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冰給愛斯基摩人 義大利米進軍中國

2020-12-05 任姓領域

義大利傳統料理雖有燉飯等米食,但長期以來義大利米比不上義大利麵有名。然而在疫情期間,義大利人再度對米食感興趣,義大利米的美味甚至徵服米食大國中國。義大利是歐洲最大稻米產國,年產量達150萬公噸,佔歐洲總產量超過一半。

義大利米號稱有200多個品種,各具特色。義大利「農牧協會」(Coldiretti)指出,義大利爆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OD-19)疫情的起初6周內,境內稻米消費量躍增47%,有時需求甚至超越國民主食義大利麵。

在倫巴底大區(Lombardy)的羅比奧(Robbio)種稻的27歲農民布法(Stefania Buffa)表示:「疫情期間,義大利人重新發現米食,以及在義大利料理中一向略受冷落的燉飯。」義大利米不只在國內成為新寵,甚至遠渡重洋搶攻中國市場。

義大利4月和中國籤訂稻米出口合約,「農牧協會」巴維亞(Pavia)地區分會主席葛瑞比( Stefano Greppi)表示:「這是因為我們的稻米品質比中國種的米要好。」本身也是稻農的葛瑞比,樂見義大利在疫情期間拿下中國進口稻米訂單。

這份合約對巴維亞、倫巴底和比第蒙大區(Piedmont)的佛斯裡 (Vercelli)與諾伐拉(Novara)等義大利主要稻米產區的稻農而言,是一大幫助。這些地區合計稻米產量佔全義大利的95%。義大利「晚郵報」(Corriere della Sera )在意中稻米出口合約籤訂翌日報導:「偌大的中國市場對巴維亞鄉間種植的稻米敞開大門。」

