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DAF-16d/f壽命調控因子

2021-01-10 生物谷

專題:Nature系列

FOXO (single Forkhead Box O) 轉錄因子已成為細胞功能調控因子的一個主要匯聚點,包括「胰島素/IGF1信號作用(IIS)通道」。IIS參與各種不同的生物過程,包括壽命的調控。在線蟲中,FOXO轉錄因子DAF-16a在IIS通道中扮演一個主要角色。DAF-16a是兩個同形物中的一個,調控線蟲的壽命、應激反應和「多爾滯育」(dauer diapause),但尚不清楚DAF-16在調控這些不同生物過程中是怎樣實現其特異性的。

現在,一個新的DAF-16同形物,即DAF-16d/f,已被識別出來,它在壽命調控中也很重要。一系列涉及基因表達操縱的實驗表明,各種不同DAF-16同形物之間的組合互動的作用是,在整個生物的背景下微調由IIS調控的過程。線蟲似乎是利用來自一個基因的多種同形物來微調由IIS調控的過程的,這與哺乳動物中的情況形成對比——在哺乳動物中,四個不同的FOXO基因執行重疊的和截然不同的功能。(生物谷Bioon.com)

生物谷推薦原文出處:

Nature doi:10.1038/nature09184

A new DAF-16 isoform regulates longevity
Eun-Soo Kwon,Sri Devi Narasimhan,Kelvin Yen& Heidi A. Tissenbaum

The insulin/IGF-1 signalling (IIS) pathway has diverse roles from metabolism to longevity1, 2, 3, 4, 5.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 the single forkhead box O (FOXO) homologue, DAF-16, functions as the major target of the IIS pathway2, 3, 6, 7. One of two isoforms4, 5, 8, DAF-16a, is known to regulate longevity, stress response and dauer diapause8, 9, 10, 11. However, it remains unclear how DAF-16 achieves its specificity in regulating these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Here we identify a new isoform, DAF-16d/f, as an important isoform regulating longevity. We show that DAF-16 isoforms functionally cooperate to modulate IIS-mediated processes through differential tissue enrichment, preferential modulation by upstream kinases, and regulating distinct and overlapping target genes. Promoter-swapping experiments show both the promoter and the coding region of DAF-16 are important for its function. Importantly, in mammals, four FOXO genes have overlapping and different functions6, 12, and in C. elegans, a single FOXO/DAF-16 uses distinct isoforms to fine-tune the IIS-mediated processes in the context of a whole organism.

