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及免疫精準治療藥物研發商德昇濟醫藥(D3 Bio)完成2億美元A輪...

2020-12-04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11月18日報導

獵雲網近日獲悉,腫瘤及免疫精準治療藥物研發商德昇濟醫藥(D3 Bio)宣布完成2億美元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博裕資本、經緯中國、紅杉中國、淡馬錫和藥明康德風險投資基金。

據了解,本輪融資資金將用於支持德昇濟醫藥開發治療癌症和免疫疾病的產品管線組合。

其中藥明系包括(藥明基金一期、Hodge Lake(趙寧控制)、Bright Angel(李革控制)和藥明人民幣基金)合計持有29.65%股權,博裕資本旗下ASL持有15.88%股權,淡馬錫旗下Elbrus Investments持有15.88%股權,紅杉資本中國基金持有9.53%,經緯中國持有3.18%,陳之鍵博士持有10%,金奮宇博士持有7.98%,其他股東持有7.94%。

「德昇濟醫藥的使命是成為一家為患者開發更有效創新藥的全球生物技術公司。」 德昇濟醫藥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陳之鍵博士說,「我們得到了知名機構投資者的支持,這給我們改變藥物開發模式、實現我們的使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德昇濟醫藥(無錫)有限公司成立於2020年8月,法定代表人為陳之鍵。德昇濟醫藥聯合創始人金奮宇博士擁有北京大學醫學部醫學學士學位、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MBA學位以及康奈爾大學醫學院免疫學博士學位。作為翰頤資本的創始合伙人以及百濟神州及TaiGen Biotechnology前任業務發展副總裁,金博士一直負責生物科技風險投資、公司業務發展、政府事務以及中國及國際範圍內有關癌症及其他藥物的全球跨境授權交易。金博士在跨境投融資、製藥業務發展及藥物授權方面擁有經驗。

德昇濟醫藥具有獨特的藥物發現和開發方法。在基於實驗室成果進行研發的基礎上,德昇濟醫藥進一步調研臨床實際情況,以發現現有的標準治療方案中臨床療效尚未令人滿意、患者需求尚未得到滿足的突出領域。

憑藉源於臨床開發的行業洞見,德昇濟醫藥在免疫和腫瘤領域瞄準新的疾病靶點和遞送途徑,為患者提供更好的療法。德昇濟醫藥認為,在臨床前開發中,清晰地了解相關腫瘤生物標誌物以及療法改善或替代的目標,能夠幫助我們最大限度地提高藥物發現和開發的效率和針對性。

「我們在腫瘤和免疫領域的研發項目旨在解決當前未得到滿足的臨床需求,並藉此構建未來藥物開發的基礎架構。德昇濟醫藥致力於打造強大的產品管線,包括內部可賦能後續開發的核心『支柱性』產品以及從外部引入的處於臨床研究前期的產品。」陳之鍵博士解釋說,「我們希望我們整個管線組合能夠拓展更多的適應症和藥物聯用的發現與開發。這種推動後續藥物發現和創新的循環開發是德昇濟醫藥的核心。實際上,我們公司的英文名D3 Bio由此而來——開發(Development)促進發現(Discovery),從而又帶來更多開發(Development)。」

德昇濟醫藥正在打造一支經驗豐富、銳意創新的藥物開發和管理團隊。陳之鍵博士本人是一名優秀的腫瘤學家,在跨國藥企擁有卓越往績。他在獲得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學位和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MBA學位後,先後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禮來、葛蘭素史克、強生和阿斯利康等頂級科研院所和多家跨國公司擔任高級研究、管理、業務發展、醫學事務和藥物開發等崗位。陳博士的經驗涵蓋在中美兩地對重磅藥物的監管註冊和市場推廣,包括幫助獲得70多項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和30多項新藥申請 (NDA) 批准。

德昇濟醫藥將充分運用全球第二大醫藥市場所享有的廣闊資源,包括學術研究、醫院和臨床研究人員、臨床研究組織、風險投資和豐富的研發人才資源。

「藉助這些資源,我們期待以更快的步調開發出革新性療法,以造福全球患者。」陳之鍵博士繼續道,「我們強健而又靈活敏銳的科研創新人員和管理團隊在發現、開發和商業化全球重磅藥品方面經驗豐富。我們預計德昇濟醫藥在推進中國的開發項目之後,將在全球其他主要市場開展相關項目。」

