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斕的珊瑚世界

2021-01-17 翠綠的長壽竹

大花腦珊瑚 顏色豐富多彩,具有灰綠色,紅棕色,淡藍色等色澤,外表似人類的大腦。大多生活在暗礁的表面,部分生活在水面下40米深的泥沙或卵石地面。以浮遊生物為食。

手指珊瑚 又稱手指皮革珊瑚,珊瑚體具明顯的柱部,可高達30公分,冠部有許多的長突起,群體的珊瑚蟲未分化,表層的骨針為棍棒形,內層骨針為錘形。分布在太平洋海域,通常生長在海流適中的海底平臺或斜坡上,呈乳黃色或灰色。

紐扣珊瑚 紐扣珊瑚群是一種六放蟲,它們是珊瑚和海葵的親戚,附著在淺海的巖石或珊瑚礁上。某些品種的紐扣珊瑚的會分泌一種劇毒物質——海葵毒素(水螅毒素)。

花瓶珊瑚 分布在南太平洋、印度洋及西太平洋沿岸海域。食性是捕食浮遊生物。珊瑚由波浪狀的板葉構成,外骨骼呈圓筒狀。具有圓形觸手,觸手長滿像青蛙蛋的白點。觸手多而密集,整個觸手會膨脹成透明狀,顏色隨共生藻而變化。

紅珊瑚 屬有機寶石,色澤喜人,質地瑩潤,生長於遠離人類的100至2000米的深海中。與珍珠、琥珀並列為三大有機寶石,在東方佛典中亦被列為七寶之一,自古即被視為富貴祥瑞之物。