相關焦點

  • 神經興奮和轉錄因子REST參與調控壽命
    神經興奮和轉錄因子REST參與調控壽命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0/17 13:35:11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Bruce A. Yankner研究團隊發現神經興奮和轉錄因子REST參與調控壽命。
  • Sci Adv|周慶華團隊揭示表觀遺傳修飾調控熱應激跨代遺傳
    熱應激誘導可跨代遺傳的生存優勢進一步的機制研究發現,轉錄因子HSF-1、DAF-16和核受體DAF-12參與這種熱應激誘導的壽命延長的跨代遺傳的調控。為了更明確地分析hsf-1,daf-16和daf-12的作用是執行熱應激反應,或是傳遞可遺傳的記憶,還是同時參與兩者,作者通過親代(P0)或者子代(F1)代特異地RNAi沉默分析,發現hsf-1和daf-12在子代中的作用是執行熱壓力應答去延長壽命,而DAF-16不僅參與執行熱應答,還參與跨代記憶的傳遞。
  • 【重磅綜述】脂質信號轉導如何影響壽命
    IIS通路的抑制能夠延長多種模式生物的壽命,這些影響部分是通過調控保守的FOXO轉錄因子介導的。在線蟲中,哺乳動物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的同源基因daf-2和胰島素受體的突變導致長壽線蟲的產生,而這種長壽需要線蟲FOXO同源轉錄因子DAF-16的存在。
  • Nature | piRNA信號通路新調控因子
    其中12個是與piRNA合成相關並且有5個是新穎的MIWI2相互作用因子;另外鑑定得到了16個相互作用因子,其中有14個是以前未知的(圖1)。為了確認這些因子對於MIWI2功能的作用,首先需要該因子符合兩項條件。第一,該基因表達的時間框需要嚴格限定在從頭甲基化的時間內,與Miwi2以及Dnmt3l的表達時間相似。
  • Development:線蟲的sea-2基因在發育的時間調控過程和衰老調控中的...
    在多細胞生物體的發育過程中,各個細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程序都離不開精密的時間調控。在秀麗線蟲(Caenorhabditis elegans)中,人們已經發現了一系列的異時性基因參與決定各個發育時期的細胞行為。之前的研究表明衰老過程是受基因調控,但衰老過程是否也受發育時間程序的調控尚不清楚。
  • Nature :董夢秋發現線粒體的「超氧炫」頻率可以預測線蟲的壽命
    決定壽命的因素分為三類,即基因、環境和隨機因素。作者發現, 三類因素對線蟲壽命的影響都可以通過成蟲第三天咽部肌肉細胞的超氧炫頻率反映出來。第三天的超氧炫頻率與壽命負相關,而第九天的超氧炫頻率與壽命沒有相關性。線蟲成蟲第三天的超氧炫頻率作為線粒體的機能狀態參量可以預測壽命長短變化是一個出人意料的發現。
  • Nature | α-KG通過抑制ATP合酶和TOR延長壽命
    作者在線蟲模型篩選了內源性小分子,發現α-KG可以使延遲衰老並延長線蟲的壽命,這種延長呈濃度依賴性,在8mM時延長效果最大。RNAi狀態下增加壽命。AMPK(線蟲內序列aak-2)是一種保守的細胞能量狀態傳感器,曾被報導和FOXO轉錄因子DAF-16影響飲食限制誘導的線蟲長壽。
  • Nature | 生長素響應的轉錄抑制調控網絡
    ,結果發現了42個之前未報導過的轉錄調節因子。對候選基因的調控網絡分析表明,單個A型ARFs基因座可能受特定子集的轉錄調節因子調控。有趣的是,瞬時轉化和表達分析表明,這些轉錄因子大多數情況下抑制編碼A型ARFs的基因的轉錄。該研究還通過A型ARFs調控因子的突變驗證了這些調節因子的抑制作用及其組織特異性調控模式。此外,A型ARFs調控網絡的單一基因突變會顯著影響生長素依賴性的植物發育響應,進一步證明了該調控網絡各個節點的功能重要性。
  • 浙大《Nature》子刊新思路:晶界調控金屬納米結構循環變形行為!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869-3受塊體金屬材料疲勞性能的界面調控啟發(d) 分子動力學模擬構建的Au雙晶三維結構。(e) 單一周期剪切循環載荷下小角度晶界的往復遷移。(f-g) 第50和500周期循環剪切載荷下小角度晶界的往復遷移。圖(a)的標尺為2nm;圖(e)的標尺為5nm。大量實驗和模擬表明,位錯型晶界的分解及其可逆遷移行為普遍存在於多種FCC金屬的納米結構中。
  • 浙大《Nature》子刊新思路:晶界調控金屬納米結構循環變形行為!
    論文連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0-16869-3(d) 分子動力學模擬構建的Au雙晶三維結構。(e) 單一周期剪切循環載荷下小角度晶界的往復遷移。(f-g) 第50和500周期循環剪切載荷下小角度晶界的往復遷移。圖(a)的標尺為2nm;圖(e)的標尺為5nm。大量實驗和模擬表明,位錯型晶界的分解及其可逆遷移行為普遍存在於多種FCC金屬的納米結構中。
