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是一個全新的世紀。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世界經濟迅速轉型,從資源驅動、資本驅動向創新驅動型經濟轉變,科學技術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主要動力。在21世紀初,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紛紛制定科技發展戰略,部署優先支持的重點領域。這裡我們簡要介紹美洲(美國)、歐洲(英國、德國和歐盟)和亞洲(日本、韓國和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的優先領域。
目前,六國和歐盟科技發展戰略的優先領域涉及生命與健康、信息科技、納米與材料、空間科技、地球與環境、能源與資源、食品與農業、製造與工程、國家安全、社會科學等。其中,生命與健康、信息科技、納米與材料、地球與環境、能源與資源五個領域,受到六國和歐盟的普遍重視(表1)。
表1 六個國家和歐盟科技發展戰略的重點領域
生命與健康
信息科技
納米與材料
空間科技
地球與環境
能源與資源
食品與農業
製造與工程
國家安全
社會科學
美國
√
√
√
√
√
√
√
德國
√
√
√
√
√
√
√
√
英國
√
√
√
√
√
√
歐盟
√
√
√
√
√
√
√
√
√
√
日本
√
√
√
√
√
韓國
√
√
√
√
√
√
√
√
中國
√
√
√
√
√
√
√
√
√
√
1. 美洲國家的優先領域
美國既是世界第一科技強國,也是美洲的第一科技大國。美國政府把保持美國在全部科學知識最前沿的領先地位作為國家目標。從美國2012財年預算報告看,國防技術研發是美國最重要的領域,其次是健康、能源和空間領域,其他的優先領域還包括生物技術、納米技術、信息技術及其相關領域,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基於生物多樣性和可持續發展的資源需求研究等。
2. 歐洲國家的優先領域
其一,英國。英國是世界科技強國之一。2000年發布《卓越與機遇——21世紀的科學和創新》白皮書,計劃在21世紀改變人類生活的基因組學、信息科學、納米技術、量子計算和生物工程等方面重點投資並取得領先地位。2010年英國出臺了《技術創新中心報告》,認為英國的重點領域包括:幹細胞和再生醫藥、未來網際網路技術、塑料電子、可再生能源和氣候變化技術、衛星通訊技術、燃料電池、先進位造技術和複合材料技術等。
其二,德國。德國是世界科技強國之一。2010年德國提出了《德國2020高科技戰略》,重點關注的領域有:氣候、能源、健康、營養、交通、安全和通信。它確定的第一批「未來項目」包括:二氧化碳中性、高能源效率和適應氣候變化的城市;智能能源轉換;作為石油替代的可再生資源;個性化的疾病治療藥物;通過有針對性的營養保健獲得健康;在晚年過獨立的生活;德國2020年擁有100萬輛電動車;通信網的有效保護;網際網路的節能;全球知識的數位化及普及;未來的工作環境和組織等。
其三,歐盟。歐盟是歐洲國家的政治和經濟聯盟,也是歐洲國家的科技聯盟。2005 年,歐盟委員會提出了《第七框架計劃》,選擇的優先領域包括: 信息與通訊技術;健康;運輸(含航空);納米技術、智能材料與新的生產工藝;安全和空間研究;能源;環境(含氣候變化);食品、農業和生物技術;社會經濟學和人類。2010年歐盟發表的《歐洲研究和創新戰略》,把氣候變化、能源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健康與老齡化列為優先領域。
3. 亞洲國家的優先領域
其一,日本。日本是世界科技強國之一,2006年開始實施的第三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的重點支持領域包括: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環境技術、納米技術與材料、能源技術、製造技術、交通網絡等社會基礎技術和宇宙、海洋開發等。該計劃還提出了十大支柱技術,如:萬億Hz電磁波檢測分析技術;高精確度電子顯微鏡, 能夠在原子水平上進行三維觀測; 每秒運算能力達1000 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以用於製藥設計和超微細材料的模擬等。「第四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有望近期出臺。
其二,韓國。韓國是新興的創新型國家。2000 年,韓國實施《面向2025 年的科學技術發展長期計劃》,提出的優先領域包括信息、生物、納米、環境、宇航、文化等。2005 年,韓國認定的重點技術包括核聚變技術、海洋領土管理技術、超高性能電腦技術、人造衛星技術、高附加值生物資源技術、再生醫學科學技術、高性能材料技術、氣象預報技術、人工智慧技術、清潔和再生能源技術等。2011年,韓國選定的六大產業技術包括:可以生產透明柔性顯示器的技術;腦神經信息IT融合技術;多用途小型模塊核反應堆的相關技術;用於開採深海資源的海洋技術;生產超精密連續電子印刷的技術;生產多功能圖形材料的技術等。
其三,中國。2006年中國制定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提出的重點領域包括:能源、水和礦產資源、環境、農業、製造業、交通運輸業、信息產業及現代服務業、人口與健康、城鎮化與城市發展、公共安全、國防等;提出的前沿技術包括: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新材料技術、先進位造技術、先進能源技術、海洋技術、雷射技術、空天技術等。
摘自《第六次科技革命的戰略機遇》,何傳啟主編,科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