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辣椒傳入中國以前,川菜和湘菜是什麼味道?

2020-12-04 煮酒君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擁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而在這漫長的歲月中,除了一些著名的歷史事件,其實人們生活水平的變遷也非常值得關注。

和古代相比,今天的衣食住行簡直稱得上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舉例來說,許多在今天司空見慣的事物,在古代都是見不到的,如玻璃、塑料,甚至是上廁所使用的衛生紙等等。如果一個現代人穿越到古代,肯定是會感覺到非常不適應的。

如今,人們來到商場、美食街,或是在家打開外賣軟體,就能享用到各種各樣的美食。除了中國傳統的魯、川、粵、蘇、浙、閩、湘、徽八大菜系外,來自外國的炸雞漢堡等也都成為了並不稀奇的食物。

在享受著全球化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很多常見食材來到中國的時間比很多人想像的更晚。比如說,川菜等菜系中應用非常廣泛的辣椒,就直到明朝時才傳入中國。

那麼,辣椒傳入之前,川菜、湘菜這些以辣著稱的菜系是怎麼烹飪、如何調味的呢?

大體而言,在代表著中華烹飪文化精髓的八大菜系中,川菜以麻辣為主、湘菜以香辣為主,這兩種菜系對辣椒的運用可謂最爐火純青。

不過,正如上文所言,辣椒傳入中國是明朝時期,而且當時並沒有多少人願意吃,根據資料記載,它被民間普遍接受是在清朝中後期,要說形成菜系,那就更是要等到民國時期了。所以,古代的川菜、湘菜和現代人們印象裡的其實有著天壤之別。

首先,我們將目光放在數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看看那時川湘之地的人們有著怎樣的飲食文化。在那個時代,如今的四川一帶是巴人、蜀人的領土,而湖南一帶則是瀟湘先民的樂土。

根據考古發現,早在八九千年前,瀟湘先民便已經在製造陶器、烹飪動植物,而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大溪文化遺址則向我們展示了當時巴人所使用的鼎、釜、罐、杯、盤、碗等豐富、精美的青銅器餐具。等到先秦時期,巴人、蜀人紛紛建國。

這一時期,巴蜀的人們製作出了擁有較高工藝水平的蒸煮器具,可見他們已經意識到了烹調方式對食物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戰國文學家屈原在《招魂》中也介紹了當時楚國的飲食文化是:"食多方些,稻粢穱麥,挐黃粱些。大苦鹹酸,辛幹行些。肥牛之犍,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陳吳羹些。胹鱉炮羔,有柘漿些。鵠酸臇鳧,煎鴻鶬些。露雞臛臇,厲而不爽些。"

也就是說,楚人的菜譜上已經有大米、小米、黃粱等穀物,牛肉、甲魚、羊羔、禽鳥等肉類。此外,他們還用甘蔗汁和醋來調味,從而使得當時的"湘菜"有著酸、甜、鹹、苦等豐富的味型。烹飪方式方面,楚人已經掌握了燉煮、燒烤、煎、蒸、醬等方法,甚至還會晾制肉乾、製作甜品,可見當時的湘的飲食文化已是非常發達。

秦漢時期,原本與外界隔絕的蜀地迎來了移民,四川辭賦家揚雄在《蜀都賦》中就介紹當時多元化的蜀地飲食道:"調夫五味,甘甜之和,芍藥之羹,江東鮐鮑,隴西牛羊。"也就是說,來自五湖四海的移民帶來了他們那裡的食材和烹飪方法,對原始川菜進行了初步的奠基。另外一邊,在飲食發展上佔據先機的湘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不僅是烹調方式更加多樣,採用的調味料也有所增加,如桂皮、花椒、茱萸等香料就因其辛辣驅寒的特性被廣泛使用。

