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蘇聯還在,那世界第一大客機的交椅應該屬於它

2021-01-09 騰訊網

我們能想像到的最大客機是哪個?空客A380,對吧?的確,A380是人類目前為止製造出的最大客機。但如果你把它放大三倍,再配上俄羅斯航空公司的顏色,你就得到了另外一個龐然大物:圖波列夫的圖-404,一個90年代早期的俄羅斯雄心勃勃的項目。

巨型客機設計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可以說有很多,這是由於當時航空業日益成型的中心樞紐輻射趨勢造成的。當時認為,隨著支線客機將越來越多的旅客運送到中小型機場,然後人們需要去到位於大城市的樞紐機場,但你又不能同時增加從一個樞紐機場起飛的飛機數量,所以,為了增加客流量,你必須增加單個飛機的載客量。

這種想法為上一代寬體客機鋪平了道路,如波音777和空客A340,以及隨後的B787夢想客機和A350,它們主要擔任樞紐機場運輸者的角色。

另一方面,也出現了一種思潮,即對未來大型客機雙層客艙的設計模式讚不絕口。結果今天已經一目了然,這些計劃幾乎沒有成功,唯一的產物——光榮的A380——已經奄奄一息了。更多的,都只停留在藍圖和閃亮的模型中,在航空展上展示過之後,就被遺忘了。

眾所周知,圖波列夫大多數民用飛機是從軍用飛機改裝而來的,如圖-114,圖-124,以及圖-104 。但為了在西方市場上競爭,他們不得不從頭開始設計。就這樣,波音727的競爭對手圖-154出現了。到80年代早期,市場壓力更催生出了圖-204—蘇聯最後一款客機。

圖-114客機

圖-114的原型(圖-95),俄羅斯的改造簡直是簡單粗暴

波音-727

圖-154

尤裡·瓦西裡耶維奇·沃羅別夫是圖-204的工程師之一,他之前的工作包括對圖- 22M「逆火」超音速轟炸機進行現代化改造。蘇聯解體後,政府控制的設計局也重組為私人公司。

圖-204

1991年,也就是蘇聯解體的最後幾天,沃羅別夫擔任了圖波列夫設計局的副局長,他肩負著繼續推進國家機隊現代化的任務。 由於幾乎沒有辦法做到這一點,但為了保住該局作為主要飛機製造商的地位,這位工程師轉向了西方的設計理念。

以前,蘇聯的長途客機主要由伊柳申專門製造的,包括Il-62、Il-86和新的Il-96,都是用來與波音747競爭的。 但這些都是過去的四引擎怪物,在西方,引人注目的波音777已經開始大量吸引訂單。 作為回應,圖-204也漸漸成形:一款橢圓形截面的雙引擎寬體客機,這是俄羅斯時代的一款新飛機。

伊爾-96

但是西方人並不滿足波音777的體量,他們開始設計他們的A380,波音NLA和洛克希德. 馬丁VLST。樞紐機場之間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必,因此機身也越來越大。不甘落後的俄羅斯也趕緊行動起來,於是圖-404誕生了,它是「-04」家族裡最大的兄弟,它的最終命運預示了這個錯誤代碼的含義。

沃羅別夫親自領導了這個項目,並加入了他在戰略轟炸機設計方面的經驗。 很快,兩種設計就浮現於紙面。「正常」的設計是雙層飛機,長86米,翼展77米,與A380非常相似,但要重得多。它必須由勞斯萊斯的特倫特發動機或俄羅斯本國設計(但從未製造)的NK-44提供動力。不過,人們對這個版本知之甚少,因為第二個版本——「飛翔的翅膀」——被認為有更大的潛力。

從邏輯上講,如果你必須建造一個超寬的機身來容納一排排的乘客,為什麼不把它做成機翼的樣子呢?

這樣形狀的飛機應該由6臺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每臺12000 kgf(千克力)-提供動力(大概是庫茲涅佐夫NK-12的某個版本),使它比噴氣式版本的燃油效率更低,但降低了價格並增加了可行性。它的乘客艙是110米翼展的三分之一,被分成6個雙層艙,共1214個座位,全都是經濟艙座椅。 具體如何實現仍然是個謎,因為僅有的藍圖包含的信息非常少。

圖-95上安裝的NK-12發動機

設想一下,在一個封閉的盒子裡飛行,只有前面的機身有幾扇窗戶,頭頂上還有一些世界上最嘈雜的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擠在一個全是經濟艙座位的客艙裡可不是什麼好的體驗。不過,我們也可以找到信息,表明圖-404應該有時尚的室內設計,設有電影院和其他高級設施,供每個人使用。同時,配合不錯的隔音效果,它應該是可以忍受,甚至令人愉快的。到底怎麼樣,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沃羅別夫本人在隨後的幾年裡一直擔任圖波列夫中程客機項目的主管,繼續改進圖-204飛機,直到2002年去世。和許多西方同行一樣,他最雄心勃勃的項目也陷入了默默無聞的境地,這個擁有1000多個座位的超大型飛機的願景也最終成了歷史。

