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茹毛飲血、鼎食鐘鳴到滿漢全席、八大菜系,品美食,話健康!

2020-12-06 註冊營養師老王

A.H.恩斯明格說過,食物不但影響了人口增長、城市建設、資源開發、居民遷移,而且還極大地影響著政治、經濟、軍事。從最早的茹毛飲血,到刀耕火種、鼎食鐘鳴、燒尾化龍、滿漢全席,飲食發展史伴隨著整個人類的進化史!

一、原始食物發展時期:史前到新石器時代

在原始食物發展階段中,人們在生產活動中逐步學會了農耕與畜牧。

「五穀」一詞最早記錄見於《論語 》,孔老夫子口中的五穀有稻(稻穀)、黍(shǔ,俗稱黃米)、稷(jì,又稱粟,俗稱小米)、麥(小麥)、菽(大豆)。

關於稻、麥、菽我們生活中常見,並不稀奇,這裡要介紹一種現在生活中不常見,但是在古代卻長期作為北方地區居民主食的一種穀物-黍。

黍去殼,就是黃米,其子實煮熟後有粘性,可以釀酒、做糕。由於它支鏈澱粉含量較高,黏性較大,不利於消化,現在人們基本上不用「黍」作為主食了。

泡泡油糕

泡泡油糕

公元618年,唐王朝建立以後,先後在今三原縣的北部原區興建了開國皇帝李淵以及敬宗李湛、武宗李炎等 帝王的宏大陵園,即獻陵、莊陵、端陵。於是三原的北部原區便成了唐王室巡拜陵、從事狩獵的重要場所,經常是帝王御駕前往,王公大臣們的活動也甚為頻繁,以致路上行人常年絡繹不絕。這條道路上有個村子距京城長安和陵園均不遠,便成了皇家往返休息的重要場所,人稱「王店」。

這個村也成了達官顯貴、商賈富戶常來常往的地方,隨之興起了物資交流、集市貿易,王店也成了興旺繁華的「王店集」。

據傳說,在「王店集」上有一個專門製作油糕的小吃店,製成的油糕外皮起泡、酥鬆潤滑、餡軟甜香,受到人們的交口稱讚。有一天,被前往北原狩獵的唐太宗李世民所嘗,連連贊道「好、好、好,見風消」。對泡泡油糕讚不絕口,並將其作為宮遷食品。於是該店的名聲大振,生意非常興隆,小吃店經營的油糕也得以廣泛流傳,至今仍廣泛流行於晉陝甘地區,是人們逢年過節家家戶戶必備美食!

二、傳統食物發展時期:封建王朝,鼎食與封侯

從周朝的鼎食鐘鳴到大漢的宴饗,一場場歷史盛宴,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風流佳話 。因為鼎食與封侯的魅力,相傳漢武帝時期的主父偃曾抱定:「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的決心,少時勤學,終有所成!

及至大唐盛世,物質極大豐富,上流社會的飲食享受逐步走上極致。唐中宗在位時,宮廷中有一種制度,即大臣初拜官或升遷,照例要獻食於天子,名叫「燒尾」。燒尾是指神話傳說中「魚龍變化」的故事,凡是有躍上龍門的鯉魚,必有天火(雷電)把它的尾巴燒掉,才能成為真正的龍。大臣們為了獻媚取寵,爭相向「真龍天子」進宴,當然就叫做燒尾了。現在享譽全球的中國「食雕」技藝就在此時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從《燒尾宴食單》中的「雕酥「」到《武林舊事》中的「西瓜雕」,無不代表了我國食雕發展的輝煌歷程。

瓜雕

此後經五代十國到大宋王朝,東京汴梁(今開封)比之漢唐的長安,民戶十倍、居民達百萬、兵甲幾十萬,堪稱當時地球上最龐大、最富饒的都城。士農工商、南來北往推動了當時飲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米麵雜糧、各式果子、魚肉野味、新鮮果蔬,甚至還有冰激凌,以至於南宋高宗因酷夏過食冰品,傷及脾陽而腹瀉不止。聞名全國的「宋嫂魚羹」和「片兒川」也是在這個時候,由東京汴梁傳到了偏都臨安(今杭州)。

宋嫂魚羹
片兒川

三、新時代飲食大發展:合理膳食、全民營養

解放初期,新中國百廢待興又趕上三年自然災害,五六十年代的老一輩們,從兒時的「食不果腹「、「吃糠咽菜「到現在的「山珍海味」、「錦衣玉食」。全體國民從「面黃肌瘦「集體走向了「將軍肚」、「富貴病」。中國人的餐桌上到滿漢全席,鮑翅燕參,下到鴛鴦鍋、酸辣粉,各種美味珍饈,不勝枚舉!

