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是怎麼進行情緒調節的?

2020-12-04 心理筆記

情緒是我們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身需要而產生的態度體驗。

情緒並不會自發產生,而是由客觀事件引起。比如當你走在小區樓下時,突然有人從樓上仍垃圾正好落在你身上,這可能使你惱羞成怒或是不屑一顧。

不同的人或同一個人在不同的地點、時間和條件下,同一件事引起的情緒可能會不一樣。

雖然情緒是客觀事物引起的,但並不是所有的客觀事物都能引起情緒。在生活中,只有與我們息息相關的事物,才能引起情緒。

通俗的講,就是「事不關已,高高掛起,事關自已情緒控制不住」。

因為客觀事物是複雜的,它與需要之間的關係更是複雜,因此人的情緒也是複雜的的,甚至有時甚至是矛盾的。比如悲喜交加,哭中帶笑,笑中帶哭,就是這種矛盾情緒的寫照。

所以情緒調節的方法並不能做為萬能公式來套用,只能做為參考。

說到情緒調節,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可能是調節消極情緒,但實際上積極情緒也需要調節。

大量事實 證明 ,情緒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著十分顯著的影響。

黃帝內經養生經有這樣的說法:「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現代生理 學研究也證明 ,憂鬱、恐懼、憤怒、過度緊張等不良情緒會引起人生理活動紊亂,導致免疫系統功能障礙或功能抑制,如果長時間不能恢復正常,就可能導致疾病。

美國 耶魯大學醫學家曾做過統計,發現求診病人中,因情緒緊張而致病的佔76%。

因此通過情緒調節,讓我們保持在適度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情緒調節是指,個體管理或改變自已情緒狀態以及他人情緒的過程,是通過一定的策略和機制,使情緒在生理反應、主觀體驗和行為表現等方面發生變化的過程。

情緒調節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某種具體情緒的調節

具體情緒包括所有的消極情緒和積極情緒。消極情緒很容易理解,在這裡就不多做解釋。

積極情緒除了需要調節大喜過度這種情緒外,還有給人際交往帶來不良影響的積極情緒。

比如部門只有你拿到獎金時,在同事面前就不能表現出太過高興,當考試取得好成績時,在其它同學面前也不能太興奮,以免引來敵視或是其它人的情緒變化。

二、喚醒水平調節

喚醒水平調節是指個體對自已情緒喚醒水平的調節,成功的情緒調節就是能識別自已情緒高低,並能有效的把它調節到適度水平。

三、情緒成分的調節

情緒由主觀體驗、外部表現和生理喚醒三種成分組成,但情緒調節的範圍很廣,除這3種成分外,也包括調節情緒系統之外 的認知和行為活動。

比如:參加比賽緊張時,可以通過深呼吸放鬆自已。比別人賺錢多時,不要表現得太過開心,要控制自已的情緒,以免別人羨慕嫉妒恨或是向你借錢。

壓力大時,把困難放一邊,出去旅遊放鬆放鬆。

具體怎麼調節情緒呢?

一、理性情緒療法

情緒認知評價理論認為,人的情緒性質與我們對客觀事件的認知評價密切相關。比如你昨天剛責怪男友下班回家不煮飯,今天一進門,看到的依然是冷鍋冷灶,你氣不打一處來,把男友罵了一通。但事後才知道今天是你生日,男友早已在外面訂了晚餐。知道真相的你又喜又愧。

再比如:當一位同事交上去的稿件一次次被駁回後,同事覺得是領導跟她過不去,從而產生牴觸情緒。這時你從客觀角度幫他分析,其實領導是對工作負責,對同事負責才會這麼嚴格,同事意識到自已的能力不足後,接受領導的做法,從而認真修改稿件。

美國心理學家,理性情緒療法創始人阿爾伯特.艾利斯認為,人即是理性的,同時又是非理性的。人的情緒是伴隨著思維而產生的,正是一些不合理的情緒導致了人們情緒上的困擾。

所以當我們出現不良情緒時,以合理的思維方式來代替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就能實現情緒調節。