相關焦點

  • 前蘇聯是發達國家嗎?現在的俄羅斯,在全球屬於什麼級別呢?
    與美國並駕齊驅的前蘇聯,曾創造出了「無數個第一」。比如,1954年6月,前蘇聯在奧布寧斯克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發電站,揭開了人類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新紀元,具有裡程碑的作用。月球探測器,建造了世界第一座太空航天站(空間站),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洲際飛彈,建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運輸機(安225),還製造出了世界第一臺單眼相機……不僅如此,前蘇聯的經濟總量曾長期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名。
  • 美國70年前將原子彈轟炸機改大客機,臥鋪酒吧美麗空姐一應俱全
    今天要介紹的是美國大客機發展的起點——波音377「同溫層巡航者」遠程大型客機。圖片:波音377是美國追尋大客機夢的起點,這種1947年就首飛的大客機比C919早了70年!要說這架民用客機,就不得不說說她的前身,二戰中著名的美國B-29「超級空中堡壘」戰略轟炸機。沒錯,就是那種將原子彈扔到小日本頭頂上的大轟炸機。
  • C919明年投入運營,國產大客機安全嗎?不是波音737可比的
    C919是我國正在研製的新一代大客機,目前正在最後的試飛階段,計劃於2021年到2022年正式投入航班運營,到時候大家就可以乘坐國產大客機出行了。可是,這些年來,社會上也有另一種聲音,認為國產客機並不安全,造謠「不要坐C919」,那麼C919真的像它們說的那樣不堪嗎?
  • 碩果纍纍的中國航天,和美國的差距卻還在拉大?
    重金研發確實能推動技術進步,但是如果這個技術進步不能變成錢,就會陷入兩難困境:要麼技術進步、但是錢袋吃不消,要麼把錢省著、但是技術停滯的。(當年的蘇聯就是被美國給這麼耗死的,美國的「星球大戰」計劃客觀上加重了蘇聯的財政負擔,是蘇聯瓦解的重要推動因素之一。)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就在於軍用轉民用,也就是商業化。這方面,美國的計算機就是一個很好的範例。
  • 蘇聯曾把一隻3歲狗狗送去太空,63年過去,它還在地球軌道流浪
    事實上,對於浩瀚星辰的嚮往與探索並不僅僅是現代人的想法,古人也對除地球以外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只不過,所有的相關進展都始於上個世紀。從二戰結束以後,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就從未止步過。前蘇聯和美國開始軍備競賽的時候,也是人類在太空中探索邁出重大一步的時刻。而這所有一切的成功,都離不開一直流浪狗的功勞。
  • 終結無國產大客機歷史!C919明年交付,5年後將換國產發動機
    C919空中釋放失速改出傘C919大坡度機動測試2020年6月30日,第一架C919(B-001A)在西安閻良完成失速改出傘測試,首次在空中放傘,意味著它此後的試飛試驗有了更加安全的保障。300人的最低標準,因為並不認為它是大客機。
  • 如果真的存在神盾局,那它應該是這樣的!
    控制 收容 保護危險從未遠離看過《神盾局特工》的差友應該對出現在其中的神秘組織 S.H.I.E.L.D (神盾局)印象深刻吧。這個收錄了整個世界不能解釋的神秘事件的組織。不知道隱藏了多少見不得人的秘密。而其實網際網路上早就存在了這樣一個,收錄了整個世界不能解釋的超自然現象的網站。
  • 蘇聯探索太空的幾個第一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1957年10月4日,蘇聯低調發射了人造衛星,這是第一個繞地球運行的人造物體。事實上,蘇聯官方通訊社塔斯社直到第二天才宣布這個消息。全球對這一報導的反應從焦慮到高興不一而足。一些人擔心,一個有能力將物體送入太空的世界強國可能也會向外國目標發射飛彈。
  • 58年前蘇聯美人魚事件:人魚如果存在,按照進化論,應該長啥樣?
