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空新聞網訊:2020年9月3日,儘管處於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最前線,且新冠肺炎引發了航空業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但截至2020年第二季度末,總部位於大中華區的飛機租賃商在全球50強中的數量與2019年第四季度相比躍升超過40%。這一結果來自全球旅行和數據分析專家Cirium 發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Portfolio Tracker報告的最新數據,該報告密切監測全球租賃商機隊的活動。
從2019年第四季度有9家租賃商進入前50強,到2020年第二季度的13家,這一變化意味著總部位於大中華區的租賃商現已佔據前50強的四分之一,在排行榜中匹敵總部位於愛爾蘭的租賃商的數量(13家),超過了總部位於美國的租賃商的數量(12家)。但是,從組合價值和機隊規模來看,總部位於大中華區的租賃商分別僅約佔全球50強的19%和15%。在全球50強排行榜中,總部位於愛爾蘭的租賃商的組合價值總額最高,佔35%,總部位於美國的租賃商的機隊規模總數最大,佔36%。
Ascend by Cirium全球諮詢總監Rob Morris表示:「某些租賃商,如總部位於新加坡的中銀航空租賃公司(BOC Aviation)和位於愛爾蘭的渣打航空金融公司(Standard Chartered Aviation Finance),他們利用其母公司的雄厚財力支持客戶,並通過大量的出售回租交易增加飛機數量,從而加強其機隊規模。因此,它們在排行榜上的位置逐步攀升。」
Morris還補充道:「為了應對陷入困境的航空公司無法支付租金帶來的現金流壓力,許多租賃商一直在增加流動性並推遲訂單。自疫情開始以來,僅僅是全球前五大租賃商就已推遲了超過75架飛機訂單,取消了近200架飛機訂單。」
Cirium Dashboard每季度出版的Portfolio Tracker在2020年第二季度監測了32個國家的213家租賃商。有意思的是,儘管標準在2020年略有更新,包括了飛機融資租賃,但Portfolio Tracker排行榜的前五位租賃商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並無變化。
儘管租賃商擴大了機隊規模,但幾乎所有公司的價值都在下降。設備過剩和需求蒸發導致飛機價值降低。租賃商在交易時必須考慮到這一趨勢,雖然在2020年的前六個月交易數量有限,但最終必將回歸。減值不可避免,但僅僅增加飛機數量不會起到提振其個別組合價值的作用。
Cirium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區諾湖(Rahul Oberai)表示:「由於航空公司尋求在短期內創造流動性,他們現提供飛機出售回租。在2020年,已經有近100宗這類二手飛機出售回租交易,活躍在這一市場的航空公司包括亞洲的中國航空和國泰航空,北美地區的達美航空、聯合航空、西南航空和捷藍航空,以及歐洲的易捷航空。」
雖然獲得的資產大部分是單通道飛機,但也有一些雙通道飛機。量化二手出售回租飛機對租賃市場份額的影響較為困難,但很可能這將在新飛機購買回租之外進一步推動份額增長。
區諾湖表示:「隨著租賃商同時通過新飛機和二手飛機購買回租向航空公司提供融資和流動性,在2023-2024年間,經營租賃很可能達到50%的機隊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