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慧瑛:跟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試驗-藥物分類

2020-12-05 騰訊網

賈寒, 饒慧瑛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北京大學肝病研究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主要是「二次打擊」假說,第一次打擊是肝內脂肪過度堆積,第二次打擊是由於脂質毒性引起的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有研究表明,腸道微生物群的改變可引起細菌易位,高免疫反應性革蘭陰性細胞壁成分脂多糖(LPS)進入體循環可進一步加重由活化巨噬細胞和Kupffer細胞引起的炎症進展。NASH管理的一線方案包括生活方式改變,主要是調整飲食及增加運動鍛鍊。3%的輕微減重可能減輕肝臟脂肪變性,而對NASH患者,需減重10%以上才能減輕炎症並逆轉纖維化,但僅有少數患者能做到並持續約10%的減重。鑑於生活方式改變實行以及堅持較困難,因此藥物治療必不可少。目前尚無針對NAFLD的公認療效的藥物上市,有許多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本文主要從不同的作用機制,包括改善糖脂代謝、抗炎、抗纖維化及改善腸道菌群等方面,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的藥物研發情況進行介紹。

1 靶向炎症反應和免疫激活

1.1

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激動劑

PPAR是一組分子受體, 包括3種PPARs(α、β/δ、γ),在肝臟、腎臟、心臟、脂肪和骨骼肌內表達,調節多種糖脂代謝過程。

貝特類降脂藥

PPARα激動劑,臨床已經廣泛用於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治療,但由於這一類受體在肝外組織廣泛分布,這類藥物對於NAFLD沒有特異性的治療效果。

Elafibranor

PPARα/δ雙效激動劑,能有效改善腹型肥胖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調節糖脂代謝。在一項IIb期臨床試驗中,與安慰劑組和80 mg/d組相比,應用Elafibranor 120 mg/d組NASH改善率更高, 肝轉氨酶、血脂、血糖及全身炎症指標水平均明顯降低,且無肝纖維化惡化進展。Elafibranor的耐受性良好, 並未導致體質量增加或心臟事件等不良反應,但卻可引起輕微、可逆的血清肌酐水平升高。目前,相關研究正在招募NASH和NAS≥4患者進行Ⅲ期臨床試驗。

噻唑烷二酮類(TZDs)

PPARγ激動劑,作為胰島素增敏劑在臨床已廣泛應用於糖尿病。有研究顯示TZDs對NASH治療有效。2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已證實吡格列酮能明顯改善糖尿病NASH患者的脂肪變性和壞死性炎症。但在廣泛臨床應用中,吡格列酮出現了前列腺癌和胰腺癌風險增加、體質量增加、水滯留、骨折和心血管事件增加等不良反應。關於TZDs藥物,其最佳的劑量和療程以及安全性尚需進一步研究,至今尚缺乏長期治療NASH及遠期預後的資料。INT131是一種選擇性PPARγ調節器,能劑量依賴性地降低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相當於45 mg吡格列酮,但體液瀦留和體質量增加的可能性減小。針對INT131治療NAFLD的研究還需進一步開展證實。

Saroglitazar

PPARα/γ雙效激動劑,用於治療糖尿病性血脂異常, 尤其適用於他汀類藥物無法控制的﹑由2型糖尿病引起的血脂異常和高甘油三脂血症。在臨床前期研究模型中,Saroglitazar能夠有效降低血脂水平並提高胰島素敏感性。且有研究顯示該藥物能夠明顯降低NAFLD和肝活組織檢查證實的NASH患者的轉氨酶水平。仍需要更多的臨床研究以證明該藥物的臨床有效性。

1.2

法尼酯X受體(FXR)膽汁酸類

FXR是一種核激素受體,參與包括肝臟、腸道和腎臟的膽紅素代謝,FXR能夠調節編碼膽汁酸合成的限速酶膽固醇7-羥化酶的基因表達,減少肝脂肪合成、脂肪變性和肝糖異生,增加外周胰島素敏感性。

奧貝膽酸 (OCA)

FXR激動劑,具有抗膽汁淤積活性,能夠逆轉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同時可降低門靜脈高壓。一項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針對無肝硬化、經肝活組織檢查證實的NASH 患者的FLINT研究中,283例患者隨機接受OCA 25 mg/d(n=141)或安慰劑(n=142)治療72周,結果顯示,OCA治療可有效改善肝纖維化評分、轉氨酶水平及患者BMI,但存在血脂異常、瘙癢和心血管等不良反應。目前,OCA仍被認為在治療NASH方面極具前景。

