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ked whale: 突吻鯨,喙鯨_chinadaily.com.cn_language...

2020-12-04 中國日報網

11月3日,一條罕見鯨魚的遺體被衝到了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的海灘上,人們把它送往澳大利亞博物館。科學家們初步估計它屬於珍稀鯨類--朗曼氏突吻鯨,但後來證實是一種稀有的瓶鼻鯨,具有極大的研究價值。外電報導如下:The remains of a rare whale washed ashore on a northern New South Wales beach are to be sent to the Australian Museum. Originally thought to be a Longman's beaked whale, the specimen has now been identified as a bottlenose whale.

The whale's body was examined at Byron Bay, where it was stranded. Dr Sandy Ingelby, from the Australian Museum, says all the body parts have been frozen and researchers at the museum are very excited about receiving this uncommon animal.

"It's terrific... these animals you know very little about their biology and the opportunities to find out anything are quite rare," she said.

Beaked whale表示「突吻鯨,喙鯨」,bottlenose whale表示「瓶鼻鯨」。鯨的種類還有很多,比如humpback whale(大翅鯨); blue whale(藍鯨);gray whale(灰鯨);sperm whale(抹香鯨);pygmy sperm whale(小抹香鯨);drawf sperm whale(侏儒抹香鯨)等。

(中國日報網站編)

相關焦點

  • 柯氏喙鯨擱淺,腹中發現4公斤塑膠袋
    上圖:從這頭柯氏喙鯨胃部扯出的部分塑膠袋。圖片來源:BBC這是一頭6米長的成年雄性柯氏喙鯨,從外部看,形態完好,死因不詳。蘇格蘭海洋動物擱淺計劃組織(Scottish Marine Animal Stranding Scheme) 工作人員在發現鯨魚第二天對其進行屍體解剖,一大堆塑料垃圾觸目驚心,塑膠袋和其他塑料碎片幾乎充斥其胃部各個角落。
  • Cold turkey_chinadaily.com.cn_language Tips
    Copyright by chinadaily.com.cn
  • 神秘喙鯨現身南海
    李松海供圖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以下簡稱深海所)研究員李松海團隊在《整合動物學》上在線發表研究論文稱,該團隊於2019年4~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目擊到3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
  • 神密喙鯨亮相南海
    科學研究工作人員目擊到的鯨露出水面吸氣,其人體輪廊與典型性的喙鯨外觀設計類似。本次發覺是全球對水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物個人的初次清楚目擊。該科學研究畢業論文在國際性上初次對這種神密喙鯨的魚體色方式、傷疤圖案設計以及河面個人行為開展了敘述。
  • 南海「鯨」喜
    神秘喙鯨差點被認作編織袋   南海海域可能存在喙鯨定居群體   科考期間,當看到一頭棕黃色的鯨出現在海浪間時,中科院深海所海洋哺乳動物與海洋生物聲學研究室副研究員林文治博士一下驚住了。他腦中飛快運轉,開始檢索無數有關鯨的知識:這到底是一頭什麼鯨 ?   是柯氏喙鯨!
  • 軍方聲納實驗,威脅到柯氏喙鯨的生存?
    科學家發現,柯氏喙鯨刷新了哺乳類動物的深潛紀錄。柯氏喙鯨能憋氣85分鐘,下潛至1900米的深海,打破了抹香鯨保持的1200米深潛紀錄。為了躲避天敵,柯氏喙鯨會重複進行一些較淺的下潛。研究人員推測,是否正是這種行為導致了潛水冠軍的死亡,尤其是海軍聲吶的頻率與柯氏喙鯨最害怕的敵人逆戟鯨發出的聲音幾乎相同,迫使鯨採用一種類似的淺層下潛模式。
  • 墨西哥西部太平洋發現3條喙鯨 疑似發現新品種
    墨西哥西部太平洋發現3條喙鯨疑似發現新品種(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東網:國際環保組織海洋牧人協會(Sea Shepherd)周二(8日)宣布喜訊,稱上月中在墨西哥西部的太平洋沿岸考察時,發現3條喙鯨。
  • 一課譯詞:拾人牙慧 - Chinadaily.com.cn
    一課譯詞:拾人牙慧 chinadaily.com.cn 2020-03-03 17:30
  • 一課譯詞:軒然大波 - Chinadaily.com.cn
    一課譯詞:軒然大波 chinadaily.com.cn 2020-12-15 17:24
  • 中科院深海所研究團隊在南海發現神秘喙鯨
    文章分析了該研究團隊於2019年4月—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中,目擊到三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認為可能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據了解,不論是銀杏齒中喙鯨還是德氏中喙鯨,此前人類在海上從未確切看到過它們的活體個體,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僅來源於對少數幾頭擱淺死亡個體的認識。李松海團隊表示,此次發現可以確定是全球首次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清晰目擊。
  • 一課譯詞:同舟共濟 - Chinadaily.com.cn
    一課譯詞:同舟共濟 chinadaily.com.cn 2021-01-08 17:11
  • 鯨死後去了哪裡?
    Mother Nature Network對於活躍在19世紀中葉揚基捕鯨時代(Yankee whaling)之前的博物學家來說,獲得鯨的解剖學知識的唯一來源就是擱淺。儘管歐洲的巴斯克捕鯨人在數百年間捕殺了無數頭鯨,但基本上沒有任何關於鯨的體內長什麼樣的記錄——而這是相當重要的證據,因為你要知道,除了吻部的少量毛髮、乳頭和呼吸用的噴氣孔之外,鯨從外表上看跟魚沒什麼區別。
  • 中國研究團隊在南海首次發現神秘喙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發布消息,中科院深海所李松海研究團隊於2019年4至5月在南海北部海域開展深潛及遠海鯨類科考任務中,目擊到三頭神秘喙鯨,初步判斷認為是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不管是銀杏齒中喙鯨還是德氏中喙鯨,此前人類在海上從未確切看到過它們的活體個體,對這些動物的了解僅來源於對少數幾頭擱淺死亡個體的認識。此次發現是全世界對海上銀杏齒中喙鯨或德氏中喙鯨活體個體的首次清晰目擊。喙鯨喙鯨是鯨目齒鯨亞目喙鯨科動物的統稱,目前認為共計6屬22種,約佔已知現存鯨類物種的25%,是所有海洋哺乳動物中最鮮為人知的動物。
  • 美國科學家發現新的鯨魚種類:喙鯨將成為巨型哺乳動物新成員
    三周前,一個海洋保護者協會的團隊在聖貝尼託群島以北100英裡(約160公裡)處發現了這些生物。  隨後,巴洛博士發布視頻公告:「這真是一次驚人的遭遇,這些動物突然出現在船旁,的確是很少見到喙鯨,而且它們非常友善,這很難得。」
  • 今日科技話題:跨徑拱橋、直流工程、喙鯨、「一二三」、「幽靈粒子...
    今日科技話題:跨徑拱橋、直流工程、喙鯨、「一二三」、「幽靈粒子」、新型望遠鏡 2020-12-30 17: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喙鯨:被天敵逼出來的動物界潛水冠軍,在人造聲納面前卻不堪一擊
    但是在鯨魚家族中,還有一種隱藏的王者,喙鯨,這種長著短短的喙的鯨能潛到2900米的深度,潛水持續時間長達137分鐘!因此,喙鯨才是當之無愧的潛水冠軍。喙鯨之所以經常被人們忽略,是因為這個物種很難被發現,由於其難以捉摸的習性和對海洋深處的偏好,它們仍然是科學界最不為人所知的鯨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