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列印「太空牛肉」的問世,或將改變地球上的食品生產方式!

2021-01-19 博科園
博科園:本文為生物科技類

太空人成功在國際空間站「列印」牛肉,將潛在地改變地球上的食品生產方式。在3D生物列印「太空牛肉」的生產過程中,沒有任何動物受到傷害。以色列食品公司「阿列夫農場」10月7日宣布,這是第一次在太空環境下製造人造肉。「阿列夫農場」將盛有牛細胞的小瓶裝上「聯盟」號飛船,隨後奔赴空間站。

搭載牛肉細胞的「聯盟MS-15」號飛船發射升空,奔赴國際空間站以色列食品技術創業公司「阿列夫農場」(Aleph Farms)將盛有牛細胞的小瓶裝上「聯盟MS-15」號飛船。抵達空間站後,太空人將細胞裝入3D印表機,最後列印出牛肉。這在食品生產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項實驗證明我們可以在地球上的惡劣環境培育人造肉。

過去,太空食品是出了名的「賣相差」,口感也是令人望而卻步。慶幸的是,新技術的不斷湧現逐漸讓太空人的飲食發生革命性變化。回想當初,第一批入主太空的太空人要從好似牙膏的管子擠出食物,現在的太空人則可以享用冰激凌和新鮮水果,調味的鹽和胡椒也有了液體版。

太空人奧列格·科諾年科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第一項3D生物列印實驗不過,能夠經受住微重力環境考驗的食物類型並不多。任何會產生碎屑的食品都被視為「危險品」,因為碎屑會阻塞飛船的電子系統或者空氣過濾系統。此外,太空食品還要有很長的保質期,以防補給任務出現差錯。

科技公司一直在嘗試各種方式,希望能夠在飛船上生產食品。以色列食品技術創業公司「阿列夫農場」在一臺3D印表機的幫助下,首次在太空環境下製造人造肉。這並非一項全新的實驗。「阿列夫農場」便嘗試培育人造肉。空間站的實驗表明3D生物列印肉可以在任何惡劣環境下進行。

「阿列夫農場」的零屠宰牛排為了生產人造肉,「阿列夫農場」通過活組織切片檢查從牛身上提取細胞。這些細胞隨後放入「營養湯」。營養湯模擬牛體內的環境。通過不斷吸取營養,這些細胞生長成薄薄的一片牛排。人造牛肉能夠模仿傳統牛肉的質地和風味,但品嘗過這種人造牛肉的人表示並不完全盡如人意。

「阿列夫農場」執行長和聯合創始人迪迪爾·託比亞在接受「商業內幕」採訪時指出:我們是唯一一家有能力生產含有肌肉纖維和血管的全質地人造肉的企業,肌肉纖維和血管都是組織必要的結構和連接。

太空人奧列格科諾年科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第一項3D生物列印實驗為了在太空中培育人造肉,「阿列夫農場」不得不對流程進行小幅調整。首先,他們將牛細胞和營養湯裝入密封瓶,而後將小瓶裝上「聯盟MS-15」號飛船。9月25日,這艘飛船從哈薩克斯坦發射升空,奔赴距地球250英裡(約合400公裡)的國際空間站的俄羅斯艙段。

抵達空間站後,俄羅斯太空人將密封瓶裝入俄羅斯公司「3D生物列印解決方案」製造的一臺3D印表機,隨後列印出肌肉組織(也就是人造牛肉)。樣品已送回地球,俄羅斯太空人並沒有在空間站上品嘗這些人造牛肉。

利用牛細胞球狀體培育的小尺寸肌肉組織「3D生物列印解決方案」的項目經理格裡戈裡·沙魯諾夫在接受「商業內幕」採訪時表示:這項實驗是一次嚴格的概念驗證。沙魯諾夫的公司希望在未來為參與深空任務以及月球和火星初期殖民任務的太空人提供蛋白質。