  • Nature Comm | COM1,大麥花序形態發育的調控新因子
    比如,稻族和高粱族植物仍保留祖先植物的複雜花序形態;而二穗短柄草的花序複雜性降低,分枝數量和長度均減少,花梗小且僅有一個多花小穗(圖1c);相比之下,小麥族植物如大麥則從祖先的複穗狀花序演變為典型無分枝的穗狀花序,具有無梗小穗和穗軸縮短的最簡單花序結構(圖1d)【2、3】。
  • Developmental Biology:線蟲sel-7基因在發育時間調控過程中的作用
    2009年6月3日,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張宏實驗室在Developmental Biology上發表題為 「The temporally regu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SEL-7 controls developmental timing in C. elegans」 的文章,該文章主要報導了線蟲的sel-7基因在發育的時間調控過程中的作用
  • Nature:甲基化對基因表達調控研究
    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首次提出了Jhdm2a在調控代謝基因表達和正常體重調控方面的重要作用。研究人員發現缺乏Jhdm2a會導致細胞中β-腎上腺素刺激的糖釋放和棕色脂肪組織中氧消耗的紊亂,以及降低骨骼肌肉中脂肪氧化和糖釋放,而且他們還證明了Jhdm2與Ucp1基因的PPAR應答元件(PPRE)之間的綁定(β-腎上腺素激活誘導)不僅降低了PPRE中H3K9me2的表達水平,而且有利於一些相關因子的補充。
  • Nature子刊:基因支配衰老的遺傳學途徑被發現!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對線蟲的耐熱突變體(壽命往往更長)進行了基因檢測,並鑑定出硫酸酯酶2(sul-2)基因的等位基因pv17,後者是編碼秀麗隱杆線蟲硫酸酯酶家族的成員之一。結果發現,攜帶sul-2的pv17等位基因或無效等位基因gk187的線蟲壽命比野生型要長,而刪除sul-1和sul-3則不會影響線蟲壽命,這表明硫酸酯酶sul-2在調節壽命方面起主要作用。
  • 跨平臺方法發現人類代謝和健康的遺傳調控因子
    跨平臺方法發現人類代謝和健康的遺傳調控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9 21:22:33 英國劍橋大學Claudia Langenberg小組通過跨平臺方法確定了人類代謝和健康的遺傳調控因子。
  • Nature:「泛素-蛋白酶體」中基質降解的調控機制
    現在,一個新的調控機制已在人體細胞中被識別出來,蛋白酶體活性通過這個機制來被「泛素鏈」的長度調控。「去泛素化」酶Usp14可以通過修剪「泛素鏈」來抑制與泛素結合在一起的基質的降解。而且,研究人員還用一種化學篩選方法識別了Usp14的一個小分子抑制因子,用這種化合物對哺乳動物細胞進行處理,會導致包括氧化蛋白和致病有毒蛋白在內的各種不同基質的更多清除。
  • Nature 中文摘要 16 July 2015
    Nature中文摘要 16 July 2015Nature Volume 523 Number 7560, 16 July2015
  • 《Nature》報導T細胞功能調控的關鍵轉錄因子
    本研究通過轉錄組及表觀組學手段,發現功能缺陷的T細胞 [Dysfunctional T cell], 包括免疫耐受T細胞 [Tolerant T cell] 和慢性感染和腫瘤微環境導致的耗竭T細胞 [Exhausted T cell], 都特異性穩定高表達轉錄因子NR4A1。NR4A1對於自身免疫疾病和腫瘤免疫都起著關鍵負調控作用。
  •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
    Nature子刊:北大劉穎/李川昀揭示組蛋白去乙醯化酶調控線粒體應激反應和壽命 2020-09-21 0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Nature:新型線粒體螢光標記技術助力機體衰老研究
    2014年2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中國的研究團隊成功地將螢光標記到線蟲肌肉細胞中的蛋白質上來監控線蟲細胞線粒體的代謝活性,用以研究線粒體代謝頻率和線蟲壽命之間的關聯,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著名雜誌Nature上,研究者的研究成果為研究個體老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