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進入美國市場受阻 被疑有間諜嫌疑

2021-01-20 環球軍事

據美國《洛杉磯時報》、「商業內幕」網站等媒體7日報導,由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國土安全部、司法部官員組成的國安小組正在考慮向聯邦通信委員會發出「前所未有的」建議,以「情報間諜嫌疑」為由拒絕中國移動公司去年10月提出的在美國開展中美兩地長途電話業務、建設通信設施的申請。該小組認為,若允許中國移動進入美國市場,將使其「更容易對美國政府展開間諜活動,更容易竊取美國公司的智慧財產權」,但阻止發放執照有可能導致中國移動提起訴訟。《洛杉磯時報》稱,2002年和2003年,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獲準進入美國市場,「因為當時中國網絡間諜尚未被視為嚴重問題」,「現在的情況則不可同日而語」。《洛杉磯時報》的報導稱,由FBI、國土安全部和司法部等國家安全機構的官員組成的「電信小組」負責審核外國公司向美聯邦電信委員會提出的申請,他們可以建議聯邦電信委員會不要發放執照,也可以要求籤署附加協議滿足美方的安全要求。審核工作由司法部領導。報導引述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話稱,「電信組」正在爭議是否向中國移動發放執照,反對人士擔心,向中國移動頒發執照意味著允許其使用美國的基礎設施和網際網路,「美國電信運營商的電話和網絡數據便可以轉移到中國移動所擁有的網絡上,並讓中國更加輕易地竊取美國政府信息及美國公司的智慧財產權」。美國國土安全部前網絡安全高級官員西恩 麥克古爾克稱,中國移動進入美國市場「會令許多人感到擔憂。我們不知道信息會流向哪裡,也不知道會造成什麼影響。」但也有官員認為,阻止向中國移動發放執照有可能導致其提起訴訟。《洛杉磯時報》稱,美國政府分別在2002年和2003年向中國另外兩家國有公司———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發放了進入美國市場的執照,這兩家公司都在經營中美之間的電話和網際網路業務,且並沒有被要求籤署國家安全協議。「這使得電信組審核中國移動申請的工作變得複雜。」文章引述不具名的中國移動駐美國代表的話說,中國移動正在配合美國電信小組的調查,並希望通過籤署一項國家安全協議滿足美方的安全要求。「如同華為收購三葉公司被拒一樣,美國政府有理由對想要在美國本土運營的外國電信公司進行全面調查。只要這一過程能公平進行,就不應該被指責為貿易保護主義。但問題是,拒絕中國移動入美的決定是否基於可靠的證據,還是僅僅是出於懷疑、擔心或道聽途說。」美國科技博客「商業內幕」網站7日發文如此評論稱。文章稱,中國移動希望為美國客戶與中國之間的通信業務提供支持,從表面上看,這沒有什麼問題,其他競爭對手已經這樣做了。但美國政府,尤其是電信小組近年來對外國申請頗為嚴苛,迫使可疑的公司在獲批之前籤署極為詳細的國家安全協定。不過,該文章認為,如果被拒,中國移動可能不會提出上訴,「不管是中國移動,還是美國安全機構,都不希望披露自己手中掌握的數據」。美國政府對「中國網絡間諜」的疑神疑鬼正日益加重。近幾個月來,美國官員不斷渲染中國網絡間諜成為美國經濟和國家安全的嚴重威脅。據美國廣播公司8日報導,美國土安全部近日發布警告稱,過去半年,一個不明身份的黑客組織正在籌劃對美國油氣管控制系統進行「釣魚式攻擊」,並瞄準了該系統的一些美國公司和個人。國土安全部稱,不清楚是否有國外勢力試圖繪製美國油氣管道分布圖、抑或是黑客妄圖破壞美國油氣管,目前正同FBI合作確認攻擊源。文章同時暗示:「2011年12月被美國安全公司麥克阿菲公司披露的黑客攻擊美國油氣部門的行為來自中國。」

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美國官員詆毀華為有十年「間諜經驗」,還是無法提供證據
    【文/觀察者網 龍玥】在英國、德國與歐盟相繼允許或不反對華為參與5G建設之際,美國政府卻仍在不斷想方設法抗衡華為及再度詆毀華為。 據《華爾街日報》12日報導,美國官員表示,從2009年開始就注意到華為的「間諜活動」,並且(中國)執法部門為華為提供了「後門」。
