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源自中原,天下美食盡出河南,河南是粵菜、湘菜、川菜、魯菜、淮揚菜、閩菜、徽菜、浙菜等八大菜系之祖,不僅僅如此,河南很多其它地方菜品的源頭,理由如下:
1. 中國的飲食文化起源於鼎的製作,鼎是青銅器,最早是古代貴族用來煮飯吃的鍋,鐘鳴鼎食之家說的就是古代貴族飲食的奢華。我國最早的鼎,是1974年出土於河南鄭州的杜嶺方鼎,這個鼎在河南出土,充分證明了河南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源頭。
2. 商朝的商紂王在都城朝歌(現河南淇縣)建設了酒池肉林,一邊遊玩一邊吃肉喝酒,這是美食源自河南的最早記載之一。
3. 東晉時期,北方混亂,大量的中原人攜帶金銀細軟來到南方避難,他們被稱呼為客家人,客家人將中原的美食從河南帶到了南方。中原人首先來到了江西,客家人結合南方的水稻,開發出了米粉這一種美食,其實米粉就是南方版的燴麵,是河南美食的一種延伸,說炒米粉是河南美食也不為過。
4. 北宋滅亡後,大量的中原人從開封來到了當時的臨安(現在的杭州),建立了南宋,中原人將開封美食帶到浙江來了, 經過當地改良之後形成了八大菜系之一的浙菜。現在很有很多人說杭州菜很像開封菜,這是有一定道理的。
5. 客家人在江西改良出米粉等美食之後,明清時期出現了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改良之後的中原美食就此從江西流傳到了湖南、湖北和四川,形成了如今的川菜和湘菜,其中川菜與古代的河南菜是一脈相承的,四川火鍋就是縮小版的鼎食吃法。
6. 客家人最後到達了福建與廣東兩省,閩粵兩省靠近大海,海鮮很多,來到此地的中原人就地取材,在中原美食的基礎上加入海產品,形成了閩菜與粵菜。
7. 隋煬帝稱帝後,將都城從長安遷往了洛陽,接著隋煬帝下帶著大量洛陽當地的廚師一起下江南,隋煬帝最後來到了揚州,將河南菜帶到了揚州,在本地改良化之後形成了今天的淮揚菜。
8. 孔子周遊列國,說是說周遊列國,其實就是在河南省內轉圈圈,那些個列國都是位於如今的河南省境內,在河南省境內轉悠的孔子和孔子弟子們將中原美食從河南傳入山東,形成了如今的魯菜。另外,近代以來,大量的山東人闖關東,開發東北,也就將魯菜帶到了東三省去了,因此,東三省的飲食也可以說源自河南。
9. 河南胡辣湯同陝西的胡辣湯和小吃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河南人在民國時期幾百萬人前往陝西避難,老西安人裡據說有三成都是河南裔,來到陝西的河南人將河南美食帶來到了。早上喝胡辣湯配油條、油餅、油饃、包子、水煎包、烙饃卷菜等,跟河南飲食一樣一樣的。
10. 西北美食蘭州拉麵源自河南,蘭州拉麵有據可查的創始人是清朝嘉慶年間的河南人陳維精,後來他的徒弟遠赴甘肅謀生,將河南美食在甘肅發揚光大,形成了蘭州拉麵這個美食,因此也可以說西北美食來自河南。
綜上所述,天下武術出少林,天下美食出河南,這樣的說法我覺得不是沒有道理的。
大家覺得這樣的說法合理嗎?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