「我們相信,德昇濟醫藥將中國智慧與全球研髮結合,會帶來大量的醫學創新。」博裕資本合伙人曹彥凌說,「德昇濟醫藥通過將深刻的臨床洞見與創新的科學技術相結合來開發創新藥物,這一設想與我們不謀而合。德昇濟醫藥的創始人和管理團隊的輝煌往績在將許多一流的重磅藥物從大型國際藥企引入中國方面展現了強大的領導能力。」

陳博士補充說:「感謝優秀的投資者對我們商業模式的認可。目前是將我們強大的精準治療藥物管線推向臨床開發的有利時機。」

相關焦點

  • 阿諾醫藥C輪融資近1億美元,快速推進腫瘤免疫創新藥全球研發
    杭州2020年8月31日 /美通社/ -- 專注於腫瘤免疫治療全球研發的生物醫藥公司 -- 阿諾醫藥宣布早前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泰格醫藥及盈科資本共同領投,ATCG Holdings、盛鑫創投、浦信睿遠、鴻圖五號及工銀資管全球旗下的一家基金參與投資。 阿諾醫藥2016年改制成立於中國杭州,在美國新澤西設有研發及臨床運營中心,定位於做「全球新」腫瘤藥物,面向全球市場,參與全球創新,核心團隊均來自於國際頂尖藥企管理層,具有豐富的產品開發經驗和國際視野。
  • 亞虹醫藥完成超過7億元D輪融資;瑞科生物完成1億美元B輪融資丨醫療...
    Ambrx獲得2億美元戰略投資Ambrx是一家致力於臨床階段藥物研發的生物技術公司,專注於研發新型蛋白質藥物,旨在通過利用擴展遺傳密碼實現突破型蛋白療法。玄合醫療完成1500萬人民幣A輪融資玄合醫療是一家腫瘤一體化綜合診療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致力於整合生物醫藥技術、醫療、護理、管理和患者教育等資源,共建腫瘤精準診療中心。公司以復發轉移階段的患者為切入點,解決大量的復發腫瘤患者需求和三甲公立醫院不重視和不能接受診治的矛盾現狀。近日完成1500萬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天風天睿。
  • 36氪首發|「阿諾醫藥」C輪融資近1億美元,推進腫瘤免疫創新藥全球...
    36氪獲悉,腫瘤免疫治療研發生物醫藥公司阿諾醫藥早前已經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泰格醫藥及盈科資本共同領投,ATCG Holdings、盛鑫創投、浦信睿遠、鴻圖五號及工銀資管全球旗下的一家基金參與投資。
  • 啟愈生物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推進腫瘤免疫雙抗藥物臨床前開發
    此前,啟愈生物在2017年5月和2018年8月分別完成了近千萬元、數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A輪融資。公司成立於2017年7月,是一家專注於創新大分子生物藥的研髮型公司,公司旨在解決世界難治的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代謝疾病(如糖尿病、高血脂等)等疑難雜症,並積極開發治療性生物新藥。
  • 動脈橙周報20210110:丁香園完成5億美元融資,科亞醫療完成3億+D輪...
    生物技術公司Ikena Oncology完成1.2億美元B輪融資,用於推進靶向腫瘤療法管線  2021年1月5日,臨床階段生物技術公司Ikena Oncology, Inc.宣布完成1.2億美元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Omega Funds領投,新投資者Fidelity Management & Research Company,
  • 傳杭州阿諾醫藥完成1億美元C輪融資 或即將啟動IPO!
    來源:時刻頭條據消息稱,總部位於杭州的阿諾醫藥已完成 1 億美元左右的 C 輪融資,並有可能將在今年 8 月開啟 IPO 進程。官網信息顯示,阿諾醫藥是一家臨床階段的全球性生物製藥公司,主要開發腫瘤免疫治療藥物。
  • 「快訊」默沙東27.5億美元收購VelosBio 擴大腫瘤治療業務管線
    本文為轉化醫學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Cathy導言:11月5日,默沙東(在美國和加拿大境內被稱為默克)宣布以27.5億美元其優勢在於既保存抗體藥物的精準靶向作用,又有小分子細胞毒性藥物的強力殺傷作用。
  • Immunocore公司完成1.3億美元B輪融資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當地時間3月2日,藥明康德合作夥伴Immunocore公司宣布完成1.3億美元B輪融資,以拓展其創新科技平臺的發展,並推進其在研產品的開發。
  • 再鼎醫藥1.75億美元引進重症肌無力新藥!加碼布局自身免疫疾病業務
    1月7日,再鼎醫藥發布公告,將以等值於7500萬美元的股票及1億美元的研發共擔成本、裡程碑付款,總計1.75億美元的合作付款,獲得Argenx公司在研新藥Efgartigimod在大中華區(包括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和澳門地區)的獨家開發和商業化權利。