  • 美國使領館(×) ,CIA間諜窩(√)
    按照近幾天事情的發展看,有網友說,《是,首相》真的是「人類著名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美國務卿蓬佩奧的說法是,美方關閉中國駐休斯敦總領館是針對中方多年來開展商業間諜活動、偷竊美智慧財產權、幹涉美國內政的回應,目的是「保護美智慧財產權和美民眾私人信息」。
  • 美國警察為中國當「間諜」?中方回應
    紐約一警察被指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汪文斌:有關指控純屬捏造,完全是欲加之罪。22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來自法新社的記者提問稱,美國媒體報導,有一個在紐約的藏族警察涉嫌為中方進行間諜活動,從藏族同胞身上獲取信息,對此有何評論?據美國媒體報導,紐約市名為白馬達傑·昂旺的警察星期一(9月21日)被捕,他被控充當中國政府的代理人,刺探當地藏人的情況。
  • 三名德國人被疑是「中國間諜」,曝光時機尤為敏感……
    多家德國媒體16日報導稱,三名德國人被懷疑「為中國從事間諜活動」遭到調查,其中一人是德國前駐歐盟外交官,另外兩人是一家知名德國遊說公司的職員。他們涉嫌向中國「中間人」提供包括商業情報在內的敏感信息。「德國之聲」稱,德國聯邦檢察院發言人15日證實對3名嫌疑人進行了調查,但未透露細節。
  • 素材:間諜與間諜手段 都有哪些?
    工具日常化 特製工具並非必備  電影《007》中虛構的人物詹姆斯•邦德使用如手錶炸彈那樣的特製工具,而遭美方逮捕的多名俄羅斯間諜利用一些日常用品執行「接頭」、傳遞信息等間諜任務。手提電腦、無線網絡、移動存儲設備、預付話費手機等是俄羅斯間諜常用的工具。  無線「接頭」。
  • 媒體剛剛曝光一則大新聞,30名美國間諜被中國一窩端_手機...
    8月18日,據環球時報援引「美國之音」報導稱,美國情報界多個消息源證實,中央情報局(CIA)提供給在中國的間諜及其上線使用的一個以網絡為基礎的聯絡通信系統,疑遭中國國安部門破解,導致至少30名美國間諜被準確地剷除。  獲取中國情報,是美國遏制中國的一個重要表現。表面看,美國30名間諜被中國一窩端,但實際上,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 美國成立UFO調查組 實際是針對「中國間諜行為」?
    【環球時報記者 郭媛丹】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5日報導稱,美國五角大樓當地時間14日宣布,將成立一個專門研究不明飛行物的特別工作組(UAPTF),負責調查不明飛行物(UFO)。該單位的任務是「發現和分析這些現象對美國國家安全可能構成的潛在威脅」。有媒體稱,美方此舉實際上是為了針對「中國的間諜行為」。
  • 印媒聲稱抓到中國「鴿子間諜」 只因其佩戴中文標籤
    古代有飛鴿傳書,現代有「飛鴿間諜」?據海外網報導,當地時間5月21日,有印度民眾抓到一隻鴿子,僅僅因為它佩戴的標籤印有中文數字,就腦洞大開,聲稱抓到了疑似來自中國的「間諜鴿子」。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導,21日,中印邊界「阿魯納恰爾邦」(即中國藏南地區)的村民抓到一隻鴿子,這隻鴿子配戴了中文標籤,這一發現在當地引起了「警覺」。
  • 聯邦快遞是間諜公司嗎?
    聯邦快遞是間諜公司嗎?近日國外有媒體報導稱,美國聯邦快遞公司將中國華為公司從日本遞出的包裹錯誤轉送至美國,並攔截華為公司原計劃從越南發往香港和新加坡公司的包裹。聯邦快遞作為一家大型跨國企業,應當視商譽為生命。此次,聯邦快遞卻選擇了背棄了客戶的信任。將華為公司從不同國家地點發出的包裹錯誤轉寄,這種無恥的行徑,讓人懷疑這是一家美國間諜公司。
  • ...中國消費者|中國市場|superdry|space nk|美國_科技|優衣庫|...
