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隔腫物一例,答案揭曉!

2020-11-30 騰訊網

患者:男性,31歲

主訴:查體發現縱隔腫物,無咳嗽、咳痰,無眼瞼下垂、視物重影、胸悶、胸痛、四肢無力、聲音嘶啞、發熱等不適

實驗室檢查:無特殊

影像學檢查

答案

【問題】

1.該病變定位於(D)

A 前縱隔

B 中縱隔

C 後縱隔

D 前、中縱隔

2.該病變影像學特徵包括(ABCD)

A 不均勻明顯強化

B 可見多發低強化索條狀影,內有多結節樣強化

C 橢圓形,分葉狀,邊界較清

D 推壓雙側頭臂靜脈及右頭臂幹

3.本例可能的診斷主要包括(AB)

A 胸腺瘤

B 巨大淋巴結增生

C 淋巴瘤

D 胸內甲狀腺腫

E 生殖細胞腫瘤

【術後病理】

胸腺瘤,AB型。未侵透包膜。周圍可見少許胸腺組織。pTNM分期:pT1a。

解析

1.縱隔常見病變及好發部位:

2.縱隔腫物特徵性表現:

3.本病例分析思路:

本例為青年男性患者;腫物跨越前、中縱隔生長;不均勻明顯強化,且內有多結節樣強化特點;邊界較清,推壓鄰近血管;向上不與甲狀腺相連。綜合患者年齡及以上影像特點,本例主要需考慮胸腺瘤和巨大淋巴結增生。患者相對年輕,腫物跨越前、中縱隔生長,且不均勻明顯強化,就這三點而言較符合巨大淋巴結增生。而腫物內見多發低強化索條狀影,且有多結節樣強化特點,這一特徵符合AB型胸腺瘤;此外,該腫物部分位於前縱隔內,胸腺瘤是前縱隔最常見的原發腫瘤,故本例應考慮到胸腺瘤。本例與胸腺瘤不相符的特徵主要包括:其一、患者較年輕;其二、胸腺瘤多位於前縱隔,伸入中縱隔者較為少見。故在臨床實際工作中,綜合本例患者年齡及影像表現,胸腺瘤和巨大淋巴結增生均應考慮到。最終手術病理結果為胸腺瘤,AB型。

【胸腺瘤—相關臨床】

胸腺瘤是指起源於胸腺上皮細胞或向胸腺上皮細胞分化的腫瘤,由胸腺上皮細胞和淋巴細胞混合組成,且不論非腫瘤性成分的淋巴細胞是否存在及其相對數量的多少。胸腺上皮腫瘤形態多樣、成分複雜、其分類變化較大,根據WHO(2015)組織學分類胸腺瘤主要分為:A型(包括非典型變異型)、AB型、B1型、B2型和B3型。多數胸腺瘤具有完整的纖維包膜,約34%腫瘤可侵透包膜、侵犯周圍結構。可經橫膈侵入腹腔或轉移至同側胸膜及心包。很少發生淋巴轉移和血行轉移。

胸腺瘤主要發生於成年人,好發年齡為40~60歲,無性別差異,20歲以下少見,兒童罕見。約1/3~1/2胸腺瘤患者伴有重症肌無力,而僅10%~20%重症肌無力患者合併胸腺瘤。重症肌無力多見於AB、B2和B3型胸腺瘤。約10%胸腺瘤患者伴有低丙種球蛋白血症。約5%~10%胸腺瘤患者可出現純紅細胞再生不良。胸腺瘤的預後主要與組織學分型、腫瘤分期和手術是否切除徹底有關。

【胸腺瘤—影像學診斷要點】

1.位置:腫塊多位於前縱隔心臟大血管連接處附近。

2.形態、大小:多呈圓形、橢圓形或分葉狀腫塊,貼鄰心包及大血管前外側緣表面。大小可自1-2cm至10cm以上。小的胸腺瘤多位於中線一側,大者可位於中線兩側,甚至伸入中後縱隔。

3.密度、強化:大多呈軟組織密度,CT增強掃描呈輕至中度均勻強化,當出現低密度區時代表出血、壞死或囊變。個別以囊變為主的腫塊,有時被誤診為囊腫。少數可見包膜(或邊緣)或瘤內的弧形、斑點狀或粗大鈣化。