  • 新浪閱讀完成4000萬天使輪融資;農夫山泉獲 3.2 億美元基石投資 |...
    農夫山泉獲得 3.2 億美元基石投資。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核心產品技術的研發、供應鏈和渠道夥伴生態建設。4. 康乃德完成1.15億美元C輪融資康乃德是一家臨床階段公司,致力於發現和開發用於治療嚴重自身免疫疾病和炎症的下一代免疫調節劑。我們利用我們在T細胞調節生物學方面的專業知識來建立強大的創新產品組合,其中包括針對炎症關鍵途徑的小分子和抗體。
  • 連線創始人|阿諾醫藥路楊:「C藥」戰略開啟腫瘤免疫療法3.0時代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 朱潔琰)訊,8月31日,阿諾醫藥正式宣布完成近1億美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泰格醫藥及盈科資本共同領投,ATCG Holdings、盛鑫創投、浦信睿遠、鴻圖五號及工銀資管全球旗下的一家基金參與投資。阿諾醫藥2016年改制成立於杭州,是一家臨床階段的全球性生物製藥公司,專注於腫瘤免疫治療首創新藥全球研發,定位做「全球新」腫瘤藥物開拓者。
  • 至本醫療搶佔腫瘤精準檢測和數據賦能藥物研發「藍海」
    至本醫療是一家腫瘤領域高新技術研發和臨床應用轉化的精準醫療公司,擁有美國病理學家協會(CAP)和美國聯邦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服務中心(CLIA)雙認證的實驗室,並通過嚴格驗證的全面基因組分析,將基因測序結果與相關的靶向治療、免疫治療、臨床試驗相匹配,輔助醫生的精準診療。
  • CAR-T細胞藥物研發企業科濟生物完成超1.8億美元C輪融資 | 美通社
    CARsgen Therapeutics Holdings Limited(簡稱「科濟生物」),CAR-T細胞藥物研發的全球領先者之一,宣布完成了1.86億美元(含3000萬美元全額保證金的認股權)的C輪資金募集。
  • 賽生醫藥1.2億美元獲EpicentRx公司免疫療法大中華區獨家權益
    轉自:醫藥觀瀾7月1日,SciClone Pharmaceuticals(賽生醫藥)與EpicentRx公司宣布就腫瘤免疫療法RRx-001達成大中華區的獨家授權許可協議,涉及金額高達1.2億美元。這是一款靶向CD47-SIRPα的小分子免疫療法,目前正在進行針對小細胞肺癌(SCLC)適應症的3期臨床試驗。
  • 溶瘤病毒研發藥企,亦諾微醫藥完成C輪融資
    C輪融資。 多管線平臺蓄勢共發   亦諾微醫藥是一家專注於開發新一代溶瘤病毒的生物技術公司,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現已進入臨床階段的溶瘤病毒研發藥企。它主要從事溶瘤免疫雙重治療藥物相關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同時運用皰疹病毒進行治療性腫瘤疫苗的轉化,意在為用戶提供出新一代溶瘤病毒產品。
  • 這些免疫治療藥物來了!免疫治療在研臨床研究盤點
    廣義的免疫治療包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免疫細胞治療、溶瘤病毒、治療性抗體、癌症疫苗以及免疫系統調節劑等。這是一種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治療方式,在手術及放化療等傳統療法之外,開闢了新的戰場,已成為癌症治療的重要手段,研發最早並且也是最成熟的CTLA-4及PD-1抑制劑,在非小細胞肺癌及黑色素瘤領域已逐漸成為一線治療藥物。
  • 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完成C輪融資
    在2018年12月,坐落於嘉定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的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宣布完成9.25億C輪融資,將重點用來打造細胞健康綜合體概念。錢教授說,在2017年,美國臨床腫瘤學學會(ASCO)就指出,腫瘤免疫治療已進入2.0時代。2018年11月,上海市衛健委首次對外公布「5+X」健康服務業園區未來發展藍圖,5大園區分別為:上海國際醫學園區、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嘉定精準醫療與健康服務集聚區、普陀桃浦國際健康創新產業園、徐匯楓林生命健康產業園區。而錢其軍和他的上海細胞治療集團就是嘉定園區的核心成員。
  • 26家A股公司涉足精準醫療 三條主線挖掘概念股(股)
    西南證券認為,預計201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近600億美元,2015~2020年增速達15%,是醫藥行業增速的3~4倍;2013年基因測序市場規模約45億美元,2013~2018年複合增長率為21.2%,而中國和印度2012~2017年複合增長率為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