瀰漫大B淋巴瘤移植後復發,這一次我選擇了 北京博仁醫院

2020-12-05 新財網

  2019年1月25日出倉的我以為終於可以歇口氣了,然而惡戰才剛剛開始……


  輾轉上海兩大醫院,從滿懷希望到徹底絕望


  2018年3月5號我在上海復旦大學腫瘤醫院病理科確診為瀰漫大B淋巴瘤結節外一期,主治醫師是淋巴瘤專科的知名大夫,六個療程的標準化療後,腫瘤繼續瘋長,後經過各科室會診建議,需要大劑量化療加自體幹細胞移植。不得已,我又轉入上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經過四次大劑量化療後於2018年12月29日進倉移植,2019年1月25日出倉,出倉後複查未發現腫瘤,本以為這樣病就好了,至少能歇口氣調養一下身體了……


  然而,事與願違,今年5月初我開始低燒骨疼,5月15日檢查的PET-CT確診為四期,噩耗又一次傳來,各種證據證明我的病情已全面復發,而且一次比一次更猛烈。


  一年多來輾轉兩家上海市有名氣的公立醫院,一刻不停歇的治療,疾病從一期治到四期,體重從116斤掉到了96斤,精神從信心滿滿到徹底潰敗,失望之際,準備放棄了……我給家人說:「就這樣了吧,沒辦法只能回家了……」家人不願意放棄,隨後聽從了上海移植大咖王主任的建議到北京博仁醫院做CART,於是連夜乘坐動車從上海奔赴到北京。


  博仁讓我看到希望,CART成功了


  2019年5月17日早晨8:00點,我準時站在了博仁醫院的大廳裡 ,早在出發之前我就給童春容主任打了一個電話,所以來了博仁之後一切都進展順利。劉雙又主任神速地給我安排抽血、骨穿、腰穿等全面檢查,檢查結果當天晚上8點全部出來了,結論明確 :我全身多個器官淋巴結腫大,骨髓受累百分之七十,基因突變,屬晚期高危病人。


  劉主任馬上下了醫囑,準備化療降低癌負荷。她乾脆利落和胸有成竹的用藥於當時的情況是一點沒錯的,可我和家人已是驚弓之鳥,不敢嘗試,一聽到「化療」兩字,就以為是老一套的辦法,回想治病剛開始我身體是「OK」,可化療了一年多,一期治到四期,如今呢?我這個病人已經徘徊在生死邊緣,化療是要何去何從啊?是劉雙又主任,她的簡單,她的果敢,她的自信,會議室裡簡短「犀利」的一課,扭轉了我和家人的心,我和家人放下了戒備選擇了信任……


  後來,因為化療降低癌負荷創造了條件,CART成功了——骨髓完全緩解、流式殘留陰性、PET-CT完全緩解,創造了異基因移植的最佳條件……是誰?打贏了這一仗!是童春容主任,是劉雙又主任,是張豔醫生,是默默奮戰在一線的護士們,以及我對她們堅定不移的信任(這裡要為我自己點個讚)。生命的火花又被她們點燃了,我感恩於博仁開放的文化、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負責任的態度……


  CART接近尾聲的時候,移植科的李智慧醫生來接洽移植的事宜,坦白說,那個時候我和家人並沒有確定在博仁移植,姐姐考慮到這裡距離上海太遠照顧起來不方便,另外王主任也是上海的移植大咖,姐姐又是他的「忠實粉絲」,博仁醫院也希望我儘快做確定是否在博仁移植的時候(因為供者要提前準備了,時間拖不起),我犯難了,姐姐於是提前回上海與王主任溝通移植地點的選擇……


  可是剛剛到上海姐姐就反悔了,她沒去見王主任,並來了電話。她說她決定了,不糾結了,就在博仁移植,博仁值得信任。姐姐給王主任發簡訊說:「希望佛度有緣人吧」,王主任也表示支持。


  佛渡有緣人,感謝博仁醫護人員


  那麼誰將是負責我移植的「佛」呢, 那就是和藹可親醫術精湛的移植大咖吳彤主任的移植醫護團隊,具體由李智慧醫生負責。我和家人把所有的信任給了這位美女醫生,溝通中了解到李醫生人如其名,博學智慧,醫術精湛,有條不紊,思路清晰,情感細膩,是移植的好大夫!大大的贊給她。


