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NASH臨床數據顯示ASC40顯著降低肝臟脂肪含量

2021-01-09 健康一線視頻網

歌禮製藥有限公司今日宣布,其合作夥伴Sagimet Biosciences(更名前為3-V Biosciences)今日公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簡稱NASH)候選藥物TVB-2640(歌禮代號:ASC40)的二期臨床(FASCINATE-1)數據,給藥方式為口服、每日一次。初步數據顯示,ASC40(TVB-2640)顯著降低了肝臟脂肪含量(該試驗的主要療效終點),在50mg劑量組中應答率為61%。另外,受試者還表現出肝功能和纖維化指標的改善。歌禮通過其子公司擁有在大中華區開發、製造和商業化ASC40(TVB-2640)及相關化合物的獨家權益。在籤署獨家開發協議的同期,Sagimet Biosciences完成由歌禮通過其子公司領投、新投資者和現有投資者跟投的E輪融資並募得2,500萬美元。

在這項隨機、安慰劑對照的二期臨床研究(FASCINATE-1)中,臨床研究人員評估了TVB-2640在99名美國NASH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每天給藥一次,持續給藥12周。入試者基線滿足肝臟脂肪含量大於等於8%(由MRI-PDFF測定),且伴有肝纖維化F1-F3。該研究表明,在50 mg劑量組中,肝臟脂肪含量相對減少28.2%,而在安慰劑組中,肝臟脂肪含量相對增加4.5%。經過給藥12周後,TVB-2640也顯著降低了谷丙轉氨酶(ALT)達20.4%,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holesterol)達7.6%。這些指標的下降表明肝功能和代謝水平得到改善。

TVB-2640表現出了良好的耐受性,良性不良事件主要為1級事件,無嚴重不良事件發生。

在中國開展的50 mg劑量臨床試驗的NASH患者篩選已經開始,擬入組25-30人。

歌禮還有另外兩款內部開發的NASH候選藥物。ASC41是一款高活性、具選擇性的甲狀腺激素β受體(THR-beta)激動劑,其臨床試驗申請已獲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該項研究將以歌禮專有技術研發的口服片劑給藥,預計將在2020年年底前獲得一期臨床研究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和初步療效(LDL-C)研究的頂線數據(topline results)。ASC42是針對另外一個靶點的處於pre-IND階段的NASH候選藥物。歌禮在NASH領域布局的這3款候選藥物處於不同開發階段,可以單獨使用或聯合使用,使得歌禮具有國際競爭力。(原文有刪減)