需要指出的是,這並非第一次在太空中進行食品生產。太空人曾在空間站種植長葉萵苣。現在,美國宇航局正在研發一個「太空菜園」,能夠在「門戶」空間站種植萵苣、草莓、胡蘿蔔和土豆。「門戶」是宇航局提議建造的一座繞月空間站。

按照宇航局的計劃,「門戶」空間站將於2022年動工這項實驗意味著我們能夠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角落生產人造肉。在微重力環境下列印肉不僅對太空人是個好消息,同時也意味著企業可以在地球上的極端環境列印肉,尤其是水和耕地嚴重缺乏的地區。

正常情況下,生產2.2磅(約合1公斤)牛排需要耗費5200加侖水(約合20噸)。人造牛肉耗費的水和土地只有傳統畜牧業的十分之一。此外,人造肉的生產速度更快。「阿列夫農場」將它們的產品稱之為「分鐘牛排」,因為只需要短短數分鐘就能吃上人造牛肉。

甘迺迪航天中心空間站處理設施的糧食作物生產研究區,美國宇航局的馬特·羅米尼正在勞作在生產更多食品的同時保護自然資源是一項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更為緊迫的挑戰。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最近公布的一份報告指出,全球食品行業——包括飼養牲畜耗費的土地和其它資源——產生的溫室氣體佔到總排放量的37%。

「阿列夫農場」在一份聲明中指出,太空實驗是對這些挑戰的一個直接回應。美國和俄羅斯、阿拉伯和以色列是時候放下爭端,團結一致,利用科學手段解決氣候危機和食品安全問題,地球是我們的共同家園,也是唯一的家園。

文: 阿利亞·本迪斯|譯:牛樹軍轉自:漫步宇宙/qqtaikong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相關焦點