丘突鹿角珊瑚 是腔腸動物門、珊瑚蟲綱、石珊瑚目、鹿角珊瑚科、鹿角珊瑚屬的一種動物。珊瑚骼基部皮殼,中央分枝水平蔓生,長短、粗細不一,非常不規則,基部有丘狀突起。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黃暉:還大海一個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
    23年間,她步履匆匆,把汗水灑向大海,把青春澆灌在海底,種出了五彩斑斕的珊瑚。與珊瑚結緣 1996年,學習水產養殖專業7年的黃暉即將碩士畢業,卻一直未找到合適的工作。經人介紹,她結識了我國珊瑚研究領域的奠基人——鄒仁林老先生,「我非常幸運,成為了鄒老師的學生。」
  • 美麗的珊瑚
    他就是珊瑚,接下來結合圖片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珊瑚! 在電視裡大家一定看到過海裡那些五彩斑斕的美麗「珊瑚」。「珊瑚」其實是由一種微小的海生圓筒形狀的腔腸動物,珊瑚蟲的屍體堆積而成的。無數的小珊瑚蟲生活在一起,它們會在一塊礁石上生活,這塊礁石就是它們這些小生靈的家。
  • 潛入深藍色的海底「種珊瑚」,這也許是世界上最美的工作了吧
    陸上植樹造林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或許你聽說過在海底世界「植樹造林」的嗎?聽上去像是童話故事中的情節但中國科學家們卻早已付諸行動在海底培植了20多萬平米珊瑚讓越來越多的海域再現五彩斑斕的世界近年來,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的一名女科學家黃暉,帶領團隊擔起"南海守護人"的重任,在南海培植了20多萬平方米的珊瑚,重現了一道道絢麗的海底風景線。
  • 另一個「伊甸園」,五彩斑斕的珊瑚礁和動植物,太讓人驚嘆了
    這裡是五彩斑斕的珊瑚礁和動植物的世界。如果上帝要再造一個伊甸園,也許就會選在這裡。要論世界上珊瑚礁最密集的地方在哪裡,答案一定是北起菲律賓群島,南至澳洲大堡礁,西起印度尼西亞群島,東至索羅門群島的一片區域。而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珊瑚礁就位居其中心位置,可謂得天獨厚。
  • 如果你也熱愛色彩,請你一定要關注珊瑚
    這是世界上第二毒物。   所以,可遠觀,不可褻玩。   這個生活在溫暖淺海的微小物種,   卻有著千奇百怪的姿態。   有些骨骼清奇,有些大膽創新。
  • 科學家南海種珊瑚 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大約能長十釐米
    科學家南海種珊瑚 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大約能長十釐米時間:2017-10-25 16:55   來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海底植樹造林 中國科學家在南海種珊瑚------來源:新華社 寂靜的海底,黃暉只能聽見自己呼氣時氧氣瓶冒出串串氣泡發出的咕嚕咕嚕聲,視線範圍僅有數米。
  • 珊瑚:保命而已
    原創 李珩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五彩斑斕的珊瑚是海洋中美麗的風景線,也是海洋環境的風向標。當海洋環境發生變化,珊瑚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時,彩色就會轉為枯骨般的白色。這就是珊瑚白化現象。
  • 珊瑚:保命而已
    五彩斑斕的珊瑚是海洋中美麗的風景線,也是海洋環境的風向標。當海洋環境發生變化,珊瑚的生存環境受到威脅時,彩色就會轉為枯骨般的白色。這就是珊瑚白化現象。正常珊瑚(左)和白化珊瑚(右) | 參考文獻[1]珊瑚為什麼會白化?珊瑚為什麼會白化?為了解答這個問題,先要了解珊瑚顏色的本質。它們看上去像是海底的植物,實際上是由腔腸動物珊瑚蟲構成的集合體。
  • 珊瑚海水魚視覺盛宴,是個男人都想擁有的海水缸!
    分享一個海水缸,可以說是珊瑚和海水魚的視覺盛宴了!主要是昨天發了這個海水缸的開始,就有朋友私信說海水缸很美,讓我多發點圖片。那麼下面就多給大家分享一些圖片,整理起來有點亂,有些可能重複了,將就看了,大家主要看圖吧,先介紹珊瑚,海水魚在後面!
  • 五彩斑斕的鳥兒
    五彩斑斕的鳥兒1五彩斑斕的鳥兒2五彩斑斕的鳥兒3五彩斑斕的鳥兒4五彩斑斕的鳥兒5五彩斑斕的鳥兒6五彩斑斕的鳥兒7五彩斑斕的鳥兒8五彩斑斕的鳥兒9
