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前辣椒還沒有傳入中國,國人靠著一片樹葉獲取辛辣的味道

2020-12-04 七妹下廚房

對於香料來說,一直是東方引以為傲的調味劑,回顧歷史長河,西方對東方香料的渴望一度達到了痴狂的狀態,從而推動了海上新航路的開闢,更是造就了財富聚散和帝國興衰。

從古至今,香料看似沒有主食那麼重要,但是每一餐都離不開它,它賦予食物新的活力與想像力,在保持自己獨特風味的同時,讓人們不舍晝夜的追尋。對於大部分香料來說,它們或許不是主角,但是絕對是不可或缺的風味,上周末開播的《風味人間》之「香料歧路」就讓各種香料做了一次主角,而這裡面最吸引我目光的是現在已經不常食用的紅刺楤葉。它還有另外一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食茱萸,是中國古代重要的調味料。

辣椒傳入中國的歷史不過400年,在這之前的漫長歲月裡,中國人通過什麼,來獲取辛辣的味道呢?在臺灣中央山脈的密林中,有一種渾身長滿尖刺的喬木,這種樹木叫紅刺楤,專業人士稱它為椿葉花椒。紅刺楤葉片中的生物鹼,是麻味和辣味的來源,它的味道和葉片上的細刺一樣,能給口腔帶來微微的刺痛感。

臺灣的高山族布農部落,至今保留著傳統的打獵生活習慣,隔一段時間他們就會外出打獵,最好的獵物要與大家一起分享,刺楤葉是不可或缺的配料,山豬肉用刺楤葉反覆揉搓,芳香精油滲入肉質纖維,再抹上鹽巴,經過鐵板炭烤,切成小塊,用新鮮的刺楤葉包裹,一口塞入嘴裡,肉香混著植物的麻辣瞬間瀰漫唇齒之間。

刺楤葉剁碎,芳香辛辣,混入攪好的蛋液中,熱鍋熱油下鍋煎熟,烹調極簡,卻有濃厚的山野醇香。

炸刺楤葉,洗乾淨的新鮮刺楤葉,裹上調好的蛋液麵糊,下熱油鍋油炸,這是高山族的日常小吃,高溫下,葉片中的芳香分子充分釋放,口感酥脆,辛辣中帶有特殊的果香。

刺楤也能參與更複雜的烹飪,高山紅樹豆與山雞同煮,加生薑和紅刺楤去腥提鮮,這兩種香料的搭配,在東方由來已久,一鍋刺楤樹豆雞湯就做好了。

紅刺楤葉、花椒和生薑,曾並稱為「三香」,是中國漫長的香料探索之路上,獲取辛辣味道的重要來源,隨著辣椒的傳入,紅刺楤漸漸遠離了多數中國人的視線。但在大山裡,古老的飲食習俗和其他傳統一樣,還在靜默的延續著。

