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解放路」他用自己的方式,保存對家鄉的回憶

2020-11-29 FM1007福建交通廣播

一條路的變遷,幾代人的故事

一些人的家長裡短,一個國家的昂揚向上

一條路上的小故事,一個時代中的大歷史

同一條路上的初心,同一條路上印跡

同一條路上的普天同慶

我家住在解放路

壽寧解放街

壽寧解放街原為「直街」,是寧德市壽寧縣最熱鬧的街道之一,這條從勝利街路口往西南方向延伸的街道,兩旁是琳琅滿目的商鋪,乍一看充滿了濃濃的商業氣息。

解放街229號

往壽寧解放街的深處走,能見到一家名叫「壽寧縣家文化數據中心」的門店,中心的創建人叫蔡允忠,是地地道道的壽寧縣人,出生於1954年的他,不僅見證了壽寧解放街從古至今的變遷,如今更是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著街道的人和事。

蔡允忠曾經的家就在解放街邊上,在他的記憶中,解放街只是小小的一條石板街,改造前只有六、七米寬,長度也只有三百多米,那時候縣城裡有一句順口溜,小小壽寧縣,兩家豆腐店,衙門打屁股,全城都聽見,說的就是解放街的小。

蔡允忠:

「那個時候前面一段就是石板路的,就是大概六七米寬,最頂頭是衙門,再過來就是子來橋。」

順口溜當中的豆腐店,就開在這座子來橋的橋頭,是真正意義上的老字號,但也在街道的一次次拓寬中,逐漸消失,就連子來橋,也從舊時的雙拱木棧橋,變成了石橋、水泥橋。同樣消失的還有解放街中央的老水井、老涼亭,以及圍坐在旁邊的那群老人,雖說路越來越平整,但在蔡允忠的心裡,總覺得有些惋惜。

解放街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蔡允忠曾在80年代擔任尤溪縣無線電廠的廠長,是一名電子工程師,退休之後,他又重操舊業,自學了編程,並製作了一份電子版的「蔡氏家譜」,裡面除了記錄先輩的姓名,還能根據需要加入更多信息。

蔡允忠:

「當時剛開始做這個的時候,僅僅是因為原來的家譜是手工寫的,做的成本太高,我覺得做家譜的可以用軟體,可以讓它的數據話長期保存,而且做起來方便。但是現在看來它的意義沒有這麼簡單。」

《蔡氏家譜》

電子版

通過整理家譜,蔡允忠意識到,家譜的價值不僅僅體現在記載、記錄,它同樣是每一個家庭家規家訓的載體,一個優秀的家文化能夠通過家譜發揚光大。通過這次經歷,蔡允忠得到了啟發,決定建立家文化數據中心,來保存壽寧當地,乃至更多地方的家文化。

蔡允忠:

「中國人的信仰就是祖宗性,咱們做什麼都有祖宗在看著,這個就是一種家風。一種家教。我們中國人講究的什麼呢?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就要給子孫要留下點什麼,不僅僅留下財富,還要留下精神上的東西。」

蔡允忠的行動得到了家人和鄉親們的大力支持,妻子同意將坐落在解放街上的房子作為中心的辦公室,而街道上的居民得知這一消息後,也紛紛拿出了自己家的族譜,供蔡允忠完善自己的資料庫。

蔡允忠:

「我們更願意為壽寧本地的需要做家譜的,幫助他做,而且基本上都是免費的,幫助他們來把這個事情做好。」

如今,蔡允忠的新事業已經初具規模,他也有了新的目標,不僅要製作家譜,更要發揮家譜在新時代的作用,將傳統的家訓文化中,適應當代環境的部分予以宣揚,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推陳出新。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FM100.7福建交通廣播聯合全國70家廣播電臺及芒果TV、人民網、福建省檔案館共同推出大型融媒體報導【我家住在解放路】——全網徵集《我和福建解放路的故事》

來說一說1949年新中國成立至今珍藏在您記憶中和解放路有關的老故事,可以是與解放路相關的老照片及故事線索,也可以是實物或影像資料,歡迎跟帖留言或登錄徵集令網頁 留下您的故事和珍貴影像,也可以發送至郵箱 fm1007@163.com,或撥打1007熱線968897轉0號鍵,最高可獲1007元油卡獎勵。

期待分享您和解放路的故事,金秋十月我們一起「打卡」解放路!