西晉時期,文學家左思寫就《三都賦》,引得洛陽紙貴,其中的《蜀都賦》就記載蜀地飲食的發展道:"蒟蒻茱萸,瓜疇芋區,甘蔗辛姜,陽蓲陰敷。"總的來說,因為氣候潮溼寒冷的特點,不論是巴蜀還是瀟湘,人們都喜歡採用茱萸、生薑、花椒等能夠驅寒的調料烹飪食物,而它們當中蘊含的辛辣味道也就逐漸成為了地方特色。

宋朝時,陸遊曾在四川為官,回到吳地後,他對蜀地的美食念念不忘,不但在《劍南詩稿》中五十多次提到四川飲食,還曾經寫道:"還吳此味那復有,日飯脫粟焚枯魚。"也就是說,陸遊認為吳地的飲食清淡無味,還是四川的更加令自己垂涎。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此時的川菜已經有了自己的地方特色。

宋朝之後,四川久經戰亂襲擾,飲食文化遭到破壞,直到明清時期的大規模移民才算是恢復元氣。

在人口得到補充的同時,番茄、土豆、玉米、辣椒這時才算是大規模進入四川,辣椒的辛辣與四川氣候完美契合,因此川人逐漸圍繞它搭建起了新的飲食體系。另外一邊,湖南的飲食文化也因為辣椒的廣泛應用煥然新生,許多原本的佳餚通過辣椒的加入更加讓人慾罷不能。

