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穿越》導演受邀拍攝網遊題材電影

2021-01-11 17173遊戲網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星際穿越》上映一個月內已經在全球狂攬5.45以美元。再一次證明自身票房號召力的同時,華納近日有意讓諾蘭接手一部新片——美國作家恩斯特·克萊恩科幻小說《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的改編電影。


好萊塢知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一級玩家》的故事發生在2044年,在這個時代,虛擬實境技術與網路遊戲得到了完美的結合,遊戲公司「綠洲」以此起家,成為人們藉以避世的港灣。但「綠洲」創始人哈利迪的遺囑,卻為這最後的世外桃源帶來了一場巨大的風波。遺囑宣稱,如果誰能在"綠洲"中尋獲他設置的彩蛋,就能接手"綠洲"成為新的世界首富。主角韋德·沃茲,作為最普通不過的玩家,也投身到了遺囑所引發的狂潮之中,然而他發現,若想繼承哈利迪的遺產,他不但要和數以億計的同行展開競爭,還要面臨同樣覬覦這份財富的大公司的死亡威脅。朋友,敵人,信任,背叛……韋德能否趕在黑幕落下之前,成為拯救世界的英雄?


《一級玩家》原著封面

影片編劇扎克·佩恩(《無敵浩克》《復仇者聯盟》)表示,華納將花重金買下本書的改編權,而他對原著故事的改編能夠保持較大的自由度。目前諾蘭並未對這一影片計劃進行回應。如果諾蘭拒絕這一提議,華納將會考慮由埃德加·賴特來執導這部影片。