END

1007媒體矩陣

相關焦點

  • 「我的脫貧故事」我家的變化真大|赫章縣朱明鎮海田村村民皮尋
    我叫皮尋,我家住在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朱明鎮海田村麻布塊組。  這些年,我發現我的家鄉變化真的很大。以前我們生病買藥吃,都要去鎮上才能買到,現在在我家門口就可以買到藥了,因為我們村的衛生室就修建在了我家門口,這讓我們以後看病買藥少跑一點路。  當然了,我家的變化也很大。
  • 真實世界的寶可夢:暱稱皮卡丘的「太平洋多角海蛞蝓」
    真實世界的寶可夢:暱稱皮卡丘的「太平洋多角海蛞蝓」作者:勇哥在家鄉本文由勇哥在家鄉原創,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否則追究法律責任!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自從2016年8月「Pokémon GO」在臺提供下載後,迅速發燒,可以看到好多玩家不論白天、夜晚,總是低頭看著螢幕期待怪物的出現,甚至某些地點因為人潮爆多而上了國際新聞,可看出這股虛擬熱潮多麼瘋狂。雖然因此讓許多喜歡宅在家裡的人走向戶外。但虛擬畢竟不是真實,存在虛擬世界中的怪物或寶物不會成真。
  • 《早餐中國》第三季首播 「一日之食」IP聚焦美食人情故事
    今日,《早餐中國》第三季正式播出,作為騰訊視頻自製美食紀錄片IP「一日之食」的開篇之作,《早餐中國》第三季首集走進山西蔭城,通過特色早餐「豬湯」,展現出當地的美食風味與風土人情。店主在節目中透露,最初每天只能賣出十幾碗,但自己與妻子一直堅持,哪怕不掙錢也在繼續,才能創造出現在的家庭。結尾的單曲循環,更是再次勾起觀眾熟悉的回憶。
  • 「雷神」亂入澳洲天氣預報電暈女主播:「你們是躲不過我的」!
    出生於澳洲墨爾本的他在走紅之後也致力於回饋家鄉,在接下來的續集《雷神4》就特別邀請了漫威劇組前來家鄉取景拍攝。現在正值新冠肺炎防疫時期,沒想到Chris Hemsworth又想到新招給澳洲鄉親「放福利」。
  • 住在海龜身上的「超跑藤壺」
    幾乎所有的藤壺成體都不會移動,但附著在海龜身上的「龜甲藤壺」(C helonibia testudinaria)是個特別的例外。小琉球海龜「藤壺姐」2017年10月,臺灣小琉球北側海域記錄到一隻身上長了許多藤壺的綠蠵龜。當時它非常害羞,無法輕易接近。
  • 白巖松:體育憑什麼排在「四育之首」?
    「我衷心希望,我們的體育老師未來能夠更加專業,並且希望越來越多的退役球員,未來能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成為體育運動的志願者,幫助青少年提高自己的水準。中國體育除了需要場地和青訓,重中之重就是需要好教練!」
  • 「經驗分享」2021年四川外國語大學日語筆譯真題回憶
    作文的話,不管字數多少,一定要自己動手下筆寫。寫完之後,可以請外教朋友幫忙修改。或者看初心炸雞老師的作文修改,作文修改的很精細。漱石の『坊っちゃん』にも「全然悪(わ)るいです」の臺詞が出てくる。いつの間にか「全然+否定」が主流になったようで、何が亂れなのか分からなくなる。そう考えると、この意識調査も興味深い。國語の亂れを感じる人がだんだん減っているという。文化庁によると「今の國語は亂れている」と思う人は20年前は85%だったが、直近は66%である。
  • 張信哲「接招」蓋瑞巴洛 重現「當年那份愛」
    音樂錄影帶則由金曲大導陳映之操刀,在疫情限制下,啟用遠距拍攝,運用3D雷射,掃描300坪的森林溫室,只為渲染「記憶停留在這一刻」」的美好享譽國際的「接招」主唱蓋瑞巴洛,睽違7年於去年底發行第5張個人專輯《Music Played By Humans》(人文樂音),即刻空降UK英國銷售榜冠軍!
  • 回顧「俄羅斯方塊」曾經的一段蒸汽波時代
    「我還在上學的時候,會一連花上幾個小時去寫流行樂曲。」Andron 在電話裡告訴我,「所以音樂就是我真正熱愛的事。我那時候希望自己能成為下一個艾爾頓·約翰之類的人,大家都有過遠大的夢想。我出生在 1950 年代,算是聽著披頭四長大的,以及受到當時的各種文化薰陶。總而言之,我從那時起就想要當一名作曲家。」