報導還打趣說:「這有點像賣冰給愛斯基摩人。」

相關焦點

  • 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之謎
    世界上最不懼怕寒冷的愛斯基摩人的起源一直是人類學家們一直困擾的一個謎。傳統歷史學家認為,愛斯基摩人主要來源於三個方面,即南方的商文化阿拉斯加、西伯利亞和中國。但相比之下,愛斯基摩人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可。當然,在進一步確定的考古證據出現之前,這一學說受到了質疑。
  • 愛斯基摩人最愛的「美食」,讓中國吃貨自愧不如,網友們甘拜下風
    對每一個生活在中國的吃貨而言,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因為中國飲食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是世界上公認的美食大國。中國有著數不清的美食,幾乎在每座城市都有著特色小吃,對於吃貨而言幾乎沒有不能吃的東西,哪怕是一些難以接受的食材,對於吃貨來說卻是一種很難得的美味。
  • 《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艦船怎麼樣 愛斯基摩人艦船強度測評
    導 讀 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是最新活動峽灣間的反擊中登場的新驅逐艦,也是皇家陣營中少有的炮擊型驅逐艦,下面就給大家帶來碧藍航線愛斯基摩人艦船強度解析
  • 讓你吃驚的現代愛斯基摩人
    在地球的最北端,一年四季千裡冰封,一群穿著獸皮的人們住在冰屋裡,靠捕鯨為生,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當我帶著上述想像踏上北極最大的愛斯基摩人聚居地巴羅時,卻發現,這裡和我想的大不一樣。  巴羅位於美國阿拉斯加州最北端,是個只有5000人口的小城市。去年7月底,我在阿拉斯加最大的城市安克雷奇參加了當地旅行社組織的「巴羅一日遊」。
  • 北極圈的古代人,愛斯基摩人為何如此這麼神秘?
    愛斯基摩人最有發言權。他們被稱為「最孤獨的民族」,常年生活在北極圈以北的地區,以冰為屋、以獸皮為衣,以生肉為食,沒有貨幣,沒有商品,甚至只有簡單的文字。雖然不是已經消失的種群,其神秘程度卻絲毫不亞於瑪雅人。他們和印第安人有什麼過節?為什麼與世隔絕上千年?到底起源於中國的殷商,還是良渚文明?
  • 愛斯基摩人的招牌名菜--醃海雀(Kiviak)
    點擊「中國狩獵」直接點關注
  • 愛斯基摩人現在還住雪屋嗎
    愛斯基摩是一個民族。不同地區的愛斯基摩人對自己有不同的稱呼。美國阿拉斯加地區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皮特人」,加拿大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因紐特人」,格陵蘭島的愛斯基摩人稱自己為「卡拉特裡特」,意思都是「人」。愛斯基摩人認為「人」是生命王國裡至高無上的代表。
  • 愛斯基摩人居然也要用冰箱?
    今日問題 ⊙愛斯基摩人也要用冰箱嗎?⊙ 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在我們的想像中,冰箱應該是他們完全不需要的電器之一。
  • 比鯡魚罐頭還臭,愛斯基摩人當成寶,中國吃貨看到後:佩服
    美食能夠吸引人的目光,刺激人的味蕾。對美食理解不同導致各個國家的飲食文化存在較大差異。中國的吃貨能夠把在外國泛濫成災的物種吃到滅絕的地步,還有許多外國人不能接受的奇葩食物。外國人曾評皮蛋為世界上最難吃的食物,但在中國人眼裡它就是一道美味佳餚。
  • 愛斯基摩人究竟過著怎樣的生活?
    對愛斯基摩人,人們總是充滿著好奇。這個生活在極寒地帶的人種,目前有約14萬的人口,分別生活在加拿大、美國、格陵蘭和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北極圈地區。其中8.5萬人生活在北美,5萬人在格陵蘭,其餘的在西伯利亞。愛斯基摩人生活完全適應極寒,冰雪覆蓋的環境下,幾乎不存在植物,所以愛斯基摩人基本不吃蔬菜,他們每日的膳食包括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質。
  • 明明都是地球人,愛斯基摩人的來源為何至今成謎?
    到底起源於中國的殷商,還是良渚文明?估計很多人都想不到,流傳程度最廣的「愛斯基摩人(Eskimo)」竟然是一句黑稱!當時愛斯基摩人生活在阿拉斯加地區至魁北克以北地區,但印第安人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習慣,導致了他們無論處於什麼階段都跟當地的民族不合群,這兩個民族發生了激烈的衝突。最終,好戰的印第安人對愛斯基摩人進行了不少的掠奪和報復性活動,雙方一直帶著偏見和衝突生活著,歷史上積怨很深。因此,在印第安人眼中,愛斯基摩人茹毛飲血的生活習慣非常野蠻,於是順手送了這個黑稱給對方——愛斯基摩人(意為吃生肉的人)。
  • 愛斯基摩人的美食,中國吃貨都難以下咽,你敢挑戰吃一口嗎?
    對於生活在吃貨的中國,對每個中國人來說是件很幸福的事。華夏文明擁有五千年的歷史,中國飲食文化也伴隨華夏文明源遠流長。中國被世界公認為美食「強國」,連自傲的法國人都認為世界上只有兩大菜系,一個是法國菜,另一個就是中國菜,可見中國菜系是多麼的偉大。
  • 歷史上的野人女真是現在的愛斯基摩人嗎?
    而北極至今唯一的原住民是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而愛斯基摩人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依賴於狗、最擅長馴化狗的民族。會不會狗國就是愛斯基摩人呢?野人女真之一的鄂溫克人是中國最後一支古老的馴鹿民族,新中國成立前,敖魯古雅鄂溫克人基本仍處於原始公社末期母系氏族公社的階段,首領是女酋長。鄂溫克人的鹿跟愛斯基摩人的狗用法幾乎一模一樣,冬天拉雪撬,夏天直接背貨物。
  • 愛斯基摩人的雪:一樁百年未決的懸案
    這周一凌晨,盼了許久的北京初雪總算落下來了,儘管雪落時無聲,日出後無痕,但著實讓人激動。有關今冬北京初雪懸案終於帷幕,然而一樁關於愛斯基摩人的雪的懸案,100年來爭議不斷,至今懸而未決。  初中時,我曾讀到一篇講愛斯基摩人的文章,最引人入勝的內容是描述愛斯基摩人語言那段。
  • 一份愛斯基摩人引領全球時尚的簡史
    「愛斯基摩」 一詞是由印第安人首先叫起來的,即「吃生肉的人」。實際上愛斯基摩人並不喜歡這名字,而將自己稱為「因紐特(Inuit)」人,即「真正的人」之意。  北極圈環境氣候相當惡劣,愛斯基摩人能夠繁衍至今實在是一大奇蹟。抵禦嚴寒,首先成了最大的挑戰。
  • 愛斯基摩人因紐特人真的是中國人後裔不怕冷嗎
    前段時間有一個關於北極的原住民愛斯基摩人的生活視頻比較火。愛斯基摩人其實就是生活在北極的原始著民,他們脫離現代社會節奏不屬於任何國家。過著遷徙的生活。還是停留在原始社會時期?關於s機模人的祖先來源有很多種說法。
  • 揭秘愛斯基摩人強悍捕鯨全程(高清)
    捕鯨活動對愛斯基摩人來說,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該地區的愛斯基摩捕鯨隊將集中到鯨群經常出沒的地方,選擇有利地形,安營紮寨。每艘船一般間距約200米。每個鋪鯨隊都有自己的狩獵範圍,阿拉斯加地區的霍普角和庫茲布灣每年夏天都吸引著很多捕鯨隊。捕鯨隊到達目的地之後,便開始每天24小時的守望。美國人Andrew Moore和Jonathan Harris用了9天的時間,見證了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狩獵鯨魚的全程。
  • 愛斯基摩人到底是不是華夏後裔,這幾點論據證明了一切
    一直以來,人類就對於自己的起源來自於哪裡很好奇,印第安人一直都被我國認為是我們在海外流散的華夏後裔,雖然目前有一些證據證明可能有聯繫單無法確實說明,如今還有一個種族也是因為外貌和他們的文化和我們相似,所以被認為可能是華夏後裔之一,這個民族就是生活在北極圈附近的愛斯基摩人。
  • 一百年前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黃皮膚,他們先祖會是中國人嗎?
    【愛斯基摩人男子側面照】愛斯基摩人,又稱因紐特人,屬於蒙古人種北極類型。目前,愛斯基摩人主要分布在從西伯利亞、阿拉斯加到格陵蘭的北極圈內外,涉及的國家有美國、加拿大和俄羅斯等國。(這是一組反映百年前生活在美國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照片,仔細看這些照片,發現這些愛斯基摩人都是黃皮膚,他們先祖來自中國嗎?照片的拍攝者為弗朗西斯·卡彭特。)【愛斯基摩人一家】愛斯基摩人有著悠久的歷史,但是這個種族沒有文字記載。據學者研究,大約一萬年前從愛斯基摩人白令海峽到達美洲的,也許是通過冰封的海峽陸橋抵達美洲。由於生活在苦寒地帶,愛斯基摩人的人均壽命很短,以漁獵為生。
  • 大家都是地球人,為何生活在北極圈的愛斯基摩人,來歷至今成謎?
    在我們世界上,有許多地區的溫度都是非常低的,因此在寒冷的區域生活的人都要穿上厚厚的大衣,特別是在北極圈附近生活的愛斯基摩人,他們就是非常禦寒的一個民族,但是有專家在調查這個民族的時候,卻發現他們的祖先至今是一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