NGM-282

熊去氧膽酸(UDCA)

UDCA是一種親水性膽汁酸,主要用於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NAFLD 引起的膽汁分泌障礙可能加重肝損傷,而UDCA具有促進膽汁分泌,拮抗疏水性膽汁酸對肝臟的毒性作用。Ratziu等研究發現,大劑量UDCA治療NASH可明顯改善患者轉氨酶水平、血清纖維化標誌物,但並不能改善肝組織學,這可能與UDCA與FXR間親和力較差或者拮抗FXR作用有關。

MGL-3196

肝甲狀腺激素受體β(THRβ)是T4的受體,被激活後能促進膽固醇代謝和膽汁排出,MGL-3196作為THRβ激動劑,不僅能改善血脂異常,也能降低肥胖小鼠的肝脂肪變。

2 靶向脂質代謝和胰島素抵抗

2.1

調脂藥物

Aramchol

Aramchol是一種新型合成的脂質分子,包括2種天然成分:膽酸(膽汁酸)和花生酸(飽和脂肪酸)。在高脂飲食動物模型中,Aramchol能顯著降低肝脂肪含量。體外實驗顯示,Aramchol能夠抑制70%~83%的脂肪酸合成限速酶的活性,從而增加脂肪酸合成,減少甘油三酯和脂肪酸酯在肝內的儲存。一項納入60例肝活組織檢查證實為NAFLD患者(僅有6例NASH患者)的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將60例患者隨機分配為Aramchol 100 mg/d治療組、300 mg/d治療組以及安慰劑組(每組20例)治療3個月。研究表明,應用300 mg/d Aramchol能夠減少肝脂肪含量。經過3個月的隨訪,Aramchol是安全可耐受的,且肝脂肪含量的減少呈劑量依賴。

他汀類

3-羥基-3-甲基戊二酸單醯輔酶A還原酶抑制劑,主要是通過競爭性抑制肝臟內合成膽固醇的限速酶活性,減少或阻斷內源性膽固醇合成,從而減少肝內膽固醇合成,降低血漿總膽固醇水平。他汀類藥物能降低NAFLD患者膽固醇水平,但對肝臟纖維化的影響尚不清楚。辛伐他汀並不能改善肝組織,而依替米貝能改善纖維化,但其療效及安全性尚需進一步研究。他汀類臨床適應證主要是降血脂,因此適用於NAFLD合併高脂血症的患者,但是NAFLD相關的失代償期肝硬化應避免使用。

乙醯輔酶A羧化酶(ACC)抑制劑

ACC是調節丙二醯單醯輔酶A轉化為乙醯輔酶A過程的關鍵酶,ACC能夠通過刺激脂肪合成抑制脂質氧化而儲存脂肪,因此ACC抑制劑GS-0976能夠降低肝脂肪水平。一項關於GS-0976的12周臨床試驗中,10例NASH患者每天接受20 mg GS-0976的治療,結果顯示肝脂肪含量由15.7%下降至9%,肝纖維化程度由3.4 kPa下降至3.1 kPa。

2.2

降糖藥

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

GLP-1是一類激素,屬於腸促胰島素類蛋白質,由迴腸末端和結腸近端的L細胞分泌,除了刺激胰腺引起β細胞增殖和增強胰島素合成,GLP-1還能作用於消化道其他部分及肺、腎臟和中樞神經系統的受體,抑制食慾,延遲胃排空增加肝臟糖吸收,促進胰島素分泌,同時抑制α細胞釋放胰高血糖素。GLP-1呈葡萄糖依賴性降血糖,有效避免了嚴重低血糖的發生,是2型糖尿病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的藥物。一些Meta分析結果顯示了該藥物對NASH患者具有顯著的積極作用, 包括能降低血清ALT水平, 改善肝脂肪含量及纖維化。由於此類藥物具有減重效果, 故其極有望用於NASH和代謝症候群的治療。一項納入52例受試者以評估GLP-1受體激動劑(利拉魯肽)治療NAS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LEAN研究中,受試者隨機接受利拉魯肽1.8 mg/d或安慰劑治療48周(每組n=26),研究結果顯示,利拉魯肽組約39%的患者NASH改善而無加重纖維化,而安慰劑組僅有9%(P=0.019)。利拉魯肽組僅有9%的患者進展為纖維化,而安慰劑組發生率高達36%(P=0.019)。研究結果顯示利拉魯肽極有望成為一種可行的NASH治療藥物。

