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高鐵後,又一張「中國名片」誕生!

2021-01-09 金十數據

本文為「金十數據」原創文章,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

當前,在全球科技競賽中,大眾的目光都聚焦於各國在5G領域的技術博弈,但5G技術並非是影響未來科技和經濟發展的唯一技術。實際上世界各國在人工智慧、量子計算、半導體和無人駕駛領域也正展開激烈競爭。

就拿被比作算力領域「5G」的量子計算來說,已經被諸國視為科技PK的「必爭之地」:歐盟投入11.6億美元實施量子旗艦計劃、印度計劃5年內投資10億美元用於量子計算研究、日本計劃10年內在量子計算領域投資3.6億美元、英國投入2.5億美元在牛津大學等高校建立量子研究中心培養人才……

那麼一向在全球科技競賽中保持領先地位的中國和美國,雙方關於「量子技術」的比拼,誰更勝一籌?

1900年,德國物理學家M·普朗克提出了現代物理學的重要概念——量子,這個詞來自拉丁語quantus,意為「有多少」,代表「相當數量的某物質」。120年後,人類已經進入量子時代,基於量子規律的新技術不斷湧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量子衛星、量子通訊、量子計算機的出現,可以說,量子技術是現代科學最前沿、處於金字塔尖的應用研究。

具體來看,目前佔優的一方:量子計算領域美國領先,量子通信領域中國領先。

據日本經濟新聞社出資的Astamuse統計,2014~2018年,美國在量子計算機領域的研究論文數量為1948篇,排在世界第1位;中國為1495篇,排在第2位;依次往下排名是德國、英國和日本。

何為量子計算?先講講經典計算機,其存儲的信息單位是bit(比特),比特使用二進位,也就是說一個比特表示的不是「0」就是「1」。打個比方,經典計算機中的一個比特是「開關」,只有開和關兩個狀態,而量子比特是「旋鈕」,就像收音機上調頻的旋鈕,擁有無窮的多個狀態。

因此,量子計算機的特性就是神速,舉個例子,世界最強的超級計算機是神威·太湖之光,運算速度是每秒9.3億億次;而一臺50量子比特的運算速度達到每秒1125億億次,瞬間秒殺。也就是說,量子計算可以快速解決一些傳統機器無法解決的計算問題,但這也意味著分分鐘就能破解傳統的加密技術。

據波士頓諮詢發布一份報告預測,在不考慮量子糾錯算法的進展情況下,2035年全球量子計算應用市場規模將達到近20億美元,2050年達到2600億美元;若量子計算技術迭代速度超出預期,2035年市場規模可突破600億美元,2050年則有望飆升至2950億美元。

正因量子計算機有很多經典計算機所無法比擬的優點,以及投資前景良好,谷歌、IBM、英特爾等科技巨頭都已紛紛入局,搶奪高地。目前在超導量子計算方面,中國的中科院量子信息和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Google量子人工智慧實驗室、IBM並稱國際上最強的三家機構。

不過去年1月份IBM就已經公布了全球首款商用量子計算原型機,到9月份谷歌宣告在全球首次實現「量子霸權」,稱其量子系統花費約200秒完成傳統超級計算機要1萬年才能完成的任務。那麼中國在量子計算領域的研究進展如何呢?

雖說整體來看,中國與美國在量子計算方面至少有4~5年的差距,但並非是「卡脖子」的狀態,據21世紀經濟9月初報導,近日我國「量子之父」潘建偉教授在公開課演講上向公眾透露光量子計算機最新進展:已經實現了光量子計算性能超過谷歌53 比特量子計算機的 100 萬倍。

需要一提的是,經過二十餘年的攻關,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領先的創新成果。從「墨子」號量子衛星成功發射,到量子京滬幹線正式開通,再到國際上首次實現的多維度量子隱形傳態等,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繼續領跑世界。

Astamuse數據顯示,在有關安全保障的量子密碼相關領域,中國佔據優勢,論文數量為2169篇,是美國(1051篇)的2倍,排名世界第一。另外在包括傳感器在內的整體論文數量上,中國也排在首位。

正如外界所見,中國的趕超之勢無法阻擋,而為了確保美國在人工智慧,量子信息科學(QIS),5G通信以及其他關鍵新興技術保持領導地位,焦急的美國也採取了一系列行動,比如,8月底宣布將向人工智慧、5G和量子計算研究投入10億美元,並在全美範圍內建立了12家新的AI和QIS研發機構。

