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憑什麼能遠超印度?就憑一場浩浩蕩蕩的「掃盲」運動

2021-01-07 西風原上

中國七十年以來的改變,中國人一起見證,曾經的中國列強環伺,國不國家不家,而今的中國土地之下埋葬著許多先烈的血肉,為我們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長城。

這個從屈辱中站起來的國家,是無數的人民浴血奮戰才贏得了民族獨立,贏得了中國人自己當家做主的機會。但總有一部分人,會忽略掉這個國家曾經是多麼痛苦,忽略掉它站起來是多麼的不易。

在美版的知乎上有網友曾經提過這樣一個問題,憑什麼中國的發展速度能夠遠超印度?下面的回答很多,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描述的,雖然新中國才成立之時,整個中國落後於印度許多,但中國領導人卻抓住了一個快速發展的訣竅,那就是掃盲。

特殊國情決定掃盲之路曲折

1949年的中國是個窮困潦倒到連印度都不如的弱國,那時候的印度所擁有的鐵路是中國的三倍,一個印度人的平均壽命要比中國人多五到六年。

新中國成立之初,雖擁有九百多萬平方公裡的土地,有5.5億人口,但其中的八成以上是文盲,連基本的漢字都不認識。

之後的二十年,政府前前後後一共開展了四次大規模的掃盲運動,消除了一億文盲,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中國的文盲率已經降到了6.72%,這是世界發達國家都難以做到的事,中國卻做到了。

中國積弱已久,而人口基數卻十分龐大,在別國一個小的問題,拿到中國來就會放大數十倍。剛剛成立的中國政府,需要處理外交的關係,需要解決國內的問題,經濟文化各方面都百廢待興,但八成以上的中國人都是文盲,如何融入這個世界?如何實現富強?

作為農業大國,中國人世代農耕為生,而農村地區的民眾文盲率超過了95%,可以說基本上整個村的人都沒一個會識字的,這樣的狀況,要想談發展簡直是痴人說夢,於是浩浩蕩蕩的"掃盲"就在全國各地開始了。

1949年相關人員召開了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確定了舊教育的改革和新教育的發展諸多方面的問題。1950年全國各地正式開始辦"掃盲班",以滿足大家對知識的渴望。

當時雖然整個社會提倡"掃盲",但大部分人被生活所迫,在白天往往會因為各種各樣的事情忙碌,難有足夠的空閒學習,於是"冬學"應時而生,旨在農閒時間開課,為面朝土地背朝天的農民謀得學習的機會。

而城市工廠為了適應工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節奏,將"掃盲班"辦在夜間,讓工人們下班後能夠有機會暢遊在知識的海洋。從教學方面入手,解決基層文盲問題。

當時最普遍的一個問題在於,大家雖然有機會去學習一些漢字知識,但是日常在地裡勞作的農民運用所學漢字的地方卻沒有多少,成年人的記憶更容易衰退,學而不用,後果便是再次忘記,開辦了一段時間後,發現這樣掃盲的效果並不明顯。

全民掃盲熱,從實踐中學字識字

識字班的開辦並沒有讓"文盲"的情況得到很大的改善,我國判定文盲的標準是能否識得1500-2000個漢字,並且要求會簡單的書寫,對一些從小並未受過教育,錯過了學習黃金年代的人來說,無疑是難如登天。

於是許多能人開始摸索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掃盲,特別是一些整個村文化水平都不高的地方,在集體勞作的時候大家都勤勤懇懇,可一到記公分時一些人名地名的混亂,常讓村幹部們頭疼,掃盲迫在眉睫。

他們將"先富帶動後富"運用到學習中去,先讓一部分青年人掌握一定量的漢字,然後劃分一個個小組,讓這部分人去教本組的成員。

教的時候也不是教那些天馬行空的字,都是各自的名字、鄉村地名什麼的,短時間內村裡的人掌握的漢字能應對日常的生活,又因為學習的漢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一來二去記得的字也不容易忘記。

於是這種方法從一個村輻射到了整個社會,比從前的識字班更有效,也更能讓村民學到真正的東西,平時做事的時候就能"順便"學字,還能馬上就運用上所學的東西,無論是從詞彙量還是掌握的情況都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讓一部分人先掌握知識,然後再回頭帶動一部分人,將漢字落實到每一個具體到事上面,一下為中國的大批"文盲"找到了脫盲的出口。

