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等 |
發現可減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環狀RNA |
本報訊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蘇士成等發現靶向線粒體定位的環狀RNA(circRNA) ATP5B調控子(SCAR)通過降低線粒體ROS(mROS)輸出可減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相關論文近日發表於《細胞》。
線粒體具有自己的基因組,並在免疫代謝疾病中起關鍵作用。而circRNA是一類非編碼RNA,在細胞中發揮重要作用。然而,由於缺乏特定的遞送系統,位於線粒體的非編碼RNA的功能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該研究通過對NASH患者肝成纖維細胞的circRNA表達譜分析,觀察到NASH成纖維細胞下調的circRNA中很大一部分是線粒體circRNA。
通過構建靶向線粒體的納米顆粒,研究人員觀察到位於線粒體中的與脂肪性肝炎相關的circRNA SCAR抑制mROS輸出和成纖維細胞活化。
由PGC-1α介導的circRNA SCAR與ATP5B結合,並通過阻斷CypD-mPTP相互作用而關閉線粒體通透轉運孔道(mPTP)。脂質超載會通過內質網應激誘導的C/EBP—同源蛋白抑制PGC-1α。
動物體內實驗表明,靶向circRNA SCAR可減輕高脂飲食引起的肝硬化和胰島素抵抗。而在臨床上,circRNA SCAR與脂肪變性到NASH的進展有關。
該研究確定了一種線粒體circRNA,可充當NASH的治療靶標。(柯訊)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0.08.009
《中國科學報》 (2020-09-18 第4版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