文 | 李澤鈽 題 | 凌明 圖 | 饒建寧 審 | 程遠

相關焦點

  • 全球還為石油爭論時,中國繼高鐵後,第五張國家經濟名片或將出世
    外媒稱,中國在核能新能源領域的人造太陽也將成為像高鐵那樣能代表中國高端製造走向海外的國家名片,人造太陽或也將成為中國經濟的下一張國家經濟名片。首先,毫無疑問,如果評選現在最能代表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向世界市場的國家名片,無疑就有中國高鐵,而中國高鐵也被外媒評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之一。事情的另一個進展是,據俄媒兩周前援引中國國家鐵路總公司公布的藍圖顯示,中國計劃在15年內建設20萬公裡的新鐵路。
  • 中國繼高鐵後,事情有新進展,超級高鐵或將成第四張國家經濟名片
    為此,中國希望在到2023年擁有7萬公裡的此類軌道,使現有基礎設施幾乎翻番,並將高鐵時速提高到約400公裡,該藍圖願景的一部分是磁懸浮列車線路,該線路可以每小時600公裡的速度運營,以彌合城市地面運輸與商業航空之間的差距,其中一點就是這類線路與常規高鐵不同,它們漂浮在軌道上以完全消除車輪摩擦,並由強大的電磁場推動。
  • 美國日本或嗅到能源危機,中國繼高鐵後,另二張國家名片橫空出世
    不僅於此,近幾年以來,中國製造的高鐵還在俄羅斯、印尼、沙特、墨西哥、土耳其等全球多個國家落地,甚至,美國西部快線高速鐵路也在使用中國高鐵,樹立了世界高鐵運營的新標杆,比如,在印度尼西亞,第一條採用中國高鐵技術標準建設的雅萬高鐵三號隧道已順利貫通,將為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
  • 繼高鐵之後,中國再次打出一張「王炸」,或將崛起成為新動力
    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基建領域更是取得了不少成就,高鐵就是其中之一,不過今天我們說的不是高鐵,而是繼高鐵後,中國再次打出一張王炸,崛起成為新動力,日兩國能源企業或將陷入絕境。中國「智造」新名片要說中國最拿得出手的還要當屬高鐵,不過除了高鐵,值得一提的是,WEY與中國航天戰略合作
  • 中國繼人造太陽後,再攻克石油中的稀土,美國或將嗅到新能源危機
    如果評選現在最能代表中國高端製造業走向世界的國家名片,無疑就有中國高鐵。最新數據顯示,到2020年10月,中國高鐵總裡程已經突破3萬公裡,佔全球總長度的60%以上,更是全球最賺錢高鐵之一。
  • 打造與高鐵齊名的國家名片 中國首列商用磁浮2.0版列車獲突破
    我國是全球第四個掌握中低速磁懸浮技術的國家,2018年6月中國首列2.0版商用磁浮列車下線。(新華網)在達速測試成功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公司磁浮研究所所長佟來生向外界表示,磁浮2.0版列車按照商業運營標準生產製造,並在商業運營線上進行試驗驗證,其最高運行速度已達到設計水平,車輛運行各項指標均符合規範要求,我國中速磁浮交通系統已具備工程化應用條件。
  • 中國高鐵 | 廣袤大地上正織起一張流動的「巨網」
    一張以「八縱八橫」為骨架以區域連接線、城際鐵路為補充的全球規模最大的高速鐵路網正在形成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中國高鐵正織出一張流動的巨網改寫著整個中國社會的時空格局也提供著助力世界發展的中國智慧在世界上一張靚麗的名片時光荏苒,車輪滾動一輛輛列車將開往更遠的地方勾勒出祖國的繁榮昌盛!
  • 光熱發電:中國下一張「國家名片」?
    該項目是葛洲壩國際公司與浙江中控太陽能技術有限公司(簡稱中控太陽能)組成的聯營體與英國投資商在希臘國別的成功合作,是中國光熱發電產業首次以完整的「技術+設備+工程」模式走出國門。看到這個消息,筆者深感欣慰。中國在光熱發電領的多年深耕,終於有了回報。
  • ​牡佳高鐵全線貫通,「基建狂魔」再次擦亮「中國名片」
    11月30日10時30分,在牡丹江至佳木斯高鐵勃利縣小五站鎮施工現場,牡佳高鐵第二、第六標段最後兩節鋼軌鋪設連接完畢,順利完成貫通。標誌著全國在建最東端高寒高鐵牡佳高鐵全線鋪軌貫通,為明年全線進入聯調聯試奠定堅實基礎。
  • 北鬥+5G下,中國高鐵將獲「超級大腦」:2035年實現7萬公裡覆蓋
