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重大突破!揭示著名的抗癌藥物長春花鹼的完整合成通路

2021-01-15 生物谷

2018年5月16日/生物谷BIOON/---自從20世紀50年代由一個加拿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有價值的天然產物---長春花鹼(vinblastine, 也譯作長春鹼)---以來,它就一直作為一種抗癌藥物加以使用。它是一種強效的細胞分裂抑制劑,被用於治療淋巴瘤、睪丸癌、乳腺癌、膀胱癌和肺癌。它是在長春花(Madagascar periwinkle)的葉子中發現的。

在一項新的突破性研究中,英國約翰英納斯中心的Sarah O'Connor教授及其團隊在經過15年的研究之後,終於在長春花中基因組中發現了用於合成化學物長春花鹼(vinblastine, 也譯作長春鹼)的最後幾個未知的基因。相關研究結果於2018年5月3日在線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論文標題為「Missing enzyme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anticancer drug vinblastine in Madagascar periwinkle」。


在此之前,長春花合成長春花鹼的複雜化學機制尚未完全得到理解。因此,獲得這種延長壽命的化學物一直是很費力的---它需要大約500kg乾燥的長春花葉子來產生1克長春花鹼。

但是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利用現代基因組測序技術鑑定出這種長春花鹼合成通路中的最後幾個未知的基因。

這項研究還鑑定出用於產生長春花鹼前體分子---包括長春質鹼(catharanthine)和水甘草鹼(tabersonine)---的酶。人們很容易地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將這些酶偶聯在一起用於合成長春花鹼。

O'Connor教授說,「長春花鹼是植物中結構最為複雜的具有醫藥活性的天然產物之一,這就是為什麼在過去的60年中,有那麼多人一直在努力去取得我們在這項新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我不敢相信我們的研究最終取得成功。有了這些信息,我們如今能夠嘗試著增加這種植物中產生的長春花鹼含量,或者將合成基因導入到酵母或植物等宿主中來增加它的產量。」

O'Connor教授還指出這項新的研究建立在世界各地許多其他研究小組的工作基礎上,這些研究小組多年來一直致力於闡明這種長春花鹼合成通路。

O'Connor教授預計在這個競爭激烈的領域裡,她的團隊或其他人將能夠在未來的12至18個月內生產出微克量的長春花鹼或它的前體分子文多靈(vindoline)或長春質鹼。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採用了現代測序和基因組技術,以及依賴於直覺和一些可追溯到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發表的科學文獻的傳統化學方法。總地來說,他們計算出從一種主要的化學前體分子經過一系列反應合成出最終的產物長春花鹼共需31個步驟。這一系列反應中的一個分子---它的化學名為dihydroprecondylocarpine acetate---是非常容易揮發的。(生物谷 Bioon.com)

參考資料:Lorenzo Caputi1, Jakob Franke1,*, Scott C. Farrow et al. Missing enzyme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the anticancer drug vinblastine in Madagascar periwinkle. Science, Published online: 03 May 2018, doi:10.1126/science.aat4100