比如我們平時經常用到的講道理、擺事實、灌心靈雞湯和理性情緒療法就有異曲同功之妙。

二、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又稱互脫敏法,是最常用的一種行為療法。它的基本原理是,用一種個體願意接受的良好狀態去抑制不良狀態的出現。

系統脫敏法分三步:

第一步:學習放鬆技巧,讓自已或求助者處於輕鬆的環境中,比如做遊戲、聽音樂、講笑話、深呼吸等。

第二步:建構恐懼或焦慮梯度,根據恐懼對象設計一系列恐懼情境,這些情境需由弱到強構成一個梯度。讓受助者像爬樓梯一樣,先克服最弱的恐懼,再慢慢上升到最高恐懼。

簡單來說就像玩遊戲一樣,從簡到難,讓受助者有成功體驗後覺得自已可以應付,從而增加自信心來應對後面的高級恐懼。

比如:為一位電梯恐懼者設計如下恐懼梯度

1、在大樓的外面

2、到大樓門口,聽見電梯聲

3、看見電梯

4、走近電梯

5、電梯門打開

6、走進電梯

7、當一個人時,關閉電梯門

8、適應電梯發出的可怕聲音

9、體驗電梯升降

第三步:實施系統脫敏法。脫敏法有想像脫敏和現實敏法兩種。

想像脫敏法的步驟:讓自已或求助者在完全放鬆狀態下。根據設計好的恐懼梯度進行想像,如果想像完沒有恐懼表現,就進入下一個梯度,如果有恐懼,則需要進行放鬆訓練,反覆實踐,直到不再表現出恐懼為止。

剩下的恐懼梯度按以上方法操作,直到所有的恐懼梯度不會出現恐懼為止。

現實脫敏法簡單理解就是想像脫敏的實操。比如害怕狗,可以先看狗的照片,再接觸毛絨玩具狗,最後摸真實的小狗。每種刺激情境大約持續15—30分鐘左右。直到所有的恐懼梯度沒有恐懼為止。

三、表情呼吸調節法

情緒產生時,一方面能夠引起一系列生理 變化 ,另一方面也能引起面部和體態等外部表情變化 。

比如:人高興時會笑容滿面,心情沉重時會垂頭喪氣,肌肉鬆弛無力 ,內部情緒與外部情緒密切相關,因此可以意識的改變外部表情來調節情緒。

具體做法:

當情緒緊張時,可以按摩面部肌肉,使面部肌肉放鬆,不要咬牙,不要握拳,同時兩手伸開,也可以照著鏡子做出微笑的表情,努力讓自已從焦慮和鬱悶中擺脫出來。

還可以通過呼吸調節法來調節緊張情緒,除了深呼吸之外 ,我們可以在心裡默數呼吸的次數,

四、簡便易行的情緒調節方法

1、注意轉移調節法:比如分手很傷心時,我們可以把注意力轉移到工作或學習上,累到倒床就睡,根本沒時間去想分手的事。

2、活動調節法:大腦與肌肉之間的神經衝動是雙向傳導的,也就是說,神經興奮即可以從大腦傳向肌肉,又可以從肌肉傳向大腦。

活動調節法是利用不同速度、強度、幅度、方向和節奏的動作練習 ,來控制自已的情緒。比如情緒過分緊張時採用強度小、幅度大、速度 和節奏慢的動作練習 ,以此來降低情緒的興奮性;情緒低落時可採用幅度小、強度大、速度和節奏快的變向動作練習 ,以此來提高情緒的興奮性。

即,興奮時,我們的肌肉動作就要放鬆、緩慢。低落時,肌肉動作是激烈、快速。

3、音樂調節法:研究表明,音樂能調節人類神經系統的活動,可有效地消除疲勞,緩解緊張情緒,改善身心狀態,增強記憶力。

運用音樂調節法時最重要的是音樂的選擇,節奏歡快的音樂 可以增加人體肌肉 的力量,節奏緩慢且和諧的樂曲可以平衡人的呼吸,優美動聽的音樂 可以調節人的大腦,有利於消除疲勞。

