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鎂合金AE90M力學性能和AQ80M鎂合金化學成分

2021-01-11 百業網絡

AE90M鎂合金為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研發的高性能鎂合金。該合金室溫下在具有較高強度的同時具有較高的延伸率,並且可在150℃短時服役。

AE90M鎂合金化學成分

AE90M鎂合金擠壓棒材室溫縱向力學性能:

Rm≥390MPa,Rp0.2≥270MPa,A≥7%;150℃性能:Rp0.2≥165Mpa:

鎂合金棒材

AQ80M鎂合金為中南大學研發的航空航天用變形鎂合金。該合金在航空上已用於某型機載火箭發射架(5件/套),每套包括等溫模鍛件(單件重≥=50Kg)1件、擠壓型材2件及板材2件,滿足了型號設計對其室溫力學性能的需要,在重量上達到了減重的目的,完機載發射實驗,已為用戶提供21套產品,總重約3噸;在航天上製造直徑大於770mm、壁厚大於80mm、長度大於490mm的簡形件,已用於某型飛彈艙體,年供貨量約6噸。

AQ80M鎂合金化學成分

相關焦點

  • AZ40M鎂合金化學成分表和力學性能
    AZ40M鎂合金化學成分表如下:其鋁含量約為3.0-4.0% 對應AZ40M成分鋁含量4%,鋅含量0.2-0.8%,小於1%,也是比較符合AZ40M符號標誌的,鎂合金牌號 供貨狀態 抗拉強度 規定非比例延伸強 斷後伸長率 布氏硬度AZ40MH112
  • 有比ZK60A性能更好的鎂合金材料嗎?
    ZW62N鎂合金為重慶大學研發的高強鎂合金。合金具有優良的抗拉強度、屈服強度和高的屈強比,綜合性能優於現有ZK60等高強度鎂合金。合金一般採用半連續鑄造工藝製備鑄錠,可進行鍛造、擠壓和軋制等工藝製備變形材,成形性優良。經過固溶加時效或者雙級時效處理,該合金強度可進一步提高。
  • 鎂合金鍛造工藝流程
    生意社05月27日訊   鎂合金鍛造工藝流程:  一、坯料準備  鎂合金鍛造用的原材料有鑄錠和擠壓毛坯。為了保證毛坯在鍛造時具有較高塑性以及保證成品零件具有必要的力學性能,大多數情況下都採用擠壓毛坯。在鍛造大型模鍛件時,由於採用大截面的擠壓毛坯有困難,才採用鑄錠作為鍛造毛坯。
  • AZ61A鎂合金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參數
    鎂是一種銀白色金屬,用作鋅,鉛,鋁和其他有色合金的合金元素。鎂合金重量輕,可加工性強,易於鑄造。它們通常經過陽極氧化處理,以增強其耐腐蝕性。它們使用ASTM和SAE系統指定,其中第一部分表示合金中的兩種主要合金元素,第二部分表示其百分比。
  • 鎂合金強化方法
    研究表明,通過常用的純金屬物理冶金措施,也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純鎂與改善它的物理、化學、力學與工藝性能,儘管效果並不如鋁及銅的那麼大,造成差別的主要原因,在於它們的本性不同,鋁與銅為面心立方晶體結構,而鎂的晶體結構為密集六方。金屬及合金的常規強化方法有:合金化、壓力加工、熱處理、晶粒細化、添加增強材料等,這些方法可以單獨運用,也可以組合運用,都可以大大提高純金屬的力學性能,或使某些性能得到改善。
  • AZ31B鎂合金晶粒度、硬度、密度是多少?
    AZ31B鎂合金板化學成分純鎂中添加Al, Zn元素能提高合金的力學性能和加工性能,在一定範圍內合金抗拉強度隨Al(或Zn)含量升高而增大,在Zn Al含量為3%(質量)左右時合金伸長率達到最高值,當Al
  • 一套新技術讓稀土鎂合金改頭換面
    「鎂合金的晶粒尺寸控制技術是對鎂合金材料性能調控的最根本、最顯著的技術方法之一,鋯元素和稀土元素均為鎂合金的有效細化元素,如何充分發揮好這些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是我們一直研究的重點。」胡文鑫說。稀土鎂合金產品應用獲新提升伴隨新能源汽車以及國內5G通訊的高速發展,更輕、散熱性能更好、耐腐蝕性能優異的輕合金材料市場需求強烈,但對應性能的要求也越發苛刻。
  • 鎂合金/鋁合金壓鑄的市場潛力與發展
    隨著全球範圍內解決環境問題的步伐加快,眾多行業對高性能鎂合金壓鑄結構件的需求更為強烈,由於塑性加工可進一步改善鎂合金的組 織並提高其性能,因此在國際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與鋁合金壓鑄相似,生產鎂原料的能源消耗遠大於回收利用的能源消耗,因此鎂合金完全可以再循環利用。
  • 鎂合金AZ61A的TIG焊技術
    鎂合金的焊接總的來說與鋁合金相似,其焊接技術主要概括為:焊前必須嚴格的化學和機械清理,取出油汙及氧化膜;選擇性能優良和電弧穩定的交流鎢極氬弧焊設備;採用大電流、快速焊的工藝參數;並剛性固定等措施。可以獲得滿意的接頭和尺寸精度。鎂合金焊接時存在的主要困難有:容易氧化、氮化和蒸發。
  • 新型鎂合金幕牆的應用
    金屬材料的力學及自身特性賦予了金屬幕牆獨具一格的外牆裝飾效果。不同的金屬材料體現各自獨特品質特性如青銅的優雅華貴;不鏽鋼的高強度及高耐蝕性;鋁合金表面色彩的多樣化,鎂合金的輕質性。鎂合金具有密度小(純鎂的密度是1.749/cm3,約為鋁的64%、鋅的25%和鋼的20%)、比強度高等特點。近些年,一些材料研究者依據鎂合金的優點,開發出了一系列具有高強度和優異室溫成形性能的鎂合金板材,諸如AZ31、Mg-ZnRE系列鎂合金等。
  • 鎂合金表面處理國內外研究應用現狀
    慧聰表面處理網訊:【摘要】介紹了國內外鎂合金表面處理的最新研究進展,其中包括化學轉化、自組裝單分子膜、陽極氧化、電鍍與化學鍍、液相沉積與溶膠凝膠塗層、氣相沉積、噴塗、雷射熔覆合金技術等,並對鎂合金表面處理的發展趨勢作了展望。