這種接地氣的學習方式讓中國的"掃盲"事業前進了一大步,1957年中國已有2200萬人脫盲,且超百萬達到了中學的文化水平。

而隨著掃盲事業的推進,以及漢語拼音的普及等,都為掃盲提供了便利。直到1964年,中國十五歲以上的文盲率從從前的八成下降到一般,十幾年間共有一億多人脫離了文盲的行列。

反觀印度,嚴苛的種姓制度讓低種姓的人根本不可能接受同等的教育,財富早已掌握在高種姓人的手中,他們不希望也不會讓低種姓人擁有學習知識的機會,動搖到他們的財富,就這樣印度的教育幾乎被貴族所壟斷。

對大部分的印度底層人民來說,他們是被國家拋棄的人,國家建設發展的紅利他們並沒有享受到,卻要盡心盡力地為富人創造財富。

雖然如今的印度已經深刻意識到種姓制度大大地阻礙了其發展,可龐大的"尾巴"讓如今的印度寸步難行。而中國的厚積薄發,早讓如今的印度難以望其項背。

國家的發展不是靠一個階級,而是靠全體人民

印度犯的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他們的發展靠的不是全體印度人民,在高種姓印度人的眼中,低賤種姓族群是比寵物更加低劣的存在,接受教育對他們來說是奢侈的事情。

正是因為如此,如今的印度"文盲"率居高不下,與二戰後的印度相差無幾,所以印度的實力也近乎在原地踏步。在其他國家都奮力前進時,不進步就是後退。

一個國家的發展絕對不能夠僅靠上層階級,或一部分知識分子,而應該是整個社會團結的力量。

曾經的中國雖然瘦小,大體量的人口對中國的發展是阻礙也是動力,但中國高明的領導階級卻知道,應該將人口劣勢變為優勢。他們同樣清楚的明白,只有靠著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一個擁有大量愚昧人口的國家,是絕不可能走到前面引領世界的發展的。

因此中國的前十幾年對待民眾教育這方面下了重功夫,而這些人也為中國創造了無限的可能,如今的萬丈高樓平地起,將便捷生活推向全球都是當代中國的真實寫照,而他們是"掃盲"一代又一代的受益者。

中國的"掃盲"成果來之不易,為了鞏固這些艱難摸索出的勝利的果實,逐漸富起來的中國開始普及義務教育,從免學費到免書本費,一代又一代,中國的文盲幾乎在走向滅亡。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的"文盲"就能夠完全消失。

跟印度相比中國其實底子更薄,這個曾從泥濘中爬起來的國家,以一種最"笨"的方式一點一點改變自己的命運,從沒有想著借別人的幫助偷一偷懶,幾十年的光陰歲月,它終於從一個弱國成為了如今全世界都要看向它的發展中國家,雖然一路艱難,但也成全了它的偉大。

中國能夠趕超印度,究其根本在於兩個國家走了完全不同的兩條道路,中國想要的是民族富強,而印度需要維持的是富人階級的利益。也正因為中國允許國人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允許他們的努力超越自己的出生,才能有如今無限可能的中國。

而從出生就決定一生的印度,想要改變如今的狀況,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消除階級,讓印度的民眾人人平等,改變印度底層人民一眼看得到頭的未來。那些歷史遺留的問題,如今的印度已經嘗到了苦果,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整個印度將是黑暗的,永遠看不到未來。