  • 「要在大聯盟賽場上寫我的名字!」這是中國棒球少年的追夢故事
    「在投球丘上有很強侵略性,而且小小年紀還有很精準控球。」這是密爾沃基釀酒隊主教練對他的評價語。,他用兩個字來形容來到美國的原因——幸運,如果球隊晚一周籤約,他可能就要去讀大學了。他在紀錄片裡回憶道:「來美國第一次投球,才投82英裡/小時,壓力很大,整個人都不會打球了。」
  • 從壓縮餅乾到「魚子醬」,太空旅行餐是如何變化的?
    除了不「香」之外,太空人吃的食物的口感也很單一,基本上都是「糊狀口感」,主要是為了防止太空人吃著吃著會有碎屑趁機飛走。所幸在於,現在的美國太空人都有固定配額的「個人精選」食物,讓大家挑食譜外自己喜歡的食物,譬如巧克力、花生醬等。雖然現在太空人能選擇的食物類型在不斷增加,保鮮技術也有所提升,無法否認的是,食物在處理和保存過程中營養會流失,而且仍無法解決大部分食物都難吃這個問題。
  • 「力場」創世周報
    今天這篇,是我為「力場」寫的第一份周報,提起周報兩字,立刻就有很多鮮活的回憶湧上心頭,從2017到2018,我曾經為EOS寫了40篇以上的周報,那種與公鏈息息相關,彼此交融的命運感,至今都讓我難以忘懷。
  • 「魔法老師」衍生作 赤松健漫畫「悠久持有者」將動畫化
    赤松健這位漫畫家的作品知名的有「純情房東俏房客」還有「魔法老師涅吉」,在後宮漫畫方面赤松健也算的上是一位大師了,這兩部作品改編的動畫當年都是人氣作品,而「悠久持有者」是赤松健從 2013 年開始在講談社
  • 當我們回憶「疫情」下的2020年時,刑事律師在回憶什麼?
    我總覺得,你會認為:「疫情」這件事,已經從一件事,變成了一個符號。這符號仿佛代表了很多,也仿佛空洞得就僅僅是一個詞語。這個符號,在2020年,起碼是強大的。因為它未完成,也就是還沒有真正的結束。我們需要「老同學」「老同事」「老師長」「家庭」「同行」……當我們面對不確定時,他們不說拉我們一把,起碼不會讓我們感到寒風刺骨。因為人多的地方雖然魚龍混雜、泥沙俱下,但也是能聚集出溫暖的。
  • 這 10 個 Windows 功能可能是你的曾經最愛,可它已經被「砍」了
    作為微軟官方欽定的「最後一代 Windows」,Windows 10 也將在今年迎來它的 5 歲生日。在過去 5 年,Windows 10 不斷保持更新,自然也面臨著功能的取捨。本文收集了 10 個在更新中被移除的 Windows 功能,看看這些「時代的眼淚」是否能喚起你的回憶。
  • 蠢哥迎戰蟑螂 霸氣送「一支番仔火+汽油」下秒炸毀花園漫黑煙
    害怕蟑螂不分男女老少,巴西有一名男子因為家中被大量蟑螂入侵,多到不知道怎麼辦,於是他突發奇想直接拿賞蟑螂汽油跟一支「番仔火」,沒想到反而把自己的院子給炸了,整個場警都被家中監視器錄下,意外在網路上爆紅。
  • 在今年最火的教育賽道上,「後來者」瓜瓜龍如何破局?
    什麼樣的啟蒙課程,既能讓孩子「坐得住」,又能帶給孩子學習的目標感?找到「課程難度」和「感興趣」之間的平衡點「我本來給孩子報了另一家少兒英語的課程,不過一次試聽課下來,我果斷退了課,轉頭報名瓜瓜龍英語,原因是瓜瓜龍的動畫做得好,孩子喜歡學。」一位瓜瓜龍英語正價課學員的家長告訴極客公園。
  • 在今年最火的教育賽道上,「後來者」瓜瓜龍如何破局
    什麼樣的啟蒙課程,既能讓孩子「坐得住」,又能帶給孩子學習的目標感?找到「課程難度」和「感興趣」之間的平衡點「我本來給孩子報了另一家少兒英語的課程,不過一次試聽課下來,我果斷退了課,轉頭報名瓜瓜龍英語,原因是瓜瓜龍的動畫做得好,孩子喜歡學。」一位瓜瓜龍英語正價課學員的家長告訴極客公園。
  • 朱清時南科大這5年:「慘勝」
    1.我就是要為中國高教改革做一場實驗受聘南科大之前,朱清時曾找到深圳市政府,說自己沒那麼多時間,要求對市裡大大小小的會議「參會自由,不受約束」。朱清時曾經的秘書回憶,朱在中科大時期就流露出南科大改革措施的很多傾向,比如學習哈佛等名校的「書院」制度,讓老師與學生同吃同住,隨時解答問題。這在中科大受到一些老派作風教授的反對,未能建立,如今朱清時將其移植到了南科大。「現在才是他的真實思想,建南科大就是他的意思,他早就想自己辦一個學校了。」這位秘書對《人物》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