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腫物是淋巴瘤/胸腺瘤/畸胎瘤/神經母細胞瘤? 統統NO!!!

2021-01-09 澎湃新聞
巨大腫物是淋巴瘤/胸腺瘤/畸胎瘤/神經母細胞瘤? 統統NO!!!

2020-07-31 14: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縱膈巨大腫物,伴有皮疹、中耳炎、尿量增多等症狀,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兒童罕見腫瘤性疾病診療不容忽視

近年來,在眾多兒科疾病中,兒童腫瘤類疾病可謂「異軍突起」,發病率逐年攀升,縱膈巨大腫物成為兒童腫瘤中不容忽視的一類。然而,提示縱膈巨大腫物就一定會是惡性淋巴瘤、胸腺瘤嗎?或者畸胎瘤、神經母細胞瘤嗎? 其實罕見病的診療不容忽視!

案例回顧

日前,8個月大的朵朵因頸部淋巴結腫大就診當地,查胸片提示縱膈巨大腫物,遂來我院就診。來院後行病理活檢,等待病理結果期間,朵朵呼吸發憋、上腔靜脈阻塞症候群明顯。

血液腫瘤科主任王麗接診後,對患兒進行體格檢查,發現患兒頭皮及軀幹部位可見零星皮疹,繼續追問病史,得知患兒近期相繼出現中耳炎、尿量增多等症狀。綜合患兒的病徵,王麗主任依據多年臨床經驗考慮,會不會是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很快組織病理回報也確證了王麗主任的推斷。

經治療,朵朵目前臨床症狀減輕。

科普時間

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LCH),一類兒童腫瘤性疾病,我國將其列為罕見病,各年齡段兒童均有發病可能。嬰幼兒多表現為發熱、皮疹、包塊、肝脾淋巴結腫大、骨損害、肺浸潤等。

