繁殖後代,是所有動物的生命法則之一,有些行為看似奇葩,但只要雙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也無可厚非。

然而有的時候,這種看似美好的關係,會給一方帶來痛苦。

沒有浪漫的誓言,沒有隆重的儀式,只有攻擊和傷害。

帶有刺痛的華爾茲

蠍子在決定配偶之前,會有一場隆重的求偶儀式。

一隻雄性蠍子會用自己的鉗子,牽著雌性的鉗子,雙方面對面,進行一場類似華爾茲的舞蹈,你退一步,我進一步,你進一步,我退一步。

這樣的雙人舞一般要持續幾個小時,有的時候要持續好幾天。

跳舞的時間長短,完全取決於雙方看對眼的時間。

若看對眼了,雄性會從身體中排出精莢,一端黏在地上,一端懸空。

然後,雄性會把雌性拉過來,對準精莢懸空端,以便精子能順利進入雌性體內,完成整個過程。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整個過程非常浪漫,先進行一場曖昧的舞蹈,最後完成洞房花燭。

然而事實上,雌性並不這麼認為。在跳舞的過程中,它可能正在會遭受雄性的蟄刺。

科學家發現,很多種類的蠍子,都會在你儂我儂的時候蜇傷雌性伴侶。

它們的毒液一般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只會產生疼痛的防禦性刺傷,另一種是會引起生物效應的蛋白質毒液,會產生麻痺作用。

在整個交配過程中,雄性進攻產生的是疼痛性的毒素。

科學家猜測,主要目的是,讓雌性平靜下來,並接受雌性的求偶儀式。在跳舞的過程中,能完全受雄性的擺布,儘快完成交配。

但有的科學家認為這種毒素可能有令人興奮的作用,是為整個過程助興的。

愛的飛鏢

一些蝸牛也會採取類似的攻擊行為。

很多蝸牛是雌雄同體的,但若要產生下一代,還是要藉助其他蝸牛的幫助。

繁殖季節,兩隻蝸牛相遇,最先用觸角接觸,然後是頭,最後是身體。

此時的蝸牛,會向對方發射「戀矢」,試圖將精子注射到對方體內。

但由於雙方都有戀矢,誰也不想扮演雌性的角色,因此雙方會在「黏連」的過程中相互躲閃,而戀矢通常都是由碳酸鈣或幾丁質組成,就如同飛鏢一樣,扎在對方身上,扎得準還好,扎不準,就會給對方帶來傷害。

2015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飛鏢確實會給蝸牛帶來損傷,會降低蝸牛的壽命,以及未來生育後代的能力。

科學家認為,或許是因為飛鏢扎進體內,給蝸牛帶來了物理性損傷。

自私的愛

長相怪異的鴨嘴獸,可以說是非常自私的動物。

作為哺乳動物,有毒的不多,鴨嘴獸是其中一種。

雄性鴨嘴獸的後腳上有一個鋒利的刺,刺和有毒腺體相連,會分泌毒素,一旦被刺,雖不致命,但也會給人帶來劇痛。

然而,鴨嘴獸的毒素並不是為了捕獵而來,而是為了繁殖。

一方面是為了和其他雄性戰鬥,爭奪配偶;