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

GLP-1能夠被DPP-4快速分解, 因此DPP-4抑制劑可間接提高血清GLP-1濃度,延長GLP-1的有效時間。目前的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相比,西格列汀並不能更有效改善NASH患者的肝脂肪含量和肝纖維化程度。因此,尚無證據證實此類藥物治療NASH有效。

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可以增強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義大利曾進行一項針對無糖尿病的NAFLD隨機對照試驗,試驗分為3組,二甲雙胍組(2 g/d,n=55)﹑維生素E組(800 IU/d,n=28)及飲食控制組(n=27),治療12個月。與維生素E組及飲食控制組比較,二甲雙胍組在肝功能及胰島素抵抗改善方面均明顯優於其他2組(P<0.001。Uygun等亦研究證實,36例患者隨機分為二甲雙胍(850 mg,2次/d)組和飲食運動組,與飲食運動組相比,6個月後二甲雙胍組患者肝臟炎症活動度得到改善,胰島素抵抗程度減輕。但目前的研究多為小樣本試驗,故該藥用於 NAFLD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進一步大規模的臨床研究以證實。

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SGLT-2)抑制劑

SGLT-2抑制劑抑制腎臟對葡萄糖的重吸收,使過量的葡萄糖從尿液中排出從而降低血糖。這是一類新型抗糖尿病藥物。同時還有保護胰島β細胞、有效減輕體質量、滲透性利尿而降低血壓、降低心血管病風險的作用。日本有關研究表明用魯格列淨或坎格列淨治療的2型糖尿病患者比對照組的肝酶活性明顯下降,一些初步研究發現SGLT2抑制劑能有效降低NAFLD患者的ALT水平、體質量和肝脂肪指數,但其對肝組織學的影響尚未明確。

3 靶向脂毒性、氧化應激和細胞凋亡及壞死

3.1

抗氧化劑

目前認為具有高效抗氧化作用的維生素E可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的治療。一項納入無糖尿病經肝活組織檢查證實的NASH患者, 分別接受維生素E 800 IU/d(n=84)﹑吡格列酮30 mg/d(n=80)以及安慰劑(n=83)。研究結果顯示,與安慰劑組相比,維生素E能更好地降低轉氨酶水平,改善肝脂肪變性和炎症,但肝纖維化未獲得改善。推薦800 IU/d維生素E用於無糖尿病的成年NASH患者,但長期高劑量維生素E治療可能增加出血性中風及老年男性前列腺癌的發生風險,增加全因死亡率,建議治療時充分評估用藥的獲益和風險。

3.2

抗凋亡和壞死

Emricasan

半胱氨酸蛋白酶在細胞凋亡和炎症反應中發揮作用,Emricasan是一種泛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研究證實其可以改善C型肝炎患者和NAFLD患者的細胞凋亡和炎症血清標誌物。目前一項在NASH小鼠模型上評估Emricasan療效的研究結果顯示,該藥能夠通過抑制肝細胞凋亡而減輕肝臟損傷及肝纖維化,從而表明Emricasan可能成為一種有前景的治療NASH的方法。

己酮可可鹼(PTX)

PTX是一種甲基黃嘌呤衍生物, 對磷酸二酯酶和TNFα均有抑制性作用,因此可能具有調節其他炎症細胞因子的功能。PTX既往用於酒精性肝炎的治療,在肝活組織檢查證實的NASH患者中,應用PTX能顯著改善其組織學表現。Zein等的一項隨機對照試驗顯示,治療組(n=26,PTX 400 mg, 3次/d, 療程1年)與對照組比較,治療組肝脂肪變、小葉內炎症顯著改善,肝纖維化和氣球樣變改善不明顯。另有研究顯示,PTX能顯著抑制肝癌前病變的發生進展,同時減少肝臟甘油三酯含量。體外研究顯示,PTX治療還可減少一些脂肪生成相關基因和細胞株趨化因子的表達。這些結果均表明PTX能通過減輕慢性肝臟炎症和降低肝內脂肪生成相關基因表達以阻止NASH相關肝臟腫瘤的發生。