4.MR信號特點:T1WI:中等或略低信號;T2WI:中高信號;囊變壞死區長T1長T2;出血則短T1長T2;纖維分隔呈線狀或網狀長T1短T2。

5.周圍侵犯:約1/3的胸腺瘤可不同程度侵犯腫瘤包膜、鄰近縱隔脂肪及周圍結構。若腫塊邊界銳利,與周圍結構間由完整、規則的脂肪間隙則提示為非侵襲性,但亦不能完全排除有鏡下包膜侵犯的可能。若腫塊邊緣呈條索狀伸入脂肪內、楔入其他縱隔結構之間、直接侵入或包埋鄰近結構超過3/4周、與鄰近肺組織界面不規則、胸膜或心包面上檢出種植結節、穿透橫膈進入腹腔等徵象則提示腫瘤為侵襲性。腫瘤與周圍結構的脂肪間隙消失可能只是由於擠壓或與周圍結構發生了纖維粘連,不能作為判斷有無侵襲性的可靠依據,應以病理鏡下診斷為標準。

6.轉移:侵襲性胸腺瘤可沿胸膜、心包膜種植轉移,常累及後縱隔角、膈腳部,甚至經橫膈裂孔進入腹腔。胸腔積液很少見。肺轉移亦少見。

【參考書籍】

腫瘤影像診斷圖譜.周純武,趙心明. 2018.