  • 以色列列印出可食用的、高1釐米的養殖牛肉脂肪結構
    打開APP 以色列列印出可食用的、高1釐米的養殖牛肉脂肪結構 南極熊3d列印 發表於 2020-12-04 11:44:28
  • 3D列印技術,改變太空製造業的同時,也改變著人類的未來
    在當今現實世界中,太空任務所需的一切——從工具到食物和藥品——都必須在地球上製造完成後,然後運輸到軌道上。這些高昂的花費也限制了我們對太陽系的探索。然而這一切都將改變。 一些公司早已在太空中用3D列印技術代替了工具。接下來我們能看到繞軌道運行的工廠製造產品在地球上銷售,又或是建造足球場大小的衛星自動化機器人。
  • 美研發3D列印太空食品(圖)
    原標題:美研發3D列印太空食品利用「選擇性雷射熔融」工藝,用高能雷射束把鎳鉻合金粉末熔化,再根據計算機設計的3D模型「列印」出噴射器(左圖),經過拋光後得到使用級別的噴射器(右圖)。英國《每日郵報》刊發的圖片顯示,美國得州一家3D列印公司能為顧客列印出6.15英寸(約合15.621釐米)的微型「顧客」。據新華社電美國航天局27日宣布,該機構採用3D列印技術製造了火箭發動機的噴射器,它在高溫高壓測試中「完美工作」。這意味著該機構在通過3D列印技術削減太空探索中的硬體成本方面「前進一大步」。
  • 空間3D列印技術,讓太空探索插上了飛躍的翅膀
    歐美和俄羅斯在3D列印技術的研發上,走在了世界前列。世界第一臺金屬3D印表機誕生在英國。俄羅斯在2018年首次在太空使用了生物印表機列印了動物器官。太空失重的環境讓器官的存活率更高。我國在3D列印技術應用方面,也有不少成果。航天科技集團一院利用3D列印成功試製出為發動機提供穩定動力輸出的最關鍵部件:一體化噴注器。
  • 3D列印豬肉通過國內食品專業評定,食品3D列印會是吃貨福音?
    10月11日召開了由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主持的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培育肉製造關鍵技術及產品研究」成果鑑定會,其中3D列印細胞培育肉技術,通過了食品領域的6位院士和多位國內食品領域的專家的鑑定。美國航天局委託研究人員研發食物3D印表機,以便太空人在太空中也能吃到想吃的美食;在以色列有的公司已經開始銷售3D列印的牛排;肯德基也和俄羅斯的3D列印公司合作,研發3D列印雞腿;甚至現在市場上已經可以購買到巧克力3D印表機。這些都表明了食品3D列印的未來趨勢。
  • 「人類希望」:3D列印人體肝臟明年問世
    據外媒Computer World報導,美國生物科技公司Organovo日前透露,將於2014年年底推出3D列印的人體器官,通過「生物列印」技術,3D列印出完整的人類肝臟將成為現實。3D列印人體肝臟明年問世(圖片來自Computer World)    據悉,生物列印技術通過逐層堆疊的方式來構造物體
  • 3d列印的優點和缺點
    3d列印的優點   1、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   就傳統製造而言,物體形狀越複雜,製造成本越高。對3D印表機而言,製造形狀複雜的物品成本製造複雜物品不增加成本不增加,製造一個華麗的形狀複雜的物品並不比列印一個簡單的方塊消耗更多的時間、技能或成本。製造複雜物品而不增加成本將打破傳統的定價模式,並改變我們計算製造成本的方式。   2、產品多樣化不增加成本   一臺3D印表機可以列印許多形狀,它可以像工匠一樣每次都做出不同形狀的物品。
  • 3D印表機遲遲普及不了大眾的原因
    我們都知道,3D印表機自問世開始,就一直被認為最有前途的一項技術,時至今日,3D印表機歷經過幾十年的輝煌發展,被用於生物,航空,醫療,以及工業化的各項領域,但是唯獨一個原因就是大眾遲遲普及不了,具體都有哪些理由導致到現在仍然是個耳熟目染卻又見著少見呢!
  • 俄羅斯將推出全球首款3D列印雞柳
    如果面前的餐桌上放著一塊人造牛排,你敢試吃嗎?如果這塊牛排是通過3D列印而成,可以自行設計紋理,製成菲力、肉眼或是西冷,你是不是好奇想DIY一下呢?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近日報導稱,肯德基正在和俄羅斯一家名為「3D生物列印解決方案」的公司合作,很快將推出世界上首塊3D列印雞柳。
  • 3D列印食品,你真的會吃嗎?
    3D列印食品,你真的會吃嗎?近日,澳大利亞坎培拉大學創意和文化研究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調查,想了解人們是否真的會在常規飲食中添加3D列印食物。在過去的幾年中,3D列印食物技術已經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一些組織、公司甚至是個人都開始投入時間和資源來開發創新3D列印食物。NANA也已委託研究人員開發食物3D印表機,以便太空人在太空中也能吃到想吃的美食。