河北省知名專家、河北省兒童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王麗表示,朗格漢斯細胞組織細胞增生症(LCH)臨床表現多樣,如「溼疹」「突眼」「骨損害」「多飲多尿」「中耳炎」等,臨床確診過程曲折,誤診率高,朵朵的確診過程無疑為治療爭取了更多時間。就疾病本身而言,耳道流膿提示耳道組織細胞浸潤;多飲多尿提示垂體受累導致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突眼多提示眶骨損害;年齡較大兒童可單純表現為骨損害。如患者出現反覆發熱及皮疹、骨損害、突眼、包塊、多飲多尿、耳道溢液等情況,就診時注意篩查LCH。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兒童神經母細胞瘤最惡性!
    核心提示:神經母細胞瘤之所以被稱為「兒童癌症之王」,是因為這種腫瘤在過去療效極差,而且神經母細胞瘤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多發於腎上腺或腹膜後,位置很深,早期不易發現。而這種腫瘤惡性度高,進展快,易發生骨髓、骨及器官轉移。
  • 兒童腫瘤之「五最」 神經母細胞瘤罪惡性
    可是婷婷的嘴唇不但沒有消腫,腫物反而越長越大。  爸爸帶著婷婷到醫院就診,醫院的診斷嚇了爸爸一跳:橫紋肌肉瘤。醫生說,橫紋肌肉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居軟組織肉瘤的第三位,兒童、青年比較多見。  軟組織分布在全身各處,包括皮膚、黏膜、脂肪組織、纖維結締組織、血管、外周神經以及各種臟器的支撐組織等。因此,發生在軟組織的腫瘤可以說是無處不在的。
  • 5歲以下兒童最常見的惡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瘤
    經過多個專科的會診才發現孩子患了神經母細胞瘤。什麼是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為交感神經系統由不成熟的細胞生成的惡性腫瘤,為五歲以下兒童及嬰幼兒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最常見的神經母細胞瘤的部位為腎上腺(腎臟頂部的一個三角形的結構)。也可以發生在任何其他部位如腹腔、胸腔、頸部或脊柱周圍。
  • 縱隔腫物一例,答案揭曉!
    患者:男性,31歲 主訴:查體發現縱隔腫物,無咳嗽、咳痰,無眼瞼下垂、視物重影、胸悶、胸痛、四肢無力、聲音嘶啞、發熱等不適 實驗室檢查:無特殊
  • 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唐鎖勤教授:高危神經母細胞瘤的治療
    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實體瘤,佔所有兒童腫瘤的8-10%,大概8000個活產嬰兒中有1例。神經母細胞瘤的發病率,在我國尚沒有明確的調查。據美國統計,15歲以下每年發病率為100萬兒童中有9.8個,根據這個發病率估算,我國每年有3000例神經母細胞瘤患兒。
  • 神經母細胞瘤的表現有哪些
    那神經母細胞瘤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好像身邊得這樣疾病得孩子不是很多,但是,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些知識,認識一下神經母細胞瘤。  神經母細胞瘤屬於神經內分泌性腫瘤,可以起源於交感神經系統的任意神經脊部位。而最容易出現的部位就是腎上腺,當然但也可以發生在頸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經組織。而且這種瘤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這種細胞瘤可自發性地從未分化的惡性腫瘤退變為完全良性腫瘤。
  • 水滴籌幫助身患神經母細胞瘤兒童家庭,愛心接力重燃生的希望
    很多人對於神經母細胞瘤不是很了解,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腫瘤,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腫瘤。公開信息顯示,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兒童腫瘤中,約6%-10%為神經母細胞瘤,其死亡率佔到兒童腫瘤的15%。也正是因此,神經母細胞瘤被稱為兒童腫瘤之王。神經母細胞瘤以胚胎性腫瘤為主,多發於5歲以下的幼兒。來自河南的小禹(化名)就是其中一個。
  • 神經母細胞瘤治療獲進展
    西班牙塞維亞大學和塞維亞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人員,近日確定一種叫做CD44的蛋白質可以識別導致神經母細胞瘤侵襲性和低存活率的癌症幹細胞群。
  • 成都神經母細胞瘤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成都西南腦科醫院 顱內腫瘤、腦血管等神經外科疾病診治 成都神經母細胞瘤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 神經母細胞瘤能治嗎?
    核心提示:神經母細胞瘤能治嗎?這是一個兒童身上常見的腫瘤,主要的起源是來自腎上腺,也可能會來自腎上腺以外的交感神經的其他部分。神經母細胞瘤能治嗎?這是很多人都關心的一個問題,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 神經母細胞瘤能治嗎?
  • 為大家解釋神經母細胞瘤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核心提示:不少人聽到神經母細胞瘤這個疾病名字的時候並不是十分熟悉,主要是這樣的疾病並不是十分常見,建議大家去了解一下神經母細胞瘤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最為常見的一個病因就是人們交感神經細胞出現了變異以及遺傳因素。
  • 北京神經母細胞瘤放療一個療程多少錢
    北京神經母細胞瘤放療一個療程多少錢 時間:2020-11-19 11:37北京豐臺右安門醫院 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惡性程度比較高的惡性腫瘤,一般都是採用手術結合放化療這種綜合治療方式,是需要進行放療進行輔助治療的。
  • 神經母細胞瘤:您需要了解的事|母細胞瘤|兒童癌症|神經|症狀|因素|...
    什麼是神經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是一種實體癌性腫瘤,始於交感神經系統的早期神經細胞。這種類型的腫瘤通常見於腹部,但也可能位於頸部、胸部和/或骨盆。大多數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兒童是在5歲之前被診斷出來的。 神經母細胞瘤的症狀是什麼?
  • Cancer Res: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新靶標
    2014年11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利物浦大學科學研究人員發現可能用於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的新靶點。 神經母細胞瘤是最致命的兒童癌症之一,佔所有兒童癌症死亡人數的15%。多數患者無法得到完全治癒,往往在確診時癌症已經擴散至全身。 在過去的20年中,兒童接受的治療通常伴有非常大的副作用,不僅殺死腫瘤細胞,也殺傷正常細胞。
  • 7歲遺腹女與奶奶相依為命 被查出神經母細胞瘤
    可這個月,醫院一紙診斷重新將這個家推向深淵:媛媛得了神經母細胞瘤。媛媛想活下去,張金英不能再失去任何親人。而至少30萬元的費用對於月收入2千元的張金英而言,是天文數字。4月10日左右,張金英帶孫女到泉州市第一醫院看病,不久,醫院確診,媛媛得的是神經母細胞瘤,而且肚子裡的腫瘤已經有十多釐米。
  • 自體臍帶血治療神經母細胞瘤等疾病優勢顯著
    以目前兒童高發的神經母細胞瘤和再生障礙性貧血為例,使用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方案,有著極高的治癒機率。惡性腫瘤並非絕症 造血幹細胞移植可治療神經母細胞瘤是兒童最常見的顱外腫瘤,也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腫瘤,有將近一半的神經母細胞瘤發生在2歲以內的嬰幼兒。
  • 王源「源基金」啟動新項目 救助神經母細胞瘤兒童
    2017年12月1日,由王源和陳礪志共同發起的源公益專項基金(以下簡稱「源基金」)宣布第二個救助項目「救助神經母細胞瘤兒童項目」正式確定,公益救助對象為患有神經母細胞瘤的兩周歲以下兒童。據悉,該項目目前已經實行第一例「三胞胎」的救助。
  • 神經母細胞瘤有望迎來新藥
    本文由盛諾一家原創編譯,轉載需經授權 近日,Y-mAbs製藥公司向FDA提交了naxitamab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治療復發或難治的高危神經母細胞瘤患者。 申請是基於試驗201和12-230的數據,完整的數據尚未公之於眾,藥廠計劃晚些時候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