就這樣,川菜、湘菜逐漸形成了如今我們熟悉和喜愛的樣子,而原本的一些調味料則被取而代之,淡出了餐桌。

相關焦點

  • 辣椒傳入中國以前,川菜等以辣為主的菜系怎麼調味
    這八大菜系分別是發展到清初的魯菜、粵菜、蘇菜、川菜,以及後來的浙菜、徽菜、湘菜和閩菜。其中的川菜和湘菜都以菜品口味偏辣而出名,辣椒在菜品裡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那麼作為「舶來品」的辣椒是明朝時期才傳入中國的,而人們食用辣椒最早的時間是清朝乾隆年間。
  • 辣椒傳入中國與湘川菜系的形成
    辣椒的傳播不僅促進了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推動了中國的飲食革命。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礎上, 梳理了歷史時期中國飲食文化中的辛辣調料, 探討了辣椒傳入中國的時間、路徑, 尤其是在湖南、四川兩省的傳播, 並重點分析了辣椒傳播對湘川菜系形成所施加的影響。
  • 作為外來物種的辣椒是如何迷倒中國人的?
    傳統川菜的「椒」說的是花椒,不是辣椒。今日在中國大放異彩的辣椒,傳入中國不過400多年時間,而且直到清朝才首次走上中國人的餐桌。傳入中國後,辣椒從沿海地區逐漸向內陸擴散。最先食用辣椒的地區是貴州。四川氣候多雨潮溼,當地人本就喜歡在菜餚中添加大蒜、生薑和胡椒等香辛類調料來開胃、祛寒溼,辣椒的加入更是讓川菜的辛辣達到巔峰。可以說,這種大規模人口遷徙促進了辣椒的傳播。
  • 四川人無辣不歡,在辣椒傳入中國前,他們吃的調料是什麼?
    中國飲食文化很有地域特色,比如北方人喜歡吃鹹,南方人喜歡吃甜,而作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當地人則酷愛辣椒。但小夥伴們可能不知道,辣椒並非中國的本土物種,在明朝時期才傳入中國。至於落戶四川,已經到了清朝乾隆時期。那在辣椒進入中國前,四川人在吃什麼呢?
  • 辣椒是如何刺激了960萬平方公裡的味蕾?
    1.辣椒佔領著中國的大半江山,這種味道攻城略寨,短短幾十年,包括以前不怎麼吃辣的北京和沿海區域,如今的街頭也處處可見一片紅,生意火爆的都是那些吃辣的餐廳,吃辣成為顯學。他帶著給印度君主和中國皇帝的國書,一路向西,準備去充滿香料和黃金的印度,卻意外的發現了新大陸,發現了美洲。許多食材都是在那一次旅行中帶回來的,比如土豆、西紅柿、辣椒。哥倫布日記中寫道:「這裡有一種紅色的胡椒,產量很大,每年所產可裝滿五十艘商船。這裡的人不管吃什麼都要放它,否則便吃不下去,據說它還有益於健康。」
  • 10種最辣辣椒,湘菜廚師說川菜廚師不敢用!
    四川人不怕辣貴州人怕不辣湖南人辣不怕在大多數廚師心裡,朝天椒應該是最辣的辣椒了。但是,這10種辣椒,除了湘菜廚師,川菜廚師都不敢用!1994年,金氏世界紀錄認定哈瓦那辣椒是地球上最辣的辣椒,並且保持多年。哈瓦納辣椒是傳統黃燈籠辣椒的栽培變種,在個頭和辣味上進行了培育,哈瓦那辣椒被作為香料添加物,食用這種辣椒有益於健康。
  • 400年前辣椒還沒有傳入中國,國人靠著一片樹葉獲取辛辣的味道
    對於香料來說,一直是東方引以為傲的調味劑,回顧歷史長河,西方對東方香料的渴望一度達到了痴狂的狀態,從而推動了海上新航路的開闢,更是造就了財富聚散和帝國興衰。它還有另外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食茱萸,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調味料。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不過400年,在這之前的漫長歲月裡,中國人通過什麼,來獲取辛辣的味道呢?在臺灣中央山脈的密林中,有一種渾身長滿尖刺的喬木,這種樹木叫紅刺楤,專業人士稱它為椿葉花椒。紅刺楤葉片中的生物鹼,是麻味和辣味的來源,它的味道和葉片上的細刺一樣,能給口腔帶來微微的刺痛感。
  • 辣椒是維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吃辣椒有什麼好處?
    近日,國外的研究人員分析了4729個已發表的和辣椒有關的研究報告,數據涵蓋了來自中國、美國、伊朗等國家的570000人。經過數據處理發現,與「很少」或「從不」吃辣椒的人比,吃辣椒的人心血管死亡率相對降低26%,癌症死亡率相對降低23%。
  • 天氣漸涼,長沙這些地兒吃麻辣川菜讓你倍感熨帖
    想著這些菜,竟然一時半會也想不出究竟是湘菜的香辣更加對味,還是川菜的麻辣更加熨帖。>作為在湖南生活的人,湘菜在我們生活中的出鏡評率非常高,倒是川菜有一說,「食在中國,味在四川」,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在長沙吃得熨帖的麻辣川菜,在長沙的四川朋友有空一起約個趴撒。