    進入2020年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使一些品牌在運營上雪上加霜,供應鏈受阻,銷售業績下滑等等問題接連出現,部分品牌被迫縮減業務退出中國市場,除去自身經營困境,今年突發的疫情可能是壓垮它們的最後一根稻草。
  • 華裔間諜陳文英案內幕:美國渲染「中國威脅」
    作者: 南方周末記者 孫亞菲 賈怡  沒有人會想到,「9·11」以後華人卻成了美國監控的重點。在過去兩年中,「中國間諜的威脅」被不斷地追捧、放大。儘管轟動一時的李文和與陳文英兩案無一不折射出「偏見」二字,但偏見似乎正愈演愈烈。
  • 中東「間諜之王」被炸身亡,美一石多鳥,在石油市場賺得盆滿缽滿
    1月3日,素有「中東間諜之王」之稱的伊朗傳奇少將蘇萊馬尼被炸身亡,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發言人稱,這是美國以色列聯合發起的「斬首行動」,他們必須要為此付出代價。
  • 美國炮製中國航天間諜 華裔科學家舒泉聲被逮捕
    就在全球華人為中國神七上天而歡慶之時,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傳出一條「中國航天間諜被捕」的消息。當地時間9月24日清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在維吉尼亞州的諾福克逮捕了美國愛瑪科(AMAC)國際有限公司總裁、華裔科學家舒泉聲。
  • 美國間諜衛星剛上天 中國北鬥緊隨發射
    美國間諜衛星剛上天中國北鬥緊隨發射 2016-06-15 07:52
  • 中國多地通報間諜案 境外間諜機構用網際網路勾聯
    記者20日從官方獲得證實,湖南破獲兩起與境外間諜情報機關進行勾聯和出賣情報的重大案件。  湖南的情況並非個案,近一段時間以來,中國多地都公布了間諜案破獲情況,其中,網際網路已成為相關間諜活動的突出渠道。  據湖南省國家安全機關通報,詹某某通過網際網路向社會發布求助信,並公開其政府工作人員、退伍軍人身份。
  • 美國又發射一顆間諜衛星,參數高度保密,是為監視中國?
    當地時間12月19日,美國SpaceX公司在甘迺迪航天中心成功發射一枚獵鷹九號火箭,這是該公司今年第26次火箭發射任務,創全年發射次數新紀錄。據悉,火箭上搭載了美國國家偵察辦公室(NRO)的秘密間諜衛星,這顆衛星代號NROL-108。
  • 疑為俄羅斯「間諜」?
    除了部署有俄軍現役唯一的一艘航母之外,多個型號的攻擊核潛艇和戰略核潛艇也都部署在科拉半島附近。因此,這裡成為俄羅斯戰略打擊力量最為集中的區域,俄羅斯自然是重兵把守。從挪威空軍在空中拍攝的視頻可以看到,與北約戰機頻頻對峙的就是具備核打擊能力的俄軍圖-160戰略轟炸機。
  • FBI局長指責中國:FBI頭號任務是「抓中國間諜」
    人們很難想像這般充滿惡意卻又毫無根據的話出自一名美國高官之口,更令人驚訝的是,近來有不少高官都一再蹭「防中國間諜」的熱點,煽動美國民眾對中國的警惕對立情緒。「美國目前所做的一切,正在破壞中美關係未來的穩定和健康發展」,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樊吉社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
  • 中情局密碼間諜行動的曝光,讓我們以新的視角看待美國制裁華為
    通過密碼公司,美國收集了多少情報?正如《今日俄羅斯》報導的那樣:「在整個20世紀80年代,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分析的所有政府傳輸數據中,約有40%是通過加密設備傳輸的。」據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利用瑞士加密公司,對數十個國家進行了長達數十年的間諜活動。
  • 俄軍用衛星靠近美國絕密「鎖眼」間諜衛星,美國高度警惕
    11間諜衛星。俄羅斯在軌道上有許多所謂的「太空裝置檢查員」,美國政府和其他國家警告這些俄羅斯衛星可能會被用來搜集其他衛星的情報,或被用作「殺手衛星」來摧毀那些目標。湯普森在推特上說:「相對軌道實際上設計得非常巧妙,當兩顆衛星首次進入太陽光時,Cosmos2542可以觀測KH11的一側,而當它們進入陰影時,它已經遷移到了另一側。」所以俄羅斯衛星有機會觀測到USA245的兩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