  同時我感謝倉裡的護士長王小霞帶領她的護理團隊精心的呵護。還記得上一次外院入倉,26天的倉內生活簡直就是地獄般的生活,我8天滴水未進,米粒未進,腮腺炎、喉炎、口腔潰瘍面積達到70%,生不如死的恐懼陰影始終揮之不去。


  半年後的這一次入倉, 倉內生活與第一次外院移植截然不同,我一日三餐沒少吃一頓,口腔潰瘍只有舌系帶一個點,喉嚨稍有點不適,體重僅下降2斤,精神狀態良好,難受程度也就相當於我在外院的一次二線化療。


  31天後我順利出倉,進倉前的恐懼全部消失了,感謝李智慧醫生為我精心設計的移植方案,感謝吳主任的領導有方,感謝童主任對我疾病治療的整體策劃……


  (本文經燕子本人授權整理髮布,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新財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文內容版權歸新財網投稿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高博醫療集團北京博仁醫院:難治/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的新...
    高博醫療集團北京博仁醫院的研究團隊在使用CD19-22 兩種CART序貫治療、經CART緩解後橋接Allo-HSCT以及Allo-HSCT後復發採用CD19-22 CART序貫治療等方面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顯著改善了r/r B-ALL的預後。
  • 北京博仁醫院 童春容主任專訪:血液腫瘤已經進入免疫治療、靶向...
    北京博仁醫院的童春容主任在會上做了主題為《CART治療難治復發(rr)血液細胞腫瘤的臨床結果及經驗分享》的專題報告,分享了北京博仁醫院系列CART治療難治復發血液腫瘤的成果和經驗,這也是童主任第四次在該大會上分享細胞免疫治療臨床實踐成果。會後,童主任接受了梅斯醫學的專訪,現把童主任的精彩報告與專訪內容整理與大家分享。
  • ...T緩解後橋接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治療難治復發急性B淋巴細胞...
    該研究成果在2019 EBMT年會上也被選為大會發言。該項研究報導了目前病例數較多的r/r B-ALL經CAR-T獲得CR後橋接Allo-HSCT的臨床結果,提供了橋接Allo-HSCT可以顯著改善這類患者LFS的依據。採用可以很好平衡療效與安全性的移植方案是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
  • CD30陽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現狀
    CD30陽性B細胞淋巴瘤的治療探索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成人最常見的淋巴瘤亞型,具有高度侵襲性。R-CHOP是DLBCL患者的標準一線治療方案,但治療後仍有高達40%-50%的患者原發耐藥或復發,目前復發難治DLBCL沒有標準治療方案,臨床多採用利妥昔單抗(R)聯合二線化療方案或自體幹細胞移植,但最終約30%的患者治療失敗。由於許多淋巴瘤表達CD30,因此有很多臨床試驗探索採用CD30單抗來提高療效。
  • 專家觀點 | 吳彤主任:白血病造血幹細胞移植後復發的防治
    作者:吳彤  北京博仁醫院
  •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異質性分層下的當代治療策略探索
    導讀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LC)為常見的陽性淋巴瘤,也是最常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DLBLC有很高的異質性,R-CHOP方案為DLBLC治療的基石,但仍有30~40%的病人產生耐藥和復發。如何解析DLBLC的異質性,如何給DLBLC患者設計更好的治療方法,是目前面臨的難題。
  •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靶向治療進展_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_基因表達...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見的侵襲性淋巴瘤,佔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30%〜40%。 1  GCB型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 GCB型DLBCL來源於淋巴濾泡生發中心,表達CD10、LM02,還有轉錄抑制因子BCL6w。
  • 侵襲性淋巴瘤走向復發難治別無他選?這樣做或可以避免!
    本期「一起聊聊淋巴瘤」,丁香園特邀請海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楊建民教授,同濟大學附屬上海東方醫院藍海峰教授,復旦大學附屬閔行醫院侯芸華教授共同就淋巴瘤的相關診療問題展開討論,聊聊臨床上最容易遇到的那些問題。