另一方面是為了扎雌性,這樣的行為,是雄性自私的表現。

它希望交配帶來的痛苦和不愉快,讓雌性再也不想和其他雄性交配,以此來提高產下自己後代的機率。

相關焦點

  • 自然界中的動物為什麼大都在春天繁殖?
    春天是萬物復甦的季節,也是大多數動物繁殖的季節。那麼,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那就是大多數的動物為什麼選擇春天繁殖?而不是其他季節呢?下面我們就拿常見的魚兒來淺談一下,動物繁殖期的選擇問題。魚的繁殖期不同的魚類繁殖期也有較大的區別,即使同樣生活在大海中的魚類也會因為種類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同樣是海魚,大多數沙丁魚會在每年的5-6月份繁殖,魔鬼魚則是在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4月份繁殖,大馬哈魚的繁殖期大都集中在每年的8月-次年的1月份,我們常吃的藍點馬鮫(鮁魚)則是在每年的5-8月份繁殖
  • 為什麼明明開了「近光燈」,對方卻還在不停的閃燈,告訴你答案
    大家都知道遠光燈造成的傷害,在近距離開車的時候,除了慌慌張張把對面的司機的眼睛弄瞎之外,還容易發生事故,如果我們開車的時候,自己開的是遠光燈的話,會在中途讓對方注意燈閃爍,但是,也有朋友說,為什麼明明點了「近燈」,對方還繼續點著燈呢,告訴你答案首先部分車的車主的原車是滷素燈,之後換成了疝氣的前燈
  • 從科學的角度看,為什麼只有同一種動物才能繁殖?
    這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我們不妨開一下腦洞,姑且想像一些不同物種可以隨意繁殖後的場面,屆時,獅身人面的動物、美人魚、鳥人將會產生,山海經中的奇珍異獸也會遍布山林,甚至在人類生活的區域內,也有貓狗(貓和狗的後代)、牛羊(牛和羊的後代)、人X(某種動物的名字)等等,這些你想都不敢想的生物出現在地球上。
  • 為什麼傷害過人類的猛獸動物就必須被消滅?
    於是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傷害過人類的動物都必須要消滅呢?在2016年7月23日15時許,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東北虎園內就發生了這麼一起動物傷人事件。野生動物園中的野生動物,是指生存於自然狀態下,非人工馴養的各種哺乳動物、鳥類、爬行動物、兩棲動物、魚類、軟體動物、昆蟲及其他動物。
  • 天蠍明明是蛛形綱動物,為什麼也是海鮮三寶?
    眾所周知,蠍子是蛛形綱動物,常常生活在人們生活中不容易見到的地方,比如陰暗潮溼的泥土裡面。蠍子的生長、繁殖與外界的溼度有很密切的關係。這樣也算是和巨蟹和雙魚生活在類似的環境裡了。當然它們的生存也有著無與倫比的容錯性,比如沙漠裡的蠍子,在極端變化的環境中也能生存下去,這就使得天蠍對於各種環境適應能力很強。正如水相三星座的基本特點,天蠍座敏感,他們容易洞悉對方的心理,是天生的高手。
  • 熊貓明明是熊 為什麼要叫做熊貓?吃的還是竹子?
    可對於熊貓其實知道的並不多,為什麼明明是熊,要叫做貓?要和更像貓的小熊貓搶名字呢?▲「熊貓」這個名稱原本專屬於小熊貓熊貓明明是熊,不應該叫貓熊嗎,為什麼叫熊貓?所以北極熊也進化成陸地上最強大的食肉動物,咬合力比獅子老虎都要高。
  • 人類進化過程中丟失了「丁丁骨」,是退化還是新的繁殖策略?
    這是人類進化中的秘密,很多生物學家都追尋探討過這個問題,但都沒有得出令所有人信服的結論,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為何會丟失了「丁丁骨」?此前曾有兩位美國學者從另外的一個角度闡述了這個問題,他們這篇研究論文發表在《美國醫學遺傳學》雜誌上,大體意思是指亞當和夏娃的聖經故事中,用的並非是肋骨,而是亞當的「丁丁」骨,這也導致人類在進化過程中丟失了隱私部位的那根骨頭
  • 繁殖後代有兩種方式,為什麼高等動物只選擇有性繁殖呢?
    地球上的生物,一些是有性繁殖,一些是無性繁殖,還有一些是既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無性繁殖。無性繁殖是一種單個個體就可以繁殖下一代,這種繁殖往往存在於低等級動物中。比如一些草履蟲、海綿、水螅等等。這裡,我們就會想到植物的扦插,克隆羊多利。
  • 大多數動物都有繁殖季,為什麼人類沒有?
    趙忠祥渾厚的男中音配音聲中動物世界的繁殖季又到了,動物們都忙著在這個季節中完成重要的繁衍任務,這已經是動物世界的標準開場白,人類曾經也是動物世界的一員,但數百萬年的演化中似乎有一個非常關鍵特徵改變了,即大多數動物都有繁殖季,而人類似乎根本就沒有,甚至隨時都可以被挑起欲望!
  • 動物單性就能繁殖,為什麼人類卻要分男女?為什麼男女還不一樣?
    「男女有別或者男女授受不親」,說的就是我們人類中男女的差別,當然還有另一句話也非常不錯,「男女搭配,幹活不累」,這表示男女之間複雜的心理因素會讓很多事情變得更容易處理!當然這也是好事,但造物主是不是太麻煩了呢,自然界很多動物都可以孤雌生殖,為什麼人類卻要弄個男女出來?
  • 春天到了,又到了動物……動物的交配都是為了繁殖嗎?