相關焦點

  • ...公司肝臟選擇性藥物VK2809 II期臨床顯著降低LDL-C和肝臟脂肪含量
    2018年11月14日訊 /生物谷BIOON/ --Viking Therapeutics是一家臨床階段的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開發治療新陳代謝和內分泌疾病的新療法。近日,該公司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第69屆美國肝病研究學會年會(AASLD)上公布了新型肝臟選擇性甲狀腺受體β激動劑VK2809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II期臨床的數據。
  • 2019國際肝臟大會研究進展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那些身材看似很fit,但肝臟脂肪含量超過5%的人。但普通脂肪肝並不可怕,通過改善飲食和加強鍛鍊就能緩解,特別是減肥。體重降低5%-10%就能使肝臟脂肪含量基本恢復正常水平。脂肪肝分為酒精性的和非酒精性的。喝酒傷肝,這我們都知道,但這不是我們討論的重點。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則是由飲食等生活習慣引起的。
  • 「共生」改變脂肪肝患者糞便微生物群,但不改變肝臟脂肪纖維化
    意向處理分析Intention to Treat (ITT) Analysis 表3展示了基線水平和實驗結束時的主要數據以及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在合生元幹預組,肝臟脂肪減少4% (p=0.08),Bifidobacterium顯著增加(p<0.001)。合生元對肝臟脂肪減少沒有顯著的作用。
  • 甘萊製藥遞交NASH新藥ASC42美國臨床試驗申請
    醫藥健聞2020年9月14日訊,甘萊製藥有限公司宣布已向美國FDA遞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候選藥物ASC42的臨床試驗申請(IND)。在兩個NASH動物模型中,ASC42表現出對肝脂肪變性、炎症和纖維化的顯著改善。 甘萊製藥在其NASH管線中還有兩個處於臨床階段的候選藥物,分別為ASC40和ASC41。ASC42可單獨使用,或與ASC40或ASC41聯合使用。 ASC40是一種口服脂肪酸合成酶(FASN)抑制劑。
  • 甘萊製藥FXR激動劑ASC42獲批開展NASH適應症美國臨床試驗
    億歐大健康10月12日訊,今日,歌禮製藥全資子公司甘萊製藥有限公司宣布其用於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候選藥物ASC42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開展臨床試驗
  • 磁共振成像技術量化評估脂肪含量的研究進展
    脂肪沉積多為良性病變,組織細胞發生脂肪變性時早期進行幹預、治療尚能發生逆轉,隨訪觀測脂肪含量(Fat content,FC)對臨床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Vuppalanchi等研究結果表明1H-MRS測得的FC與脂肪肝組織學分級、肝臟甘油三酯含量具有顯著相關性,相關係數分別為0.61、0.63,證實1H-MRS能夠直接反應肝內FC。
  • Intercept公司奧貝膽酸3期試驗達終點 首款NASH新藥有望誕生
    今日,業內傳來重磅新聞:Intercept公司宣布,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在研新藥奧貝膽酸(obeticholic acid,OCA)在一項3期試驗中達到主要終點,顯著改善肝臟纖維化。這有望帶來第一款治療NASH的新藥!
  • 饒慧瑛:跟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試驗-藥物分類
    在高脂飲食動物模型中,Aramchol能顯著降低肝脂肪含量。體外實驗顯示,Aramchol能夠抑制70%~83%的脂肪酸合成限速酶的活性,從而增加脂肪酸合成,減少甘油三酯和脂肪酸酯在肝內的儲存。一些Meta分析結果顯示了該藥物對NASH患者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 包括能降低血清ALT水平, 改善肝脂肪含量及纖維化。由於此類藥物具有減重效果, 故其極有望用於NASH和代謝症候群的治療。
  • 諾華泛胱天蛋白酶抑制劑NASH二期臨床失敗
    新聞事件今天諾華在NASH領域的合作夥伴Conatus宣布其泛胱天蛋白酶抑制劑emricasan在一個NASH二期臨床失敗。這個叫做ENCORE-PH的二期臨床招募263位NASH肝硬化患者,其中多數(76%)是相對較輕的代償性肝硬化患者、其餘24%為早期代償不全肝硬化。