而未來的中國將靠著無數的新生力量繼續前進,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一場惠及5億人的運動讓我們再也不用玩「荒野求生」
    無獨有偶,在美版知乎Quora上有人問了這樣一個問題: 憑啥中國的發展速度能遠超印度? 當時印度的鐵路是中國的三倍;印度人的平均壽命比中國人長5、6歲;印度的主要工業產出,比如鋼鐵、化肥、煤炭、水泥、電力等,都遠超中國。 短短半個多世紀的時間,是什麼讓中國以如此驚人的速度發展呢?
  • 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原標題:美媒:中國綜合國力遠超印 很多人瞧不起印度 印度蘇-30MKI機群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2月10日文章,原題:印度與中國:冷和平結束?   現在,中國和印度在政治和經濟上的接觸多於最近歷史的任何時期。最重要的是,兩國政府都願意緩解緊張關係。當危機發生時,他們冷靜耐心地通過外交手段解決危機。簡言之,兩國政府與政府的關係是文明的。   不過,中印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兩者一前一後地平行前進。本世紀以來,合作的方面不斷加速,而戰略競爭也沒落下,在有些領域甚至發展更快。
  • 印度人納悶:中國有14億人口,電還能普及全國,憑什麼?
    中國就是如今世界舞臺中央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自從建國以來,中國人民一直在為了自己的能夠真正在國際舞臺中央站起來而不斷奮鬥努力。如今,中國成功了,成功的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上第二家經濟體,一躍成為全球尖端科技的領跑者!
  • 曾經印度國力一度強於中國,如今被中國甩遠,一個原因最關鍵
    今兒咱來聊兩句咱鄰國印度的那些事兒。要說這個國家,那還真是有點子怪,擱在國際上講,咱國家和它經常被放一起,稱為龍象共舞,兩國有很多地方挺像的,文明上都是古國,人口那也都多得嚇人。還有,這到了近代那都是被欺負的一方,印度那是成了殖民地,咱好歹還留了一半兒,是半殖民地社會。
  • 老人小孩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中國憑疫苗建立群體免疫還遠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老人和小孩何時能接種新冠疫苗?中國憑疫苗接種建立群體免疫還遠嗎?中新社記者:夏賓隨著中國各地開始有序接種新冠疫苗,一系列與之相關的問題備受關注。接種疫苗能保護多長時間?中國疫苗產能如何?老人小孩何時能預約接種?
  • 中國電磁炮是一場騙局?美國人:所有證據顯示,遠超我們預測
    就以中國來說,中國研製出了美國一直心心念念的電磁炮,甚至進展遙遙領先。不過也有人說中國的電磁炮就是一場騙局,中國怎麼這麼快就掌握了這項尖端科技呢?不過後來美國人卻表示,通過所有的證據顯示,遠超我們預測。電磁炮是被認為可以顛覆未來海洋戰爭的新式武器,基本原理就是用電磁能替代化學能,在瞬間釋放出的超大電磁能的推動下,彈丸以超音速射向目標!
  • 中國國土面積位列第三,有效面積卻遠超俄羅斯,那在世界能排第幾
    中國國土面積位列第三,有效面積卻遠超俄羅斯,那在世界能排第幾   中國國土面積位列第三,有效面積卻遠超俄羅斯,那在世界能排第幾
  • 印度洋又不是印度的,中國航母憑什麼不能去?
    然後,就只剩下中國了。庫馬爾在提到印度要發展海洋藍色產業的時候就提到了中國,說中國是這方面的行家。言外之意就是中國可能會侵害到印度的海洋利益。再加上這些年中國海軍艦艇在印度洋的頻繁活動,讓印度官員極度不適。
  • 印度和中國差不多同時起步,為什麼印度卻始終發展不起來?
    近期,我們的老鄰居印度一直表現得比較活躍,先是在邊境地區製造摩擦,吃了癟之後也不死心,反而擺出一副受害者的姿態,還要討說法。印度不僅一直在往前線增兵,大有一雪前恥的決心。 而後,印度國內更是掀起一場"去中國化"的浪潮,打砸中國的產品,並刪除中國的APP。
  • 印度專家:為什麼中國的衛星能安全抵達太空,而印度的卻上不去呢
    隨著幾十年來的不斷發展,中國的經濟水平和科技水平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與我們發展進度差不多的印度也包含在內;而中國的航空技術全球都有目共睹,印度專家則表示:同樣的進度發展為什麼中國的衛星能安全抵達太空,而印度的卻上不去呢?
  • 印度人:中國比印度發達,但有一點印度比中國好
    一、印度人在中國印度落後嗎?至少和中國相比,它確實不算好,印度的種種設施都遠不如中國,很多印度人為了多賺點工資跑到中國南方當"打工仔",在我們這裡算"廉價勞動力"的工資待遇,對於印度的打工族們已經可以算作"體面",這背後,是兩國之間經濟的差異。