相關焦點

  • 在辣椒傳入中國以前,川菜和湘菜是什麼味道?
    除了中國傳統的魯、川、粵、蘇、浙、閩、湘、徽八大菜系外,來自外國的炸雞漢堡等也都成為了並不稀奇的食物。在享受著全球化帶來的便利的同時,我們也要知道很多常見食材來到中國的時間比很多人想像的更晚。比如說,川菜等菜系中應用非常廣泛的辣椒,就直到明朝時才傳入中國。
  • 四川人無辣不歡,在辣椒傳入中國前,他們吃的調料是什麼?
    中國飲食文化很有地域特色,比如北方人喜歡吃鹹,南方人喜歡吃甜,而作為天府之國的四川,當地人則酷愛辣椒。但小夥伴們可能不知道,辣椒並非中國的本土物種,在明朝時期才傳入中國。至於落戶四川,已經到了清朝乾隆時期。那在辣椒進入中國前,四川人在吃什麼呢?
  • 辣椒傳入中國與湘川菜系的形成
    辣椒的傳播不僅促進了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推動了中國的飲食革命。文章在前人研究基礎上, 梳理了歷史時期中國飲食文化中的辛辣調料, 探討了辣椒傳入中國的時間、路徑, 尤其是在湖南、四川兩省的傳播, 並重點分析了辣椒傳播對湘川菜系形成所施加的影響。
  • 辣椒傳入中國以前,川菜等以辣為主的菜系怎麼調味
    其中的川菜和湘菜都以菜品口味偏辣而出名,辣椒在菜品裡所起的作用不容小覷。那麼作為「舶來品」的辣椒是明朝時期才傳入中國的,而人們食用辣椒最早的時間是清朝乾隆年間。就讓我們以川菜為例,看一看在辣椒傳入中國之前,對辣需求極大的川菜等菜系是怎麼調味的?那又怎麼滿足人們的辣味需求呢?
  • 《新鮮辛辣的辣椒》兩頭蛇-協助拍攝
    辣椒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辣椒(拉丁文名:Capsicum annuum L.)茄科、辣椒屬。為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通常呈圓錐形或長圓形,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後變成鮮紅色、綠色或紫色,以紅色最為常見。辣椒的果實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進食慾。辣椒中維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原產墨西哥,明朝末年傳入中國。還有觀賞椒,圓形,不可食用,顏色有紅色、紫色等。
  • 作為外來物種的辣椒是如何迷倒中國人的?
    也許在外國人眼裡,中國是吃辣大國,也是最懂得將辣椒美味發揮到極致的國度之一。然而作為外來作物,辣椒又是如何在短短400多年間讓近半國人無辣不歡的?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就在遺傳與環境中。 傳統川菜的「椒」說的是花椒,不是辣椒。今日在中國大放異彩的辣椒,傳入中國不過400多年時間,而且直到清朝才首次走上中國人的餐桌。
  • 「中國辣王」,不顧醫生阻攔,一天5斤辣椒加白酒,現狀如何?
    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辣椒是一個外來物種,原產於墨西哥和哥倫比亞,在16世紀末的時候才開始傳入中國,不過那個時候它們不叫辣椒,而是叫「番椒」。辣椒就如同榴槤一樣,有人愛之如命,也有人一口不沾。雖然科學研究表明適當食用辣椒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過度攝入則會對身體有害,但是卻有人不聽勸阻,就比如「中國辣王」,不顧醫生阻攔,一天5斤辣椒加白酒,如今現狀如何?這便是一位無辣不歡的傳奇人物。
  • 那些被我們熟知的外來物種:辣椒棉花篇
    但是,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辣椒這種如今看起來稀鬆平常的物種,卻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外來戶」。根據相關記載,辣椒最早傳入中國的時間應該是在十六世紀下半葉,也就是公元1500年往後的明朝中後期。它的原產地遠在美洲的秘魯墨西哥一帶。起初,辣椒只是被作為一種觀賞植物進行栽培。明代高濂所著《遵生八箋》中的《燕閒清賞箋・四時花紀》裡對於辣椒的相關描述,是目前中國最早關於辣椒的文字記載。
  • 你知道辛辣食物指哪些嗎?吃辛辣食物有什麼壞處
    原標題:你知道辛辣食物指哪些嗎?吃辛辣食物有什麼壞處   辛辣食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十分常見,有些朋友非常喜歡吃辣,甚至到了一天不吃辣就吃飯不香的地步。但是並不是所有人群都適合吃辣的食物,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 茶,一片簡單的樹葉