隨著食物來源的極大豐富,中國人的飲食從過去的糧谷、果蔬、畜禽佔比8:2:2到如今的4:3:3,逐步走向合理膳食、全民營養新時代。中國人的壽命也從解放前的35歲激增到現在的73歲,拋卻醫學發展的作用,飲食的功勞也不容忽視。

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素問·髒氣法時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跨越時空與當代營養學不謀而合,告訴人們均衡飲食的精髓!

一部飲食史,看盡華夏兒女政治、經濟、文化與健康的進化歷程!

2020年中國營養學會將在五月進行的「全民營養周「宣傳口號:

健康中國、營養先行,合理膳食、全民營養新時代!

這裡是老王講美食,關注您的營養與健康!

相關焦點

  • 滿漢全席,這裡有100道美食物語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被朋友叫到了武漢天地的海森堡現代德國餐廳。路上他說:「你印象中的'酒池肉林'是什麼模樣?」「今天的brunch,可不僅僅是一餐飯,滿滿的肉質加上香醇的啤酒,應該就是你所想的。」他說,一頓德意志的美食,顏色搭配非常講究,這樣才能讓人食慾大增。作為brunch,能留住吃貨的還是食物本身。這次滿漢全席,是CEO蔣承軒與行政主廚Mr. Tassotti走遍德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嘗遍本地德國人愛吃的那些老店,知道什麼樣的德國食物不需要改良,也能更加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完全脫離傳統的老派印象,在保留口味與神髓的同時,使菜式變得更加精緻漂亮。
  • 八大菜系是哪八大,為什麼會是這八大?
    許多人都知道中國有八大菜系,大多數中國人也能報出其中幾個,什麼川菜、魯菜、徽菜等,但能把八大菜系都說全的人不多,包括一些做菜的廚師,也不一定能說全哪八大菜。美食專家傅駿老師從菜系的形成來說中國的八大菜系,你一聽就記住了。
  • 《美食的演變》從茹毛飲血到款款經典,葷素並舉的演變過程
    做美食就像做人,必須真材實料,還要去雜選優,精心烹飪才會成為美味佳餚,烹飪的方法有很多的種,根據地域的不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獨特的烹飪技術,今天我給大家主要講的是,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的烹飪演變,關於我們中國飲食文化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如果從遠古時期的傳說說起,有人依據黃帝製造釜甄.
  • 中國八大菜系源頭來自河南,理由是什麼?
    中華文明源自中原,天下美食盡出河南,河南是粵菜、湘菜、川菜、魯菜、淮揚菜、閩菜、徽菜、浙菜等八大菜系之祖,不僅僅如此,河南很多其它地方菜品的源頭,理由如下:1. 中國的飲食文化起源於鼎的製作,鼎是青銅器,最早是古代貴族用來煮飯吃的鍋,鐘鳴鼎食之家說的就是古代貴族飲食的奢華。
  • 《全球風暴》上映期延至12.26 災難片的滿漢全席
    《全球風暴》上映期延至12.26 災難片的滿漢全席 共5張 1905電影網訊 最新消息,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災難科幻動作電影《全球風暴》秘鑰將延期至12月26日,相信這對此前錯過了這部「災難片的滿漢全席
  • 八大菜系之首的魯菜,究竟有何魅力?吃了這4道菜已被深深折服
    早期菜餚在烹食過程中就已經出現許多流派。在清朝初年就已形成魯、川、粵、淮揚菜四大菜系,後到了清朝末年,閩、浙、湘、徽等地方菜系分化完成,於是形成了中國的「八大菜系」。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八大菜系,根據各個地域,口味、做法也各有不同。而魯菜作為八大菜系之首,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雖說在市面上很少見到魯菜館,但其能獲得八大菜系之首的殊榮肯定有其過人之處。
  • TVB美食大賞:豬腸粉、鹹魚包和滿漢全席,哪一款是你最愛?
    近年很火的《食平D》——就是廚房高手+插科打諢小助手,充滿市井氣的配置,卻成了街坊心中的爆款。從高大上的法國菜,到香港街頭小食,美食家&香港才子蔡瀾用如痴如醉的表情告訴你:美食只分境界,不分階級。
  • 中華美食系列八大菜系之——川菜
    前言: 說起最受歡迎的八大菜系,川菜可以說是最有名的菜系,極具地方特色和濃厚的川蜀風情。遍布全國的川菜館,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整體口味偏重以麻辣為主,基本每道菜都有辣椒,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魚香、麻辣、辣子、陳皮、椒麻、怪味、酸辣等)。