  •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靶向藥物治療進展_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_非霍奇金...
    文章作者:張旭華 宋永平瀰漫大現結合第55屆ASH年會上的最新報告,從這三個方面對DLBCL分子靶向藥物治療的現狀及重要進展進行闡述。CD22抗原與配體結合後,細胞能將配體吞人細胞內,這為CD22抗體與放射性核素、毒素等結合協同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裸抗體不會產生骨髓抑制毒性和劑量限制性毒性,更易於與化療藥物聯用。依帕珠單抗是人源化單克隆裸抗體,直接靶向CD22抗原。
  • 高博醫療集團吳彤主任團隊,在創新中不斷提升造血幹細胞移植成功率
    造血幹細胞移植是目前治療多種血液病的重要方法之一,移植理念與技術不斷進步。高博醫療集團北京博仁醫院移植團隊在吳彤主任的帶領下,持續鑽研造血幹細胞移植技術的改進與提升,在創新中不斷提高移植成功率,並關注病人移植後的生活質量。
  • 北京博仁醫院回應白血病男童之死……家屬不認可,律師稱院方偷換概念
    當晚,北京博仁醫院(以下簡稱「博仁醫院」)發布聲明表示,EBV-CTL是治療移植後EBV感染的公認有效方法。在患兒接受治療過程中醫院跟家屬籤署了知情同意書,並不存在任何違規行為等。男童的母親回應稱,博仁醫院的聲明無法接受,回應有解釋不通的地方。
  •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治療進展(上)
    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近年在基礎及臨床研究進展迅速
  • 這家醫院用CAR-T治療一名惡性淋巴瘤患者
    經過三個月的治療,一名MALT惡性淋巴瘤患者張先生從鄞州人民醫院出院了。這是寧波首例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細胞治療惡性淋巴瘤。22年前,張先生不幸患上了一種名為MALT的惡性淋巴瘤,這種淋巴瘤相比於侵襲性淋巴瘤惡性度較低,卻容易復發。
  • 美科學家重新分類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按基因分型不同,將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分為4種,部分解釋了為何某種療法對一部分患者有療效,對另一部分無效。他們在最新一期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報告了這一成果。
  • 為救子,男子武漢賣菜妻子北京收錢,每一筆交易都透著心酸
    「每天早上到晚上都要收到這樣的到帳信息二十幾條,這都是孩子爸爸每天起早貪黑賣菜的收款,收款綁定的是我的手機,這樣就直接收到我帳戶裡,不用來迴轉帳了。」趙金娥說。此時,在千公裡外的湖北武漢武昌區一個菜市場,孩子爸爸王洪星還在等著顧客。
  • 淋巴瘤復發命懸一線,自體幹細胞移植讓女子轉危為安
    楚天都市報訊(記者鄭晶晶通訊員譙玲玲)襄陽女子患上惡性淋巴瘤,化療1年後復發出現生命危險。近日,醫護人員為她進行了自體幹細胞移植,令她重獲生機。46歲的曹青是襄陽人,多年前和老公一起在武漢打工為生。2016年,她因發燒、全身多處淋巴結腫大被確診為T細胞淋巴瘤,化療後病情得到控制。但因家庭經濟限制沒有進行下一步治療。2017年底,曹青因反覆發燒來到武漢市第一醫院,血液內科副主任醫師鄒亮檢查發現,她患上的是因EB病毒感染導致的血管免疫母性T細胞淋巴瘤,如不及時治療有生命危險。得知結果的曹青對著鄒亮痛哭不已,曹青的丈夫含淚表示,只要有一線希望都要救妻子。
  • CAR-T療法在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中的應用 | CAR-T專欄
    CAR-T療法在復發/難治性大B細胞淋巴瘤中的應用 | CAR-T專欄
  • 西達本胺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III期臨床試驗 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
    深圳2020年5月22日 /美通社/ -- 深圳微芯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宣布,西達本胺針對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關鍵性III期臨床試驗(DEB研究)於2020年5月21日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分別在北京腫瘤醫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各完成1例受試者隨機入組。
  • ​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研究進展_淋巴瘤...
    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