  • 3d列印價格為何這麼高
    因此3d列印的高價格是導致其面世以來廣受阻礙的原因。但是3d列印的高價格也是不得已為之的,以下我將分述幾個方面的原因以說明為什麼3d列印的價格如此高。   第二,3d列印對材料的消耗量要求很大,列印一個3d產品需要消耗很多的材料,在美劇《實習醫生格蕾》中也提到了對3d列印的運用,主要是運用到一些器官上
  • 進軍火星,登陸空間站—神奇的太空3D列印
    在太空中安裝3D印表機可以讓太空人隨時列印他們需要的東西,而不是依靠來自地球的貨物,這一技術的使用對宇宙長期飛行項目有著重大的意義。太空3D列印案例太空3D列印扳手2014年,NASA科學家在國際空間站上使用從地球傳輸的文件列印了一把棘輪扳手。
  • 讓食品雕刻師失業?3D列印將「魔爪」伸向食品造型
    答案就在 3D 列印技術。據外媒報導,3D 列印技術已經進入食品餐飲領域。現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個團隊想出了如何通過將奶粉變成「墨水 」來用牛奶進行 3D 列印的方法。「墨水」配方的研究,其中包括將奶粉與水明智地混合,以獲得合適的濃度,從而在較低的溫度下製造 3D 物體。
  • 你會吃人造牛肉、兔和魚等太空造嗎?
    用細胞製造肉不再是科幻小說中的故事,現在一名俄羅斯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上做到了這一點,這些產品進入超市只是個時間問題。在太空中進行的測試可以使用3D印表機生產牛肉、兔子和魚組織。以色列初創公司Aleph Farm的負責人迪迪埃·圖比亞(Didier Toubia)說:這項新技術「可能使長期旅行成為可能,並重新開始太空探索」,例如前往火星。
  • 上海3D列印:一篇文章帶你了解陶瓷3D列印
    大多數3D列印陶瓷都屬於技術範疇,但基於擠壓的列印工藝(下文討論)主要與經典陶瓷一起工作。陶瓷列印有哪些優勢呢?陶瓷3d列印有以下的一些特性。相比於其他材料他更具美感,觸覺性也更為優越,在化學抗性、生物相容性方面表現出眾,所以陶瓷3D列印常常會用於3D列印的醫學應用當中。陶瓷還有較好的電絕緣性和高強度的特點。
  • 我國完成太空3D列印,點讚!
    什麼是3D列印,實際是將建好的模型輸入印表機一層一層堆積(列印)成型,是區別於傳統的切削加工(減材加工)、模具加工(等材加工),3D列印是一種增材加工,目前可以實現金屬、塑料、陶瓷、食品、生物細胞等材料的列印,細胞列印甚至可以列印人體器官。可以說是無所不能,非常強大!送入太空的意義是可以在太空站製作所需零件,意義重大!
  • 植物蛋白肉、3D列印肉……「未來肉類」走向餐桌
    按照這家公司市場營銷經理安德烈·魯科維什尼科夫的解釋,目前市場上還沒有基於動物細胞的3D列印食品,而他們致力於創造的產品在味道和構造方面將最大程度上接近人們熟悉的雞柳。就在我們擔心「不夠吃」或糾結「吃什麼」的時候,「未來肉類」正悄然走向我們的餐桌,它們究竟是什麼,又有哪些種類呢?
  • 太空食物未來能用3D列印技術製造
    自從「3D列印」成了時下熱度越來越高的科技詞彙,它的應用前景已經顯得越來越「異想天開」。最近,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者已經開始嘗試將這一技術用在製造太空食物上。  編譯:記者 李文  實習生 賴鈞楊  3D食物印表機  有望讓太空人吃得更豐富  3D列印技術被認為會在傳統製造業、醫療器械製造、飾品製造等領域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最近的新消息有點顛覆我們的日常觀念。  此前,已有研究者研發出了「3D食物印表機」,如今,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者將這項研究進一步向前推進。
  • 3D列印上校雞塊?也許不久後真就能吃上
    肯德基正與俄羅斯一家3D生物列印公司合作,使用「動物肉細胞」3D列印雞肉,開發實驗室生產的雞塊。肯德基在一份聲明中說:「肯德基正與3D生物列印解決方案研究實驗室合作,開展創新3D生物列印技術的研發,以創造雞肉,這是其打造「未來餐廳」的創新理念的下一步。
  • 走出地球,我們該吃什麼?回眸太空食品六十年,帶給我們的不止想像
    在太空環境中進行烘焙與地球上完全不同。在地球上,烤箱中的空氣被加熱上升,然後冷卻下降,從而不斷循環,均勻地散發熱量,這種對流與傳導對於烹製食物必不可少。但在太空中,被烘烤的食物在失重環境中會四處飄浮,熱空氣也不會上升,傳統烤箱將無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