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研究,一生有2個智力「黃金期」,家有學齡前孩子不要錯過

2020-12-04 漫風說教育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基曾說:

「兒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是說孩子的邏輯思維和智力的發展,都有賴於他們和情境間的作用關係。

通俗點說,孩子只有通過操作、觀察的場景實踐活動,才能促進左右腦發展,將知識內化,促進學習能力的提高。

比如孩子們喜歡玩的「過家家」,其實就是通過角色扮演的場景模仿和再現,模擬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係,為孩子未來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大腦科學的研究表明,人的一生有2個重要的智力發育階段。6歲之前和青春期階段。

而處於2-6歲腦細胞發育關鍵期的孩子,如果能在父母引導下培養認知能力,效果肯定事半功倍。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各種客觀條件的限制,孩子沒辦法觀察每一個生活場景,更談不上去探索、去學習。

有此困惑的父母,不妨帶著孩子玩一玩這本《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書》

這本書就是通過5個「醜萌」的小動物,在18個主題認知場景中的100多種互動,讓孩子能夠身臨其境,就能了解到關於動物、生活、職業、昆蟲、食物、服飾、運動用品和學習工具等的通識知識。

讓孩子更直觀、更準確的了解科普知識,在「學中玩」。

培養觀察力、專注力

觀察力和關注力是一切認知能力的基礎。觀察力強,注意力集中的孩子,想像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都會比別人高出一大截,做任何事都會得心應手。

法國著名文學家莫泊桑,就有著很強的觀察力和關注力,這與他的老師文豪福樓拜的引導是分不開的。在莫泊桑拜師之初,福樓拜就要求他到馬車站觀察馬匹,並用簡練的一句話,描述某匹馬和其他馬的不同。

時間長了,莫泊桑的觀察力「入木三分」,文字描繪的人物也栩栩如生,讓人讀來充滿畫面感。

並非每個孩子,都能碰到福樓拜這樣的名師。所以家長真得要從小就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關注力。

《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書》中,就無時無刻不在訓練孩子觀察力和專注力。

比如讓孩子補齊空白處狗狗的身體,或是左右對比,畫出缺失的小皮球。

本來枯燥的觀察力養成過程,因為有了小動物和具體場景,可以有效激發孩子的興趣,完成各項練習。

培養數感

記得小時候上學,就經常有老師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全天下。雖然現在隨著國家對「大語文」的重視不斷加深,這個說法很少有人提起。但是不可否認,一個數學學得好的孩子,肯定具有超強的歸納驗算能力和空間想像力,這在智能時代是不可忽視的優勢。

知名華裔數學家羅博深教授層表示:

「想讓孩子學好數學,就要給他做好數學啟蒙。」

根據蒙臺梭利的兒童敏感期理論,2-6歲正好是兒童的數學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幼兒,會對數學產生強烈的興趣。家長正確引導,肯定會對他們未來的求學之路打下堅實基礎。

但是有很多家長,包括我自己,其實對數學啟蒙是一竅不通的。

多大的孩子,可以開始數學啟蒙?孩子會從1數到100,就能學好數學嗎?

別慌,這本《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書》也考慮到了這一點,而且訓練過程是循序漸進的。

比如讓孩子圈出兩棵樹上不同的8隻蟲蟲,孩子如果答對了,就會提升難度到15隻……

也許你會說,這也太小兒科了,就這樣跟著做,就能提高數學成績嗎?

這樣想就太狹隘了。

培養學齡前孩子數感的目的,不是真的為了做題而做題,而是要讓他們愛上數學,有強烈的意願去學習數學。

畢竟,只有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寫在最後:

市面上林林總總培養認知能力的書,不在少數。但是這本《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書》真正打動我的地方,是它的「用心」。

作者阿爾諾·布託,是英國作家、插畫家和動畫師,曾在法國高等實用美術與工藝學院、戈布蘭動畫學院學習多媒體和平面設計。所以他的筆下,沒有大人所謂的高高在上的說教育灌輸,而是用平等的態度,給孩子描繪一個個豐富多彩的場景。

不僅如此,這本書還配套了專門的「多元智能情景認知遊戲手冊」,包含中英雙語的規範表達,掌握不同場景的核心詞彙,為幼升小的孩子學會「看圖說話」,流利說英語,都打下了先天優勢

美國當代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傑斯認為,要使學習具有意義,就要讓整個人投入學習活動,而不能讓學習活動成為只是「頸部以上發生的學習"。

這本書的出現,就是讓2-6歲的孩子,全情投入學習活動,讓他們收穫知識的同時,也得到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家有學齡前孩子的你,不要錯過哦~