    假如是傳說,那為什麼在信息閉塞、交通不便的古代,相隔數萬公裡的東西方,都有關于美人魚的傳說?近現代以來,仍有很多目擊美人魚的報導,甚至有發現過美人魚骨架的,但這些傳聞大多是假的,有些美人魚骨架後來也被證實是偽造的。在眾多關于美人魚的目擊事件中,58年前的蘇聯人魚寶寶最為轟動。
  • C919大客機的贛軍力量,四分之一江西造,第二總裝基地在南昌
    C919是我國正在研製的國產大客機,即將於2021年到2022年間投入商業航線運營,距離現在只有一兩年時間,到時候,大家都可以乘坐C919體驗國產大客機旅行了。而它的機身,更是完完全全的國產,其中江西省的兩家航空製造單位,航空工業洪都和航空工業昌河,差不多承擔了1/4的生產任務。
  • 前蘇聯的「地獄之門」:富含黃金、鑽石卻因「鬼哭狼嚎」而廢棄?
    根本沒有開採的條件,也就是說如果想要開採投入會非常高。陰謀論有陰謀論者傳說該項目由於鑽到了地獄而停止,因為洞裡穿出了鬼哭狼嚎的怪叫,蘇聯感到恐懼而停止繼續鑽探。不但說得神乎其神,還有圖有真相,配製了錄音。更有甚至,說有魔鬼從洞裡往外鑽了出來。
  • 美軍注意:五種蘇聯武器很可怕,有一種俄羅斯還在用可實施核轟炸
    1991年12月25日,戈巴契夫宣布辭去蘇聯總統一職,當天,存在近70年的紅色帝國轟然解體。蘇聯的解體,也意味著美蘇不再爭霸,冷戰時代結束。世界從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成了主要繼承者。
  • 世界上最可憐的狗,至今還在太空流浪,再也無法返回地球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和蘇聯在技術上的較量、發展速度令世界驚嘆不已,他們只看到了兩國之間的表面競爭,而忽視了背後的競爭。像這條曾經被送進太空的狗,今天還在太空裡遊蕩,再也沒有回到地球的可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日本人眼中的世界強國,中國排名出人意料,俄羅斯卻開始抱怨
    圖為俄羅斯蘇-57戰鬥機近日,有日本媒體對當今世界各國的綜合實力進行了分析,列出了強國榜單,日本人眼中的世界強國到底都是誰呢?毫無疑問,美國排名第一,中國排名出人意料,但世界公認,上升到了第二的位置,傳統強國俄羅斯卻坐不住了,開始抱怨,因為他們的排名下滑了,那俄羅斯為什麼會如此看重這份榜單?
  • 如果真有天堂,那應該是什麼樣子?
    我心慌意亂,心想著快點藏起來,不能讓他們抓走狗,於是我把它推到床底下,可是見到了生人,它怎麼能不叫?「汪、汪」幾聲後,就被抓走了,馬路上,我見它和很多狗待在一個籠子裡,被一輛車拖走了,直到現在,我仍然記得它看我的眼神,無助的看著我,仿佛在向我求助,可我當時只是站在那,默默的看著它遠去……無論過了多久,我應該都忘不了那眼神。現在想想,他們有什麼權力抓狗?
  • 蘇聯曾經有多發達?美國想搶蘇聯失控太空站,蘇聯一頓神操作
    世界離毀滅只差兩步:蘇聯人沒拿回自己失控的空間站,美國人偷走蘇聯的空間站。第三步,就是全面核戰。美國準備撿漏的消息傳到了蘇聯。蘇聯只有一個選擇,儘快找到自己失聯的禮炮七號,要麼擊毀它,要麼把它帶回家。蘇聯選擇了後一種。
  • 蘇聯當年強大到什麼程度?擁有世界第一的陸軍,尖端科技領先世界
    當然聯合國因為它的性質,也成為了很多國家交鋒的戰場。在二戰結束之後,別看各國都在穩步的發展恢復中,但是在當時的世界之中,除了美國實力比較強之外,蘇聯的實力也是非常厲害的。當年的蘇聯,如日中天時,懟天懟地懟空氣,美國也不放在眼裡。
  • 如果當年不是蘇聯,或許我國就不能在南極建科考站了
    在1940年以前,智利忙於內務,對於南極一直無力顧及,但是到了1940年,智利宣布在西經53度到90度之間,所有已經發現的,或者沒發現的島嶼都屬於智利,更是宣稱智利早在十六世紀就發現了南極,所以智利理所應當對南極提出主權要求。
  • 世界第一深井曾打開地獄之門?蘇聯在井裡都找到了什麼?
    上世紀70年代,鐵幕籠罩西半球,世界兩大超級大國進入冷戰。
  • 疫情之後世界即將巨變,大風暴還在後面!(強烈推薦)
    :「如果一個辦法笨而有效,那它就不笨」。蘇聯的經濟政策或許很笨,但它抓住了工業化的要害——增長。資本主義主導的工業化容納不下工業化創造出來的驚人生產力,非要通過戰爭來解決這個矛盾,蘇聯卻能吃下這些過剩的生產力。機器美國人當廢鐵賣,蘇聯人當寶貝。工程師、技工在美國失業,願意當藍領都沒人僱,蘇聯可以高薪聘請。所以蘇聯駐美國的大使館門外排著長隊要籤證,蘇聯人還挑挑揀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