  • 八大菜系:魯菜以鹹香為主,醇和大氣,像當家的太太
    我老家在河南,豫菜並不在八大菜系裡面,給人的印象似乎就是沒有什麼印象。北方天寒,冬日少菜蔬,而多吃肉食能抗寒,所以北方菜系多肉食。南方近海,亞熱帶氣候,多果蔬海海鮮......我插話道,河南地處中原,氣候四季分明,平原多地而少山水,物產以土地產出的農作物為主,歷史上戰爭頻繁、災難深重。那是不是就是說河南菜像個老農?還是說平庸到沒特點?朋友搖頭,不是這樣。
  • 「八大菜系」優服務 居民生活更舒心
    原標題:「八大菜系」優服務 居民生活更舒心   近日,家住寶塔區南市街道南關社區華龍大廈的高女士因私拉電線到樓下充電,與物業
  • 「大威天龍,師尊地藏……」原來趙文卓曾經和哥哥一起做過美食
    「大威天龍,師尊地藏,般若諸佛,般若巴嘛空」最帥法海趙文卓早年的電影《青蛇》中的一段話,突然爆火,配上音樂,那叫一個爽。不過,我們今天暫且不聊《青蛇》,我們來聊聊他的另一部電影《金玉滿堂》。說起這部電影,時間一下子拉回到了小編年輕的那一年。
  • 從中國「八大菜系」中了解更多食品化學知識
    中國飲食文化的菜系,是指在一定區域內,由於氣候、地形、歷史、物產及飲食風俗的不同,經過漫長歷史演變而形成的一整套自成體系的烹飪技藝和風味,並被全國各地所承認的地方菜餚。 早在商周時期中國的膳食文化已有雛形,以太公望最為代表,再到春秋戰國的齊桓公時期,飲食文化中南北菜餚風味就表現出差異。
  • 粵菜,為何能成為八大菜系第一大菜系
    但是有很多人卻認為粵菜才應該是第一大菜系。是不是真的呢?首先每個菜系都有自己的特點,粵菜精緻,口味偏淡,講究食材原汁原味。川菜麻辣地道價格實惠,湘菜香辣,普遍受到大多數人喜愛。所以川菜館,湘菜館遍地開花也就不足以為奇了。但是論烹飪方式,粵菜比起川菜湘菜烹飪方式更多。燜煎炒燉,清蒸鹽焗炸烤。粵式小吃點心也比較出名。
  • 辣椒傳入中國以前,川菜等以辣為主的菜系怎麼調味
    在中國膳食文化發展的過程中,由於各個地區地形、氣候等地理環境上的差異和飲食風俗、烹飪技法等人文環境影響,我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八大菜系 這八大菜系分別是發展到清初的魯菜、粵菜、蘇菜、川菜,以及後來的浙菜、徽菜、湘菜和閩菜。其中的川菜和湘菜都以菜品口味偏辣而出名,辣椒在菜品裡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那麼作為「舶來品」的辣椒是明朝時期才傳入中國的,而人們食用辣椒最早的時間是清朝乾隆年間。
  • 拍戲烏龍事件:《滿漢全席》演員咬了道具魚翅一口,結果賠了80萬
    拍戲烏龍事件:《滿漢全席》演員咬了道具魚翅一口,結果賠了80萬 文/小雪 可能大家都知道,拍戲的時候,付出的成本不少,道具,特效,等等,比如說,我們在電視中見到的那些豪車被毀,豪宅被炸的鏡頭
  • 玉汝於成,百鍊成鋼,陳軍斬獲新派滿漢全席明星廚王桂冠
    陳軍,從廚界小白到"中華點心廚王",在卅年的事業賽道上,努力拼搏、孜孜以求,用堅韌的信念和勤勞的汗水實現了命運的逆轉,演繹了精彩的人生樂章。結緣餐飲、潛心學藝出生在四川資中縣鄉下的陳軍,自小性格頑強,貧寒的家庭生活不僅沒磨滅他對生活的信念,反而對未來充滿期許,他相信靠勤勞雙手一定會改變家庭和個人的命運。
  • 獨享《鹿鼎記》美食 排毒養顏綠豆糕
    美食家們對著看得見摸不著的「滿漢全席」,總是譁啦啦滴流口水,甚至日思夜想,精神恍惚,尤其是看到我們《鹿鼎記(專區)》將會大力發展美食產業之後!於是,研發人員決定為中了「滿漢全席」毒的朋友們,準備英雄救美、殺人放火、居家旅遊必備的新時代高科技多功能中國原創甜品——綠!豆!糕!來排毒養顏。
  • 中國太空人在太空能吃100種美食 外國吃「牙膏」
    據說,歐美和俄羅斯的太空人在太空中還依靠牙膏狀食物,  或者像板磚的壓縮食物時,中國航天員實力證明,  中國人對美食的熱愛也隨著「天宮二號」上天了。  對中國人來說,在太空開「滿漢全席」不是夢,看看咱們的食譜就知道了。
  • 鐘鳴醫生:前沿科普讀物可以打開守護健康新思路
    星期二上午,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圖書館的穹頂柔光下,鐘鳴醫生輕聲朗讀著《穀物大腦》裡的片段。作為資深「書蟲」,鐘鳴醫生欣然接受此次雲上領讀人的「邀約」。這次見面,他利用了百忙之中的縫隙時間。從武漢回來後,鐘鳴有了「上海首位逆行者」、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等等榮譽稱號。但他還是習慣同事叫他「鍾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