相關焦點

  • 哈佛心理學教授:孩子一生中有2次提升智力的機會,並不是初中
    在教育孩子上,多數家長是「初生牛犢不怕虎」,都想要用獨家秘訣培育出聰明的孩子,期望孩子能夠「長江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強」。有的家長卻不抱多大的心思,知道孩子智力高低和遺傳有關,於是採取「放養式」帶娃。無論你是哪種派別的父母,在開發孩子智力上,都不要有過大的期望值以及灰心。
  • 哈佛大學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的「黃金7年」,很多家長還不知道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家長為了讓孩子拔得頭籌,對孩子的教育可以說是越來越重視了,通過家庭支出的佔比圖,我們可以發現,在我國絕大多數家庭中,教育的佔比都在20%以上,對學齡前孩子的教育支出甚至比小學到高中的支出還要高出5%,和大學高昂的學費,以及生活費相比,也僅僅只差了3%,由此可見,家長對於兒童學齡前的教育有多麼重視。
  • 學齡前兒童有以下三個特質,那麼恭喜了,您的孩子智商很高
    武漢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的學生兩年前做過一個調查,主要是了解現在的家長最關心孩子生長發育的哪些問題,其中「孩子的身高」和「孩子的智商」這兩項排在前兩位。可見有特別多的家長非常的關注自己孩子到底聰不聰明。因此最近幾年帶孩子做一個IQ測試成為很多父母的選擇。
  • 10歲前有3次智力增長「黃金期」,父母別錯過,7歲前最好抓住一次
    不過其實家長如果注意到的話,為時不晚,孩子在10歲前有3次智力增長"黃金期",父母別錯過,7歲前最好抓住一次。孩子十歲前有哪三次智力增長黃金期?第一次:0到3歲孩子的智商在這個階段會有顯著的提升,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會嘗試去翻身或者試圖站立,而這些努力都會提升孩子的肢體協調能力,而影響我們肢體動作的小腦,也會因此受到刺激,促進孩子的腦力發育。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一生有3次大腦發育高峰期,提升智商別錯過
    寶寶生下來後,他們一生有3個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分別是6個月-3歲,3歲-6歲,7歲-10歲。就是說,在孩子10歲前,作為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大腦受到更多外界的"刺激",寶寶頭腦高速運轉,思維能力更強,也就會變變得更加聰明。6個月-3歲:寶寶第一個大腦發育高峰期新生兒的大腦重量大約300克左右,是成人腦重量的四分之一。
  • 哈佛研究表明:孩子一生有3次發腦發育高峰期,父母要抓住
    曾經哈佛大學研究的兒童心理學教授理察曾經研究發現:寶寶黃金大腦發育期內,父母要鍛鍊寶寶的一些技能,並正確引導和教育寶寶的心理和身體的成長,才能夠讓孩子的大腦受到更多的外界刺激,由此頭腦發育會高速運轉、思維能力更強,從而變得更聰明。
  • 哈佛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一生只有3次,錯過了很可惜
    了解孩子腦功能響應發展任務的需求孩子在早期的能力,並不是憑空發展出來的,孩子能力發展的根本基礎是大腦的發育,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開始,他們的大腦便開始了高速的發展。從寶寶剛出生的階段開始,一直到大約18個月時,寶寶的大腦每秒鐘有約700個新的神經聯結產生,而這種快速的發展變化,在成人階段是不存在的。
  • 右腦發達的孩子更聰明?抓住「右腦黃金期」,寶寶想不聰明都難
    婷婷結婚後順利生了個兒子,孩子出生後,表妹就馬上辭去了工作,準備親手輔導出一個"清北高材生"。為了提高孩子的智商,孩子還不到三歲婷婷就已經教寶寶認字了。我有好幾次去她家看外甥的時候,都發現婷婷在給孩子播放英文視頻,估計是想培養出個"雙語人才"。為了讓孩子超過同齡人,剛滿三歲,婷婷就把他送到了學費很高的國際幼兒園。
  • 孩子大腦開發的「黃金期」,這3個方法,家長們不要錯過
    科學家研究表明3-6歲是孩子右腦發育的黃金期,右腦的記憶能力可是左腦的100倍,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右腦開發。人的大腦分為左右兩部分左腦理性-邏輯:主要負責語言,數學、文學、推理、分析。右腦感性-圖像:主要負責情感,音樂、韻律、想像、創造。
  • 日本腦科學家研究:7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方法,有效開發智力
    所以這時發展孩子的大腦本能最有效果。在孩子3~7歲的階段,就可以逐步的培養孩子腦部智力了。智力不是一成不變的,有很強的可塑性。如果家長能夠開發好孩子的智力,將來的成就一定是非常可觀的。因此這幾個階段是鍛鍊大腦潛能的轉折點,孩子將來能否有出息,關鍵時期要抓好。一、10個開發兒童大腦潛能的方法1.保持充足的睡眠擁有好的睡眠是保證大腦發育的基本。