來源:時光網

【來源:】

相關焦點

  • 人人都能星際穿越!盤點太空科幻題材網路遊戲
    【17173專稿,未經允許請勿轉載】隨著《星際穿越》的熱映,很多玩家都產生了去太空的憧憬。但現在的技術條件顯然不太現實,唯一的辦法就是在遊戲的世界中體驗一番。今天小編就推薦大家幾款太空科技類的網路遊戲,讓你在電腦前就能實現星際穿越! Project魂:韓國機器人大亂鬥《project魂》是NCsoft續《劍靈》之後,打主的兩大網遊之一,號稱「下一代電影院」!遊戲能給玩家帶來如同3D電影盤的體驗。
  • 《星際穿越》影院重映:一部科幻電影,為何會讓你淚流滿面?
    其中,就有《星際穿越》。這是一部讓很多人刷過多次的電影。在當下全球知名的電影導演當中,克里斯多福·諾蘭是一個永遠無法忽視的存在。雖然,「大師」這樣的稱謂放在諾蘭身上還存在爭議,但他執導的電影作品中的確有不少堪稱「神作」。
  • "燒腦"電影星際穿越熱映 真的很好看真的很難懂
    》之前,從來沒有一部電影能引發全民性的科學討論浪潮,因為這部影片號稱史上最「燒腦」的電影,導演諾蘭也獲封「燒腦教教主」。   一手燒腦   理科男點讚 邏輯嚴謹漏洞少   只是「飛船接近黑洞居然沒事,很奇怪」   《星際穿越》中諾蘭繼續堅持嚴謹「苛刻」的路線,不僅邀得基普·索恩隨時「現場教學」,更將作為編劇之一的弟弟喬納森·諾蘭送往「專業補習班」研究理論。
  • 當前標籤:星際穿越
    2014年《星際穿越》首輪放映斬獲7.55億元,成為當時年度進口電影票房亞軍,2020年8月2日起重映後,到8月6日票房已經超過4500萬。《星際穿越》在重映首日就收穫了2000萬票房,並且助力大盤重回5000萬。《星...
  • 觀影《星際穿越》帶動了科學熱
    由《盜夢空間》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並執導的「燒腦」大片《星際穿越》,在中國內地取得3天票房過億的搶眼成績,更難得的是,票房和好評「齊飛」。人們在驚嘆《星際穿越》史詩般的恢弘與震撼的同時,也在感嘆影片主創的無盡想像力,而這股「星際熱」也讓人看到了科幻題材巨大的市場潛力,同時又引發了一個老話題:中國電影何時才能「星際穿越」到未來題材呢?
  • 《星際穿越》導演:很多電影用3D拍浪費了
    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馬修·麥康納、安妮·海瑟薇、馬特·達蒙等一眾耀眼明星加盟,好萊塢巨製《星際穿越》昨日一經上映便被影迷評為「燒腦」大片。這部時長近三個小時的科幻片,幾乎讓看過的觀眾都被影片強大的信息量以及無盡的想像力拜服。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基普·索恩也被諾蘭邀請來,一道參與這場「星際穿越」之旅。
  • 2014年老片居然打敗《1917》,《三體》電影該對標《星際穿越》嗎?
    作為好萊塢重工業科幻電影的巔峰之作,《星際穿越》豆瓣評分達9.3分,2014年首映時在中國內地市場收穫7.55億元票房。在網絡上已有片源的情況下,《星際穿越》8月2日起在國內院線重映後仍舊取得不俗成績。即便在30%上座率限制下,重映10天票房已近8900萬元,累計票房達8.44億元。
  • 同樣是「硬」科幻,《流浪地球》比《星際穿越》差多少?
    影片總投資超過3億人民幣,影片最具開創性的成就,是它開啟了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影片在題材上「硬」碰「硬」的時代。在《流浪地球》之前,許多國產大片,在題材上和好萊塢電影採取迂迴戰術。為了凸顯國產文化特色,同時避開與好萊塢的直接競爭,國產大片普遍以傳統文化為特色,以武俠、功夫、奇情為賣點。
  • 《分身人》推遲上映 「死侍」瑞恩將拍穿越題材電影
    繼《分身人》之後,瑞恩·雷諾茲和導演肖恩·利維將再合作一部由天空之舞公司出品的時間旅行題材電影。  目前影片尚未確定片名,劇本將有喬納森·崔普爾(《離別七日情》)執筆。瑞恩·雷諾茲飾演的主角需要穿越時間向13歲的自己尋求幫助,他們會共同遇到已去世的父親,那時他與穿越前的男主角同歲。
  • "星際穿越"導演諾蘭:如果影片有反派 頭號是時間
    導演諾蘭(左一)強調電影的真實感,只要可以實景拍攝的場面都儘量不用數位技術。   新京報:這樣類型的電影多數人會選擇拍成3D格式,可《星際穿越》是最後一部75毫米膠片電影,請問你為什麼沒有選擇3D呈現方式?   諾蘭:我覺得3D的效果更多的是把這個屏幕給縮小,讓觀影者感覺自己一個人在電影院裡面,在一個非常緊湊的小型的空間裡面,感覺所有事情都撲面而來。
  • 從《星際穿越》解析IMAX商業妥協之路
    從11月12日星際穿越上映以來,帶來了今年觀影的一個高潮,筆者已經好久沒有看到即使是午夜場依然座無虛席的電影院了。作為資深電影愛好者,筆者今天要來說一說《星際穿越》的拍攝內容,聊一聊關於IMAX商業化歷程和70毫米膠片的那些事。
  • 諾蘭導演之《星際穿越》
    諾蘭導演的《星際穿越》。怎麼說呢,能用語言或者是文字能表達清楚的概念是人這一層面的理解。瞠目結舌的一部電影,的確是瞠目結舌的一部電影。人生不可以匆匆而過,一定要找到生命背後的「家」。即使每個人的生命出處不同,也要前行在回家的路上......
  • 細說《星際穿越》:5年多過去,它仍舊是最好的科幻電影
    他是好萊塢中為數不多的能夠在電影商業性和藝術完整性上不作任何妥協和犧牲的導演之一,也是為數不多的少數幾個仍緊緊握著自己電影控制權的導演。,為什麼《星際穿越》5年後,依舊是最好的科幻電影。 不同於一般的末日題材科幻電影中的那樣,總會出現一個從天而降的英雄來拯救世界。《星際穿越》首先從一開始的設定就是要逃離地球,所有的科學家和航天從業人員都在為此做準備,還精心策劃了planA和planB。其次《星際穿越》並沒有出現一個大公無私的救世主,男主角庫珀心裡最重的,永遠都是他的家人。
  • 9部最牛太空探索電影,絕不比《星際穿越》差!
    九個頭條網訊:據悉,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科幻大片《星際穿越》,上映之初便獲得極好的票房和口碑。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6日,該片在中國已攬下2.66億元人民幣的票房。
  • 星際穿越:穿越蟲洞的未來
    《星際穿越》是克裡斯多福諾蘭在2014年執導的科幻電影,劇中穿越蟲洞、穿越時空的設定,十分有未來感。故事即從人類尋找新的居住地發想,當沙塵暴四起,植物病毒蔓延,全球糧食危機,地球的人類該如何生存?放棄地球,到外太空在找一個適合生存的基地嗎?
  • 《星際穿越》_網易娛樂
    ·片 名:星際穿越 ·導 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主 演: 馬修·麥康納 / 韋斯·本特利 / 安妮·海瑟薇 / 傑西卡·查斯坦 / 伊萊耶斯·加貝爾 / 麥可·凱恩 / 約翰·利特高 / 託弗·戈瑞斯 / 卡西·阿弗萊克 / 麥肯吉
  • 電影《星際穿越》中若干有趣的科學故事
    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導演的科幻佳作《星際穿越》(Interstellar)近日重新上映。電影精彩自不必多說,電影裡諸多有趣、硬核的科學細節也值得反覆推敲,細細品味。一起來看看電影裡一些有趣的科學故事吧。
  • 《火星救援》真的完爆《星際穿越》嗎?
    同樣以上映10天計,2014年的《星際穿越》票房為9690萬美元,《火星救援》同比更高。首波票房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來源於觀眾的高期待,《火星救援》的導演是大師雷德利-斯科特,過去的作品多數大名鼎鼎,比如《異形》、《漢尼拔》、《角鬥士》、《黑鷹墜落》、《美國黑幫》、《普羅米修斯》……這次他甚至為了《火星救援》而推遲拍攝《異形》的續集。
  • 《星際穿越》導演諾蘭為什麼不拍數字電影,也不拍 3D
    今年 44 歲的電影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絕對是這個行業的異類,他堅持用膠片拍攝,不喜歡 3D,極少使用 CG 技術,也拍出了《蝙蝠俠》這種氣勢恢宏的英雄片,以及正在上映的科幻片《星際穿越》。在影迷眼中他是神一樣的存在,因為他用電影造出了一個又一個走出現實,甚至走出大腦的夢境。他另一個標誌性身份則是對膠片的堅持和對目前電影行業數位化的抨擊。
  • 從《2001》到《星際穿越》,人類如何在電影裡探索太空
    《2001:太空漫遊》和《星際穿越》兼有現實風格和科幻風格,但它們的科幻成分並非單純的天馬行空而是具有非常紮實的科學基礎或學術內核,更偏向現實類。《星際旅行》第一部其實太空電影的劃分也沒有那麼嚴格,現實和科幻風格往往是既交錯又重疊,事實上大部分科幻類的太空電影也都具有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