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聽說過,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但是說到廣東三寶,估計很多人不知道。潮汕之地在很早以前都屬於被流放的偏遠地區,韓愈有「夕貶潮州路八千」的詩句,到了宋代,蘇軾也是一貶再貶,不過倒是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詩句。
廣東地處亞熱帶,由於不同的季候條件,因而形成了與內陸截然不同的作物種群。說到廣東三寶,不同於東北的名貴,廣東三寶都是屬於比較廉價的但非常好的產品。廣東三寶分別為:陳皮、老薑、禾稈草。
老薑、禾稈草很多地方都有,在這裡就不做贅述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廣東三寶之首的陳皮。
先說一下陳皮的產地,目前中國很多地方都能產陳皮,浙江、四川、福建、廣東等地都產,而這其中以廣東的廣陳皮最為出名,而廣陳皮最好的產地在廣東新會。
廣陳皮與其他陳皮的主要區別在於:
形態上:新會產地的皮形大,質地較軟,著色稍遲,略帶黃綠色(果實充分成熟後,果皮呈現大紅色),表皮油胞突出,有油光感。但由於時常受颱風影響,機械性硬疤較多,加之氣溫較高,常見表皮油胞有放射狀爆裂現象。而其他地方出產的帶橙紅色,表面油胞平滑,有光滑感。
理化指標上:新會陳皮與陳皮揮髮油的成分有明顯差異。與普通陳皮比較,新會陳皮中揮髮油的含量更高,所含的化學成分更多,含檸檬烯、 月桂烯、 松油β- α-烯等藥理活性較強的成分,具有止咳、祛痰等重要作用。
陳皮的藥用價值:陳皮為常用理氣藥,功效與應用隨著實踐與認識的深入而不斷發展,從秦漢時期的理氣功效逐漸增加了止嘔、健脾利尿、驅蟲、化痰止咳、下氣調中、解酒毒、治婦人乳癰、燥溼祛鬱等功效與應用。《本草綱目》中盛讚陳皮的「溫和」、「通滯」之功:「苦能洩能燥,辛能散,溫能和。其治百病,總是取其理氣燥溼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脾乃元氣之母,肺乃攝氣之倉,故橘皮為二經氣分之藥,但隨所配而補瀉升降也。浴古老人云:陳皮、枳殼利氣而痰自下,蓋此義也。同杏仁治腸胃氣秘,同桃仁治大腸血秘,皆取其通滯也。」
陳皮的食用方法:
一、泡茶:用陳皮泡茶可理氣消脹、生津潤喉等。用於茶飲的陳皮最好選用五年以上的陳皮,陳香濃鬱,口感甘醇,年份越長,口味越佳。秋冬季節,氣候較為乾燥,是感冒咳嗽的多發季節,陳皮泡水較為適用。
二、煲湯:廣東人喜歡煲湯,所以陳皮在粵菜中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調味品,由於陳皮的藥用價值,使得陳皮與不同食材的搭配能起到不同的效果。比如陳皮雞湯有中益氣,強筋骨的功效;陳皮草果烏雞湯有溫中健脾,補益氣血的功效。
三、炒菜:炒菜中加入一點陳皮進行調味,能讓菜品發揮不不同的風味。與肉類同炒,可達到去除腥羶的效用。
小小陳皮,大大裨益。