來源: 中國醫科院腫瘤醫院影像診斷科

【版權聲明】本平臺屬公益學習平臺,轉載系出於傳遞更多學習信息之目的,且已標明作者和出處,如不希望被傳播的老師可與我們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達文西機器人與胸腔鏡下縱隔腫瘤切除術的回顧性隊列研究
    除此之外,根據縱隔病變位置及主刀習慣可適當調整切口的位置及體位等,主要設計原則是面向腫瘤、三角分布打孔,操作臂孔、鏡孔、病變距離一掌以上,避免機械臂幹擾。探查胸腔後,電刀或者超聲刀等能量器械結合,以膈神經、乳內靜脈、無名靜脈、胸骨、心包等為界,切開腫瘤周圍縱隔胸膜,仔細分辨解剖、游離腫物,辨別並保護膈神經,對於較大的滋養血管需完全游離,使用 Hem-o-lock 或鈦夾將血管夾閉後超聲刀切斷。術中注意左無名靜脈的充分顯露,避免損傷。對胸腺瘤等,需行全胸腺切除(如合併重症肌無力,加行前縱隔脂肪清掃術)。標本取出時,可適當延長操作孔大小。
  • 病例學習:Morvan 症候群一例
    近期,The Neurologist 雜誌發表了一例由印度學者 Taly 等報導的重症肌無力合併 Morvan 症候群的患者。
  • 超聲在兒童縱隔腫瘤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範崇熙等總結79例小兒原發性縱隔腫瘤及囊腫,其中中縱隔腫瘤32例,8例為支氣管囊腫,12例為腸源性囊腫。前腸囊腫為先天性發育異常,多無明顯臨床症狀,少數可因壓迫出現呼吸困難。超聲表現為縱隔內無回聲區,形態飽滿,因其內蛋白成分含量較高,回聲通常稍高,但超聲表現缺乏特異性,價值在於精確定位。
  • 氣胸、胸腔積液,胸膜疾病影像學有這些特點,一文整理!│以影識病
    此兩例胸膜鈣化均伴有同側肋膈角變鈍,均為結核性胸腔積液後殘留病變 1 氣胸 氣胸指胸膜腔中積氣,將壁胸膜與臟胸膜分離開。氣胸可廣泛或局限,並可和游離液體、纖維粘連帶,或與壁胸膜、與臟胸膜間形成的小腔混成一體。
  • 氣胸、胸腔積液,胸膜疾病影像學有這些特點,一文整理! │以影識病
    氣胸、胸腔積液,胸膜疾病影像學有這些特點,一文整理!(5)胸膜結節樣突出至胸腔內,提示原發性胸膜腫瘤、腫瘤轉移、肉芽腫、假瘤(纖維蛋白體)等。
  • 一男子眼球突然轉不動 原來是眼眶內深藏腫物
    鄧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昆明愛爾眼科醫院尋求診治,順利接受「右眼眶內腫物切除術」,成功擺脫了這個眼內「定時炸彈」。鄧先生介紹,13年前他就因雙眼眶外上緣長有腫塊,在昆明一家醫院進行了雙眼眶腫物切除術,病理檢查為雙眼眶囊腫。「前次手術讓正常解剖結構發生了改變,組織之間也發生了粘連,這些未知情況讓這次手術充滿挑戰。
  • 腹壁原始神經外胚層腫瘤(PNET)一例
    左下腹可觸及一大小約2-3cm腫物。病程中無咳嗽、咳痰,飲食及睡眠尚可,二便如常。【高頻超聲】恥骨聯合上方偏左側「腹直肌」深面可見低回聲團塊,大小約2.82*2.00*4.15cm,較深距皮約4.00cm,較淺距皮約1.62cm,形態不規則,邊界清,內可見少許條索狀高回聲,該團塊下緣緊鄰恥骨,邊緣見少許點狀血流信號。
  • 男孩眼睛上長粉色腫物 原是「結膜交界痣」
    男孩眼睛上長粉色腫物 原是「結膜交界痣」發布時間:2020年09月03日 10:21 來源:中新網湖北 暑期在醫院經手術切除了眼睛內不明粉紅腫物的12歲男孩小雨(化名),9月1日重返校園,成為一名初中生開始了新的生活。  一年前,小雨左眼眼白處長了個小紅點,不疼不癢。「去年國慶放假就帶著孩子到醫院檢查了,當時醫生建議手術。因為孩子在讀六年級,正面臨小升初,我們怕耽誤學習所以想著等寒假再來進行手術治療。」小雨媽媽喻女士說。奈何趕上疫情,手術計劃擱淺。
  • 巨大腫物是淋巴瘤/胸腺瘤/畸胎瘤/神經母細胞瘤? 統統NO!!!
    巨大腫物是淋巴瘤/胸腺瘤/畸胎瘤/神經母細胞瘤? 統統NO!!!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縱膈巨大腫物
  • 體檢查出胸部陰影需重視,心胸外科完成一例胸腺惡性腫瘤手術
    體檢查出胸部陰影需重視,心胸外科完成一例胸腺惡性腫瘤手術 2018-03-08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62歲大叔,左側大腿出現腫物,檢查後考慮為軟組織惡性腫瘤
    62歲的於大叔,因「發現左側大腿腫物2月餘」入院。自述在2月前就發現左側大腿內部有腫塊了,一開始覺得只是些小事,可能是碰到硬物導致的,所以沒太在意。但這2個月來,這個腫塊越來越大。家人放心不下,於是陪伴其去了當地醫院就診。