  • 靶向能量代謝 NASH創新療法2b期臨床結果積極
    近日,Cirius Therapeutics公司宣布,其主要候選藥物MSDC-0602K,在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的2b期試驗EMMINENCE中,顯著改善患者的肝臟酶水平該試驗的積極結果將支持MSDC-0602K進入3期臨床階段,其詳細試驗數據將在今年的肝臟會議(The Liver Meeting)上公布。在全球範圍內,有超過一億的人口已成為NASH患者,並預計將於2030年突破3.5億。作為代謝性炎症的一種,其產生與肥胖、糖尿病和血脂代謝異常等因素密切相關。NASH的特徵是脂肪在肝臟中積聚,並發生炎症和纖維化,進一步導致肝硬化和肝功能受損。
  • 基於Dixon的脂肪抑制技術及其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T1值和T2值,在T1及T2加權圖上均呈現高信號,較高的脂肪信號降低圖像對比以及T1增強掃描效果,脂肪高信號也使得呼吸等運動偽影更為明顯,此外,還會造成水脂交界面上的嚴重化學位移偽影,從而降低圖像質量和病變檢出率。
  • B肝C肝新藥進展,丙通沙完成兩個年齡段試驗,GS-9688臨床二期
    B肝C肝新藥進展,丙通沙完成兩個年齡段試驗,GS-9688臨床二期目前,吉利德科學在研新藥已經完成二期臨床,但是GS-9688對人體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還未證實,吉利德科學公布該在研化合物,還未獲得FDA或其他監管機構批准。
  • 原創 | PPAR激動劑NASH受阻
    PPAR是一類表達廣泛、功能繁多核受體,雖然與脂肪和糖代謝關係密切但每個亞型都控制大量功能不同基因,生物過程非常複雜。而小分子激動劑雖然可以與這些受體的個別或所有亞型結合併激活這些受體,但這些小分子工具化合物的選擇性通常不如基因學工具、難以可靠研究目標靶點的生物學功能。
  • 膳食果糖通過微生物來源的醋酸鹽促進肝臟脂肪生成
    膳食果糖通過微生物來源的醋酸鹽促進肝臟脂肪生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24 15:23:48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Kathryn E. Wellen團隊取得一項新進展。
  • 門冬氨酸鳥氨酸的肝病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
    一項最新的關於門冬氨酸鳥氨酸治療肝硬化合併肝性腦病的Meta分析中,8篇隨機對照試驗,共646例患者被納入,結果顯示,門冬氨酸鳥氨酸能夠顯著改善顯性肝性腦病與輕微型肝性腦病(MHE)患者的臨床症狀,且能夠明顯降低患者的血氨含量。國內研究中,應用門冬氨酸鳥氨酸治療MHE,對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進行觀察。
  • 阿斯利康牛津疫苗發表二期臨床數據 聖誕前公布三期初步研究結果
    繼美國製藥商輝瑞和Moderna發布了積極的新冠疫苗臨床數據後,英國製藥商阿斯利康和牛津聯合研發的疫苗也公布了最新消息。周四,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在權威醫學雜誌《柳葉刀》上發表實驗性新冠疫苗二期臨床研究數據,稱疫苗安全,並在所有成年人中引發了免疫反應。研究團隊將在三期臨床試驗中對疫苗的有效性進行評估,如果發現免疫反應與針對新冠感染的保護作用有關,那麼將證明疫苗有效。
  • 常見的肝臟生化檢查及其臨床意義_生化檢查_肝臟_臨床意義_醫脈通
    上述3種膽紅素代謝障礙性肝病均不引起肝臟酶學顯著改變。據此可初步判斷黃疸的類型和原因。在正常飲食和腎功能正常情況下,Alb降低可能與肝功能異常、肝臟合成蛋白質功能下降有關。Alb<30g/L時部分患者出現或將要出現腹水,至25g/L以下時預後不良,降至20g/L時預後極差。需要指出的是,由於Alb半衰期長,其不能用於評估急性肝損傷。
  • B肝國際數字肝臟大會,吉利德發表40餘篇摘要,涵蓋創新藥進展
    在慢性B肝功能性治療中,對48名慢性B肝病毒感染的病毒抑制患者進行的II期臨床試驗數據表明:使用實驗性selgantolimod(GS-9688)(一種口服toll樣受體8(TLR8)的選擇性小分子激動劑)治療,最多每周3毫克,同時口服抗病毒藥物24周,總體上耐受性良好,顯示出劑量依賴性的藥效學活性;39名接受治療的患者中,有2名(5.1%)在接受selgantolimod
  • 磁共振脂肪測量技術在肌肉病變中的應用進展
    1H-MRS技術測量脂肪準確度高、可重複性好,是肝臟脂肪含量測定的金標準,在肌肉脂肪含量測量中也被廣泛應用。1H-MRS可以分別對肌肉細胞內及細胞外脂肪進行量化,但MRS對掃描設備及條件要求較高,且成像時間較長,圖像處理較繁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