比如當你在遭受挫折而垂頭喪氣時,聽一首貝多芬的《命運》或許能使你振作,當你疲憊不堪時,聽一首《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能讓你在大自然 的天籟之音中得到舒展和放鬆。

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音樂來轉換情緒,比如 生氣時先聽搖滾樂,在強勁的節奏中使情緒得到宣洩,而後轉換為自已情緒平穩時愛聽的音樂。並由低沉向歡快過度,最終實現音樂調節情緒的目的。

4、表象調節法:表象調節法是指在大腦中回想各種畫面來調節情緒。比如當你和對象鬧情緒時,就回想一下當初你們兩在一起開心的畫面,想想對方對你的好,想想他優秀的地方,你就更容易原諒對方,和好如初。

當情緒緊張時,在腦海中呈現一個非常舒適的環境,讓自已身臨其境。比如,想像自已漫步在一片充滿春色的田野上。

採用表象調節法時,所想像的環境應是自已曾經歷過的,且體驗較豐富的環境。

5、暗示調節法:暗示調節法是運用語言或手勢表情、其它暗號來對心理活動施加影響的方法。

暗示分為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語言暗示有個技巧,暗示時要用積極語言而不是消極語言,比如多用「我很鎮定、我充滿能量」等積極語言,而不是」我不緊張,我還沒有疲勞」等消極語言。

調節情緒的方法有很多種,每個人所適應的調節方法也不一樣,可以結合自已的個性特點,有針對性的選用一種或多種方法,有意識的調節和改善自已或他人的情緒狀態。

NED

以上為學習《《青少年心理衛生》》初次心得體會,僅供學習交流!不代表以後觀點!