  • 閱讀能讓孩子變聰明嗎?腦科學:科學閱讀重塑孩子大腦,提升智力
    閱讀,促進大腦發展眾所周知,腦部是我們人類一切智力的來源,如果能夠開發腦部、重塑大腦,那對於智力方面的提升會有很大的幫助。大腦是越用越靈活的,並且腦部具有無限的能動性,因此在孩子出生以後,家長應該通過教育、學習等手段去開發鍛鍊孩子的大腦。那麼怎樣才能鍛鍊孩子的大腦呢?最為有效的方式,就是通過閱讀。
  • 孩子一生,有3次「變聰明」機會,是有科學依據的,錯過影響學習
    這個階段父母抓住機會,選對方法,有助於孩子發展更加完善!在這些發展中,3歲前大腦發育達到50%,到了6歲孩子智力發育達到70%-80%。想要自家的孩子更聰明,就要抓住這重要的六年。讓大腦發育的好方法就是刺激孩子大腦發育,產生新的突觸,突觸越多孩子越聰明。
  • 日本腦力研究:8個開發兒童大腦潛能的方法,有效開發「智力腦」
    日本腦力開發權威林成之博士經過多年研究,總結出了8個鍛鍊孩子大腦潛能的方法,方便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激發寶寶大腦潛能,這能有效地提升寶寶的各項能力,幫助寶寶開發聰明的「智力腦」!大家應該很好奇吧,左右腦倒是聽過,「智力腦」是什麼?在《給孩子的未來腦計劃》當中就有提到過智力腦!
  • 錯過0-6歲成長關鍵期,真會影響孩子一生發展嗎?
    成人的腦大約有一千億個神經元,神經元由一個細胞本體(cell body,裡面含有細胞核)、數千個樹狀突(dendrite),以及一個軸突(axon)構成,軸突的外圍覆蓋著髓鞘。樹狀突負責接收來自其他細胞的訊息,而軸突負責傳送訊息到其他細胞。每個軸突和樹狀突交接的地方有一個很小的間隙,這個小空隙叫做突觸(synapse)。
  • 6個方法科學開發寶寶右腦,家長堅持做,輕鬆提升孩子智力
    一直以來,關於人類左右腦的研究爭論就沒有停下過,曾經有科學家將人的大腦分為了「左腦」和「右腦」,左腦被稱為文學腦,主要負責人的邏輯思維、語言能力、推理能力等等;右腦則被稱為「圖像腦」,主要負責人的記憶力、情感、想像力、創造力等等。
  • 提升孩子腦容量的「黃金期」,很多家長明白過來之後,大多已錯過
    提升孩子腦容量的「黃金期」,很多家長明白過來之後,大多已錯過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聰明一點,因此也讓很多商人發現了商機,推出各種補腦「神藥」。商人總是那麼聰明,你想要啥,他們都能給滿足您的要求。現實是,通過吃保健品變得聰明的孩子不見有,因為吃了一些保健品或營養品,而導致發育畸形的新聞卻常有耳聞。有研究表明,人體的腦細胞中,蛋白質含量佔到35%,是蛋白質成分最高的細胞。所以人們就想通過補充些蛋白質,從而促進腦細胞的生成,這真的有效果嗎?
  • 全智嘉詮釋腦磷脂群營養基石 科學兒童腦營養用實力說話
    原標題:全智嘉詮釋腦磷脂群營養基石 科學兒童腦營養用實力說話 什麼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呢?從兒童成長發育規律分析,在孩子三歲前,其大腦發育正處於一個黃金時期,孩子的營養物質必須「到位」,這樣才能促進孩子大腦的全面發展,為孩子的未來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 學齡前數學啟蒙究竟學什麼?詳細小結+20套繪本書單,寓教於樂
    >那麼,依照皮亞傑的這一認知發展理論,學齡前更應當是以具體的實物玩教具和形象生動的故事示例,幫助孩子形象地認知,在孩子嘗試計算的時候,運用實際的道具來輔助孩子理解數量關係,例如:不要阻礙孩子在此時用掰手指的方式理解數量關係計算加減。
  • 每天睡前做這3件事,幫助孩子開發右腦,孩子每天聰明一點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大腦分左右腦,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右腦發達,那麼這個人在今後的生活中就越有可能取得較大的成就,人們的智力水平也多取決於右腦的開發。在0~7歲時的孩童,多以右腦活動為主,而7歲之後我們就開始以左腦活動為主了。因此,右腦活躍的時間就是在0~7歲之間,如果可以把右腦的潛能開發出來,那對於孩子未來的發展是有很多好處的。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文能力?課外書是「法寶」!
    但是,再好的教育條件,也沒能使她們恢復「人性」,原因就是錯過了學習的關鍵期。腦科學家研究發現,自然界的所有動物,包括人,在大腦發育的過程中,都有一個發育計劃時間表:在哪一個階段哪些技能先發育,哪些技能後發育。如果家長抓住了這個大腦發育時間表,在孩子哪些大腦技能正在發育的高峰期,對孩子適時實施教育,則效果就要好得多。反之,錯過了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再對孩子實施教育,效果就要差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