    作為中國在國際上一張閃亮的名片,中國高鐵實現了"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的轉變,近日,中國高鐵又傳來好消息。根據中國科技網8月13日消息,中國國際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國鐵集團)出臺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規劃綱要)中提出,至2035年,高鐵將達成7萬公裡覆蓋;在北鬥衛星導航及5G技術的加持下,中國高鐵將實現空天地一體化的"超級大腦"。
  • 嚴路:中國高鐵智能化試驗彰顯中國智慧結晶
    作者:嚴路7日,中國鐵路總公司在京瀋高鐵啟動高速動車組自動駕駛系統現場試驗。這標誌著中國鐵路在智能高鐵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上取得重要階段成果,中國高鐵整體技術持續領跑世界。據資料顯示,對於「智能自動駕駛」來說,中國高鐵這是首例,這一核心技術在全球尚屬於首次攻克。
  • 中國人要去俄羅斯修地鐵了,中國基建或成下一張國家名片
    莫斯科克裡姆林宮 /圖片來源Sputnik France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近日報導,俄羅斯首都莫斯科副市長胡斯努林表示,中國鐵建公司將於5月啟動莫斯科西南部三座地鐵站修建工程,據悉,這是中國鐵建啟動的首條站點間隧道修建工程,6月將開建第二條。
  • 這條高鐵東南邊有三張世界級名片:武當山、丹江水、汽車城
    西十速鐵路是規劃中的湖北省十堰市至陝西省西安市的高速鐵路,是一條高標準、高密度、大運量的高速鐵路,西十高速鐵路開通後,西安至十堰至武漢的旅行時間從目前的4小時縮短至2小時以上,十堰市有武當山、丹江、汽車城三張世界級名片,在西十高鐵東南。
  • 走向世界的成都,又多了一張新名片
    >數千年前,有海陸絲綢之路把中國與世界連接 鐵路:東部新區規劃布局「5橫4縱」,融入中國「8橫8縱」高鐵網絡,實現8小時直達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三大城市群。以往隔斷成都向東延伸的山脈,將變為成都人最大的後花園
  • 又一中國新科技名片出爐?速度是高鐵2倍,北京到上海像日常上班
    事實上600千米/h並非神話,去年5月600公裡/h的高速磁浮樣車已在青島出廠,株洲後續也研製成功了,這標誌著中國磁懸浮列車事業的重大突破和進步。目前按照中國國家鐵路公司的藍圖,將在2025年把高鐵的速度提高到每小時400km,並且在那時將會有超過7萬公裡的高鐵軌道遍布全國。
  • 繼高鐵後,中國第二張國家名片橫空出世
    正片上線後更是不負觀眾的期待,甜蜜又有趣的青春純戀就像是一股冰爽清甜的風。此後,錦鯉少女桑甜變成了一條「黑錦鯉」,在經歷了摔跤、被水濺、家裡因劣質電器起火、甚至自己夢寐以求的花滑入學考試落榜這一連串悲催的事情後,
  • 泛珠合作著力高鐵網絡布局 全面對接大灣區
    泛珠區域內縱橫交錯的高鐵是中國高鐵時代中一張閃亮的名片。其中,已經建成通車的武廣高鐵、廈深高鐵、貴廣高鐵、南廣高鐵、滬昆高鐵,以及建設中的廣深港高鐵、贛深高鐵、包海高鐵和規劃中的廣清永(湖南)高鐵,將沿線地區之間時空距離極速拉近,形成了以珠三角為中心、輻射範圍覆蓋整個泛珠三角區域的高鐵網絡。
  • 西南交大牽引動力實驗室:超級高鐵有望在此誕生
    換句話說,中國的「超級高鐵」極有可能在這裡誕生。「超級高鐵」只是其最前沿研究之一。建成25年來,牽引動力實驗室完成了我國幾乎所有機車車輛的動力學研究以及動力學性能的臺架試驗,2004年以來,又對高速動車組、新制式軌道交通的安全性保障、可靠性控制、長壽命設計、廣域性複議等進行了一系列的創新研究,助推中國高鐵以及軌道交通產業不斷向前飛奔。
  • 中國又添一張科技名片,北鬥全球組網後,土耳其希望加強科技合作
    北鬥三號系統的出現,讓中國成為了衛星導航領域的新巨頭,對於中國在衛星導航領域所取得的成就,土耳其方面就高度認可,並希望與中國加強科技合作。據外國媒體9月17日報導,土耳其「土中商業促進友好協會」主席阿克佛拉特表示:北鬥系統完成全球組網,讓中國成為了世界上第三個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而北鬥系統僅是中國科技進步的一個縮影,中國在其他科技領域也有了長足進步,土耳其希望與中國加強科技合作。
  • 多彩長蘆 一張張「名片」熠熠生輝
    「十三五」以來,尤其是在納入江北新區直管區後,長蘆街道聚焦「文化、美麗、和諧、幸福」新長蘆建設,以網格化治理為抓手,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美麗鄉村、民生福祉和幹部素質提升等重點工作有條不紊,呈現出社會穩定、經濟持續向好、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