-作者-

壞壞小懶貓,自媒體小編。以夢為馬,隨處可犧的心理學愛好者。

相關焦點

  • 調節自我情緒的三個小技巧
    你看只有學會處理好負面情緒,生活才會積極充滿動力。其實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情緒起伏而導致做出的結果大相逕庭,情緒起起伏伏很正常,在心理學稱為鐘擺效應,當一個人的某種情緒降低了反應速度是所有的情緒感受也會相應降低。
  • 新研究說大腦中海馬體也參與情緒調節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加拿大一項新研究說,大腦中負責學習和記憶的海馬體也參與情緒調節,這個發現可能為治療上癮、焦慮和抑鬱等精神障礙提供新思路。長久以來,研究人員主要關注海馬體在記憶和認知中所起的作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學術刊物《當代生物學》上發表的報告說,海馬體中名為CA1和CA3的兩塊區域也參與情緒調節。研究人員用小鼠進行了實驗,它們被置於「接近-迴避型」衝突場景中。這是心理學上用來測試情緒調節機制的一個方法,用人類生活經驗打比方就是:一個人正想走進他最喜歡的餐館吃飯,突然看見他很討厭的一個人在裡面,這時候是進去還是走開呢?
  • 拿起來就用的心理學,認知巴納姆效應,控制自己的情緒
    心理學是一門揭示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科學,是一門讓人變得更聰明的學問,也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問。不過,要想利用好心理學,必須有一個前提:你得了解心理學。正如我們常說的,要「行」,必須先要「知」。「行」和「知」往往是聯繫在一起的,但是只有先「知」,才能後「行」。從這一點上來說,要想把心理學當成一種工具,拿起來就用。
  • 2021考研心理學知識點: 情緒的種類
    2021考研心理學知識點: 情緒的種類 推薦:歷年考研題目 | 歷年考研分數線查詢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1)基本情緒每一種基本情緒都有它的生理機制、內部體驗和外部表現,並有不同的適應功能。當代心理學家常把喜怒哀懼看做是最基本的情緒。基本情緒可以分為兩類: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是與接近行為相伴隨產生的情緒,包括快樂、興趣、滿足和愛等。一般認為,積極情緒有三個重要的適應功能,即支持應對、緩解壓力、恢復被壓力消耗的資源。而消極情緒是與迴避行為相伴隨產生的情緒,如痛苦、悲傷、憤怒、恐懼等。
  • 心理學情緒鏡像反應:孩子是面鏡子,照出大人真正的情緒
    卻不知怎麼地同步在腦海裡蹦出來以前看到的兩個心理學實驗:實驗一:美國心理學家沃克和吉布森發明了「視覺的懸崖」裝置以觀察嬰兒的深度知覺,簡稱「視崖」實驗,卻也意外發現嬰兒情緒的社會性參照,原來是即使意識到潛在危險,如果在懸崖尾端等待的母親做出害怕的表情,嬰兒會拒絕向前爬行,相反如果母親露出高興的表情,大部分嬰兒都會毫不猶豫的爬向母親。
  • 情緒調節提升勞動者深層扮演能力
    Philipp和Schupbach在其對教師情緒勞動的研究中提到,為降低教師的情緒耗竭,對教師的情緒勞動方式進行必要的幹預是必須的,並進一步指出可以通過長期培養教師的深層扮演能力來達到這一目標。吳宇駒也指出,教師應在採用表層行為的基礎上結合一貫形成的深層行為模式來應對困境,並逐步擺脫對表層行為的依賴。但對於如何提高深層扮演能力,並未做出具體闡釋。
  • 情緒的心理學解釋
    一、情緒的種類,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人的情緒可以分為基本情緒和複合情緒。1、基本情緒即人和動物共有的先天的情緒,有不同的適應功能包括快樂、憤怒、悲哀、恐懼。2、複合情緒即由基本情緒派生出來的情緒二、情緒狀態的分類1、心境即人比較平靜、微弱而持久、非定向、彌散的情緒狀態。2、激情即一種強烈的,爆發性的,為時短促的情緒狀態。平時我們所講的衝動、控制不住的情緒狀態。3、應激即人對某種意外的環境刺激所做出的適應性發應。應激與個體的自我效能感有直接關係。
  • 心理學:心理擺效應,情緒變化多端,反覆無常?三招幫你穩定情緒
    生活中的100個心理學效應|第34篇:心理擺效應字數|2935字 閱讀4分鐘分類|心理學關鍵詞|情緒變化多端、反覆無常、心理落差、控制情緒、穩定情緒、實用心理學自然界萬物都在循環往復的變化中,你我也不例外,情緒會時好時壞。很多人上一秒還是活蹦亂跳,笑的歡天喜地,下一秒就變得愁眉苦臉、沮喪到極點,猶如晴天霹靂,出著太陽卻下著雨;一會傷心難過、失落惆悵,一會又開懷大笑,暴風雨過後又迅速轉為晴天。情緒變化多端,反覆無常。多少人熱戀時山盟海誓,愛得死去活來,最後就有多少人分開時恨得咬牙切齒。
  •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心理學知識之情緒的分類
    2020福建教師招聘備考:心理學知識之情緒的分類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
  • 心理學:擁有這四種正面情緒,你才會越來越優秀