    茶,一片簡單的葉,一口適宜的水。從古至今,茶酒詩琴。喝茶從來都隨欲,隨心,隨性。想喝什麼,就整點喝;什麼好喝,就喝點啥;屋裡有啥,就泡點啥。茶道自然也起源於我國,在南宋時期傳入日本和朝鮮,在日本發揚光大,被很多喝茶人士奉為圭臬。認為喝茶就該遵循茶道,聞悠悠茶香,品綿綿茶韻。什麼是道?什麼是韻?眾說紛紜,莫衷一是。這種沒有意義的虛妄感受,真的是喝茶的人此刻需要的嗎?並不一定。
  • 「中國辣王」李永志,每天不喝水必吃5斤辣椒,現在他怎麼樣了
    引言 我國人民雖然喜歡吃辣椒,但其實辣椒在我國的歷史並不長,在辣椒出現之前,就只有「五辛」算得上辛辣食物,明代于謙就曾在《立春日感懷》中寫道:「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自從辣椒傳入了中國,如今已經成為飯桌上司空見慣的美食,深受人們喜愛。
  • 辣椒都很辣?並不都是如此,這些辣椒不會太辣而且還很香
    辣椒都很辣?並不都是如此,這些辣椒不會太辣而且還很香說到五味,很多人都知道那是「酸甜苦辣鹹」(或者是「酸甜苦辣臭」),但是現在很多人除了這五種味道外,還非常喜歡第六種味道,那就是「辣」。雖然說「辣」到底算不算是一種味道還存在爭議,但是辣椒這種能給口腔帶來強烈刺激的食物,雖然在「年齡」上比其他五味要小得多,卻能夠後來居上,風靡大江南北。其實辣椒成為一種調味料乃至一種食物還經歷過一番曲折。辣椒傳入中國是在明朝中期,但是那個時候的書籍卻沒有辣椒能食用的記載,這就導致辣椒植株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間還被視作是一種觀賞植物。直到後來一次機緣巧合,人們才發現辣椒這種植物是可以食用的。
  • 墨西哥人最愛吃辣椒,中國人辣椒消費量世界第一
    瑪雅人把可可豆的種子磨成糊,然後往這個糊糊裡加熱水和香料,其中包括辣椒、香草、肉桂、胡椒、蜂蜜及和鮮花等,這就是最早的巧克力。在墨西哥可以找到140種辣椒,在這裡辣椒不僅僅是調味品,它還可以蒸、烤、醃製或者掏空塞入其他食材。
  • 中國人必須感謝辣椒
    截至2004年底,中國城市居民家庭冰箱普及率為90%,農村僅為16%。但你並沒有聽說中國家庭在沒有冰箱的日子裡,一直過著吃臭肉的尷尬日子。事實上農村居民也好,古人也好,他們的日常食材,比今天城市居民的食材多半要更新鮮。因為受限於保存條件,食材大多產在當地,吃在當地。並且醃臘、風乾、燻幹、糖漬、鹽漬、醋泡等等,本都是成熟已久的食物儲存手段。
  • 要是比最能吃辣椒的民族肯定是印第安人,最少吃了六千年辣椒
    據那段時期番茄多是黃色和人們對它的誤解可知,番茄還沒有形成固定的栽培品種。經過歐洲農藝家們的進一步改良培育,番茄才逐漸變得紅潤多汁,香甜,富含維生素C,成了「西紅柿」。歐洲最早的食用記錄見於1608年西班牙塞維亞的醫院購買食品的帳單中,18世紀後期才開始作番茄的菜果用栽培。番茄於17世紀中葉傳入菲律賓,以後傳到其他亞洲國家。
  • 辣椒越鮮亮越好嗎?專家:警惕「染色」辣椒,教你三招來辨別
    很多人對嗜辣如命,一頓飯不吃辣椒,就會覺得菜沒滋味。菜市場裡那一袋袋紅豔豔的辣椒麵可是某些人家廚房裡必不可少的調味料。可是這些看起來美豔的辣椒麵,卻不一定都是好東西,其中不乏染了色的冒牌貨。那麼我們該如何分辨呢?早在10年前,就有媒體報導了染色辣椒麵的問題。黑心商販為了節省成本,把價格便宜的玉米皮研磨成粉,摻進辣椒麵裡。
  • 辣椒二三事
    通常來說,未成熟的辣椒呈青綠色,隨其生長漸變為紅色,辣度亦隨之改變。當然,事實遠遠沒有這麼簡單,成熟的辣椒可以是黃色,可以是橙色,也可以是紫色的,說是「椒熟十八變」亦不為過。這也是辣椒格外有趣的地方。綠色來自葉綠素,紅黃橙來自類胡蘿蔔素,一個極其罕見但可能發生的情況是,辣椒成熟後葉綠素並未消失,與胡蘿蔔素混合產生棕色,成為看起來頗為可口的「巧克力椒」。
  • 長在樹上面的「辣椒」,和蘋果口味非常相似,國人卻很少見到!
    長在樹上面的「辣椒」,和蘋果口味非常相似,國人很少見到!大家好,今天繼續和大家分享美食故事,說起來我們平時經常吃的水果,它的種類也是太多了。其實他們的種植方式也是有區別的,在我們的印象當中很多的水果都是長在樹上的,對不對?
  • 沒吃雲南涮涮辣,你敢說吃過「中國第一辣」麼?
    雲南人也喜歡吃辣,為何就沒有雲南吃辣的傳聞呢?到底哪裡的辣椒最辣?▼你知道嗎?在舊時老人們講辣椒是窮人的油,在當今我們雲南人走到那裡用餐第一味就是要有辣椒的味道,辣椒好處多呢!首先是開胃,預防感冒,通經道,增熱量,殺細菌,辣紅素,可做食用顏色,反正很多好處,大部分雲南人喜歡吃稍微有點辣味的美食,吃飯、吃火鍋都會加些辣椒。辣椒的原產國是墨西哥,最早馴化辣椒的是墨西哥的印第安人。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把辣椒帶回歐洲,並由此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之後於明代傳入中國。
  • 跨越中世紀的辣戀,辣椒的辣度分析
    我們常常吃的辣椒是原產於中拉丁美洲熱帶地區,原產國是墨西哥。15世紀末,哥倫布發現美洲之後把辣椒帶回歐洲,並由此傳播到世界其他地方。於明代傳入中國,從此,它就成為了我們中國人餐桌上不可或少的一道調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