  • 【衡道丨乾貨】解析一例腎臟腫瘤|腎細胞癌|腎臟|腫瘤|細胞|轉移|...
    腎組織一塊,13x9x6cm,切面見一2.3x2x1.8cm灰白淡黃色腫物,實性,與周圍腎組織分界清楚,腫物切面灰黃色,質地中等。HE 2x 腫物呈卵圓形,位於腎實質內,與周圍腎組織分界清楚。HE 5x 右上角腫瘤實質周圍有一層纖維帶與周圍腎組織分割。
  • 晚期肺癌多發轉移死亡1例
    肺部CT示:左肺舌葉可見一不規則腫物,大小約5.6 cm×3.5 cm.邊界不清,並侵及左肺上葉、下葉支氣管,雙肺、縱隔淋巴結、右側第1~9肋骨、左側第7肋骨及多個胸椎廣泛轉移。支氣管鏡示:左肺舌葉支氣管黏膜充血,黏膜粗糙,管腔狹窄,行局部黏膜活檢及刷檢。痰脫落細胞學:見到癌細胞,傾向腺癌。支氣管鏡病理:腺癌。EGFR突變檢測(直接測序法):18、19、20、21外顯子均為突變陰性。
  • 口咽小涎腺惡性肌上皮瘤1例
    查體:咽部無充血,雙側扁桃體不腫大,間接喉鏡見左側舌根部下方突起一巨大腫物,半圓形,色淡紅,約4 cm×5 cm×5 cm大小,佔據口咽腔2/3,與咽左側壁相連,表面黏膜光滑,無出血,會厭運動好,雙聲帶閉合、運動正常。
  • 乳腺葉狀惡性腫瘤術後快速復發一例_乳腺癌_葉狀惡性腫瘤_預後...
    gt;40%)。 2015 年 3 月 4 日在全麻下行「右乳惡性分葉狀腫瘤局部擴大切除術」。 術後病理示:右乳上、下、內側、外側切緣及基底部均未見腫瘤組織。 2015 年 12 月中旬患者無明顯誘因下出現右側胸痛,活動時疼痛明顯,伴胸悶不適,後逐漸出現咳嗽、咳痰。胸部 CT 示:( 1) 右側胸腔佔位性病變,考慮惡性;(2)縱隔內多發腫大淋巴結
  • 「米粒」變「天眼」是惡性腫瘤 遇面部可疑腫物莫亂擠
    「米粒」變「天眼」原來是惡性腫瘤  醫生提醒,遇面部可疑腫物莫亂擠  遇到面部腫物千萬別大意。醫生對謝先生進行腫物活檢術,活檢結果讓人大吃一驚:「高分化鱗狀細胞癌!」  「小米粒」居然發展成為「高分化鱗狀細胞癌」。驚訝之餘,謝先生立即尋求進一步診治,輾轉找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黃志權教授。  手術徹底切除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  高分化鱗狀細胞癌,簡稱「鱗癌」,是發生於表皮或附屬器細胞的一種惡性腫瘤,癌細胞有不同程度的角化。
  • 為什麼飛機在經過海南觀音菩薩時要繞一圈?答案終於揭曉了
    為什麼飛機在經過海南觀音菩薩時要繞一圈?答案終於揭曉了!很多朋友都乘坐過飛機,因為他的高速、高舒適性,安全性已經成為很多人出行的首選。飛機上,不僅有航空公司準備的各種小吃和娛樂設備,還有中國的奇景。謎底揭曉後,很多人都很驚訝,因為這與許多的非官方解釋完全不同,聽了之後,人們說他們突然覺悟了。肖夥伴們對此有何看法?回複評論部分。
  • 一加新品答案揭曉:最高120英裡/小時的雪球噴射機
    日前OnePlus UK官方推特帳號放出預告,將於3月3日發布一款新設備。最初推測可能是一加的智能手錶, 不過在今天答案正式揭曉--能夠以每小時120英裡的雪球噴射機器。雖然你無法購買到這款設備,但是可以在手機端通過5G網絡來試用這個雪球噴射機。
  • 只要一吃辣,舌頭就疼痛不已!他生了個口腔潰瘍,一度生命垂危
    會致命的「口腔潰瘍」成先生回憶,一年前,他開始感覺到口腔異樣——只要一吃辣,舌根兩邊就疼痛不已,以為是上火。持續半年後,舌尖和口腔其他黏膜處開始逐漸出現白色不規則水泡,甚至私密部位也有。於是他開始了尋醫問診之路。無錫、南京、上海,成先生和家人先後看了七家醫院,得到了不同的診斷,看病、吃藥、再看病,但症狀卻逐漸加重,並開始伴有斷斷續續的咳嗽。
  • 又一「跨界」典範 西羅莫司在血管異常類疾病中顯奇效
    為KHE患兒帶來福音卡波西樣血管內皮瘤(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 ,KHE)是一種嬰幼兒真性血管腫瘤,可以發生在四肢、頭頸、腹腔臟器、縱隔等身體各個部位。其特徵是存在大量的由梭形內皮細胞束組成的血管結構,滲透到周圍軟組織,形成邊界不規則的結節,雖然病理學上為良性,但具有局部侵襲性,尤其是病變位於縱隔和重要的腹腔臟器時,治療較為棘手。當伴有消耗性凝血病,即Kasabach-Merritt症候群(KMS)時,有相當的致死或致殘風險。有文獻統計,約有50%-60%的KHE會伴有KMS,尤其是病變位於腹腔或胸腔,直徑>10cm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