凋亡信號調節激酶1抑制劑

調亡信號調節激酶1是在氧化應激環境中能促進炎症、細胞凋亡和纖維化的一種蛋白質,其口服抑制劑GS-4997,正在進行Ⅱ期及III期臨床試驗,顯示可以部分改善肝纖維化。

4 靶向膠原形成和膠原降解

4.1

Cenicriviroc

在肝損傷過程中, 肝細胞釋放炎症趨化因子, 將巨噬細胞和其他炎症細胞聚集至炎症處。Cenicriviroc是一種雙趨化因子受體CCR2/CCR5拮抗劑,具有抗炎和抗纖維化活性。針對NASH患者的臨床Ⅱb期試驗發現CCR2/CCR5拮抗劑能改善血清纖維化標誌物、肝轉氨酶和影像學表現。現已經進入了Ⅲ期臨床試驗。

4.2

Simtuzumab

Simtuzumab(GS-6624)是一種單克隆抗體,靶向阻斷膠原形成的關鍵基質酶-賴氨醯氧化酶樣蛋白-2,起到逆轉纖維化的作用。目前該藥物正在進行臨床Ⅱ期試驗,研究目標人群為有無肝硬化的NASH患者。

4.3

GR-MD-02

半乳糖凝集素-3是主要表達於免疫細胞的蛋白質,能夠識別並結合半乳糖殘基,是肝纖維化發生的關鍵蛋白。GR-MD-02是半乳糖凝集素抑制劑,動物研究數據表明可以逆轉肝纖維化和肝硬化。目前正在進行該藥治療肝纖維化或肝硬化的臨床Ⅱ期試驗。

5 改變腸道菌群增殖

腸源性物質如細菌及其產物,尤其是細菌LPS能夠逃避腸肝屏障,通過門靜脈進入體循環而引起大量肝臟炎症反應。腸道菌群結構改變、小腸細菌過度生長以及腸源性內毒素血症在NAFLD的發生發展中起重要作用,而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則可能治療NAFLD。

5.1

IMM-124

ELPS的抗體IMM-124E是一種IgG增強的牛初乳提取物,通過靶向腸道中的LPS,阻止其轉移到門靜脈循環中,繼而減少Kupffer細胞的激活,從而改善NASH患者胰島素抵抗以及轉氨酶水平。臨床試驗Ⅱ期的數據表明IMM-124E可降低血清LPS,同時能降低血清ALT、AST和CK-18,支持IMM-124E作為單藥或與其他藥物聯用治療NAFLD的潛力。

5.2

索利黴素

一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可有效減少肝細胞氣球樣變和炎症,降低血糖和肝葡萄糖激酶水平,但不能改善肝脂肪含量,目前正在進行Ⅱ期臨床試驗主要研究對非肝硬化NASH患者肝組織學的影響。

5.3

奧利司他

腸道脂肪酶抑制劑奧利司他通過減少食物脂肪吸收達到減肥的效果,同時奧利司他能夠降低肝轉氨酶和肝脂肪,建議用於幫助NAFLD患者減肥。

6 總結

有指南推薦維生素E和吡格列酮用於治療NAFLD,但由於其可能存在的不良反應,臨床應用時仍需謹慎。NAFLD是代謝症候群的肝臟表現,常伴有高血脂、高血糖等,因此許多治療高脂血症、糖尿病的藥物對NAFLD也有一定治療作用。近幾年以NAFLD發生發展不同機制為靶點研發的藥物不斷湧現,目前正處於臨床試驗Ⅱ期和Ⅲ期階段,但各藥物對於NASH的組織學改善,包括炎症和肝纖維化的改善效果並不十分理想。NAFLD新研發藥物作用機制各異,單一藥物療效不甚理想,幾類作用機制不同藥物的聯合使用也許能起到更好的效果。由於NAFLD疾病進展的長期性以及個體異質性,對這些藥物的長期療效和安全性研究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考慮到這些藥物潛在的對代謝的不利影響。臨床試驗受試者的入組、優化NAFLD的臨床試驗設計、找到優秀的非侵入性參數評估脂肪變性、炎症和纖維化,是臨床試驗成功的關鍵因素。

引證本文:賈寒, 饒慧瑛. 跟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臨床試驗–藥物分類[J]. 臨床肝膽病雜誌, 2018, 34(12): 2495-2500.

原創:臨床肝膽病雜誌

轉自:臨床肝膽病雜誌

關注消化,我們有很多乾貨!