相關焦點

  • Science:揭示著名的抗癌藥物長春花鹼的完整合成通路
    自從20世紀50年代由一個加拿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有價值的天然產物---長春花鹼(vinblastine, 也譯作長春鹼)---以來,它就一直作為一種抗癌藥物加以使用
  • 科學網—長春新鹼:不能忘卻的抗癌神藥
    事實上,在抗擊白血病的歷史上,有一個藥物比格列衛要偉大,那就是「長春新鹼」。 通常情況下,病人首先會被靜脈注射長春新鹼來化療,若是恢復效果不錯,醫生才會建議吃靶向藥物格列衛。所以說,格列衛有點像一個追加口服藥物,而更為重要的是,長春新鹼由於價格相對便宜,反倒被大家忽視了。 長春新鹼是從長春花中提取的一個生物鹼,它的發現可謂是一個偶然事件。
  • 2018年6月15日Science期刊精華
    7.Science:重大突破!揭示著名的抗癌藥物長春花鹼的完整合成通路 doi:10.1126/science.aat4100 自從20世紀50年代由一個加拿大研究團隊發現一種有價值的天然產物---長春花鹼(vinblastine, 也譯作長春鹼)---以來,它就一直作為一種抗癌藥物加以使用。
  • 饒子和團隊Science解析「藥靶-藥物」三維結構,揭示一線抗結核藥物...
    抑制細胞壁成分的合成被認為是合理的抗結核新藥研發思路。當前使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異煙肼、乙胺丁醇等均是通過抑制細胞壁合成發揮作用的。研究表明,乙胺丁醇靶向參與AG和LAM合成的阿拉伯糖基轉移酶EmbA,EmbB和EmbC。但是自該藥物問世以來,其分子機制一直未被解開,這就大大阻礙了乙胺丁醇這一「傳統老藥」的更新換代和耐藥性的解決。
  • Nature Plants:抗癌植物成分的生物合成轉運途徑被發現
    目前在臨床實踐中使用的許多藥物是從植物中天然存在的特殊化合物開發而來的。英國的科學家們在長春花( Catharanthus roseus )生產有效的抗癌化合物方面取得了突破,他們發現了抗癌植物成分( MIAs )生物合成過程中的轉運機制。
  • Science:靶向白細胞中的IRE1α–XBP1信號通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這種炎症過程需要高水平的蛋白合成、摺疊、修飾和運輸,這些事件都受到內質網(ER)的調節。過量的蛋白合成和處理可導致錯誤摺疊的蛋白在內質網中積累,從而引起一種稱為「內質網應激(ER stress)」的細胞狀態和隨後的未摺疊蛋白反應(UPR)的激活。IRE1α–XBP1信號通路是UPR的一個進化上保守的分支,在維持內質網穩態的同時控制著各種免疫代謝過程。
  • :單細胞信號通路蛋白分析為抗癌藥物的促凋亡特性提供新見解
    背景介紹:能夠方便地測定信號通路蛋白質和蛋白質複合物的分析工具對於理解細胞生理和病理過程(如信號轉導和凋亡
  • 摔爛癌細胞這個「破罐子」,揭秘「合成致死」藥物抗癌機制
    2014年,全世界第一個按照「合成致死」理念設計的抗癌藥物PARP(多聚ADP核糖聚合酶)抑制劑Olaparib,獲得FDA批准用於治療卵巢癌。隨後,在2016年和2017年,PARP抑制劑Rucaparib和Niraparib先後閃亮登場。 一種全新的抗癌手段崛地而起。
  • 多篇突破性研究直擊抗癌藥物新發現
    【3】Ecancermedicalscience:心臟病藥物普萘洛爾或有特殊的抗癌特性doi:10.3332/ecancer.2016.680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ecancermedicalscienc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哈佛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普萘洛爾,一種常用於治療不規則心率好其它狀況的常見β-受體阻滯藥物或許具有明顯的抗癌特性。
  • 天然產物抗癌:我國腫瘤藥物開發的優勢方向
    從天然產物中獲取抗腫瘤藥物是目前國內外腫瘤藥物開發的熱門領域。我國作為一個天然產物大國,除了擁有巨大的天然產物資源,還擁有源遠的天然產物開發和使用歷史,因此,我國有眾多科學家們一直在致力於天然抗瘤藥物的開發。下面筆者與大家來看一看目前開發最為成功的幾大類天然抗癌藥物。一.
  • Wnt信號通路指導的抗癌治療
    Wnt信號通路可能是讓前列腺癌細胞得以逃避雄性激素受體抗癌靶向藥物攻擊的原因。能夠從腫瘤患者體內分離得到循環腫瘤細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並且對其進行鑑定的新技術讓靶向抗癌治療成為了可能,這對前列腺癌轉移(metastatic prostate cancer)患者更加具有吸引力。
  • 饒子和團隊《Science》解析「藥靶-藥物」三維結構
    抑制細胞壁成分的合成被認為是合理的抗結核新藥研發思路。當前使用的一線抗結核藥物異煙肼、乙胺丁醇等均是通過抑制細胞壁合成發揮作用的。研究表明,乙胺丁醇靶向參與AG和LAM合成的阿拉伯糖基轉移酶EmbA,EmbB和EmbC。但是自該藥物問世以來,其分子機制一直未被解開,這就大大阻礙了乙胺丁醇這一「傳統老藥」的更新換代和耐藥性的解決。
  • 重大突破!葉綠素合成關鍵酶晶體結構首次揭示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10月30日,記者獲悉,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博士程奇帶領的課題組首次揭示了葉綠素生物合成關鍵酶——光依賴型原葉綠素酸酯氧化還原酶三維晶體結構,對認識蛋白質結構如何控制重要光碟機動酶的催化作用產生重大突破。
  • Science:抗癌藥物伊利司莫有望治療門克斯病等銅缺乏症
    2020年5月14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德克薩斯農工大學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系教授James Sacchettini博士和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學系助理教授Vishal Gohil博士領導的一個研究團隊概述了他們的最新發現:使用抗癌藥物伊利司莫(elesclomol)有望治療門克斯病(Menkes disease)中的銅缺乏
  • 抗癌中草藥第一名你一定想不到!
    1.紅豆衫紅豆杉是抗癌藥物紫杉醇的主要原料,但是並不能等於吃了紅豆杉就可以防癌抗癌, 我們知道,很多的中藥,不同的加工方法和不同的使用方法會有不同的功效,而紅豆杉也是具一定的毒性的,建議在專業人員指導下方能使用,不可亂用。
  • 中科院研究組:蛹蟲草能夠合成具有抗癌活性的藥物噴司他丁
    中科院研究組:蛹蟲草能夠合成具有抗癌活性的藥物噴司他丁 澎湃新聞記者 吳躍偉 2017-10-19 21:17 來源:
  • Science新文章揭秘珍稀抗癌中藥
    Sattely說:「人們一直在研磨植物來尋找一些新化學藥物及長時間測試它們的活性。令我們震驚的是,當前有許多植物天然產物被用作藥物,我們必須要培育出這種植物,然後分離出化合物。」  在發表於9月10日《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Sattely和她的研究小組利用一種新技術鑑別出了在一個分子組裝線上協同作用生成抗癌藥物的蛋白質。
  • 西安交大在《科學》發文揭示鴉片罌粟基因組及嗎啡合成原理—新聞...
  • Science:重大突破!揭示III型CRISPR-Cas系統中的一種環寡腺苷酸...
    這就表明作為對病毒核酸入侵作出的反應,在StCsm複合物中,Cas10亞基的GGDD活性位點催化cOA合成。鑑於基於核苷酸的小分子化合物,如cAMP、cGAMP、p2Gpp、p3Gpp和NAADP,在多種有機體中作為信號分子發揮作用,他們猜測這些cOA也可能是原核生物的抗病毒防禦通路中的信號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