  • 那些被我們熟知的外來物種:辣椒棉花篇
    但是,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辣椒這種如今看起來稀鬆平常的物種,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外來戶」。根據相關記載,辣椒最早傳入中國的時間應該是在十六世紀下半葉,也就是公元1500年往後的明朝中後期。它的原產地遠在美洲的秘魯墨西哥一帶。起初,辣椒只是被作為一種觀賞植物進行栽培。明代高濂所著《遵生八箋》中的《燕閒清賞箋・四時花紀》裡對於辣椒的相關描述,是目前中國最早關於辣椒的文字記載。
  • 外國人:老闆給了我辣的菜全中國,老闆:沒問題,但不要後悔
    胡椒是中國人的最終產品,可以生吃或放入蔬菜中,果皮含有辣椒素,有辛辣的味道,自明末引入中國以來,他已成為家家戶戶的「烹飪必需品」,對於中國的胃來說,可以算是「沒有辛辣,沒有樂趣」「如果你想說我們在中國有什麼辛辣的食物,有無數種,其中最著名的辛辣食物是川菜和湘菜。
  • 川菜宮保雞丁最初和四川沒有關係?古川菜非遺傳承人帶你「雲」上學藝
    疫情期間宅在家心煩氣躁該喝點什麼湯?宮保雞丁、磁器口毛血旺這些名川菜背後有什麼故事?麻辣在傳統川菜中只佔小部分?……日前,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從重慶渝中區婦聯獲悉,疫情期間,渝中區婦聯微信公眾號「渝中姐妹」推出了「宅家學廚藝」欄目,每周定期邀請古川菜非遺傳承人、中國烹飪大師、重慶非遺保護協會餐飲食品分會副會長李盛開向「深宅」的市民分享各種在家簡單易學的美味。
  • 中國最能吃辣的省份,三個省份互不相讓,這兩個省份更是相爭多年
    中國的美食多種多樣,各色各味,酸甜苦辣鹹都是每到食物的獨特味道,每個地方的美食又是各有千秋,更是講究色香味俱全。辣椒,自從明朝時期傳入中國以來,一直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從顏色上看,辣椒是紅色的,是食物中很好的調色劑和調味劑。從味覺上說,辣椒以其辛辣在五味中佔據重要的位置。
  • 辣椒並不是川「辣」起源的根,但一定是川菜必不可少的魂 道養田
    在東晉時期成漢常璩撰寫的《華陽國志蜀志》中,將蜀中的飲食習俗歸納為「尚滋味,好辛香」,這其中的辛香味就主要來自於姜、花椒、胡椒、山茱萸等,給川菜的自成體系奠定了相應基礎,但在清朝以前,辣椒並未出現在川菜乃至整個中國菜中。那它究竟是何時出現在中國,又何時進入到川菜體系的呢?
  • 「中國辣王」李永志,每天不喝水必吃5斤辣椒,現在他怎麼樣了
    引言 我國人民雖然喜歡吃辣椒,但其實辣椒在我國的歷史並不長,在辣椒出現之前,就只有「五辛」算得上辛辣食物,明代于謙就曾在《立春日感懷》中寫道:「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自從辣椒傳入了中國,如今已經成為飯桌上司空見慣的美食,深受人們喜愛。
  • 辣椒為什麼會讓人上癮?
    我們把「良性受虐」這個詞,拆成「良性」和「受虐」兩部分看。先看「受虐」。為什麼說吃辣椒是「受虐」呢?我們經常把「酸甜苦辣鹹」放在一起講,但「辣」跟其它味道可不一樣。嚴格說,辣並不是一種味道,而是痛覺,具體來說是一種灼燒感。我來給你大致還原一下,這種「灼燒感」是怎麼產生的。
  • 做辣椒炒肉時,用紅辣椒還是青辣椒?很多人放錯,難怪味道不正宗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怎麼做一道正宗的辣椒炒肉,進來就點個關注吧,每天都會有更新的呢。一說到辣椒炒肉這道菜,相信很多家裡在湖南的朋友都會特別有家的感覺,這是一道正宗的湘菜,好多人都吃過,這道菜的用料很簡單,就是普通的辣椒和豬肉,但是做出來的口感非常麻辣爽口,同時這也是一道家常菜,雖然比起餐館裡面做法講究,用料昂貴的大菜相比,它不怎麼上檯面,聽起來不上檔次,但是這道菜卻是最下飯的,也是最接地氣的。
  • 朝天辣椒可不是最辣的辣椒,知道哪個排名第一嗎
    中國應該算是一個比較能吃辣的國家了吧!必經這麼多年下來,川菜的發展讓我們都多少能吃點辣了。像是火鍋,冒菜之類的東西,很多都是辣的,現在來說基本上都是習慣了這個辣度了。很多時候,長時間沒吃辣的食物還會覺得不太習慣。這對於我們來說,辣應該已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 川菜宮保雞丁最初和四川沒有...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何浩 受訪者供圖 疫情期間宅在家心煩氣躁該喝點什麼湯?宮保雞丁、磁器口毛血旺這些名川菜背後有什麼故事?麻辣在傳統川菜中只佔小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