相關焦點

  • 片仔癀主動撤回臨床試驗註冊申請 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新藥研發...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PZH2109膠囊主要用於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以下簡稱NASH),片仔癀於今年8月向國家藥監局遞交了該藥物的境內生產藥品臨床試驗註冊申請並獲得受理,然而在短短的三個月後,片仔癀便主動撤回了臨床試驗註冊申請。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療
    2016年一項世界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全球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佔總人數的1/4,約為17億人。 NAFLD可從單純性脂肪肝進展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纖維化和肝硬化,最終發展為肝癌、肝衰竭。
  • 國產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藥物!歌禮1類創新藥ASC41臨床試驗...
    2020年02月18日訊 /生物谷BIOON/ --歌禮製藥有限公司(Ascletis Pharma Inc.)近日宣布,其內部研發的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簡稱NASH)1類創新藥ASC41臨床試驗申請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受理。
  • 2019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療領域或將四足鼎立
    會議的一個關注點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治療領域。NASH是一種以炎症和瘢痕組織為特徵的脂肪肝疾病,可導致肝硬化,並且在某些嚴重情況下導致癌症。儘管患者人數眾多,並可能對生命造成威脅,但FDA迄今沒有批准過任何治療此症的藥物。據估計,美國約有3000萬人患有脂肪性肝病,一些較為樂觀的預測顯示該治療領域有350億美元的市場機會,並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多種藥品上市。
  • 2019國際肝臟大會研究進展之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
    由於巨大的臨床需求,即使NASH患病機理不明,也無法阻止各大藥企飛蛾撲火般地闖入。到目前為止,尚未有藥物正式被批准用於NASH。國際肝臟大會(ILC)是歐洲肝臟研究協會(EASL)年會,今年在奧地利的維也納舉行。這是全球肝臟病學領域最大型也最具影響力的國際會議。今年的ILC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和NASH是關注重點。讓我們一起來分享該領域的進展。
  • 酒精性脂肪肝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區別是什麼?
    「酒精性脂肪肝是由於長期大量飲酒導致的肝臟疾病,患者有長期飲酒史,一般超過5年。臨床症狀為非特異性,與肝脂肪浸潤的程度成正比,在肝內過多的脂肪被移除後症狀可消失,臨床上以肝腫大為最常見的體徵,其次為肝區痛及壓痛,少數患者可因膽道系統堵塞有輕度黃疸表現,重度患者可有腹水和下肢水腫,偶見脾大,部分患者可以伴有維生素缺乏表現,如周圍神經炎、舌炎、口角炎、皮膚瘀斑等。
  • 磁共振彈性成像技術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應用現狀
    作者:梁園梓,李道偉,遼寧省人民醫院放射科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種在全球範圍內流行的慢性肝病,可分為多種亞型,包括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及其相關肝硬化,其中NASH是導致肝硬化和肝細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 Caspase-2酶抑制劑可以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caspase-2蛋白酶是導致小鼠和人類臨床標本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一個關鍵驅動因素。    NASH是最具侵襲性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包括一系列慢性肝病,目前已成為肝臟移植的主要原因。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結合肝臟特異性ER應激和高脂肪飲食來激發NASH樣疾病,複製人體NASH的主要特徵,包括肝細胞中脂肪堆積,肝臟損傷等,從而確定參與NASH發病機制的分子。研究人員利用該模型發現,NASH的發病與caspase-2的表達增加有關。
  • 養生專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悄悄接近的健康危機
    究竟什麼是非酒精性肝炎?什麼樣的飲食習慣可能提高風險?又該如何預防?本期邀請生物化學暨分子生物學研究專家分享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關知識與預防方法,希望藉此使大家對此疾病有更多認識,並有更健康的日常飲食。  脂肪肝是肝細胞中有過多的脂肪(主要是三酸甘油酯)存積,主要是因為大量飲酒、肝炎病毒、藥物或是肥胖及代謝異常引起。
  • 專家論壇|施軍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相關肝細胞癌的發病機制
