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科學是語文老師教的嗎?
如果是
該多好~
要不下面這些
植物名稱
不看拼音
你讀讀?
[cù jiāng cǎo]
酢漿草
小學三年級《科學》課本上就有,有人讀成了「作漿草」,也有讀成「炸醬草」——想吃「炸醬麵」了吧?義烏常見的野生種是黃花酢漿草(葉子味道酸酸,小時候我們叫它「酸滋滋」),公園裡種植的大多是紅花酢漿草,酢漿草和白車軸草通常被人們叫做三葉草。
[bì lì]
薜荔
不要讀成「霹靂」啊!果實可以做涼粉,義烏叫他木蓮豆腐。
[yè gàn]
射幹
你竟然叫它射[ shè ]幹[ gān ],好黃啊!可是我這樣讀它好多年~~
[xī xiān]
豨薟
本地很常見的植物,就不知道怎麼叫它,後來知道字了,卻讀不出來~,以後記住了——「嘻仙」。
[zèng]
攀倒甑
甑是古代蒸飯的一種瓦器,估計這植物和這有關係,浙江藥用植物志叫它敗醬。義烏人有將嫩葉拿來當野菜吃,不過有股陳腐臭味,有消炎利尿之功效。
[qū]
鼠麴草
一說麴為姓氏,係為鞠氏所改,而實際上是酒麴,今簡寫成酒麴,古人用酒麴的黃來形容菊花的花色。現在簡寫成鼠麴草。義烏人對它再熟悉不過了,叫「綿」,做清明粿的原料之一。
[kǔ zhī]
苦蘵
這個字我寫好了幾遍也默寫不下來,現在都被寫成了「苦職」。義烏俗稱「天泡」,小時候吃過的童鞋舉手!
[péng léi]
蓬虆
義烏人嘴裡常說的「公公」、「葛公」,小時候的田間美味!
[jǔ ruò]
蒟蒻薯
整個蒟蒻薯屬的花都像老虎鬚,蒟蒻又是魔芋屬的別稱。
[xiè]
薤白
我以前讀作「韭白」, ̄□ ̄||,就是義烏人俗稱的「胡蔥」、「裡細」,蒸臘肉的的味道——口水嘚嘚滴!這傢伙還有個亞種,字更難認——藠[jiào]頭,金華人叫它喬頭,酸辣菜的罐頭裡有此一味。。
[tuó wú]
掌葉橐吾
菊科植物,以前在浙江沒啥見過,這幾年在一些公園裡會看到。
[jí cài]
蕺菜
蕺菜就是魚腥草、折耳根,義烏人俗稱的「臭蕎麥」。
[guàn]
野老鸛草
牻[máng]牛兒苗科,義烏俗稱破銅錢。
[qiào]
殼鬥科
殼鬥科植物的果子具有殼鬥附屬物,而讀qiào,不讀ké。板慄就屬於這一科。義烏人把一些殼鬥科植物的果子統稱為「擇子」——你肯定吃過擇子豆腐。義烏上溪鎮溪華、黃山一帶常見的苦櫧[zhū]也是殼鬥科植物,也能做苦櫧豆腐,就是果子較小,不太好剝。它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suō]
莎草科
義烏人叫莎草為「三角草」,小時候拿它做遊戲,猜以後的生兒子還是生女兒,哈哈~~
[bí qi]
荸薺
義烏叫「菩薺」,也是莎草科植物。大家都是吃貨,太熟悉了,不介紹了。
[zhú]
白朮
白朮是一味很常見的中藥,其讀音不讀白shù;別名也難認,word天,叫桴薊(bāo jì)!我在磐安看到有人種植。
[lián qiáo]
連翹
應該有很多人都把連翹讀成了連[qiào]吧!翹屁屁麼?
[pāo]
泡桐
泡桐屬的植物樹木鼓起而疏鬆,所以,讀[pāo]再正確不過了。泡桐樹長得很快。
[qián]
蕁麻
蕁麻科蕁麻屬的蕁麻,都讀[qián],而蕁麻疹就讀[xún],暈了~~
蕁麻的毛有毒,你在野外遇見了,千萬別碰它!別稱叫蠍子草。
[pò]
樸樹
[pǔ]樹,不對!那是歌手的名字![piáo]樹,更不對!應該是[pò]樹,不是破樹哈~~
[suō luó]
桫欏
是已經發現唯一的木本蕨類植物,極其珍貴,堪稱國寶,被眾多國家列為一級保護的瀕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稱。
[ kǔ liàn ]
苦楝
諧音「苦戀」,它的果實是小時候玩打仗遊戲的子彈,比U~~~
.(一些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