    在心理學看來,積極的正面情緒能夠讓我們保持正能量,更能幫助我們挖掘自身的潛能,尤為這四種積極情緒能讓我們越來越優秀,保持較好的狀態:心理學:正面情緒1、樂觀樂觀情緒之所以對我們重要,在心理學看來,它確實能幫助我們看到更多機會的可能,也能讓我們保持一個更好的狀態。
  • 調節孩子的情緒,方法有哪些?
    本來玩得好好孩子,突然大哭大鬧,或者出門在外,看見喜歡的玩具不給買,就立即在地上打滾,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這也使得很多家長為之頭疼,那麼究竟該怎麼做才能更加有效調節孩子的情緒一、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情緒想要了解如何讞節孩子情緒,那麼就最好先知道哪些因素會影響孩子的情緒,通常來說會有以下幾點:1
  • PTSD患者情緒不足/情緒過度調節狀態交替的相互抑制模型
    相互抑制模型解釋了PTSD的情緒調節不足和調節過度狀態之間的切換本研究提出了一個模型,其中杏仁核和腹內側前額葉皮層(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vmPFC)之間的相互抑制可預測同一患者內神經、行為和症狀水平的情緒調節不足和過度調節狀態之間的同步交替。
  • 教師招聘:心理學中情緒狀態的分類_北京中公教育
    本文介紹教育招聘中心理學中的情緒狀態分類。更多北京教師招聘考試信息請關注北京教師招聘考試網 隨著教師招聘考試的日子越來越近,考生們的備考壓力也越來越大。知識點那麼多,複習時間相對較少,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進行複習,提高自己的一個考試成績呢?在這裡,僅就教育心理學情緒狀態的相關知識點進行梳理,方便大家更好的複習。
  • 孩子負面情緒多怎麼辦?巧用「鐘擺效應」,幫助孩子調節情緒
    在隨後的爸爸互換項目中,被稱為帶娃能手的林志穎在面對森碟的負面情緒時也是手足無措的,看來當孩子情緒激動時,再會帶孩子的父母也會很頭疼。1.表達方式有限當孩子被負面的事件所困擾時,孩子們因為表達方式受限,他們不能夠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狀態以及內心的困惑,這讓他們無處實現情緒的消解,於是語言表達能力有限的他們不會傾訴和排解,只能任由這負面情緒所侵襲。
  • 疫情下的情緒調節(二)科學認識情緒及其影響
    疫情下的情緒調節(二)科學認識情緒及其影響 2020-02-14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學考點之情緒狀態的分類
    情緒狀態的分類是心理學中常考的知識點之一。這個知識點的考查題型主要以單選為主,側重檢測考生對情緒分類的理解與區分,所以,大家備考的時候以理解為主。其中,大家容易對心境和激情產生混淆,下面就以表格的形式對情緒的分類做出梳理,為大家在備考時提供幫助。
  • 心理學:最有效的五個方法,徹底控制你的負面情緒
    每個人都會有負面情緒,生氣是常有的事情,但是有時候因為生氣導致一系列的麻煩則是我們需要避免的。心理學上曾提及過踢貓效應即負面情緒帶來惡性循環:某公司董事長為了重整公司一切事務,許諾自己將早到晚回。這就是情緒衝動產生的負面情緒效應,最終帶來一系列的惡性循環。通常來說,不能有效控制自己負面情緒的人往往導致因小失大,所以學會調節好自己負面情緒對於我們生活人際關係也好,還是生活都有很大幫助。
  •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情緒的分類
    2020福建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情緒的分類 福建教師招聘網 :提供2020福建教師考試備考資料,包括福建教招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學科專業知識及重點、教師招聘面試技巧、 備考指導等。本欄目為各位考生提供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備考資料。
  • 最新研究:健康腸道菌群對於大腦健康很重要,調節大腦功能與情緒
    因此,調節腸道菌群對於維持人體的大腦健康功能非常重要。 一、腸道菌群影響大腦正常功能 巴斯德研究所、CNRS和Inserm的一個科學家聯盟研究發現:情緒障礙與腸道菌群損害之間存在聯繫,慢性壓力引起的腸道菌群變化可以導致類似抑鬱的行為,腸道菌群在大腦功能和情緒調節中起作用。
  • 2020心理學考研:普通心理學之心理學概論
    ►第一章心理學概論  1.心理學:是研究心理現象的一門科學,主要研究個體心理的,包括認知、心理學動機和情緒、能力和人格。也研究團體和社會心理。  2.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心理現象是一種主觀精神現象,而行為卻具有顯露在外的特點,它可以用客觀的方法進行測量。心理學研究的一條基本法則就是通過外部行為推測內部心理過程。在這個意義上,心理學有時也叫做研究行為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