    而且,它們沒有具體的繁殖季節,一年四季都在交配,不是在進行交配,就是在趕去交配的路上。因此,倭黑猩猩一度被認為是動物世界裡最為淫蕩的動物。但是,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得不承認:在性生活方面,倭黑猩猩是與人類最為相似的動物。除了人類以外,它們是唯一採用面對面交配姿勢,且會同時進行法式接吻的動物。倭黑猩猩為什麼這樣「淫蕩」呢?
  • 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流浪貓扎堆只是鬆散的取暖小分隊
    這個答案出來後有些朋友表示不理解,明明經常看到流浪貓們聚集在一起曬太陽、吃飯,還互相舔毛;家裡養了很多隻貓的也都挺和諧,感覺貓咪就是群居動物啊,為什麼說它不是?首先我們得了解一下什麼叫群居動物。群居動物又叫社會性群居動物,它們的特徵是:以群體為紐帶生活在一起,擁有群落首領,共同覓食、活動、遷徙,成員之間會在優先保全自己的情況下共同抵禦外敵,並且具有明顯的階級性。而獨居的野生動物會在繁殖期短暫地在一起,過了繁殖季節還是會各自單獨行動。為什麼貓科動物中只有獅子是群居動物呢?這其中有很多因素。
  • 在繁殖季節,獅子為什麼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看到這,很多人都很好奇,為什麼獅子要每天要交配那麼多次?它們是怎麼做到呢? 為什麼獅子每天要交配幾十次? 在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有繁殖季節,但獅子是個例外。
  • 無性繁殖如此簡單,為什麼動物還會選擇交配繁衍
    無性繁殖不涉及生殖細胞,不需要經過受精過程,直接由母體的一部分直接形成新個體的繁殖方式。無性繁殖在生物界中較普遍,有分裂繁殖、出芽繁殖、孢子繁殖、營養體繁殖等多種形式,但是在動物界比較罕見,一般都是出現在比較原始的原生動物和少部分節肢動物以及脊椎動物上。
  • 那麼多動物,為什麼偏偏是狗和人關係最親?
    人類和狗一直以來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親密關係,似乎有某種紐帶把這兩種動物聯繫在了一起。在所有動物中,我們會發現,狗是最能覺察我們的情感的,狗甚至可以通過觀察我們的表情來判斷我們是生氣還是高興。這個特點是很令人驚奇的,因為從人類誕生起,我們所接觸的那麼多動物中,有很多高智商動物(如靈長類),他們也能做很多讓我們驚嘆的行為,但是那麼多動物裡,只有狗最為獨特。
  • 為什麼要尊重動物權利?
    菲律賓《1998年動物保護法》的主旨是,為了「通過督導及管制一切作為商業對象或家庭寵物之目的而繁殖、保留、養護、治療或訓練動物之場所,以對菲律賓所有動物的福利進行保護及促進」。新加坡《畜鳥法》和香港《防止殘酷對待動物條例》中的「動物」概念都非常徹底,一個公民不能欺負一隻狗,同樣也不應惡意地殘害一隻蟲子。其理念就是所有動物都不應該受到虐待。  為什麼要尊重動物權利?
  • 含有劇毒的帝王蠍,它們是如何繁殖的?不怕毒到對方?
    人們喜愛帝王蠍把它當成寵物,主要是因為帝王蠍的毒性對人類的傷害並不大,而且帝王蠍的性格相對於其他品類的蠍子而言,還是比較溫順的。但是,帝王蠍的毒性對昆蟲傷害是極大的,許多的昆蟲一旦被帝王蠍的毒液沾上,便難逃死絕。目前的帝王蠍主要是以人工養殖的為主。帝王蠍是如何交配的?不怕毒到對方嗎?
  • 迴避型人格:明明很想戀愛,但有機會時心理又很抗拒,為什麼?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遇見到這樣的一種情況:明明很喜歡一個人,想盡一切辦法引起對方的注意,可是當對方真的對你有所回應或愛上了你時,卻變得很反感,並會迅速從這段關係中逃離。時常嘴上說我要談戀愛,但是當真正遇到了的時候卻情不自禁又對此產生抗拒。
  • 除了人類,自然界中還有沒有可以馴化動物的動物?
    那麼,螞蟻為什麼要如此照顧蚜蟲呢?正所謂「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螞蟻如此的殷勤也是有自己的目的的。蓄奴蟻被稱為螞蟻中的「戰鬥家族」,它們從來就是以侵略其他螞蟻為生的,具體有兩種體現:第一,蓄奴蟻群會入侵其他蟻巢,在殺光對方的兵蟻后,直接掠奪對方蟻巢中的卵和幼蟲,然後將這些卵和幼蟲帶回自己的巢穴。等到這些卵和幼蟲長成螞蟻后,這些螞蟻就會為蓄奴蟻所用。
  • 為什麼獅子交配時會咬對方的脖子,害怕它會跑掉嗎?
    當觀察動物世界時,許多人會看到,當獅子交配時,雄獅會咬住雌性的脖子,直到交配完成。那麼獅子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獅子交配自然界中,許多動物都有發情期,但獅子是個例外。如果獅子群中沒有6個月以下的幼崽,獅子會集體發火。科學家們還不知道為什麼獅子會進化出這樣一種機制。據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母獅集體發情有助於使後代的年齡保持一致,這樣一頭母獅可以照顧後代,其他獅子可以外出狩獵、捕食。正是因為這種機制,當其他雄獅成功挑戰獅子王時,它們不僅會趕走原來的獅子王,還會在種群6個月內殺死幼崽,迫使母獅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