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北京科協 北京科協
大家肯定感受到
現如今我們出行越來越方便了
這很大一部分原因要歸功於
高鐵的快速發展
從平原到沙漠
從極寒北境到熱帶海島
在我們不知道的時候
一張以「八縱八橫」為骨架
以區域連接線、城際鐵路為補充的
全球規模最大的高速鐵路網
正在形成
▲高速列車穿越幸福源特大橋
▲長琿城際鐵路
從沒有一寸高速鐵路
到世界高鐵裡程最長
從時速200公裡的秦沈客專
到時速400公裡的可變軌高速動車下線
從走出去學技術的「留學生」
到培訓外國人的「國際教頭」
……
經過幾代鐵路人的奮鬥
中國高鐵跑出了中國速度
更創造了中國奇蹟
沿著歷史軌道
我們一起來看下
這段不平凡的探索歷程
出發!
「和諧號」來啦
2004年
中國尚無一寸高鐵
那年春天
北京街頭櫻花含苞,玉蘭綻放
中國高速鐵路規劃應運而生
中國陸續開始引進日、德、法等國技術
聯合生產時速200公裡動車組
2007年4月18號5時38分
時速可達每小時200公裡的
「和諧號」動車組D460次列車
從鐵路上海站出發駛往蘇州
這是中國第一列正式開行的動車組
也拉開了全國鐵路第六次大面積提速的序幕
標誌著我國鐵路進入高速時代
2007年12月22日,
首列國產時速300公裡"和諧號"
動車組列車(CRH2-300)竣工下線
標誌著我國鐵路客運裝備的技術水平
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也由此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
能夠自主研製時速300公裡動車組的國家
2008年4月11日
首列國產時速350公裡的CRH3型
「和諧號」動車組下線
……
到2011年,
中國研發製造出以「和諧號」CRH380
為代表的17種型號動車組
建成京津城際、武廣高鐵和京滬高鐵
設計時速350公裡
像風一樣快的"和諧號"
讓中國人民一次又一次領略到鐵路的發展
「復興號」馳騁新時代
為建立適合中國國情、路情的
高速動車組設計平臺
中國鐵路總公司於2012年6月
組織啟動中國標準動車組研製項目
2014年秋天
一個象徵收穫的金秋季節
「中國標準動車組研製項目」設計方案定稿
254項重要標準,中國標準佔84%
整體設計和關鍵技術全部自主研發
2017年6月25日
中國標準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
並於26日正式投入京滬線運營
獨一無二的中國標準、中國設計、中國創造
外型優雅、舒適度高
安全性強、智能化感知系統
……
「復興號」的投用
是中國高鐵發展史上濃重的一筆
這是中國高鐵告別跟跑者歷史
駛向領跑者位置的新徵程
更意味著中國科研人想著世界科技強國
這一目標又邁進了一大步
2017年9月21日
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復興號」
在京滬高鐵以350km的運營時速開跑
開創我國高鐵的新紀元!
風馳電掣
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
讓流動的中國充滿活力!
廣袤大地上流動的巨網
9月27日
衢州至寧德(衢寧)鐵路開通運營
秋陽下,復興號一路向西
串起以往不通鐵路的
浙江遂昌、松陽、龍泉、慶元
以及福建松溪、政和、屏南、周寧8縣市
根據2016年發布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
至2030年完成「八縱八橫」高鐵網絡
目前,網絡主骨架已搭建七成
「九省通衢」的武漢
已建成連通滬漢蓉高鐵、京廣高鐵
西武高鐵、武九高鐵、武杭高鐵、武鹹城際
武石城際等高鐵網絡
從武漢到周邊城市
基本1—3小時即可抵達
全長308公裡的成渝高鐵
實現時速350公裡運營
形成成渝「一小時生活圈」
北京、上海、鄭州
……
以「八縱八橫」主通道為骨架
不同速度等級的區域連接線銜接
和城際鐵路補充的高速鐵路網
逐漸形成
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
中國高鐵正織出一張流動的巨網
改寫著整個中國社會的時空格局
也提供著助力世界發展的中國智慧
▲西成高鐵讓「蜀道難」成為歷史
▲滬昆高鐵讓邊疆雲南不再遙遠
世界第一的高鐵版圖
還在縱橫延展!
中國高鐵,走向世界
流暢的線條
曼妙的身姿
鮮亮的外表
10月21日
時速400公裡可變軌高速動車下線
列車採用世界首創的
時速400公裡高速可變軌距轉向架
和內置軸箱轉向架
可實現在亞歐非等國家
不同鐵路軌距線路上的自動變軌
能夠在零下25℃至50℃低高溫環境下以
每小時400公裡的速度持續運營
諸多技術堪稱世界首創
該動車組既可以全面滿足
我國高速鐵路未來的運營發展需求
還能對高端裝備「走出去」以及「交通強國」戰略
的實施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
高鐵儼然已經成為中國
在世界上一張靚麗的名片
時光荏苒,車輪滾動
一輛輛列車將開往更遠的地方
勾勒出祖國的繁榮昌盛!
參考資料:
【1】《「復興號」來了,世界高鐵從此有了「中系技術」!》,科技日報
【2】《70年,中國鐵路走向「高鐵名片」、引領世界速度》,中國鐵道網
【3】《15年風雨兼程,中國高鐵領跑世界》,科技日報
【4】《時速400公裡可變軌高速動車組下線》,央視新聞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中國高鐵 | 廣袤大地上正織起一張流動的「巨網」》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