  • 簡述中國越野運動的發展歷程
    正是這些俱樂部,把越野運動從當年的社會夾縫中拉扯出來成為普通人的夢想運動。也許你覺得他們當年身穿軍便服車裝迷彩網很傻,但正是他們帶給了你今天可以分享的歡樂、激情。  經濟富裕是越野運動發展的硬道理。世紀之交,更多的越野車推向市場,人們的思維也在跳躍更新,憑開放的市場和先進的思維,廣東大地成了中國越野運動的領跑者。
  • 中國航天遠落後印度?鄰國號稱「一箭104星」,真相讓人打臉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航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不僅完成了「北鬥」導航衛星全球組網,還向火星發射了我們自主的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以及前段時間成功完成月球「挖土」任務的「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就連歐洲航天局(ESA)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都多次對中國航天成就做出評價,但是我們的鄰國印度顯然不認同如今的中國航天。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近日在國外問答網站Quaro上出現一條引發爭議的提問,一名印度網友稱:為何中國航天計劃遠落後於印度?而提問者給出的依據就是,印度是亞洲第一個成功發射火星探測器的國家,並且印度完成了「一箭104星」壯舉。
  • 印度會超越中國嗎?中印GDP,人口年齡和科技能力大比拼!
    看一個國家的發展潛力不能只看GDP和增長速度,也要看人口質量,尤其是勞動力年齡,中國的平均年齡已接近40歲,印度平均年齡28歲,印尼平均年齡27歲,非盟國家平均年齡不到30歲。在這些國家間,似乎印度是最具有超越中國能力的,因為同樣是文明古國,同樣有著巨大的人口,同樣是金磚國家之一,印度是否有能力超越中國呢?
  • 全球病例四百萬,傷亡遠超汶川大地震
    全球病例四百萬,傷亡遠超汶川大地震.春夏之交話汶川,巨震已過十二年。百廢待興再重建,至今舊貌換新顏。.全球病毒再蔓延,病例超過四百萬。疫情未滅論悲慘,逝者遠超大災難。.5月12日,恰是汶川地震12周年。當年那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大災難,死亡人數超過8萬人,給國人帶來巨大的心靈創傷。百廢待興,多難興邦,不屈不撓的中國人民經過12年的建設,災區已然舊貌換新顏。同樣在昨天,截至2020年5月12日12時,全球共213個國家和地區爆發了新冠疫情。
  • 全國大學排名不被認可的學校,憑什麼進前三?憑實力!
    自武書連2020年中國大學排名公布之後,排名第三的浙江大學備受爭議,有很多網友留言:憑什麼?浙大校友霸氣回應:憑實力!浙江大學的前身是1897年建立的求是書院,他是當時效法西方學制的最早的高等學校之一,在清朝末年就很有很有名氣。
  • 聖鬥士:傷痕累累的一輝憑什麼認為自己能打到沙加呢?
    傷痕累累的一輝憑什麼認為自己能打到沙加呢?這或許就是一輝所說的故意被剝奪六感覺醒七感,提升小宇宙的行為邏輯吧。換而言之如果不擅長精神攻擊的星矢,紫龍等人是不是沒辦法憑精神力量抵抗或攻擊呢?下圖的這句話說明了精神攻擊-頭腦-第六感這三個詞是息息相關的。
  • 印度科技為何差中國那麼遠?印度專家含淚道出真相:是中國人太強
    隨著世界不斷的發展,各國的經濟與科技實力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而中國的科技發展進步最為明顯,從最開始人們研究的「東方紅一號」開始,為中國航天科技鋪下一條成功之路,這也是經過人們不斷的嘗試和精力才得出的結果!那為何和我們幾乎同一起步的印度會差中國那麼遠?
  • 英國把5700億訂單送給中國,印度專家不服:印度差在哪兒?
    正是我們的技術先進,經驗也足夠豐富,能夠應對各種地形的高鐵建設,所以各個國家在需要修建高鐵的時候,都願意把高鐵交給中國來建造,這樣他們也能真正放心     對於中英雙方來說,這都是一次雙贏的合作,大家都能夠得到一定的利益,但有一些國家卻不開心了,印度表現得最為明顯,印度專家直言:憑什麼把訂單交給中國,
  • 中國在雅魯藏布江建大壩,印度憑啥阻止?
    編輯:一水流殤據印度媒體11月29日的報導,中國政府計劃在雅魯藏布江建立一座大壩,規模相當於三個三峽水電站。這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沿岸國家的高度關注。印度政府稱,印度作為下遊國家,對跨界河流水域擁有相當的既定使用權,督促中國保全下遊國家的用水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