  • 鎂合金表面處理組攻關:給嫦娥披上「外套」
    嫦娥三號的電子設備機箱結構就首次使用了鎂合金材料。 嫦娥三號除了對其電子產品結構有整體防腐性能的要求外,還要求「外表面」具備熱控功能,以調節機箱內部溫度;「內表面」具備導電功能,以滿足電子產品等電位的要求。對「活潑」的鎂合金進行防腐處理已經是一道技術難關了,更何況還要求「內外有別」。面對這一技術難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攻關團隊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 金屬所: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研究取得進展
    鎂合金因比強度高和低密度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其固有的密排六方結構致使其延展性較差,獲得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鎂合金成為研究的重要方向。前期研究表明,通過表面機械研磨處理(SMAT),在鎂合金表面引入梯度納米結構,能夠改善鎂合金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會致使塑性的明顯降低。
  • 八年金屬檢測經驗工程師 給你普及最全鎂合金檢測知識
    >2、鎂合金物理性能檢測項目主要有::磁性能、電性能、熱性能、抗氧化性能、耐磨、鹽霧、腐蝕、密度、熱膨脹係數、彈性模量、硬度;3、鎂合金力學性能檢測項目主要有: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屈服強度、疲勞試驗、扭轉、應力、應力鬆弛、衝擊、磨5損、硬度、耐液壓、拉伸蠕變、擴口、壓扁、壓縮、剪切強度等
  • 呂堅院士團隊:兼具高強高塑的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
    鎂合金由於具有比強度高和低密度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由於其固有的密排六方結構,致使其延展性較差,獲得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鎂合金也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前期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表面機械研磨處理(SMAT),在鎂合金表面引入梯度納米結構,能夠顯著改善鎂合金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會導致其塑性的顯著降低。
  • 雲海金屬:軍工產品使用的高性能鎂合金棒材是公司生產的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同花順(300033)金融研究中心7月17日訊,有投資者向雲海金屬(002182)提問, 2019年7月4日雲海金屬集團承擔的《高強鎂合金及其變形加工產品產業化》通過驗收,旨在通過突破高強鎂合金材料製備關鍵技術,形成工程化、產業化能力,滿足我國航空航天、軌道交通
  • 首創納米雙相金屬玻璃薄膜同時提升鎂合金的強度塑性
    鎂合金由於高強度低密度的特點,在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等領域的應用日益增加。然而Mg具有的六邊形緊密堆積(HCP)晶體結構無法提供足夠的滑移系統使其發生塑性變形,限制了其延展性,也嚴重阻礙了鎂合金作為高性能結構材料的廣泛應用。目前研究人員致力於在微觀結構設計方面採用一些創新的方法,以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
  • 稀土突傳大好消息,我國成功研究出稀土鎂合金!
    「鎂合金的晶粒尺寸控制技術是對鎂合金材料性能調控的最根本、最顯著的技術方法之一。鋯元素和稀土元素均為鎂合金的有效細化元素,如何充分發揮好這些元素在合金中的作用,是我們研究的重點。」胡文鑫說。基於前期針對稀土和鋯元素對鎂合金耦合細化機制的研究成果,輔之以全新的冶金工藝製備方法,讓分布更密集、體積更小的鋯粒子為鎂晶核提供更多的附著機會,同時稀土元素加強了結晶過程中鎂晶核在鋯粒子表面的附著能力,可以實現鎂合金晶粒的高效率細化。截至目前,該產品已經完成小規模生產工藝的研發,產品已經客戶使用驗證,產品細化效率大於80%,成本較傳統鎂鋯晶粒細化劑降低20%以上。
  • 鎂合金密度是多少,都有哪些牌號,和鋁合金比怎麼樣?
    鎂合金是以鎂為主要元素添加其他元素組成的合金。其特點是:密度小,強度高,彈性模量大,散熱好,消震性好,承受衝擊載荷能力比鋁合金大,耐有機物和鹼的腐蝕性能好。主要合金元素有鋁、鋅、錳、鈰、釷以及少量鋯或鎘等。目前使用最廣的是鎂鋁合金,其次是鎂錳合金和鎂鋅鋯合金。
  • 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新型多級納米結構鎂合金研究取得新進展
    鎂合金由於具有比強度高和低密度等特點,在航空航天,汽車工業、醫藥化工等領域應用廣泛。然而由於其固有的密排六方結構,致使其延展性較差,獲得兼具高強度與高塑性的鎂合金也成為當前研究的一個重要方向。前期研究結果表明,通過表面機械研磨處理(SMAT),在鎂合金表面引入梯度納米結構,能夠顯著改善鎂合金的顯微硬度和耐磨性能,但會導致其塑性的顯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