  • 科學家利用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確定調控珊瑚對熱應激反應的基因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隨著海洋持續變暖,世界上的珊瑚面臨著生存的鬥爭,科學家們正在使出渾身解數,試圖給它們一個「戰鬥」的機會。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工具確定了一個調控珊瑚對熱應激反應的關鍵基因,這一發現可能對這些努力有所幫助。
  • 我的世界珊瑚有什麼用?珊瑚怎麼得?[多圖]
    我的世界珊瑚有什麼用?怎麼獲得?在1.3版本水域更新了很多元素,其中珊瑚就是之一,遊戲鳥小編這裡就來介紹一下珊瑚。 【生成方式】 珊瑚會自然生成在大型珊瑚礁結構中,玩家可以在熱帶海洋中找到它。 【物品用途】 珊瑚可被用作建築或裝飾性方塊使用。 PS:儘管遊戲裡珊瑚被算作植物,但在現實中珊瑚是一種動物喔!
  • 新套裝用心詮釋「五彩斑斕的黑」
    套裝配色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做「五彩斑斕的黑」,就這個顏色搭配身後背景裡的珊瑚和海帶,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款套裝是海帶成精了呢。套裝的發冠中間寫有一個大寫的「貳」字,應該可以確定是十殿閻王中的二殿王楚江王,兩邊設計的兩條魚莫非是想表達雙魚戲珠?髮飾的周圍還加了一些珊瑚,發冠的後面有金燦燦的流蘇,體現出了楚江王的高貴身份。
  • 嚴重白化現象導致大堡礁北部35%珊瑚死亡
    原標題:大堡礁北部35%珊瑚死亡為過去18年裡最嚴重白化事件 大堡礁中的死珊瑚 圖片來源:Johanna Leonhardt 在這個炎熱得異乎尋常的夏季,研究人員已經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證明了一場慘烈的傷亡——大規模白化現象已經導致位於這一2300公裡長自然構造北部及中部的35%珊瑚死亡。
  • 珊瑚得了「白化病」還能自救嗎?
    程江華編譯 在熱帶、亞熱帶的淺海底,有許多五彩斑斕的珊瑚,它們可以在海底綿延數百千米,十分壯觀。但是,當海洋環境發生變化、海水溫度升高時,這些珊瑚就會從彩色變成枯骨般的白色,這種現象稱為「珊瑚白化」。
  • 秘魯「彩虹山」五彩斑斕鬼斧神工
    秘魯這座五彩斑斕的山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山吧?澳大利亞攝影師Tom Strickland拍攝了一系列秘魯「彩虹山」令人驚豔的照片,位於秘魯安第斯山脈的Vinicunca因為山體鮮豔的紋理顏色,又被稱為「彩虹山」,海拔5000米以上,五彩斑斕的山巒起起伏伏,在藍天與陽光的映襯下如同打翻調色盤的油畫。
  • 正在消亡的生態系統和那些種珊瑚的人
    2020 年 8 月,多地的科研人員和環保人士發現,海裡的大量珊瑚呈現出白化狀態,面臨死亡,這些珊瑚礁的白化程度和規模"史上罕見"。曾經五彩斑斕的珊瑚礁在多地消失了,潛水員們潛入水中只發現"白茫茫的一片,連魚都沒有了,靜悄悄的,特別恐怖。"隨著海水溫度的升高,海洋環境的破壞,珊瑚礁的白化是迅速的,但拯救過程是艱難的。
  • 怒贊:深圳大鵬首次記錄珊瑚排卵影像,美如漫天繁星
    母雞下蛋你可能見過,但珊瑚「下蛋」你見過嗎?近日,深圳本土的珊瑚保育公益組織——潛愛大鵬,在組織水下志願者們下海蹲守4天後,幸運地記錄到珊瑚「下蛋」——珊瑚大規模產卵的難得景象,簡直美如漫天繁星。這也是深圳首次獲得海洋自然環境中的珊瑚排卵影像記錄,更是國內民間珊瑚保育機構第一次拍攝到珊瑚有性生殖情景。來源:深圳新聞網「這次排卵的珊瑚,是2015年『潛愛』在大鵬大澳灣種下的一批霜鹿角珊瑚,經過五年的生長,它們適應了這裡的海況,並進入性成熟期,為這片海域貢獻出新生的珊瑚種子。」
  • 珊瑚修復基金會慶祝世界海洋日
    珊瑚修復基金會慶祝世界海洋日世界海洋日於6月8日舉行,是一年一度的慶祝海洋並採取行動保護海洋的日子。最初由加拿大於1992年在裡約熱內盧舉行的地球峰會上提出,這一天於2008年獲得聯合國的正式認可。如今,世界各地成千上萬的保護組織通過海灘清潔,教育計劃,藝術品等活動來紀念這一天。比賽和可持續海鮮節。
  • 珊瑚,珊瑚蟲,珊瑚礁,傻傻分不清?我來告訴你!
    在浩瀚的海洋中,珊瑚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珊瑚蟲雖小,卻與其他生物一起,共同構建了美麗的珊瑚礁。眾多鮮明而珍異的生物,又共同生活在珊瑚礁裡,彼此共生,彼此共棲,形成五彩斑斕的海底世界。Q:珊瑚是什麼?A:珊瑚是由許多珊瑚蟲聚合生長的一種生物群體。珊瑚主要為三大類——硬珊瑚、軟珊瑚、柳珊瑚,其他類型還有紅珊瑚、蒼珊瑚、笙珊瑚、角珊瑚、水螅珊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