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孩子腦容量的「黃金期」,很多家長明白過來之後,大多已錯過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變得聰明一點,因此也讓很多商人發現了商機,推出各種補腦「神藥」。商人總是那麼聰明,你想要啥,他們都能給滿足您的要求。現實是,通過吃保健品變得聰明的孩子不見有,因為吃了一些保健品或營養品,而導致發育畸形的新聞卻常有耳聞。
有研究表明,人體的腦細胞中,蛋白質含量佔到35%,是蛋白質成分最高的細胞。所以人們就想通過補充些蛋白質,從而促進腦細胞的生成,這真的有效果嗎?
提升孩子腦容量的「黃金期」
有研究表明,人體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是在孕中期一直持續到出生後1周歲。一周歲以後,腦細胞的數量以及與成年人非常接近。也就是說,人體的腦細胞在一周歲以後不會再出現較大增長,所以吃補腦「神藥」來提高腦容量,或是一廂情願的想法而已。
從孕中期開始,大腦開始發育,腦細胞迅速增長,因此這個時候需要更多的蛋白質,當然其他營養素也是不可缺乏的。由於這個時候胎兒的營養全部依賴於母體,所以,孕媽媽們需要及時補充營養,注意補充些高蛋白,高鈣等食物。出生之後,一周歲以內要堅持母乳,這樣可以更好地給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
寶寶一周歲以後,腦細胞在數量上變化不大,開始偏向於邏輯思維的方向發展,比如寶寶吃手指頭,發現什麼都喜歡往嘴裡塞,其實這都是孩子在認識食物,思考問題的表現。所以,提升孩子腦細胞的黃金期是寶寶出生前後的這段時間,然而很多家長沒有這個意識,等到寶寶上學才開始重視。
學習「奧數」可以讓寶寶更聰明?
很多家長喜歡讓自己孩子學些奧數,以為這樣可以讓孩子更聰明些,其實我並不這麼認為。「奧數」或者其他一些智力遊戲,只是一些比較複雜的問題,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其實只是學習解決問題的一些方法,事實表明,一些智力遊戲,或者是奧數思維模式對我們的現實生活沒有具體的指導意義。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是,原本大腦比較靈活的孩子,在接受這些方法的時候要快些。所以,應該是說聰明的孩子接受奧數知識更容易,而並非奧數讓這些孩子更聰明。相反,學習「奧數」一方面非常枯燥,容易讓孩子產生疲憊,甚至是厭惡的心理,不利於孩子長期的發展。
前不久聽過浙江大學教授鄭強老師(喜歡別人叫他「強哥」)的一些講座視頻。他說:「外國小孩子小,在上大學以前就是玩,進入大學以後,什麼都玩過了,都不好玩了,於是就開始研究學習。而我們的孩子從小的時候就猛學習,甩他們幾條街,進入大學以後就不學了,因為學累了。所以到現在,諾貝爾獎我們一個沒有。」這段話雖然頗有爭議,但是確實代表了一種普遍的現象。
>
美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得出結果,常參加運動鍛鍊的人,在智力和反應方面明顯高於未參加鍛鍊(或極少參加運動)的同齡人。因為大腦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來源於糖,而大腦本身儲備糖極少。食物是血糖的供給源,運動能使人食慾大增,消化功能增強,促進食物中澱粉轉化為葡萄糖,再吸收到血液中變成血糖,以源源不斷地供應給腦神經細胞的需要。
大腦需要氧氣和其他營養物質。血管硬化導致血液循環障礙,既是造成中風和冠心病的直接原因,也是造成大腦功能失調、思維及記憶減退的重要因素。運動還會促使大腦本身釋放腦啡肽等有益的生化物質。
實驗還表明,通過運動後,腦組織中的核糖核酸會增加10%~12%,核糖核酸能促進腦垂體分泌神經激素,對促進人的思維和智力大有益處。運動能改善不良情緒,使人精神歡愉。
通過運動能有效預防和治療神經緊張、失眠、煩躁及憂鬱等神經性不良症,這些疾病(或不良情緒)最易產生思維不靈、注意力減退和反應遲鈍。所以,有人稱運動是很好的「神經安定劑」,它使人心理更健康、頭腦更聰明。
當然,運動也可以鍛鍊身體,使得我們的肌肉更發達,骨骼更加健壯,肢體協調能力,敏捷度、人體免疫力等各個方面都會大大提升。所以,少讓孩子刷幾道奧數題,多讓孩子去運動,培養一些運動方面的興趣愛好,無論是對孩子的身體還是智力、社交的能力等方面都是非常有好處的。不知道您對此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