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心引力》這部電影,我想說難道我看的是3d的嗎?!看之前有很大的期望,但看完後也沒覺得震撼。劇情就不說了,看之前想像的外太空的壯美也就如預告片裡所展示的那麼多了,沒有想像中的宏闊。至於說人類的渺小,我想也不用跑到外太空才能體驗。看了這部電影業不會澆滅從小時候起對太空的嚮往,但也不會有帶給我更多的想像。技術好,演員演技完全沒有看出豆瓣大神們分析出的那麼多重內涵,整篇下來感受最深的是女主角的懦弱,到最後她站起來也沒覺得有多高大,這個結合下一點說電影節奏過慢沒有做到張弛有度。
電影背景設定的是一個人在危急時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自救,但是整部電影的步調都非常慢,經常在非常危急的時刻女主角居然會分心看景色,不知道該說她心理承受能力好還是怎樣,如果說她心理承受能力好,還幹嘛自殺?)可能是我看電影代入感太強了吧,整部片從危機開始我就一直保持一種想要掐死女主角的狀態。劇情是硬傷,除了視覺效果,內心沒有什麼起伏和波瀾,緊張刺激的感覺隨著電影結束也就結束了。嗯,少年派,電影結束出來以後出了下巴還是不怎麼合得上,好幾天我都在想著那片子。
但從視覺效果上來講,表現星際宇宙的,估計沒有哪個片比得過《哈勃望遠鏡》,上海科技館的IMAX巨屏影院看過,那種震撼感動的體驗至今沒有任何電影可以比肩。作為一個平日抽象的想像從地面升起至太空,在太空中幻想:一次粒子碰撞所延展出來這無垠空間中的星球們有序的運行,而黑暗的空間仍無序的向一個我無法叫出名字的方向延展,隨之出現更多有序的星球們的情景都會緊張兮兮起來的男人,看到如此真實(儘管有一些科普貼認為電影是在扯淡)的太空行走,碰撞,漂浮,氧氣不足,進入大氣的3D大場面,是會手心冒汗。
腿不由自主抖起來,時不時的歪頭躲避飛過來的衛星碎片無限放大代入感的。雖然觀影期間還是會無聊的閉上眼睛,但其實你閉上眼睛去想像,感受太空中的一切,這種幻想會讓自己更加喜歡這部影片帶來的震撼。拋開那些所謂的科普,雖然我也是個科普迷,但必須要拋開這些,你才能感受真實的太空,我覺得感受到了,這電影就值了。以至於,看到電影結尾,在蓬勃的配樂聲中,女主掙扎的在引力作用下站起來,一個長鏡頭搖起來,我就突然盼望著電影還能再長個哪怕10分鐘就好。總之,你第一次看一部電影獲得了什麼樣的體驗,是值得深深回憶的,其他的,管呢?
技術性的突破以及電影還可以這樣拍就不多說了。絕對是創新性的。道理很簡單,僅僅兩個演員,沒有任何我們熟知的生活劇情,創造至少六億美元的票房。不得不服。但我覺得之所以如此成功,還包含導演對人的深度理解。1.告訴我們對自己追求的東西所付出的代價或可能遇到的遭遇,我們其實並非那麼了解。也許在地上受訓的時候,早就知道,有可能犧牲。但是真的當這種情況來臨時,情況並非如此。恐懼,愛,放棄,勇氣,任何一種抉擇都會是另外的結局。簡單點說,我們究竟對自己了解有多少?
我們有多大程度上能夠把握自己的命運?2.告訴我們追求自由與美,探索未知的極端情況。把人分為了兩類,一是男主,絕對是享受型的,坦然接受一切;但更多的是女主這種類型。因為到一定境界或高度,就是所追求的東西帶來的副產品,無盡的孤獨,無盡的無助,此刻,你會想回到起點,不曾邁出這一步該有多好,簡單點說就是後悔了。內心足夠強大的畢竟是少數,我們大多數是凡夫俗子,即使死去,也希望以我們熟知的方式死去。3.也是美國片經常所展現的,這一點甩中國電影不止幾條街。
那就是人在極端情況下人的生存保護機制怎麼呈現出來的。首先是絕望做出的選擇,放棄生命。問題就是不是你想死就死得了的。荒島餘生,少年派都在講這個現象。與一件小東西去做朋友,與老虎恐懼的化身鬥爭才能生存下去。本劇則是女主夢中的男主的提示,看到共同點了吧,死亡不會誰都帶走的,請不要簡單的用勇氣去解釋一切。沒那麼簡單。人的本能保護機制只要你去拍,都會有深意的。它究竟是如何其作用的還不可知,但它所呈現出來的各種現象卻在逐步被人們所認知。也許,我說也許有一天我們會知道,那個時候,我們將對自己和世界都異常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