    隨著肥胖和糖尿病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SH/NAFLD)已經逐漸發展成為西方發達國家HCC的主要病因之一[1]。NAFLD的疾病譜包括單純性脂肪肝、NASH、肝纖維化、肝硬化和HCC。儘管在我國病毒性肝炎仍為當前HCC的首要病因,隨著NAFLD患病率逐年增高,NAFLD相關HCC(NAFLD-HCC)的發病率也在悄然上升。
  • 甘萊製藥ASC41完成Ib期臨床試驗超重和肥胖受試者給藥
    中國上海2020年12月22日 — 歌禮製藥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代碼:1672)旗下全資子公司甘萊製藥專注於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領域創新藥的開發和商業化。公司今日宣布,完成口服片劑ASC41 Ib期臨床試驗超重和肥胖受試者給藥。
  • 門冬氨酸鳥氨酸的肝病臨床應用與研究進展
    作者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肝病中心  成軍門冬氨酸鳥氨酸於20世紀60年代研發於德國,在臨床上最早用於解酒與肝性腦病的治療。隨隨著臨床應用經驗的積累,門冬氨酸鳥氨酸在肝臟疾病的治療中得到了更加廣泛的應用,對肝性腦病、藥物性肝損、脂肪肝、慢性肝炎等疾病取得了確切的療效,得到了臨床醫師的廣泛認可。本文就門冬氨酸鳥氨酸近年來相關臨床應用及最新研究進展進行綜述。
  • 第一屆陝西國際肝病藥物創新前沿峰會暨第二屆肝病治療新靶點新...
    這50餘位專家,將重點圍繞B型肝炎和脂肪性肝病治療的基礎研究、治療新靶點和新藥開發策略,進行一次全面、系統、深入的研討。 從疾病勢態來講,中國很長一段時間頂著「肝病大國」的帽子,發病率位居全球前十。以人口規模估計,中國肝癌患者人數更是全球之最。可以預見,隨著老齡化社會到來,生活方式改變,肝病仍舊是當前中國,甚至是世界範圍內都應加以重視的疾病。
  • 科學網—發現可減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環狀RNA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等
  • 中山大學Cell揭示線粒體circRNA可作為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治療靶標
    該研究確定了一種線粒體特異性circRNA——SCAR,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表達下調,向線粒體特異性遞送SCAR,可降低線粒體活性氧(mROS)輸出,減輕炎症,可作為NASH的治療靶標。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炎症亞型,伴有肝脂肪變性以及肝細胞損傷和炎症的證據,伴或不伴肝纖維化。隨著時間的推移,NASH可能進展為肝硬化、終末期肝病或需要肝移植。
  • 非酒精性脂肪肝基於腸道微生物組的個性化醫療新概念,機遇和挑戰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LFD)目前是全球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因,是肝硬化、肝細胞癌和肝相關死亡率的主要危險因素。NALFD是指一系列繼發於肝臟脂肪過度積聚的疾病,這些患者很少飲酒或不飲酒,並且沒有引起肝脂肪變性的繼發原因,如病毒性肝炎、脂肪營養不良或暴露於已知可誘發這種情況的藥物。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藥物Aldafermin 2期對照研究獲陽性結果
    FGF19類似物Aldafermin治療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為期24周、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多中心2期研究的陽性結果1.背景與目的Aldafermin(NGM282)是一種工程化FGF-19類似物,在先前為期12周的NASH試驗中,Aldafermin顯示可以顯著抑制膽汁酸合成,減輕肝纖維化、炎症和脂肪變性程度。在此,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報告了24周肝活檢匹配研究的主要關鍵結果。2.
  • Cell:環狀RNA再登頂刊,中山大學揭示線粒體circRNA可作為非酒精性...
    該研究確定了一種線粒體特異性circRNA——SCAR,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中表達下調,向線粒體特異性遞送SCAR,可降低線粒體活性氧(mROS)輸出,減輕炎症,可作為NASH的治療靶標。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炎症亞型,伴有肝脂肪變性以及肝細胞損傷和炎症的證據,伴或不伴肝纖維化。隨著時間的推移,NASH可能進展為肝硬化、終末期肝病或需要肝移植。
  •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新藥完成三期臨床試驗
    (路透社)- Intercept製藥公司上周日表示,在第三晚期臨床試驗中發現其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實驗性藥物一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OCA臨床試驗因藥物療效優於預期而被提前終止,這一結果是在終止後大約兩個月才公布。(該消息使該公司股價上漲了281%) 。被稱為POISE的最新試驗表明,OCA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可帶來臨床意義上的改善,比利時魯汶大學肝病科主任,這項試驗的首席研究員,Frederik Nevens教授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